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一无所知的生活 ...
-
香浓的咖啡气味从一楼的窗口飘了上来,白迦南昨晚忘记关窗了,冷气直往被窝里钻让人不禁把被子裹得更紧。七点半的闹钟也顺势响起,疯狂地叫嚣着。
不想起床,不想上班。她一边嘴里喃喃道好烦,一边开始把法兰绒睡衣外套往身上裹。这气温变化地突然,昨晚好像下了场雨,放在窗边的快递箱的表面已经被雨水泡囊。外面是灰蒙蒙的一片,不过不是雾霾。这几年北京的天气已经好了许多,刚来北京的那年,她还经历了一次沙尘暴。
她闭着眼睛熟练地走向浴室,拿起电动牙刷放进嘴里,顺手打开了花洒,随即脱完衣服站在温水下。平时的温水在降温时居然有些冰凉,她身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不过她的精神也随之醒来。照常她化了个妆,朝脖颈和麂皮西装内侧喷了几下香水就出门了。
门口便有直达公司的公交,她没买车,一来是因为她存的钱不够,二来是她觉得坐公交可比开车方便,二环每天上班的这个点总是拥堵,但公交基本不会,无论你是迈巴赫还是宝马奔驰堵车可没有区别对待。每每公交开在专用道时,旁边的机动车道总是整齐划一的堵着时,她内心居然有种暗爽。真够阴暗的,她在内心笑骂道。
她所在的是一家国企,待遇不错,当然也很稳定,至于上升空间,未知。最近总经理又给她了个项目,关于企业合规的,她之前更多的是做宣传,一下让她去做合规,难免有些吃力。他们企业规模挺大,是个二级单位,虽然有专门的法务部门,但合规建设还在初创阶段。未来大概是要扩大部门范围的,上司也给她提前透了消息,她本来就过了法考,应该能升个很不错的职位,收入也非常可观。
白迦南本科学的是法学,后来读研还是学的法,只不过这份工作和法学倒是没什么关系,宣传岗,内容主要还是企业文化。大概是上司刚好借着公司快成立法务部门这个事儿想起她的老本行来了,只不过她确实好久都没怎么看相关方面的书和内容了,确实也是有些生疏了。最近只好又重新拾起来,好在她脑瓜子灵,倒也不太费劲。
“唉,白姐你这周末有空没?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爬山,最近这不天气转凉了吗?正舒服着呢,我们几个打算周末去爬香山,要一块不?”旁边一头大波浪,化着御姐妆容的是来了没两年的陈浔。
吉林人,在北京上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公司,主要负责人事工作。人美性格也好,平时经常和同事们组局出去玩,部门里的高情商、捧场王。
和白迦南的关系嘛?算是一般,主要还是白迦南平时总是淡淡的,做什么事情都不热烈,和她说话吧,她也对你露出笑容,但一旦想要拉近距离她就没什么回应了。所以平时部门里的局她一般都不去。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默认她不喜欢出门了。
“行,那你们定好时间,我提前准备一下。”白迦南的确喜欢一个人,可奈何有几次在饭堂遇上领导,她总一个人坐着,被问怎么不和大家一块,颇有些不合群好似被孤立的意味,她固然喜欢独来独往,可这种误解给她造成了困扰。领导找她谈话说让她和同事们都走动走动,搞好关系,日后要是成立了部门,她和谁都一般连个能使唤的都没有。
职场便是这样,有权威下面的人都听你的,没权威管你是再大的官也是没实权的,手下就算有一百号人找一两个做实事的都难。她有能力,方案文稿都是企业一流的,好几次都发表在上级单位的报刊上。但光自己有才不行,要真做部门领导了,光有才华不行,还得识人用人,没有领导力这有兵也没法用。
既然如此,她也刚好趁这个机会和大家拉近关系,了解一下他们的脾气秉性,这日后要是要带人去新部门也选得准人。
中午,白迦南破天荒地和陈浔他们几个一起去吃饭。食堂里一群又一群的人排着队夹菜,白迦南跟着陈浔一块。平时没发现,只知道陈浔这姑娘漂亮热情,今天一块吃饭才发现这姑娘人情世故方面也成熟。她特地选了个靠近部门经理的位置坐下,然后又假装不经意地和对方打招呼,随即又提到白迦南,说了一些表达白迦南作为前辈非常照顾她的话,一来算是帮白迦南破了不合群的闲言碎语,二来又借此表达了白迦南作为前辈对他们的照顾之情。既给领导留了个好印象,又不让白迦南难做,至此白迦南倒是欠了她个人情。本来白迦南作为陈浔的前辈被恭维几句接着便是了,可偏偏白迦南这人不喜欢欠别人,她心里那杆秤自然而然有些偏向陈浔。
周六一大早,陈浔就开着车到白迦南楼下。路虎揽胜,加上配件什么的估摸着也得小七十万。同样是北漂,陈浔这条件可算是很好的了。
“白姐早啊,您要不坐副驾驶?有您在我旁边我感觉特别安心,我这驾照刚考下来没多久,我自己心里有些没底。”陈浔下了车,帮白迦南把登山包放到后备箱。
“我也不怎么会开车,考了驾照好多年了也没怎么开过。”白迦南倒是实在,不过坐副驾驶正合她意,等会还有几个小年轻,她话少坐后排倒是扫大家的兴了。
“没事儿,您就像大姐姐一样,坐我旁边我就觉着特别安定。”陈浔关上后备箱,又打开副驾驶的门请白迦南上去。
“叫我迦南或者南南就好,不用称呼您了,我也就比你们大三岁,这样叫我到时要折寿的。”白迦南系好安全带随即说道。
“诶,好嘞。都听你的,不过我还是叫南姐吧,这样我也心安点。”陈浔笑着说道。
陈浔开车很稳,至于她说的刚考完驾照没多久怕不熟练有些自谦了。她开车不急不躁,有人挡在前面不走或是突然超车,她也能稳住也不恼。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本来白迦南以为这姑娘只是长得漂亮懂人情世故,现在一看,做事也是小心稳重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要是对小事都妥贴,想来大事只会更谨慎。事实证明,白迦南判断的没错。后来,陈浔成了她最得力的助手。
接到其他几个人之后,陈浔便往香山方向驶去。
停好了车,一行人下了车。同行的三女两男,另外一个女生是隔壁市场部的,白迦南在公司打过几次照面,但也仅仅停留在知道对方名字的程度,对方也是个沉默寡言的性格,是陪着他们部门的小刘来的,男女朋友。另一个男生则是个小年轻,叫路宣弋。和陈浔同一年来的公司,阳光开朗,按照现在网络上的说法就是犬系男孩,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倒是主动,抢着要帮白迦南和陈浔拿包,她俩拗不过他,只好把包递给他。好在两人的包都不重,就是装了点水和食物。
自从读研来到北京,到现在也快三年了。白迦南居然是第一次来香山,她小的时候来过一次北京,本想和父母去一趟香山,结果因为上学的缘故又回到南方。不过也就是那一段时光,让她对北京有一种莫名的执念。她固执地认为她一定会去到北京,哪怕在那里要赚很多年的钱才能买得起房也无所谓,她就是要去。第一年考研的时候她填的北师大,原因是她喜欢余华,如果去那读书可以去文学院蹭课。结果压力大到考前感觉大脑像被清空一般,上考场的那一刻,她脑海里学过的什么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担保物权、保理合同之类的她一概记不清了。后来她回想起来都困惑自己是怎么做完那几张卷子的。出分数的那一天她还幻想有什么奇迹出现,结果连国家线都没过。
第二年她正好从学校毕业,十月份家里给她找了份工作,就两个月时间,还是在职,她居然报了北理工法学院,她没告诉任何一个人,她自己都觉得好笑,觉得自己是不是疯了,内心毫无波澜。不过那两个月可以说是她最认真的一段时光,在工作之余偷偷背书做题,竟让她有一种写一题就是赚到,背多一个知识点就能上岸。命运弄人也造人,第一年总是浑浑噩噩也是备考了一年,结果不尽人意。
第二年苦学两个月居然真的让她擦边过初试,复试虽然波折,但好在她表现不错,说话也让人觉得亲和,最后居然以第十七名的成绩考上了布拉格。和第一年相比,她稳重了许多,所有人都震惊的同时,她倒显得置身事外。有些东西就是咬咬牙努努力就能做成的,可是为什么以前做不成呢?她有时也会这样想,不过得到了也就没那么着相了。
仿佛人生从三年前的那个冬天开始就加速了,以前很多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短短三年居然都实现了,比如极限考验上北理,比如在北京有一份高薪工作,再比如谈了个很顺她心意的高富帅,虽然她还是放手了。
她觉得她既然可以,有的选了,那她就要她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