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四十一章 承认啊,我喜欢他 ...

  •   自那晚之后,姜淮有几近一个月没见到坤灵。虽说见不到也正常,级别不同,任务不同,虽说都同处于一个地宫,但地宫占地一千多亩,宫殿的排布又是按官职等级划分的,由此两人的宫殿间几乎相隔大半个地宫,在这种情况下,经常见面才有鬼。

      既然偶遇不得,那就主动拜访。

      姜淮处理完人间事务后回来,闲来无事又溜达到地宫最深处去找坤灵。

      这几天冥界下起了雨,阴雨绵绵,阴冷潮湿,在这种天气下没几个人会愿意出门。地宫中的阴官们要么出任务要么窝在宫殿内,整条大道空无一人,唯有雨中一个红色身影和一把黑色油纸伞。

      地宫最深处有两座外表一模一样的宫殿,分别叫坤灵殿和碧落殿,一左一右镇压在地宫之末。很显然,这两座宫殿就是坤灵和碧落的住所,至于为何有两个冥界之主,那就要追溯到冥界的起始了。

      相传两位冥君与冥界同生,坤灵诞生于冥土,所以得名坤灵。碧落诞生于九天,所以得名碧落。

      众人皆知坤灵喜静,除非万不得已,他的宫殿外围十米内都不敢有人叨扰,除了姜淮。

      姜淮是一个奇葩,也是个奇人,据说当年他来冥界的第一天就当众调戏了坤灵,至于如何调戏,在场众多妖魔鬼怪,亲眼见的、亲耳听的各有见解。

      一开始人们都以为姜淮死定了,可没曾想人家混得比谁都好,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察查司的判官,还有事没事就往地宫最深处去,这放眼整个冥界,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敢如此频繁来坤灵殿找人了。

      这次姜淮再次敲响坤灵殿大门,按照以往的经验,无非就是两种结果——无人回应或者坤灵自己来开门,这是坤灵殿的特别之处,也是各路阴官不敢轻易来地宫深处的原因。不是坤灵本人有多爱亲自迎客,而是殿中除了他自己就没有第二个人了,所以他不得不亲自去做。这放眼整个冥界,恐怕也很难找到第二个自己来开门的王了。

      而姜淮这次敲门,却出现了第三种情况。

      门被从内打开,但开门的不是坤灵,而是另一个年轻英俊的男子。

      该男子身长玉立,清秀俊雅,身穿烟青色祥云白鹤纹长袍,外披绒边玉白大氅,长发半束,头戴玉冠,仪表端庄,周身清贵。他先是惊讶了一瞬,又变成习以为常般的神情,不大高兴地嘟哝道:“怎么是你啊......我还以为是兄长回来了呢。”

      这位称坤灵为兄长的正是碧落。他看到来人是姜淮后,立马放松了姿态,双手抱臂依靠在门栏上,原先那副端庄仪态荡然无存,有的只是吊儿郎当。他说:“兄长他不在,你又来找他作甚?”

      这一个月里,姜淮有半个月是来找坤灵的,只可惜每次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坤灵不是出任务就是出任务,姜淮都要怀疑他是不是移居了。

      姜淮无奈道:“坤灵冥君又有任务了?”

      “是啊。”

      “有说是什么任务么?”

      “没说,我来的时候他就已经不在了。”

      “那你怎么知道他就是出任务了呢?”

      碧落回答得相当爽快:“他之前告诉过我要是有人来找他就说有任务在身,不在。”

      姜淮:“......”

      整个地宫会主动来找坤灵的除了碧落也就只有姜淮,这句话是说给谁听的显而易见。

      碧落微仰下巴,眯起双眼质问:“我一早就察觉到了,你俩之间有问题。”

      姜淮:“...... ......”

      “自从那天从镇子回来后,兄长连神情都变了,我第一次在他脸上看到这种表情,说不上来,反正绝对不是开心。”

      姜淮肉眼可见地变得沮丧。

      碧落双手抱臂斜眼瞅他:“也是自那天以后,他就经常不回家,每次不是出任务就是在出任务的路上。然后就是你,这一个月里来这里的频率越来越高。说吧,你怎么惹他了?”

      姜淮嘴角一抽,回想起那晚在屋檐上发生的事,无奈道:“你还是不知道为好。”

      “为什么?”

      为什么?只怕说出来你兄长会要了我俩的命,呵呵。

      “没为什么,坤灵冥君不告诉你,我也更加不能告诉你啊。而且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一件小意外。”

      “嘁,我不信。”碧落翻了个白眼:“要真是小事,兄长那天回来就不会黑着一张脸了。姜淮,你告诉我原因,我可以帮你出谋划策。”

      “出哪门子的谋?划哪门子的策?”姜淮没好气地摆摆手说:“别瞎想,真没什么事。既然坤灵冥君不在,我就先走了。”

      碧落看姜淮不为所动,急了:“好你个姜淮,整个冥界还没几个人敢违抗我的命令。你胆子可真大啊,你就不怕我贬你职吗?”

      “您随意,我这人向来看得开。”

      “呵呵,好啊,好一个看得开。既然你不愿意说,那我就亲自来拿了。”

      姜淮一顿,瞬间反应过来,所谓来拿,就是指拿取记忆,这是只有坤灵和碧落才有的能力。姜淮转身,真是气得想笑:“你来拿。如果你不怕你偷偷跑去人间还闯祸了的这件事被你兄长知道的话。”

      碧落:“......”

      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碧落怎样都没想到,自己借着处理事情名义跑去人间玩的那几天,好巧不巧遇到了山贼打劫,不小心用了法力还没把握好力度,不仅贼死了被打劫的那位也死了。而这件事又好死不死被路过的姜淮看到。呵呵,堂堂碧落冥君,冥界之首,令人闻风丧胆,却被一个小判官抓住了把柄! !

      眼看软硬皆行不通,那就只能来个猛的了!碧落下定决心,开口说:“我知道你喜欢我兄长,我可以帮你。”

      对不起兄长,你是不知道你黑着脸的这段时间有多可怕,所以为了真相,只能暂时把你卖了。

      姜淮听了一耳,踉了个大跄。他转过身来,挑起眉毛道:“碧落冥君,你知道你在说什么么?”

      “知道啊,清楚的很,你敢承认么?”

      “......”姜淮眉毛微皱,惊疑不定地看着碧落,而碧落也在看着他,眼神坚定清透仿佛能照进人的心里,他又问道:“你敢承认你对坤灵动了心么?”

      姜淮眼眸垂了下来,盯着地面水洼出神,撑着伞沉默在原地。

      雨水渐大,豆大般的雨滴噼里啪啦地砸落地面,溅起水星洇湿人的裤腿,细微凉意从脚尖蔓延。

      这是埋藏在他心里最深处的秘密。

      雨声嘈杂,他的心里却异常的安静。他突然回想起很久以前发生的一桩事情,那时候的他还在人世,年纪也尚小,大概十五六岁。

      姜淮出生于一个武将世家,祖上世代从军,战功无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硬是为这个国家守来了五百年安宁。举国歌颂,家喻户晓。这是个连皇室都要敬重几分的家族。

      众人皆知姜家有一子,年幼成才,不过舞象之年,就已精通上古兵法,能说会道,武艺超群,年纪尚小就已闻名在外。世人皆道:此子,国之将才也。

      此子正是姜淮。

      姜淮是在万民瞩目之下长大的,在这个群雄割据、四面楚歌的年代,家族寄予他厚望,皇室觊觎他才华,百姓交托他命途。全国都在盼着他长大,盼着他能继承姜家祖上的伟绩。可无奈,姜淮此人,生性散漫,天性爱玩,他最大的愿望不是成为令人敬重的将军为国出征,而是当个游走四方,闯南走北的侠客。这大抵就是古代的中二吧,要是让国人知道,不得气到吐血。

      妄想成为侠客的少年自然做不到整天满脑子都是念书和习武,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偷偷翻墙出去寻乐。某天出逃的过程中,就被他撞见了一件事。

      那天的天空也是这般阴霾,大雨滂沱,外加之天气转凉,整个姜家大院陷入一片湿冷寂静之中,唯有雨声不绝于耳。年幼的姜淮乘机逃了父亲交代的功课,正偷溜到后院的花园回廊里溜达。

      后院的围墙外连接着街市,是姜淮最常去的地方。不是因为这条街有多热闹,而是因为那里有一家茶馆,茶馆的掌柜会说书,每天都在特定的时间段里给前来饮茶的客官讲上一段。在这种阴雨天气,哪儿都去不了,倒不如来品品茶,听听书,也算得上是一种闲情雅致了。

      后院的花园角落有一个不起眼的亭子,姜淮至今都想不明白这亭子建于此的妙处,除了方便他翻墙还有什么用?一众假石山水花草树木就已经把它遮得严严实实,谁还会去留意园中竟还有座小亭子?可以说得上毫无观赏价值了。噢,其实也没那么可怜,还是有一个作用的,那就是专供姜家院中互看对眼的小厮丫鬟们秘密缱绻。这对于时常从后院翻墙出去的姜淮来说,看得多了。每次为了不扫人家情侣的兴,他都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由此练就一身好轻功。那还真是要多谢家里的小厮丫鬟们了。

      姜淮还未走近亭子,隔着几座假山石就已听到了亭子方向传来细微人声。姜淮的听力一向极好,即使雨声噼里啪啦响,他也能分辨出人的声音来。他心道:恐怕又是哪对情投意合的鸳鸯在此私会吧。正当他准备折返另寻他处去翻墙时,他突然听到了男人的声音,而且是来自两个不同的人。虽然不能算清晰,有雨声的干扰也不排除他听错的可能,又或者只是刚好某位女眷的声音比较刚硬罢了。即使有多种理由解释,但也只是猜测。姜淮性子固执,心里存了疑就一定要去解惑,所以犹豫片刻还是走上前去偷看了。

      借着山石的遮掩,姜淮看见亭子中有两道人影交织在一起,即使雨水盛大,视野模糊,可那紧紧缠绵在一块的人形分明是两个成年男性。

      尚处青春期的少年虽未经情事,可也已到了舞象之年,是可以谈婚论嫁的年纪,男女之间有些事情他还是懂的。也正因为懂,姜淮才对这一幕更为惊讶,呼吸不由一滞。

      雨中的花园连带着空气都是野草泥腥味,哗啦的雨声中夹杂着不堪入耳的低吟,潮湿而暧昧,姜淮自觉此地不宜久留,连忙转身逃走。

      那天之后,姜淮虽然时不时就会想起那天撞见的场景,但也很快就接受下来。不就是龙阳之好么,男女能相爱,为何男男不能?

      姜淮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思想奇特,潇洒豁达,适应能力极强。

      又过了好一段时间,不知为何,当初亭子幽会的两名小厮之间的秘密在姜家大院传了开来。姜淮是偶然间从过路聊八卦的女眷口中听到的,听说事情传开后,两人颇受诟病,其中一名小厮抵死不认,另一名小厮还为证清誉跳池自尽,还好最后被救上来了。

      跳池这件事姜淮是知道的,但功课繁忙对于此事也只是略知一二,他没想到跳池的是那两名小厮中的一位。

      跳池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姜家夫人的注意,于是由她当面处理此事。

      姜家夫人也就是姜淮的母亲,她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姜淮刚好也在场,他看着昔日亭中缱绻的两人如今冷漠如仇人,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由于此事闹得很大,人言纷纷,姜夫人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将两人驱散出家门。

      自这件事过后,姜淮有几天都处于心不在焉的状态,这是他第一次有了心事。

      姜淮的这种状态被他的教书先生察觉到,在某次授课中,先生问了姜淮原因。姜淮想了想,还是问道:“先生,为何龙阳不为世人所接受?”

      先生是一名年过花甲的老者,听说是因为早年间被姜淮父亲救过一回,为表谢意,答应了姜大将军的请求当了姜家独子的教书先生。老先生为人和善,对姜淮更是慈爱,他微笑着回答道:“因为不合理。”

      姜淮仰起头问:“为何?”

      “这世间万物的存在都讲求一个规律,顺其规律者,合理,方能长存。”

      姜淮追问:“是何规律?”

      老先生笑呵呵地抓了抓下巴的一撮白胡须,说道:“古人言,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即是万物之母,阴阳,则是万物之规律。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始终相巡,这是天之规律。寒为阴,暑为阳,是以寒暑交替,滋生万物,这是地之规律。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是以男女结合,生生不息,这是人之规律。龙阳之好不合规律,是以不合理,不能被世人所接受。”

      姜淮听了沉默良久,似乎是在消化先生所说的话。最后他皱眉道:“若是如此,那么我认为这世道才是最大的不合理。”

      “噢?淮儿何出此言?”

      姜淮不满道:“哪有一棒子打死的道理?世间诸多事宜本就难以说清孰对孰错,但它既然存在于世,那么不管多荒唐,都该有它存在的道理。”

      “哈哈哈......”老先生笑的开怀,道:“你说的没错。只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一方接受不了另一方的不同,人之常情罢了。”

      姜淮听了,眉头依旧不见舒展。

      老先生问道:“淮儿,为何问为师这个?”

      “我......”

      “是因为前段时间家中的那件事吧?”

      姜淮感到惊讶,他问:“先生,您也知道?”

      “这事闹得挺大的,都传到老夫耳中了。”

      姜淮心想,事是不大,只是大家太大惊小怪罢了。随即又问老先生:“先生,此事您怎么看?明明就是相互喜欢,可待人发现后又抵死不认,还视对方如仇敌,您觉得他们这么做是对的吗?”

      老先生又抓了把胡须,嗯了一阵才开口道:“不是你说的嘛?世间诸多事宜本就难以说清孰对孰错,我也不过是道听途说,哪有资格对这件事评头论足。”

      姜淮道:“我就认为他们是错的。喜欢便是喜欢,不喜欢便是不喜欢,这有什么不好承认的?要是我,哪怕喜欢的是一条狗,我也要光明磊落地承认。”

      “你有这想法很勇敢,却也很单纯。可是淮儿啊,怯弱,乃人之本性。他们只是做出了最被外人所接受的选择罢了。毕竟没有谁想被排除在世道之外,成为众矢之的。”

      众矢之的么......倘若自身强大无比,又有谁敢对其说三道四?姜淮在心里腹诽道。

      老先生敛起笑容,正色道:“好了,问题问完了,现在到我问你了。淮儿,趁着大将军不在的这几天,你是不是又偷跑出去玩闹了?”

      姜淮见露馅,也不胆怯,苦笑一声仰头露出顽皮的笑脸:“没办法呀,这段时间不知怎的父亲抓我习武抓的可严,整天都把我往死里整,好不容易偷得他外出的空挡,就算那天下枪林弹雨,我也要翻出去好好透口气啊。”

      “简直胡闹!”老先生第一次如此生气地批评姜淮:“你现在是不懂大将军的良苦用心,但你得明白他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姜淮第一次见先生有如此之神情,确实有点被惊到了,他认错道:“先生,对不起。只是我不愿这么不明不白地加强习武,我父亲有他的道理,但至少也让我知道啊!”

      “唉——”老先生长叹口气,看向姜淮的眼神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沉重。他抬起一只布满老茧,老瘦干枯的手覆于姜淮的发顶上,语气轻缓道:“要是可以,为师倒希望你永远都不会有知道的那一天。”

      “......”

      一年过后,边境军况愈乱,外有三国连盟,攻打姜淮的国家,姜家作为武将世家,自然统领全军强守一线。十六岁的姜淮随父出征,这一征,就是三年。三年,军中伤亡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库粮紧缺,寡不敌众,故战局已定。

      以前不懂老先生话语里的意思,如今倒是懂了,只是那也都是后话了。

      往事浮尘,随雨而至,随风而逝,姜淮突然觉得很好笑,不明白此时此刻为何会想起这么久远的事。他在心里轻笑道:“可是啊先生,我还是做了不合世道的事,我喜欢上了一个男人。可那又怎样?我说过的,既然喜欢,那便要光明磊落地承认。”

      怯懦是人的本性,可当自身足够强大,那便是千夫所指,也所向无敌。

      姜淮手中的伞微抬,露出一双坚定无比的眼眸,他轻笑道:“我承认啊,我喜欢坤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