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 清醒者的反击 ...
-
(8:15 AM | 市图书馆会议室)
林森夏将U盘插入电脑,投影仪亮起的蓝光映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会议室里坐满了媒体记者,长枪短炮的镜头对准了她和陈冬阳。她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药片——最近失眠又加重了。
"这是王峻操纵舆论的完整证据链。"她的声音有些哑,点击播放键,"包括伪造截图、雇佣水军、收买大V的转账记录。"
画面中,王峻对着隐藏摄像头夸夸其谈:"制造对立才有流量,男女矛盾是最好用的..."
陈冬阳适时递来一杯温水,指尖在杯沿轻轻一碰。林森夏注意到他的指甲修剪得很整齐,手腕上还戴着那条她在南京送的手绳。
(10:30 AM | 会议间隙)
林森夏躲在洗手间隔间里,手机屏幕上是母亲发来的最后通牒:"要么分手,要么别回这个家!"她深吸一口气,将手机调成静音。
走出隔间时,陈冬阳等在走廊拐角,手里拿着两粒药片和一杯温水:"看你没吃药。"
"谢谢。"她接过药片,指尖微微发抖,"你那边..."
"我爸停了我的信用卡。"他耸耸肩,"还好房贷已经还清了。"
两人相视苦笑,像两个做错事的孩子。
(12:15 PM | 天台午餐)
林森夏机械地咀嚼着三明治,食不知味。手机不断震动,"蔷薇社"的闺蜜群正在疯狂@她:
"你疯了吗?还跟他在一起!"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小心被骗财骗色!"
她烦躁地锁屏,抬头发现陈冬阳正看着自己:"怎么了?"
"我在想..."他斟酌着词句,"要不要暂时分开一段时间?"
林森夏的叉子当啷一声掉在盘子上。窗外,一只麻雀落在栏杆上,歪头看着他们。
(2:30 PM | 新闻发布会)
闪光灯下,林森夏公布了"信息溯源行动"的初步成果:"...这套工具可以帮助普通网民追踪信息源头,识别伪造内容..."
台下突然站起一个男记者:"林女士,有人说您和陈科长的关系影响了研究客观性,您怎么回应?"
林森夏的手指攥紧了讲稿。陈冬阳正要上前,她却突然放下稿子:"我们的私人关系与学术无关。但既然你问了——"她深吸一口气,"是的,我们在交往。"
全场哗然。陈冬阳瞪大眼睛,随即站到她身边:"而且我们很认真。"
(4:45 PM | 图书馆古籍修复室)
发布会后的余波仍在发酵。林森夏瘫在椅子上,手机不断弹出通知——她和陈冬阳的公开表态已经炸翻了全网。
"后悔吗?"陈冬阳蹲在她面前,轻轻握住她的手。
"不。"她回握住他,"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吵。"
他的手机屏幕亮起,显示"黑石阁"的热帖:《北岸观察者叛变实录》。评论区一片骂声:
"舔狗不得house!"(男权战士,15.2k赞)
"被女人洗脑了"(直男癌,13.8k赞)
林森夏忍不住笑了:"你的粉丝跑光了。"
"正好。"他删除APP,"清净。"
(7:00 PM | 林森夏公寓楼下)
陈冬阳坚持送她回家。路灯下,两人的影子拖得很长。
"明天..."
"明天见。"林森夏突然转身,轻轻抱了他一下,"晚安。"
没等他反应过来,她已经跑进单元门。陈冬阳站在原地,摸了摸刚才被她碰过的地方,像被施了定身术。
(9:30 PM | 各自家中)
林森夏泡在浴缸里,手机放在远处。电视静音播放着晚间新闻——她和陈冬阳的合照被打上"学术情侣"的标签。
她擦干手,点开邮箱,开始撰写《信息素养手册》的初稿。写到一半,电脑弹出视频通话请求——是陈冬阳。
屏幕那头的他头发乱糟糟的,背景是堆满资料的餐桌:"在整理王峻案的证据,想问问你..."
两人隔着屏幕讨论到深夜,偶尔相视一笑。林森夏发现,这是风波以来,第一次不再感到孤独。
(11:00 PM | 网络空间)
随着两人的公开表态,两大平台的舆论风向开始微妙变化:
"蔷薇社"热帖:
《独立女性就不能恋爱吗?》
热评:
"祝福!"(理性派,25.6k赞)
"迟早会后悔"(悲观党,18.2k赞)
"黑石阁"热帖:
《从对立到相爱:北岸观察者的转变》
热评:
"叛徒!"(极端派,22.4k赞)
"值得思考"(中立者,15.3k赞)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新话题:#信息溯源工具测试版发布#,由两人的联合账号首发。评论区罕见地出现了两边用户和平讨论的场面。
信息画像
关键数据:
公开关系后:
支持率:58%
反对率:29%
中立:13%
工具下载量:
首小时突破5万
明日预测推送:
《如何辨别真实信息》
《网络时代的理性思考》
---
核心进展
关系突破:
公开表态:
林森夏:"是的,我们在交往。"
陈冬阳:"而且我们很认真。"
亲密举动:
- 发布会上的并肩而立
- 路灯下的拥抱
- 深夜视频工作
个人转变:
林森夏:
- 退出"蔷薇社"极端群组
- 日均手机使用降至1小时
- 开始联合创作
陈冬阳:
- 卸载"黑石阁"
- 清理所有过激言论
- 公开支持女友
社会影响:
联合开发"信息溯源工具"
促成两大平台整改
推动网络素养教育
引发理性讨论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