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真假千金(十四) ...
-
听沈霜说起新合作的大客户是寺庙道观,沈神秀也动了些心思,但只是一刹那。
在知道这些僧侣道士都是成天待在繁华大城市里,也不可能修炼出什么来了。
和心境没什么关系,城市中的灵气绝迹,再努力也修炼不出来什么。
总得来说,这个世界根本不适合修仙,也不会存在什么同道。
……
同道什么的没看见,农科院的人倒是经常来请教。
显然将沈神秀当成了这方面的高人。
美名其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对方也不是空手而来的,还送了不少农科院培育改良过的优质种子。
有花卉,大豆,辣椒,水果,只能说农科院研究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正好沈神秀现在有的是地,可以随便种。
种什么不是种呢。
等成功种植结果出来后,沈霜就会发现她的业务又多了几样。
……
见到沈神秀与农大的教授研究员都交谈自如,清水村的人对她态度都不一样了,隐隐的更加尊敬些。
就好像曾经和他们差不多的沈秀上升到文化人的程度。
一个个的也说着,难怪沈秀种的菜这么好,都种出一门学问来了。
话语间也有些与有荣焉。
村民乡亲们之所以态度这么好,也是因为沈家的种植基地不但受到了政府的关注重视,还惠及乡里。
沈霜甚至还计划与本地人员建立长期雇佣关系,也就是为种植基地工作。
这点也颇受政府人员的好评,多多少少加了些分。
沈霜自认不是什么善良厚道的人,她会考虑这么多,主要还是因为知道沈神秀喜欢在这里生活。
即便现在家里不同以往了,谈不上富豪反正也是有钱人一列,但母亲依旧没有改变想法,连生活作息方式也和以往一样。
沈霜可以不在乎别人,但会在乎这世上唯一的亲人。
为了让生母在家乡过得更自在一些,她不介意让利照顾乡亲,以及公司选择落户也在此处。
……
沈霜还不知道公司的业务以后会更加广泛,自己也会更加忙碌。
在与寺庙道观这些的合作上,不比之前有袁氏集团的大包大揽,她还要考虑冷链运输保鲜配送等问题。
这对沈霜来说还比较麻烦。
尽管西阳县表示会大力支持,向上面争取预算修路方便交通运输。
但短期之内肯定是改变不了这一点的。
就在沈霜让人联系调查比较好的运输物流公司时,袁氏集团那边大方表示,可以先租用他们的冷鲜仓库以及运输队。
对于庞大的袁氏集团来说,几个仓库一些人手根本算不了什么,还可以与沈霜增进合作关系。
据说这还是袁董事长发话的。
当然租金也是照样要付的,价格高但也不至于坑人。
沈霜认真考虑过后也答应了,毕竟完成订单生意是最重要的。
她也不会觉得这份人情以后还不起,而且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目前对她来说是有利的。
但以后她如果不是安于现状,那么肯定是要考虑组建自家的物流运输网络的。
……
沈霜的选择自然是后者。
她的事业目标是做大做强,遍布全国,走出海外。
但关于建立自己的物流运输网络,最重要的还是人手。
听说沈霜说起这事,沈神秀还从原主记忆中扒拉了一些。
“你父亲有些战友领导,过去照顾我们帮了不少忙,如果合适的话,你也可以去找一下他们。”
沈神秀穿来之后没和他们有什么联系,一是没什么需要,二来真假千金这事也不好说。
沈霜听了眼睛一亮。
不得不说部队里的战友情的确杠杠的,也是沈霜的生父活着的时候人缘好,去世的时候不算烈士但也是因公殉职,这么些年还能时不时照顾着,不让孤儿寡母出什么事。
现在想想,也算原主的因果,有机会应该回报一下的。
*
沈霜后面按亲妈给的联系方式找了过去。
对方一开始很惊讶,还特地又联系了沈秀,核实了沈霜的身份。
这又是退伍军人子弟,又是创业开公司想招收退伍军人的,不可能不重视。
辗转了几道后电话还到了原主丈夫曾在部队的那位领导那里。
毕竟原主就记得这位领导还有几位战友的名字。
在电话里,沈神秀也坦诚解释了真假千金的事,以及简单说了一下这段时间的事,没什么可隐瞒的,反正对方又不是一般的存在,要查也能查得到。
在得知其中发生的变故,那位领导还很严肃的表示要不要他们这边帮忙调查一下。
当初原主在那家大医院生产,还是这位领导帮的忙,也算有点印象。
莫名摊上了这种事,他带出来的兵,哪怕退伍了也是军人,军人的孩子莫名被换了,医院居然没有被追责,孩子差点还不能认回来。哪有这样的事。
沈神秀听了心念一动,如果能从这边查出真相,或许更合适。
于是在电话里做出了请求以及表示感谢。“这事我也不懂,若是首长您能帮忙调查一下就更好了,也让孩子能清清白白做人。”
领导听了更是明白意思,自然能帮就帮。
这些还是为了调查背景身份,另一桩重要的事就是沈霜为公司建立物流运输网络招收人手了。
要人手这反而是帮了部队不少忙,每年退役的军人就有一大批,如果能妥善安置分配合适的工作,军队支出就可以节省上一些,减少部分压力。
而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退伍军人因为各种各种的原因选择部队安排的工作。
人家放弃优厚的退伍费,选择相信国家相信部队,部队也肯定是要找好的公司安排工作和出路。
沈霜这下和军区直接联系上了,要说一上来就合作不至于,肯定还是需要考察调查对方公司一段时间的,才能纳入合作名单范围。
不过考虑现实情况,领导先给了几个退伍军人的名额,经过沟通作为沈霜公司的安保,这下沈霜平时的安全性也有了保障。
一个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女孩,公司虽然初创,但几波大订单下来,身家少说也有上千万,难免会被有心人盯上。
哪怕沈神秀平时让系统关注着便宜女儿的安全,但是多一层保护总是更好的。
沈霜也很满意,虽然部队方面要求以及条件待遇比市场上高,但显然这样介绍的人员更可靠些。
而且当初对沈家孤儿寡母的照顾,即便并没有落在沈霜身上,但若是当初没有发生那些事,想来也是一样的。
沈霜回头立马又向学校申请了个物流运输项目。
一点资源都不带浪费的。
系统比沈神秀更了解这个世界,感叹道:“这又是扶贫助农项目,又是大学生创业项目,最后还是和军区合作招收退伍军人的项目,这几层BUFF叠加起来,妥妥给沈霜的金身啊。”
*
事实上,这个世界对于成功有价值的人总是友好的,不说一路开绿灯,但总能找到人为你保驾护航。
当公司一成立,就代表着沈霜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这仅仅才半年时间不到,已经相当于一个奇迹了。
就连沈霜自己也低估了这种高品质农产品的利润,不说是印钞机器,但对她来说也是日进斗金了。
只是暂时还没有什么商业巨头注意到这家利润超高的小公司的存在,
除了袁氏集团的董事长。
袁父从女儿还有手下人口中听了不少关于这位才二十岁的年轻人,至于什么真千金假千金,他这种级别的大佬压根不关心。能给他带来利益的那就是好的合作伙伴。
其实相比起大集团股价一天升降的几个点,餐饮门店赚的那些钱也算不了什么。
袁父之所以会重视对方的供货还有一个原因,那么就是这种瓜果蔬菜农产品的养生效果。
沈神秀在山上亲自当灵农照顾产出的这些菜,品质比过去更好,年轻人或许只是觉得味道特别好,但对于一些年老体弱的人来说,效果就比较明显了。
最近就有不少老朋友跟他打招呼,比如某位他都需要尊敬三分的大人物表示,“你家食尚楼的菜还真是不错,尤其我们上了年纪,最好多吃些养生的。”
袁父:“对对对。”
又比如某位本就交好的高官,更是说,““家里长辈年纪大了,就喜欢吃些清淡的,上次可是赞不绝口,还说今年的寿宴一定要在你们酒楼这办呢。”
袁父:“好好好。”
连本市的一把手招待某个重要的海外投资考察团,还选择了在食尚楼订下一层的包厢。
事后也是给出了高度评价,那些身家不低于他的南洋富豪还向姜师傅提出了邀约。
袁父:这个可不行。
袁父可以说辛苦并快乐着,他做的本就是中高端餐饮产业,来往的岂止是顾客利润,还有各种人脉资源,推杯换盏间不就建立了往来人情联系。
而这给他带来的益处也是不可估量的。
到了他这个地位已经不缺财富了,当然想要更进一步也是很难的。
而这些政商界的人脉关系反而是他最看重的。
若是能好好保持下去,哪怕经营个两三分下来,他都可以毫不担心的以后交给女儿,也不担心有人能与她争权了。
当然目前这还只是他的构想,但商业大佬的目光向来是考虑长远的。
其实要不是考虑到袁心和沈霜的关系,袁父作为白手起家的商界大佬可不是什么厚道人,只怕早就想着怎么收购对方公司了。
只不过现在年纪大了没有以前的狠劲了,也不会小看沈霜这样的未来可期的人物,做事更讲究体面一些。
袁父还是更愿意为独生女儿多留些人情余地,而不是算计太多。
尤其是在一打听到对方还和部队有些联系后,袁董事长就更加慎重了。
决定还是让女儿多和对方来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