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六年后重逢 一切都安好 ...
-
六年后。
科考临近。
两京一十三布政使司的读书人纷纷进城,一时之间各个客栈又住满了人。
科考可是大事,这关乎着上万名读书人的命运,也是朝廷选拔人才的良机。朝廷对科举的重视那是武举会试所不能相比的。
为了维护治安,各城兵马司照例要在白天晚上分两班巡街,巡城御史早就训过话了,决不能出现差错,尤其是六年前武举会试期间出的各种乱子绝不能重演。老生常谈,每次科考或是武举会试,都得重复一遍。五城曾经出现的事故也要被拿来当案例再强调一次。高偃几乎能把巡城御史的话从头到尾背一遍。
这一天,高偃带着手下的兵丁,穿着日常服饰走在街上四处视察。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一对年轻的夫妻迎面走来。
看穿着打扮,虽不是富裕人家,但也应该多少有点小资产。
大概是做生意的小商户或者乡下有点田产房舍的人家吧。
本朝不允许商户穿绫罗绸缎,看那夫妇的穿着也是不错的布料,虽然比不过富户,但至少比普通百姓的好。
高偃带着人在街上走着,那女子突然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眼前这位老爷让她觉得好眼熟。
没错,是他,六年没见,这位老爷比之前长了一些白发。
就在双方即将擦肩而过的时候,那女子突然快步走过去。
那女子冲着高偃喊道:“老爷,老爷。”
高偃停下脚步,讶异地问:“你是在叫我?”高偃一时记不起这妇人是谁。
那女子一脸惊喜的说:“老爷真是你啊,我果然没认错人。”
此时女子丈夫面带讶异的跟了过来。
“老爷你还认得我吗?”那女子激动地问。
高偃打量了这女子一下,摇摇头,实在不记得她是谁。
高偃十分疑惑,问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啊?怎么没印象。”
女子笑着说:“老爷您贵人多忘事,怎么能记得我呢。”
“你们是来干什么的?”
女子丈夫说:“我们这几日来京城送点货,顺便逛逛,看看京城有多热闹。”
女子说:“老爷,六年前在昌平州一带,我和我爹在酒肆里卖艺,当时被一个无赖给纠缠上了,是老爷和一位姑娘给救了。”
高偃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你啊。这都好几年前的事了,你现在嫁人了?”
女子不好意思地说:“第二年我就嫁人了。”
女子向丈夫说道:“这位就是当年救我的恩人。”
男子赶忙向高偃行了一礼。
高偃也看出这女子如今吃穿不愁了。
“看样子你现在过得不错,以后再也不用低三下四的卖艺,让人家欺负了。”
女子问道:“老爷,当年跟着你的那位姑娘呢?”
高偃笑着说:“那姑娘啊,六年前就嫁人了,过的好着呢。”
女子笑着点了点头。
高偃接着说:“哦,对了,当年欺负你们的那个无赖六年前在京城就被抓了。”
女子面带恨意地说:“这是他的报应。”
女子丈夫说:“老爷既然当年帮过我们,我们应该备上礼品道谢才是。”
女子忙想起来说:“对,我们得谢谢老爷的救命之恩才是。”
高偃连忙拒绝说:“不用不用,当年也是举手之劳而已。”
此时,身后一名兵丁跟高偃轻声说:“锦衣卫可能要临时监查各城兵马司,听说昨天北镇抚司李指挥查了南城。”
高偃立刻收起笑容,对着这对夫妻说:“差点忘了,我现在还有事得赶紧走,你们随便逛逛吧。”
说完高偃带着人就走了,那对夫妻站在原地看着,丈夫说:“这位老爷带着一群下人,看来非富即贵啊。”
望着高偃离去的身影,夫妇俩带着遗憾转身离去。
远在沿海的名山上,天微微亮。
一位道长独自走上山,那山上还有阵阵凉意。
道长盘腿坐在一块岩石上,闭目定神。
与清晨的山峦相伴,与清晨的风起云涌相随。
慢慢的,海上升起一轮旭日。
天上霞光漫天,日光夺目。
地上山海相连,水云相接。
碧海粼波承天起,翠峦劲峰接云涌。
清晨的气息裹着草香、裹着花香,山上被清冷所包围。
云烟潋漾在山峦之巅,晨曦清凝于露珠之内
道长睁开眼,看着眼前的云起云涌,听着早起的鸟儿在清唱,拿出笛子用悠悠笛声与自然之境相呼应。
身与自然相容,神随风行云化
裁云为衣,一日变幻无常。
锻风为翅,上下遨游四方。
不知到了什么时辰,一位年轻的道长从山下走来,说道:“师伯,太清宫里来了位客人,说是旧相识,特意来见见你的。”
道长问:“是从哪来的?”
“说是从京城来的,好几年没见了,这次路过这里想来看看你。”
道长看了看远处的山峦云岫,摸了摸胡子。
“京城啊,已经很久没去想的地方。”道长笑着说。
离开京城好像也有七八年了吧,道长再也没有去过,甚至也没有再去想过,没想到今日有故人来访,这才让他想起了过往。
下了山,来到太清宫,一位穿着体面的人站在那里,远远地抱拳笑着说道:“道长,好久不见,您还是这么精神。”
道长笑着用子午决回礼,说:“二老爷好久不见。”
那人说:“道长离开京城七八年了吧,怎么没回去看看。”
道长笑着说:“李太白曾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在。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家’。我在这里逍遥自在,何必再去寻那繁华之地。”
那人笑着说:“道长果然是个超然世外之人,就连教出来的徒弟们都气质不俗啊!‘不是名师亲指授,此生怎得寸心闲’呐!”
道长问:“高家还好吗?”
“还跟以前一样。”
“高小姐和两位公子还好吗?”
“好着呢,我侄女几年前已经嫁人了,大侄子也成亲了。我来之前,我侄女说要是见到您呐,一定要替她问好。”
道长微笑着点了点头。
道长的弟子走来说已经备好了茶,请客人前去解渴。
客人跟随道长而去。
天际处,朝霞托举着金乌缓缓升起,万丈光芒洒遍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