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家庭 ...

  •   安逸掏出钥匙,打开家门。

      某种无形的,压抑的气氛就扑面而来,房子不小,装修是十几年前流行的简约风格,如今显得有些过时和冷清,客厅很大,空旷得能听见脚步的回声,昂贵的实木家具擦得一尘不染,落地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但那光亮似乎透不进来,只衬得屋内更加寂静。

      厨房里传来轻微的声响,是安逸的母亲,一位五十岁左右,气质严谨的高中语文教师,穿着熨帖的家居服,正背对着客厅,在水槽边清洗一个杯子,听到开门声,她并未回头,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

      “回来了?冰箱里有饭,自己热一下。” 没有询问他去了哪里,也没有关心他是否疲惫。

      “嗯。” 安逸同样简单地回应,声音里听不出情绪,他径直穿过客厅,目光扫过巨大的液晶电视和占据了整面墙的书架,上面一些装帧精美的文学名著,排列的很整齐。

      他没有停留,路过父亲的书房,门虚掩着,透出暖黄色的灯光和敲击键盘的哒哒声,安逸的父亲,一位在本地颇有名望的哲学教授,此刻正沉浸在他的学术世界里,安逸在门口停了一秒,没有敲门,没有问候。

      他的房间在走廊另一侧,推开门,关上的瞬间,也将外面那个单元家庭隔绝开来,房间不大,但完全属于他,是这堡垒中唯一能自由呼吸的角落,尽管这自由也带着孤绝的意味。

      房间的布置简单到近乎简陋,一张床,一张堆满书本的书桌,一个衣柜,唯一显眼的是靠墙的一个书架,与客厅那个截然不同,这里没有装饰性的精装书,塞满了各种书籍,许多书页已经卷边,贴着密密麻麻的便签,从马恩的《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列宁,再到尼采,萨特,福柯,巴塔耶,拉康精神分析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精神分析著作杂乱而拥挤地排列在一起。

      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张装裱起来的,有些褪色的马克思黑白照片。

      书桌上是摊开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潦草的字迹,夹杂着各种箭头,符号和尖锐的批注。旁边放着一本翻开的巴塔耶的《色情史》,书页空白处有安逸用红笔写下的批注:“能量过剩!规训的裂缝!”。

      安逸甩掉背包,脱下汗湿的背心,露出精壮的上身,他走到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划过那行批注,身体的疲惫还在,但更深处,是一种熟悉的,躁动不安的能量在血管里奔涌,这能量在球场上可以部分宣泄,但在回到这个“家”后,它似乎找不到出口,反而在寂静中被放大,淤积。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夏夜微热的空气涌入,混杂着楼下花园里草木的气息和远处城市的噪音,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但眼神却像忽略了眼前的景象,投向某种更抽象,更庞大的结构。

      “家?” 他声音里带着某种意义的嘲弄,“不过是资本社会里最小,最顽固的生产和再生产单位。温情脉脉的面纱下,是赤裸裸的财产关系,权力分配和情感异化。”

      他想起了刚才客厅里母亲的背影,书房里父亲专注的键盘声,他们像两个精确运行的零件,被社会赋予“父母”的职能,尽职尽责地提供物质保障和表面体面,却唯独抽空了“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连接,他们之间没有争吵,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冷漠和互不干涉,这种冷漠不是恨,而是比恨更彻底的空洞,是一种完成了社会职能后的彻底懈怠。

      “爱?” 安逸的嘴角勾起一个弧度,“一个被宗教,被小资产阶级伦理,被消费主义彻底污染和绑架的概念。父母?他们不过是社会关系强加的两个标签,他们履行了社会规定的职责,而我回报以符合社会期待的成长轨迹,成绩,优秀,至于情感?那不过是维系这个社会最小单元运转的润滑剂和幻觉。”

      “有没有他们,有什么区别?甚至,没有更好,没有这层虚伪的外壳,个体或许能更清晰地看清社会的本质,看清自身的处境。马克思所说的,家庭的解体,也是解放的第一步。”

      他并非感受不到痛苦,而是早已将这种痛苦上升到了哲学和社会批判的层面。他拒绝将自己对亲密关系的疏离解读为“缺爱”的创伤,那太庸俗,也太可笑了。他的冷漠,是一种自觉的,理论的清醒,他视自己为这个腐朽结构中的觉醒者,一个试图挣脱温情枷锁和虚假伦理的局外人。

      林薇的身影,连同那身蓝色或者白色的,干净整洁的制服,毫无征兆地闯入他的脑海,是课堂上的睿智,包裹在制服下的腰肢曲线,那挺直的脊背,那挽起发髻露出的纤细脖颈。

      身体深处那股躁动的能量瞬间找到了一个具体的,灼热的投射对象,那是一种纯粹的,原始的生理冲动,与他对家庭的批判,对社会伦理的蔑视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极具破坏力和吸引力的漩涡。

      他的眼神从虚无中收回,变得幽深而危险。他不需要“爱”,他痛恨“责任”的枷锁,但他无法否认身体里这股汹涌的,过剩的能量,这被巴塔耶称为神圣色情,源于生命本身丰盈与挥霍冲动的力量,这力量需要出口,需要消耗。

      他走到床边坐下,目光落在书架上巴塔耶的书名上,此刻在独处的寂静和过剩的能量催逼下,更加清晰,更具诱惑力地浮现出来,那深蓝色或者白色的制服面料,在眼前晃动,纽扣的排列暗示着秩序,而那包裹下的身体曲线却是最原始的召唤,是对一切秩序最彻底的嘲弄和挑战。

      他的手不受控制地滑向下方,动作带着一种近乎研究般的专注,又混合着强烈的生理渴望。对象,正是那个穿着制服的幻影,只是这一次,在家庭的背景映衬下,在那套象征着社会规训的制服符号前,这自渎的行为,在安逸混乱而强大的思维中,被赋予了一种亵渎神圣,挑战禁忌,释放过剩能量的,哲学实践的意味。

      “能量过剩……” 他的脑海中是巴塔耶的理论碎片,“生长……分裂……创伤……”
      生长的耗费,生长的每一次释放都像是生命能量对虚无和压抑的一次狂暴冲锋,又像是自身分裂的证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