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住院(2) ...
-
等里面的哭声渐渐平息,杨红翠才拎着苹果走进去。
“安然,来,吃个苹果。”她把一个苹果塞到孙子手里,又把另一个递给儿子,“你吃饭了没?”
杨红翠仔细打量儿子。半年不见,赵国亮好像也变黑了,瘦了,整个人都憔悴了一些,看来这半年他干的活也确实很辛苦。
“吃过了。”赵国亮接过苹果,没什么胃口,放在一边。他看着儿子腿上的石膏,心里又疼又气,“我来的时候问过大姐了,还好没砸到要害……你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让你别上楼偏不听!这下知道痛了?”
躺在病床上的赵安然,原本渴望父亲的安慰,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责怪,刚刚止住的眼泪又涌了上来,小嘴一撇,小声地抽泣起来。
“你现在骂孩子有啥用?”杨红翠心疼孙子,立刻护着,“平时也没见你多打几个电话回来关心关心!你就少说几句,让孩子安心养病!”
一个怪一个。
一个怪孩子调皮闯祸,一个怪父亲平时疏于管教。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本就活泼好动,加上这两年家里变故,爷爷奶奶忙着农活,精力有限,赵安然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能懂事到现在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杨红翠看着孙子委屈的小脸,叹了口气。同为母亲,她心里再不情愿,也知道孩子此刻最想的肯定是妈妈。
“对了,秀梅……还不知道孩子出事了吧?你给她打个电话,让她跟孩子说几句话吧。”她推了推儿子。
看着儿子充满期待又带着怯意的眼神,赵国亮犹豫了一下,还是拿出手机,拨通了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无人接听,请您稍后在拨……”
机械的女声重复了两遍。赵国亮放下手机,有些尴尬地对儿子说:“可能……你妈在忙工作,没听见。等她下班了,说不定就回过来了。
杨红翠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冷哼了一声:“工作忙?我看她是巴不得跟我们断了联系!我听说,她改嫁后,把无恙那孩子的姓都改了,跟着她现在的男人姓了!那可是我们赵家的种!现在安然出这么大的事,电话都不接,我看她就是故意的!”
“妈!你别说了!”赵国亮烦躁地打断母亲。
赵国亮知道王秀梅不会接他的电话,也知道她不接电话的原因。只是这些理由,他没法告诉父母,更无法向儿子解释。
母亲提到赵无恙改名的事,像根刺一样扎进他心里。其实他之前就从王秀梅父母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当时就失控地给王秀梅打了电话。在那次充满怒火的通话里,他口不择言,说了许多难听甚至恶毒的话。
毕竟曾经是最亲密的恋人,又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他们太知道说什么最能刺痛对方的心。在激烈的争吵中,赵国亮失控地吼道:“赵安然早就不要你这个妈了!我也不要赵无恙了!这辈子你都别想再见安然!我会给他找个好后妈的!”
离婚后的怨气和痛苦,让赵国亮完全失去了理智,一次次利用赵安然作为伤害王秀梅的工具。所以他心里清楚,王秀梅不会接他的电话,哪怕他现在后悔莫及。
考虑到赵国亮第二天一早还要跟着师傅去乡下维修冰箱、安装电视,杨红翠便让他先回租住的地方休息。照顾孙子的事,她一个人就能应付。
当晚,这间四人病房暂时只有赵安然一个病人。杨红翠就睡在隔壁的空床上,倒也睡得安稳。
赵安然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悄悄拿出奶奶的旧诺基亚手机玩贪吃蛇,那是赵国亮最早的一个手机。虽然拿给杨红翠用了,但她只会接打电话,其他功能都是赵安然帮忙弄的。所以,他还偷偷下载了几个小游戏。
听着奶奶均匀的鼾声,赵安然的心砰砰直跳。他翻出通讯录里那个熟记于心的名字,犹豫再三,还是按下了拨号键。
等待的每一秒都无比漫长,也无比煎熬。他想,如果妈妈接了电话,第一句该说什么?是说“妈妈,我好想你”,还是“妈妈,我腿摔断了,你能回来看看我吗?”……无数个念头在他小小的脑海里翻腾、交织。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无人接听,请稍后在拨……”
冰冷的提示音像一盆冷水浇下。原来是他自己多虑了,那些在心底排练了无数遍的话,根本没有机会说出口。对方根本没有接听。
也许……奶奶晚上说的话是对的吧?妈妈真的不要他了?她已经有了新的家,早就把他忘了?
那……我也要把她忘掉!赵安然咬着嘴唇,在心里狠狠地想。
可是,越想忘记,妈妈的笑容、妈妈的声音就越清晰地浮现在眼前。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无声地滚落,打湿了枕头。怕吵醒奶奶,他只能死死咬着被角,压抑着抽泣。不知哭了多久,眼泪终于流干了。
赵安然抹了把脸,默默删掉了通话记录,关掉手机,蜷缩在黑暗里。
接下来的日子,病房渐渐热闹了起来。上午住进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骑摩托车摔断了胳膊;下午又来了个初中男生,打篮球崴了脚,肿得老高;还有个中年男人,因为车祸撞断了肋骨。小小的病房一下子挤满了人,陪护的家属也多了起来。
一下子,这突然的热闹让赵安然有些不适应。但杨红翠却很高兴,她终于有了聊天的伴儿。来照顾的都是女人,要么是妈妈,要么是妻子,聊起照顾病人、家长里短,总有说不完的话,比一个人干坐着陪孙子有趣多了。
在这吵吵嚷嚷的环境里,赵安然也没那么多精力沉浸在思念和悲伤里。日子在医生查房、护士换药、邻床的闲聊中一天天过去。很快,一个月到了,赵安然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
出院那天,赵国亮雇了辆小车,专门送母亲和儿子回老家。他自己却没上车,只把行李塞进后备箱,对儿子说:“安然,听奶奶话,好好养着。爸还得跟师傅去干活,就不回去了。”
赵安然坐在车里,看着父亲站在车窗外,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爷爷奶奶总说爸爸在外面工作很辛苦,他心里也明白,但那份理解之下,更多的是失落和疏离。
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内心深处,总觉得父亲不喜欢回家,不喜欢待在老家。虽然他不知道父亲在外面具体做什么,但他隐约感觉到,父亲似乎更愿意待在外面。
多年以后,当赵安然长大成人,他才明白,小时候那个模糊的感觉,并非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