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5、【414】孔明灯 ...

  •   孔明灯又名祈天灯,竹篾为骨、白纸为衣,底座上一只小碗燃烧松脂,依靠热气上浮。胤禛抬头望见,幽幽长叹一声。苏培盛道:“奴才拿了五六只回来,还有水里点的莲花灯,咱们也到后湖边上放去?”胤禛道:“好。”

      苏培盛搀扶胤禛起身,高无庸领着五六个人拿东西,缓步走去后湖。十五日月圆,湖面波光闪闪,远处亦有灯光。云水相接,天地融为一色。

      胤禛吩咐点火,苏培盛道:“孔明灯中可以携带字条,主子要写么?却不能多写,否则太沉,灯就掉啦。”胤禛道:“拿笔来吧。”苏培盛展开一张二寸纸条垫好,高无庸捧上笔墨。

      写什么呢?分别太久,日常话语说不上,想要作一首诗,仓促间为难。不如仿照胤祥七夕巧思,也抄一阙古人旧词好了。双荔枝……他写“怎得成双似旧时。”我写什么?

      胤禛犹豫一刻,使蝇头小楷细细写道:“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写完卷好,搁在松脂碗内。竹条引火点燃棉芯,那孔明灯荡悠悠升起,随风走了。

      苏培盛又献莲花灯,胤禛道:“剩的都给你们放吧,朕在旁边瞧着。”就近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了,高无庸赶忙去拿垫子。

      莲花灯是蜡制,小小一只,手掌般大。御前众人都到水边放灯,默默祝祷,心中所想当然不是胤祥,而是自家亲人。灯火随波逐流,有的被风吹灭,也有的缓缓燃尽,沉入水底。

      湖面忽然起浪,三只小船踏水而来。船头各掌宫灯,夜色水雾隔阻,远远看不清晰。

      胤禛心道:“是胤祥来了么?从前他晚上过来,也常坐船。他看见方才那盏灯了?”明明知道不是,情难自禁,站起身踮脚眺望。

      船行甚快,人影渐渐显出。头船上站立一个男子,瘦削挺拔,身穿雪青色泰西纱长袍,腰上玉带隐隐反光。胤禛向前迈了一步,泪眼模糊之中,好像时光倒流,胤祥真的活转一般。

      四名御前太监飞奔过去,帮助小船靠岸,宫灯一照,却是允禵。

      胤禛早知是这结果,允禵身上穿的、腰上戴的,一丝一缕皆出胤禛赏赐,难道辨认不出?不过自我欺骗,哄得一刻是一刻罢了。定一定神,从袖口掏出帕子擦净泪痕,等着允禵过来请安。

      允禵以为胤禛呆在屋里,不期湖边遇见,紧走几步,跪倒磕头。

      “奴才恭请皇上圣安。”

      胤禛没说话,允禵又爬几步近前,小心问道:“主子怎么出来了?看灯么?”

      诸皇子自幼承教,个个儿身姿挺拔,不像奴才们那样含胸。因此远看允禵仪态甚佳、潇洒闲雅,真和胤祥差不多腔调儿。可惜他只要见到胤禛,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正常地方,瞬间变成另一个人。

      胤禛看了允禵一会儿,开口叹道:“好些年没见你正经穿过衣裳,乍见不习惯了,以为别人呢。”允禵一愣,无辞以对。胤禛道:“朕记得你曾经说过,想给胤祥服丧,或是宫里设祭,许你参加一回。”

      允禵道:“是啊,奴才一直惦记这事儿,想念十三哥。”胤禛道:“灵牌就在后院儿呢,你去吧。”允禵叩头应道:“是,谢主子恩典。”高无庸过来搀扶一把,陪同允禵进院。

      院子里还剩七八个御前太监和站岗护军守着,一切没动。香炉内三支线香堪堪燃尽,允禵又给补了三支,跪在蒲团上三拜为礼,抬头看看香炉,忽然想起文觉和尚。

      白须老僧,山中算命。我去给老十三祈福,他却给我算了一个长寿命。

      我纵然长寿又如何?

      生未必乐,死未必苦。老十三死了犹如活着,而我虽然活着,其实还不如死。

      天上没有转机,天上只有孔明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