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那他想要谁给他生呢? ...

  •   苗青臻强迫自己移开视线,不想去看那高楼上并肩而立的身影,可目光却像被无形的丝线牵引,不受控制地瞥过去。

      就在这时,毫无预兆地,漫天烟火猛地炸开,如同无数颗燃烧的流星逆冲向深沉的夜空,轰然绽放,灼热耀眼的光芒瞬间倾泻下来,照亮了底下每一张仰起的脸庞、每一寸冰冷的砖石地面,将黑夜映照得宛若白昼般通明透亮。

      一片片彩色的烟雾在夜空中缓缓缭绕、扩散,折射着下方万千灯火,营造出一种虚幻而极致的美好与神秘。

      楼晟正从高处漫不经心地俯瞰着这片喧嚣,就在那盛大烟火即将燃尽、光芒由盛转衰的最后几瞬,视线掠过某处人群边缘时,一个戴着银色面具的熟悉侧影,如同错觉般一闪而过。

      他心中猛地一紧,像是被什么东西猝不及防地攥住。

      然而,未等他确认,最后一点烟花的光亮便彻底消失殆尽,夜空重新被黑暗吞噬。

      他下意识向前倾身,手扶栏杆,目光急切地在底下渐渐恢复昏暗、开始散去的人群中仔细搜寻,可那个身影却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心底不由得升起一丝恍惚,怀疑刚才那惊鸿一瞥,是否只是自己因光线明灭而产生的错觉。

      可那股莫名的不安,却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难以驱散。

      身旁的金明公主抬起手,指尖拂过自己乌黑柔顺的长发,侧过头,声音带着一丝好奇,轻声询问他:“楼晟,你方才……是在看什么?”

      楼晟倏然收回视线,转回头时,脸上已经挂起了无可挑剔的、温和而疏离的笑容,仿佛刚才瞬间的失态从未发生,语气平稳地回答:“没什么。”

      楼晟下了马车,步履比平日急促许多,衣袂带起一阵微凉的风。

      门口候着的小厮连忙躬身,低声禀报说苗公子和小少爷尚未安歇。

      楼晟像是没听见,一言不发地从他身侧掠过,径直穿过庭院。院内灯火昏黄,在夜色中晕开一团团暖光。

      直到看见偏厅里,苗青臻穿着一身墨绿色的家常袍子,正低着头,耐心地教着小苗儿糊纸灯笼。

      那衣袍用料讲究,在烛光下隐约能看到细节处用银线绣着的暗纹,随着他轻微的动作,仿佛清风拂过,漾开细微的流光,衬得他像是某个体质清贵、性子沉稳的世家公子,早已寻不见当初那个山野猎户半分痕迹。

      最重要的是,并非他之前在灯会上惊鸿一瞥看到的那身绛蓝色衣袍。

      楼晟紧绷的心弦骤然松弛,一种失而复得的安心感缓缓漫上心头,连带着嘴角都不自觉地牵起一丝真实的、愉悦的弧度。

      两个孩子察觉动静抬起头,小苗儿立刻坐不住了,兴奋得像只小鸟般朝他飞奔过来,欢快地喊着:“小爹!”

      楼晟脸上的笑意加深,走过去蹲下身,视线扫过地上散落的材料,温和地问道:“这么晚了,你们在做什么呢?”

      小苗儿献宝似的指着半成品的灯笼,嗓音清脆:“糊灯笼呀!可爹爹手好笨,画出来的鸳鸯胖乎乎的,像两只呆头大鹅,怎么画都画不好。”

      苗青臻握着画笔的手指一顿,嘴角忍不住微微抽动了一下,却没出声反驳。

      楼晟看着地上那几个画废了的灯笼,再抬眼时,见苗青臻正拿着蘸饱颜料的画笔,准备给已经糊好的红色鸳鸯团圆灯上色。

      他自然地走到他身后,伸出手臂环住他的腰,将人轻轻揽进怀里,然后温热的手掌覆上他微凉的手指,稳住了那支画笔。

      楼晟执笔的动作明快而流畅,手腕运转自如,笔尖勾勒点染,不过寥寥数笔,那原本呆板的鸟禽轮廓便活了过来,羽毛丰润,神态灵动,栩栩如生。

      旁边看着的两个孩子同时发出了低低的惊叹声,眼睛都看直了。

      烛火跳跃着,投下淡淡的光影,将这一方天地映衬得愈发温暖动人。

      苗青臻微微偏过头,看着楼晟在暖光下专注的侧脸,鼻梁高挺,睫毛在眼下投下小片阴影,俊美得让人心尖发颤。

      他想,这个人在情场上,大约也是这般游刃有余、熠熠生辉的吧。

      楼晟画完,并未松开手,就着这个姿势搂着苗青臻在灯旁坐下。

      冬夜的寒意透过窗棂丝丝渗入,让人不禁瑟缩,但这座庞大的私宅内,四处都燃着上好的石碳,暖意无声地弥散开来,将室内烘得如同暖春,温馨得让人沉溺。

      楼晟的眼神如星空般闪烁,他们只隔几寸的距离,仿佛只有彼此,平日里烟火的喧嚣与浮躁离他们很远。

      楼晟捧起苗青臻的脸,指腹轻柔地抚过他养得越发细腻柔滑的肌肤,那触感如同上好的暖玉。他声音放得极低,带着诱哄般的温柔:“听说城里的灯会要连着举办半个月,热闹得很。过两日,我空出时间,带你和孩子们一同去看,好不好?”

      小苗儿听到这里,立刻抬起头,乌黑的眼睛亮晶晶的,可当他瞥见苗青臻垂眸不语、没什么表情的侧脸时,懂事地低下头,继续摆弄手里的灯笼骨架。

      听着楼晟这满是深情的话语,若是放在往日,苗青臻大约会温顺地靠进他怀里,回抱住他,轻声说好。

      可此刻,他双眼微微闭上一瞬,像是要将翻涌的情绪死死关在里面,脑海中却不受控制地浮现出灯会上,楼晟与金明公主并肩立于高处的画面,清晰得刺眼。

      楼晟对此毫无所觉,嘴上还在说着体贴的话,提及自己近来公务繁忙,若是府中下人伺候不周,让他们受了委屈,定要告诉他,不必心软。

      苗青臻靠在他温暖的怀中,鼻尖萦绕着对方身上熟悉的清冽气息,心里却泛起一阵压不住的苦涩。

      疑惑和不安像藤蔓一样悄悄缠绕上来,让他忍不住去想,这些动人的情话,是不是并不只对自己一个人说?他是否也曾对别人,用同样温柔的、仿佛能将人溺毙的语气,讲过同样的话?

      苗青臻抬起眼,看着楼晟近在咫尺的俊俏脸庞,那眉眼深邃,鼻梁高挺,是能轻易让人沉沦的模样。

      他想问,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他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从偏僻的拱水村一路走到这繁华的上京城,从一无所有到如今锦衣玉食。就连在得知小苗儿的生父是李渊和之后,楼晟也从未对孩子表现出半分不满,甚至将小苗儿正式记入了楼家的族谱,纳入自己的羽翼之下,给予毫无保留的保护。

      此刻的猜忌与不信任,像阴冷的毒蛇,潜伏在他心底,啃噬着那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稳。

      他最终只是心不在焉地低低应了一声“好”,便寻了个由头,让两个孩子先回房休息了。

      转眼到了正月初一。

      一大清早,苗青臻正在厨房里同厨子核对晚上家宴的菜色,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稚嫩的声音由远及近,兴奋地叫着:“爹爹!爹爹你快看,小爹送给我的旋风将军!”

      苗青臻回头,看见小苗儿冲了进来,手里高高举着一个编织精巧的蛐蛐笼子,献宝似的递到他眼前。

      这孩子戴着顶暖和的狼皮帽子,内里垫着柔软的羊毛,小脸被衬得红扑扑的,语气里满是藏不住的得意。

      那蛐蛐笼子又轻又小巧,用的似乎是新鲜的麦秆,还带着点青草气。

      笼子里,一只通体碧绿的小蛐蛐正伏着,发出“咕噜咕噜”的鸣叫声。

      苗青臻有些诧异,接过笼子,问道:“这大冬天的,从哪里抓来的?”

      话音未落,门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楼晟带着一身外面的寒气走了进来。他嘴角噙着笑,目光落在兴奋的小苗儿身上,解释道:“带他去我以前住的旧院子转了转,在墙角根儿挖到的。估计是我小时候养的那些‘宝贝’留下的种,倒是顽强。”

      小苗儿简直爱不释手,喜欢得连睡觉都想抱着那笼子。

      楼晟便耐着性子,亲手给那蛐蛐搭了更暖和的窝,铺上柔软的棉布保暖,又仔细叮嘱下人按时喂食清水和嫩叶,那细致周到的模样,仿佛伺候的是什么稀世珍宝。

      楼晟几乎是对小苗儿百依百顺,宠得没了边。

      曾经有一年寒冬,小苗儿突发急症,高烧不退,浑身滚烫,楼晟和苗青臻两人几乎是眼睛都不敢合,不眠不休地在床榻边守了整整一夜,直到天光微亮,孩子的体温降下来,两人才脱力般松了口气。

      在小苗儿被突如其来的爆竹声或是噩梦惊扰时,楼晟会立刻放下手头的一切,轻轻将他抱进怀里,温热的大手一下下拍着他单薄的后背,低声安抚,直到那小小的身体不再颤抖。

      楼晟这人,身上兼具了风流的姿态和灵动的气韵,孩子们天然就喜欢亲近他。他也乐意带着孩子们疯玩胡闹,毫无架子。

      他们尚且还住在苍山镇那段日子,有一次,楼晟心血来潮,带着小苗儿去镇子外的河边,说是要放风筝,结果放着放着,竟直接抱着孩子下了水,说要教他浮水。

      直把跟在后面的苗青臻吓得魂飞魄散,脸都白了。

      苗青臻自己不怎么识水性,连河边都很少靠近,此刻只能蹲在岸边的礁石上,胆战心惊地看着那一大一小在水里扑腾,声音发颤地小声哄着、求着:“快上来吧,我们回去好不好?我怕……我怕一个浪头过来,把你们都卷走了……”

      再说那楼晟,早已把自己脱得只剩一条亵裤,精壮的身躯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色泽。

      他在水中姿态轻盈得不可思议,时而如飞鱼般破开水面,时而借力腾跃而起,水珠从他流畅的肌肉线条上滚落,仿佛真是一只海鱼,在那片粼粼波光上优雅自如地翱翔、嬉戏。

      但这副景象,落在苗青臻眼里,只觉得心惊肉跳。若是被哪个路过的乡人撞见了,指不定要传出什么惊世骇俗的闲话,简直能吓死人。

      小苗儿却玩得兴起,被楼晟托着小肚子浮在水面,咯咯直笑,甚至还扭过头,冲着岸上脸色发白的苗青臻奶声奶气地喊:“爹爹胆子真小!我要跟小爹玩水,才不要回去!”

      夜里,烛火摇曳,将床帐内的光线晕染得暧昧朦胧。

      苗青臻躺在柔软的锦被间,身体陷进去一小片。

      楼晟覆在他身上,头埋在他颈窝深深吸了一口气,又抬起来,黑发如瀑,有几缕扫过苗青臻的下颌,带来细微的痒意。

      他坐起身,慢条斯理地伸出舌尖,轻轻舔过自己湿润的唇角,留下一点水光,随即勾起一个带着邪气的笑容。

      雪白的里衣松垮地挂在他身上,露出大片紧实的胸膛,整个人像一条从深海浮出的恶龙,俊美得极具攻击性,那张脸在昏黄光线下更是晃眼,仿佛随时准备将人的魂魄都勾走。

      苗青臻听他在耳边低语了一句不堪入耳的流氓话,耳根瞬间烧了起来,手指却不自觉地紧紧揪住了身下的枕头布料,指节微微泛白。

      他们的房间在宅院最深处,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倒不怕这动静被旁人听了去。

      苗青臻做这事的时候,总是容易出汗,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般,浑身湿透,细腻的皮肤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水膜,脸颊、脖颈、乃至锁骨处都缀着清晰的汗珠,在烛光下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

      他嘴唇微微张开,急促地吸入一口口带着对方气息的空气。

      楼晟的牙齿不轻不重地磨蹭着他上下滑动的喉结,低笑一声,气息灼热:“怎么现在反倒这么害臊了?扭扭捏捏的,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

      他们初识那会儿,苗青臻反而是更能放开手脚、尽情享受皮//肉乐趣的那个,带着点山野的直白和大胆。

      可后来,身心彻底沦陷,交付的越来越多,顾忌也随之而来,他自己也说不清这种变化缘由,只觉得千头万绪,缠绕在心口,无法解脱。

      楼晟那双漂亮的、总是带着点漫不经心笑意的桃花眼,此刻却一瞬不瞬地紧盯着苗青臻,眼底水光潋滟,盈亮得惊人。

      苗青臻觉得身体深处胀胀的,带着事后的酸软,却懒怠得不愿动弹。

      他偏过头,看见楼晟不知何时靠回了床头,修长的手指间正灵巧地打着一个小巧精致的红色穗子,那样式一看就是给小孩子佩戴的玩意儿。

      苗青臻看着那抹鲜亮的红色,沉默了片刻,轻声问道:“你……就这么喜欢孩子吗?”

      楼晟眼睛倏地一亮,像是被这句话点亮了。

      放在过去,他当然从未想过这些,甚至有些排斥。可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念头开始在他心底无声地翻滚、滋长,时不时就攫住他的心神,连他自己也弄不明白,那份日益清晰的渴望究竟源于什么。他也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

      过去他固执地认为,苗青臻是坤泽,自己是乾元,若是苗青臻怀了他的孩子,必然会成为无形的束缚,牵绊住他的脚步,影响他想要的东西。

      可是,不知道从哪个瞬间开始,这个念头悄然松动,他不再那么固执,也不再排斥,甚至……偷偷换掉了往日雷打不动的避子汤。

      他知道苗青臻早年身子亏损得厉害,确实不易受孕。

      可是,万一呢?保不齐就有那个万一。

      “嗯,”他应了一声,手指依旧缠绕着丝线,语气听起来很随意,却又带着认真,“我是挺喜欢孩子的。”

      喜欢孩子。

      那自然,也应该会想要一个流淌着自己血脉的孩子吧。

      苗青臻想到他们还困在拱水村时,楼晟最怕的就是他怀孕,每次亲密后都异常谨慎,必定亲眼看着他喝下那碗黑漆漆的避子汤,毫不含糊。

      那他现在……是想要谁为他生下这个孩子呢?

      苗青臻想到此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攥紧,又慌又乱,先前那点慵懒和暖意瞬间消散无踪,只剩下一片冰凉的茫然。

      二皇子与九皇子在朝堂上下暗暗较劲、彼此倾轧之事,苗青臻只从楼晟偶尔烦躁时漏出的三言两语中听过一耳朵,更多的内情,楼晟便闭口不谈,不愿让他沾染分毫。

      楼晟回到这藏龙卧虎的上京城不过一个多月,名声却像是长了翅膀般迅速传开。

      以往大多数人只当他空有一张招惹桃花的潇洒皮相,是个靠着脸和祖荫的纨绔,如今却没想到,他竟真有几分能从阎王手里抢人的真才实学。

      那位据说已病入膏肓、连太医都摇头的权贵,经他那几根细长银针精准刺下,不过片刻,面上死灰之气便渐渐消退,呼吸趋于平稳,没过几日,竟能让人搀扶着下床缓慢走动了。

      这近乎起死回生的本事,硬生生将一只脚已经踏进棺材里的人,又拽回了阳间。

      于是,闻风而动、上门说媒拉纤的人骤然多了起来,多到几乎要将楼府那新换不久的门槛再次踏破。

      可楼晟依旧是那副吊儿郎当、漫不经心的模样,对着那些绘声绘色的女方画像和家世介绍,眼皮都懒得抬一下,仿佛全然不放在心上。

      反而是苗青臻,在几次无意间看到下人客气却又坚决地将那些穿戴花哨的媒婆送出府门之后,心里像是压了块石头,渐渐变得心事重重。

      虽然外头的人都好奇,楼晟是何时突然冒出来这么大一个儿子,但跟楼家盘根错节的势力和泼天富贵比起来,这点“无伤大雅”的瑕疵,根本阻挡不了那些想要联姻攀附的心思。

      一次,苗青臻背着楼晟,想独自出门透透气。却不想一个受了重金委托的媒婆不死心,竟直接拦住了楼家那辆有着特殊标记的马车。

      那人大概是收了大把佣金,铁了心要做成这桩媒,此刻竟像是街头泼皮般,不管不顾地堵在车前,嘴里高声嚷嚷,周围迅速聚拢起一圈看热闹的百姓。

      恰巧马车轮子陷在了闹市松动的石板缝里,车夫往前不得,后退不能。

      苗青臻坐在车内,听着外面的喧哗,连忙拿起一旁备着的面具匆匆戴上,犹豫着是否要下车解围。

      只听得那媒婆在下面不依不饶地喊着,声音尖利:“楼大医师!您行行好,见一面吧!这可是奉议郎家的幺女,真正的大家闺秀,长得如花似玉,自打上次见了您那么一面,就害了相思,立誓非卿不嫁!这简直是天赐的良缘,您可不能错过啊……”

      苗青臻坐在车里,只觉得一股厌恶感直冲头顶,胃里都有些翻搅。他刚准备伸手,掀开帘子一角呵斥,不远处就传来一个冰冷又熟悉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戾气。

      “奉议郎?什么东西。” 楼晟分开人群,一步步走来,眼神像淬了冰的刀子,刮在那媒婆身上,“趁我还没动手前,带着你的‘天赐良缘’,滚。”

      楼晟脾气向来算不得好,当下就差随行的护卫将那哭天抢地的媒婆直接架起来,扔得远远的。他随即一把掀开车帘,带着一身未散的冷意钻进了马车。

      车内光线一暗,苗青臻看见楼晟阴沉着脸,目光锐利地钉在他身上,语气又冷又硬:“我不在府里,你戴着面具,这是要去寻谁?”

      苗青臻是个孤儿,在这上京城,除了他楼晟,还能去找谁?

      苗青臻被他语气里的质问刺了一下,垂下眼,低声解释:“我是想去城东,买小苗儿爱吃的那家油糕。”

      楼晟盯着他,沉默地看了他好一会儿,那目光带着审视和一丝未消的余怒,隔了片刻,才生硬地道:“下次让府里其他人去买。”

      他转头对车外的侍卫吩咐:“阎三,你来驾车,先回府。”

      过了会,楼晟声音缓和了些,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阎三,绕道去城东,把油糕买了。”

      这上京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藏不住多少秘密。苗青臻便一直以府里聘请的“骑射师傅”这个不算起眼的名义,留在楼府,住在了楼晟的羽翼之下。

      自从上次被楼晟撞见他独自出门,第二日苗青臻醒来时,只觉得浑身骨头像是被拆开重组过,每一处关节都泛着隐秘的酸软。

      他沉默地坐在镜前,将里衣的领子一丝不苟地拉到最高,严严实实地遮住了脖颈以下所有可能露出痕迹的皮肤,那高度甚至显得有些突兀。

      他抬眼看向铜镜,镜中映出的那双眼睛红肿未消,眼尾还残留着过度哭泣后的薄红,连带着下眼睑都带着淡淡的青影,显然是被人翻来覆去、不容抗拒地弄了整整一宿。

      他起身走到盆架前,用冰冷的清水一遍遍擦洗身体,皮肤被搓得微微发红,可某些深入骨髓的触感和气息,无论如何也洗不干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那他想要谁给他生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差不多是日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