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7、第137章 丝路重开 ...


  •   赤焰山巅,残阳如血。

      最后一缕余晖穿透稀薄的云层,泼洒在焦黑的山体上,将断裂的魔神石柱和坍塌的祭坛废墟染成一片悲壮的暗金色。风卷着硝烟与硫磺的余烬,呼啸着掠过空旷的山顶,发出呜咽般的嘶鸣。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焦糊与一种难以言喻的、如同邪祟消散后的死寂。

      秦昭独立于断崖边缘。玄色战甲上凝结着暗红的血痂和黑色的烟尘,凤翅紫金盔早已取下,墨发被山风吹得肆意飞扬,几缕发丝粘在汗湿的额角。她俯瞰着脚下如同巨兽尸体般匍匐的圣火教总坛废墟,以及远处在暮色中逐渐模糊的、如同金色海洋般起伏的瀚海戈壁。胸口的血玉符咒,灼热褪去,只余下温润的余韵和一种尘埃落定后的疲惫与……空旷。

      结束了。持续数月、跨越万里、血火交织的西征,终于以圣火教的彻底覆灭而告终。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如同卸下千钧重担后的虚脱,以及对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未来的思量。

      “陛下。”谢瑶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一丝沙哑的疲惫。她绯红的御史官袍破损多处,沾满尘土,但那双清亮的眼眸却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坚定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地宫已彻底清理完毕。圣火教核心典籍、秘册共三百七十二卷,已由鹰眼卫封存。残余教徒或降或逃,已不足为患。赵虎将军和拓跋烈将军正在清点战损,安置伤员。”

      秦昭缓缓转过身。夕阳的余晖勾勒出她略显单薄却依旧挺拔的身影。她看着谢瑶,这个在岭南蛊毒中临危受命、在沙漠幻境中力挽狂澜、在地宫决战中冷静献策的年轻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激赏。

      “辛苦了。”秦昭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此战,鹰眼卫功不可没。”

      “为陛下分忧,臣之本分。”谢瑶躬身行礼,随即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望向远方那片广袤的土地,“陛下,圣火教虽灭,然西域百废待兴。此地扼守东西要冲,乃丝路咽喉。若放任不管,恐生新乱,亦或为其他势力所觊觎。”

      秦昭的目光也随之投向远方。暮色四合,戈壁的尽头,隐约可见几缕孤烟升起,那是散落的绿洲和商旅的痕迹。她的脑海中,浮现出萧战在御书房中,指尖划过羊皮地图,以血为引,标注出的那些绿洲、水源、古道……以及他低沉却笃定的声音:“丝路通,则天下通。西域定,则西陲安。”

      “你说得对。”秦昭的声音陡然转沉,带着一种开疆拓土、奠基万世的决断,“西域,不能乱,更不能丢。”
      “传朕旨意!”
      “即日起,于赤焰山东麓,择水草丰美、地势险要之处,设立‘安西都护府’!统辖西域军政!镇守边疆!抚绥诸部!”
      “命赵虎为安西都护!总揽西域防务!拓跋烈副之!率北斗军‘贪狼营’、凉国铁骑五千,常驻都护府!肃清残敌,整饬防务!”
      “命林墨!鹰眼卫一部留驻西域!组建‘安西卫’!掌情报、监察、缉捕之权!确保商路畅通,地方安宁!”
      “命谢瑶!”秦昭的目光锐利如刀,落在谢瑶身上,“为安西都护府长史!兼领‘丝路通商使’!总揽西域与中原通商事宜!开市易!设驿站!护商旅!促往来!”

      “丝路通商使?!”谢瑶浑身一震!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她虽为御史,通晓政务,但从未想过会被赋予如此重任!总揽西域通商,这不仅是权力,更是千钧重担!是连接东西、繁荣国脉的枢纽!

      “臣……臣……”谢瑶激动得声音发颤,一时竟不知如何应答。

      “怎么?”秦昭唇角微勾,带着一丝难得的、近乎揶揄的弧度,“怕了?”

      “臣不怕!”谢瑶猛地挺直脊梁,眼神坚定如磐石,“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重启丝路,繁荣西域,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好!”秦昭颔首,“朕给你便宜行事之权!凡有阻挠通商、盘剥商旅、破坏驿站者,四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所需人手、钱粮,由都护府全力配合!朕只有一个要求——”

      她目光如炬,穿透暮色:“让这条沉寂了太久的黄金之路……重新活过来!”

      “臣!遵旨!”谢瑶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

      三个月后,安西都护府,疏勒城。

      昔日的边陲小城,如今已焕然一新。高大的夯土城墙重新加固,城楼上飘扬着玄底金龙的靖国旗帜和北斗军的“贪狼”战旗。城内,原本破败的街道被拓宽铺平,尘土飞扬的景象被整齐的石板路取代。沿街商铺林立,幡旗招展,虽然大多还是简陋的土坯房,但已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不同语言的交谈声。

      城西,一片新开辟的巨大空地,被木栅栏整齐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这里便是新设立的“西市”。此刻,西市内外,人声鼎沸,喧嚣震天!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牲畜的膻味、香料浓郁的异香、皮革的鞣制气味以及一种生机勃勃的躁动。

      来自中原的庞大商队如同一条条长龙,缓缓驶入西市。满载着货物的骆驼和马匹打着响鼻,喷出团团白气。商人们穿着各色绸缎,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更多的却是兴奋与期待。他们卸下沉重的货箱,打开——

      阳光下,流光溢彩的江南丝绸如同瀑布般倾泻而出!细腻柔滑的缎面,繁复精美的刺绣,在戈壁的阳光下闪烁着令人目眩神迷的光泽!晶莹剔透的青瓷、白瓷,薄如蛋壳,声如磬玉,在粗犷的西域背景下更显精致典雅!还有堆积如山的茶叶、散发着药香的药材、精巧的漆器、锋利的铁器……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看!上好的蜀锦!一匹只要十张上等羊皮!”
      “景德镇官窑青花瓷!一套换五匹大宛良驹!”
      “江南雨前龙井!解腻消食!一包换一袋胡椒!”

      中原商贾们操着不太熟练的胡语,热情地吆喝着。

      而在他们对面的区域,则是西域各部的商队和牧民。他们带来了膘肥体壮、神骏非凡的大宛马、乌孙马,马鬃在风中飞扬,肌肉虬结,四蹄踏地有力!成捆的、散发着奇异药香的雪莲、红花、肉苁蓉等珍贵药材!色彩斑斓、触手温润的和田美玉!颗粒饱满、散发着独特香气的孜然、胡椒、胡麻!还有成堆的羊毛、皮革、葡萄干、哈密瓜……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

      “好马!真正的大宛天马!日行千里!换十匹丝绸!”
      “上等的天山雪莲!活死人肉白骨!换一套青瓷茶具!”
      “和田羊脂玉!温润无瑕!换一百斤茶叶!”

      西域商人的吆喝同样响亮,带着草原的豪迈与沙漠的直爽。

      语言不通?手势来凑!比划不清?有官方的“通译”穿梭其间!穿着统一青色吏服的安西都护府小吏(龙套),手持特制的、画着简单图案和数字的木牌,熟练地在双方之间传递信息,协助议价。身穿玄色皮甲、手持长戟的安西卫士兵,五人一组,在市场中来回巡逻,眼神锐利,维持着秩序。高大的木制告示牌矗立在市场入口,用汉文和几种主要的西域文字写着清晰的交易规则和税赋标准,旁边站着随时准备处理纠纷的都护府判官(龙套)。

      谢瑶一身绯色官袍,外罩半旧的玄色披风,站在市场中央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她脸上带着长途奔波后的风霜,但眼神明亮,精神奕奕。她看着眼前这幅喧嚣而充满生机的画卷,看着那些因达成交易而露出笑容的中原商贾和西域牧民,胸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

      “大人!大人!”一名小吏气喘吁吁地跑上高台,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疏勒王(龙套)派使者来了!带来了三百匹上等战马和五十车玉石!说是恭贺都护府设立,愿与靖国永世通好!”

      “好!”谢瑶眼中精光一闪,“带使者去驿馆!好生招待!告诉疏勒王,他的诚意,本官代陛下收下了!安西都护府,定会保障疏勒商路畅通!”

      “是!”小吏领命而去。

      “大人!龟兹(龙套)、于阗(龙套)等部的商队也到了!规模都不小!”另一名小吏前来禀报。

      “按规矩安置!一视同仁!”谢瑶果断下令,“通知赵都护,增派一队安西卫,加强西市巡逻!绝不能让宵小之徒坏了这开市的好气象!”

      “遵命!”

      谢瑶深吸一口气,戈壁干燥而充满生机的空气涌入肺腑。她抬头望向东方,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座巍峨的皇城。她知道,这幅画卷,才刚刚展开。丝路的复兴,西域的繁荣,靖国的强盛,都将在她的手中,在这片曾经被邪火笼罩的土地上,一步步实现。

      京城,宣政殿。

      初冬的寒风卷着细碎的雪粒子,敲打着殿宇的琉璃瓦,发出清脆的声响。殿内,炉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寒意。然而,气氛却有些凝重。

      户部尚书周淮安手持奏折,眉头紧锁:“陛下,安西都护府设立不过三月,谢长史便奏请拨付白银五十万两,用于疏浚河道、增建驿站、修缮道路、补贴商旅……此等耗费,国库……国库实在难以支撑啊!且西域初定,人心未附,如此大兴土木,是否操之过急?万一……”

      “周尚书此言差矣!”新任工部侍郎(龙套,寒门出身,李岩)出列反驳,“谢长史所奏,皆乃固本培元之举!驿站畅通,则政令通达,商旅安全;道路修缮,则货物其流,赋税可增;补贴商旅,乃吸引四方客商之良策!此非耗费,实乃投资!假以时日,丝路繁荣,西域安定,其利何止百万!”

      “李侍郎说得轻巧!”礼部侍郎孙文礼(已被贬为侍郎)阴阳怪气地接口,“投资?若血本无归呢?西域苦寒之地,商路断绝多年,岂是区区几十万两银子就能盘活的?更何况,让一女子总揽通商大权,与胡商周旋,抛头露面,成何体统?有损我天朝威仪!”

      “孙侍郎!”御史中丞李纲(寒门)厉声呵斥,“谢御史乃陛下钦点!其才其能,岭南、西域之战有目共睹!岂容你妄加非议!至于体统?能让西域归心,丝路畅通,便是最大的体统!”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争论之声。有支持谢瑶新政的,有担忧耗费巨大的,更有对女子掌权心怀不满的。

      端坐于须弥座一侧紫檀圈椅中的萧战,双目依旧紧闭,灰翳的眼睑覆盖着永恒的黑暗。他仿佛对殿内的争吵充耳不闻,只是微微侧着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掌心那方温润的祖陵玉玺。

      就在这时,一名殿前侍卫(龙套)快步走入,双手呈上一份加急军报:“启禀陛下!摄政王!安西八百里加急!”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军报上。

      秦昭玉旒下的眼眸微动:“念。”

      侍卫展开军报,高声诵读:
      “臣,安西都护府长史、丝路通商使谢瑶,顿首再拜……”
      “……自西市开埠月余,四方商贾云集,交易繁盛……”
      “……中原丝绸、瓷器、茶叶,供不应求……”
      “……西域良马、药材、玉石、香料,源源输入……”
      “……仅上月,官市税收即达白银五万两!民间交易额更十倍于此……”
      “……疏勒、龟兹、于阗等十三部首领,皆遣使至都护府,献上贡品,签订通商盟约,愿永为藩属……”
      “……西域民心渐附,商路初通,气象一新……”
      “……此皆陛下天威所至,新政之功……”
      “……臣,谢瑶,再拜!”

      军报念毕,殿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五万两!月税!民间交易额十倍于此!十三部归附!

      这些数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那些质疑者的心头!周淮安张大了嘴,孙文礼脸色煞白!

      短暂的死寂后——

      “好!好!好!”一个清朗而带着由衷喜悦的笑声,打破了沉寂!

      是萧战!

      他缓缓抬起头,灰翳的眼睑“望”向须弥座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清晰而温润的弧度。那笑容,如同冰雪初融,带着洞悉一切的欣慰与赞赏。

      “陛下此举……”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笃定与力量,“重启丝路,繁荣西域,恩泽百部,惠及万民……”
      “非止……解一时之困……”
      “实乃……”
      “功在千秋!”

      “功在千秋”四个字,如同定鼎之音,瞬间压下了所有质疑!

      秦昭玉旒下的唇角,也缓缓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胸口的血玉符咒传来一阵温热的悸动,仿佛跨越万里,感应到了那片戈壁绿洲上重新响起的驼铃声,感应到了那个绯色身影的执着与……萧战此刻发自内心的赞许。

      她缓缓站起身,玄色龙袍无风自动。

      “传旨!”
      “安西都护府诸臣,功勋卓著!着吏部、户部,论功行赏!”
      “丝路通商,乃国之大计!凡有阻挠新政、妄议非议者——严惩不贷!”
      “退朝!”

      她转身离去,玄色身影消失在屏风之后。

      殿内群臣,面面相觑,最终化作一片心悦诚服的躬身:“陛下圣明!摄政王明鉴!”

      萧战依旧端坐,指尖感受着玉玺传来的、与血玉符咒共鸣的微弱温热。灰翳的眼睑下,仿佛“看”到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看到了那条沉寂千年、如今再次焕发生机的黄金之路,正如同血脉般,将这片辽阔的疆土,紧紧连接在一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