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打破常规的相遇 ...
-
九月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铺满了A大礼堂的每一个角落。
沈意欢坐在金融系新生的区域,背脊挺得笔直,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唇角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这是她练习了无数次的“完美新生"表情——不会太热络显得轻浮,也不会太冷漠显得孤傲。
“下面有请建筑系新生代表谢绾同学发言。"
掌声响起,沈意欢的视线不自觉地转向舞台。一个高挑的女生走上台,短发利落地贴在耳后,白衬衫的袖子随意地卷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
“各位老师、同学,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打破常规》。"
谢绾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锋利的刀,轻易划破了礼堂里昏昏欲睡的氛围。她没有用准备好的演讲稿,而是直接走到舞台边缘,仿佛要和每一个人对话。
“我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是为了在既定的轨道上跑得更快,还是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沈意欢微微睁大了眼睛。这个问题像一块小石子,投入她平静如湖的心底。
“建筑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对空间的重新定义。同样,人生也不该是模板的复制粘贴。"谢绾的手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在A大,我希望和所有人一起——打破常规。"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响亮。沈意欢发现自己的手心有些发烫,她低头看了看,不知何时已经用力地鼓起了掌。
“这女生够酷啊。"身旁的闺蜜林妙凑过来小声说,“听说她高考数学满分,却选了建筑系,拒绝了经管院的特招。"
沈意欢再次望向舞台,谢绾正鞠躬下台,背影挺拔得像一棵白杨。
---
一周后,沈意欢在图书馆三楼的经济学专区转了三圈,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她需要的那本《行为金融学新论》明明系统显示在架,却怎么也找不到。
“你在找这个吗?"
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沈意欢转身,看到谢绾站在她身后半米处,手里拿着正是她苦寻不得的书。
“我看到你在这一区转了很久,猜你可能是找这本。"谢绾把书递过来,“它被错误归类到建筑艺术区了,我刚才在那边偶然看到的。"
“谢谢。"沈意欢接过书,迅速调整出一个完美的微笑,“你是……开学典礼上发言的谢绾?"
“嗯。"谢绾点点头,目光落在沈意欢手中的另一本书上,“《艺术投资的金融逻辑》?有意思的组合。"
沈意欢下意识地把书往怀里收了收:“只是随便看看。"
“不,这很酷。"谢绾的眼睛亮了起来,“我一直在想,金融和艺术不应该是割裂的。好的建筑作品既是艺术创作,也是经济行为。"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沈意欢心里某个上锁的抽屉。她脱口而出:"就像毕加索的作品在拍卖行的表现与其蓝色时期的创作动机之间的关联性?"
谢绾惊讶地挑眉:“Exactly!"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她们坐在图书馆角落的沙发上,从艺术品证券化聊到包豪斯学派的经济背景,从城市更新中的资本逻辑谈到金融衍生品的结构美学。沈意欢发现自己说了比过去一个月还多的话,而且完全没有经过大脑的“社交过滤器"。
“所以你觉得,金融的本质是概率游戏,而艺术的本质是打破概率?"谢绾靠在沙发扶手上,这个姿势对大多数人来说会显得懒散,但她做起来却有种奇特的优雅。
“我从来没这样想过,但……"沈意欢的话突然停住了。她意识到自己的脸颊因为兴奋而有些发热,这是很少有的情况。她迅速调整了一下坐姿,重新挂上那个练习过无数次的微笑。
谢绾直视着她的眼睛:“你知道吗?你每次这样笑的时候,左眼角会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小细纹。"
沈意欢愣住了。
“不是不好看的意思。"谢绾补充道,“只是看起来……很累。就像你戴了一副完美无瑕的面具。"
这句话像一颗子弹,正中沈意欢的心脏。十八年来,从来没有人看穿过她的“完美笑容"背后的疲惫。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抓紧了书页。
“抱歉,我太直接了。"谢绾站起身,“该去上素描课了。"
沈意欢仰头看着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对了,"谢绾从背包里抽出一本书递给她,“如果你对艺术和金融的交叉感兴趣,这个可能会给你些启发。"
沈意欢接过书,《空间的资本:建筑经济学导论》,一本她从未听说过的外文译著。
“谢谢,我……"
“不用现在还。"谢绾已经转身走了几步,又回头道,“对了,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沈意欢。金融系一班。"
“绾心意的绾,欢欣的欢。"谢绾突然笑了,“有意思的组合。"
看着谢绾离去的背影,沈意欢感到一种奇特的情绪在胸腔里膨胀。她低头翻开谢绾给她的书,扉页上有一行手写字:“给打破常规的你——谢绾"。
当天晚上,沈意欢的手机收到一条好友申请,备注是"图书馆打破常规者"。她通过申请,给对方备注时犹豫了几秒,最终输入:“微笑面具小姐"。
这个称呼让她不自觉地摸了摸左眼角那道几乎看不见的小细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