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哗变 ...
-
高二八班,李老师一如既往地在讲台上讲着语文。
李老师今年快六十岁了,戴着一副老花镜。正照着教案以一成不变的语速朗读着。说是朗读,声音却并不洪亮也不清晰。如同接触不好的广播喇叭,乌拉乌拉地,听不清楚。
有同学在下边故意咳嗽,使动静。有人用直尺有节奏地敲着桌子。
李老师感觉有些异常,于是抬起头来,把花镜往下拉了拉,目光通过花镜上边的空间扫视了大家一下。
大家安静了,李老师继续讲。
一会,从后面传来一张小纸条,一直传到讲桌上。老师打开纸条,定睛观瞧,纸条上赫然写着:老师,别讲了,歇会吧。
李老师很感动。他因为感冒请了几天假,今天觉得恢复了,便急忙来上班。没想到这群孩子竟然如此贴心。
他向大家笑了一下,说:“没事,我不累。”
他为此振奋了,声音大了些,声调高了些,可是只维持了短短几秒钟。
后面终于传来一声吼:“老师,别讲了。”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声音此起彼伏从班级后面传来。“别讲了!”“别讲了!”……
李老师怔怔地看着大家,举起双手挥了挥,示意大家安静。然后问道:“到底怎么回事,谁站起来说一下。班长呢?”
班长站起来,他嗯了几秒钟,想措一个既能说清问题,又不至于伤人太深的词语:“老师,你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就回去歇着吧!”
尹同学看班长说的不清不楚的,着急地在下面嚷道:“实话实说了吧,我们要换老师,我们不希望你继续教我们了,让张老师来教我们!”
尹同学高高的个子,却用小锯子把椅子的四条腿都锯短了,经常斜倚在椅子上,双腿伸出很远,像数学老师的教具圆规。
李老师听懂了,静静地收拾书本教案,很歉意又羞惭地向我们点点头,走了出去,眼角似乎闪着泪光。
上几天,李老师感冒请假了,我们的语文由张老师来代课。张老师三十多岁,年富力强,英俊潇洒,声音洪亮而有磁性。据说是教高一的。那几节讲的是《雷雨》,把我们听的五迷三道,神魂颠倒了。好比潘金莲和武大郎过了几年,并不觉得如何,突然见到武松,立马破防了一样。我们也是好人家的儿女,我们也同样交学费了,我们就要和那无能的老叟了此余生吗?不行!于是后面那几个本来不学习的同学就策划了这次哗变,把李老师赶下了讲台。
起义成功了,大家很兴奋。可是很快学校教导主任就来了,告诉大家,张老师有他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工作,不可能来教咱们班。至于以后谁来教咱们,学校正在研究,稍安勿躁。
我们一时成了没娘的孩子。学习好的自学成才,不谈国是。学习不好的有没有老师无所谓,反正也不听。唯学习中等的没了老师,慌了手脚,开始埋怨那些不学习的起义军领袖:“就怨你们瞎搞,现在李老师走了,张老师也没来,眼瞅着要期中考试了,你们说咋办!”
“哎!怎么怪我们啊!你们不也是喜欢张老师吗?我们策划的时候,你们不也没反对吗?”
“但我们也没同意啊!”
“其实,李老师也挺好的,那次那道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咱们班学霸都弄不懂,李老师看了不到一分钟,就全明白了,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给我指导过两次作文,我也感觉受益匪浅。”
“听说上届文科毕业班就是李老师教的,不也没耽误人家考北大?”
大家瞬间沉默了。
有的同学提议,把李老师请回来吧。还得是班长雷厉风行,马上带着两个能说会道的去请李老师,好说歹说,行礼作揖,给足了面子。李老师顺坡下驴,成功掌权复辟。
李老师似乎这几天上火了,本不清晰的嗓子更沙哑了,但人却显得格外的精神。他微笑着和大家说:“上几天我就站在这讲课,今天我还是站在这讲课,可是今天的心情却比上几天开心了很多。人生如同作文,太平淡了不好,跌宕起伏才有味道啊!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