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须知:
1.在写稿子的时候母亲的名字改过,第二版应该是里赛亚,因为初版赛莎特其实是个女神的名字。赛莎特是智慧、知识、文字女神,是书吏的保护神,最开始给母亲起这个名字是设定上她家里是书记员来着(其实这个设定也没变过,但直接用女神名做名在那个环境好像太僭越了,所以改掉了)。
2.关于古埃及的教育:
就跟同期其他地区一样,古埃及的识字人口不多。皇室成员和贵族子弟自然有机会进入文士学校进行识字和书写教育,平民基本都不识字。负责书写记录的人是书吏,属于社会中层,职位是父子继承。书吏的含概范围比较广,除了政经系统方面,负责陵墓、建筑、家具、雕像的画匠与工匠其实也属于书吏范围。
拉二会对泰雅进学校接受教育感到一定程度的意外。因为能上学读书的只能是社会中上层家庭的孩子,但尤指男孩。一般在古埃及的社会里,女人中能识字的仅限于皇家成员的女儿,或者有可能成为神职人员的女性。
除此之外,古埃及用的莎草纸也不是我们理解的“纸”,其实是用细密的草编织的席子(精细的凉席?),书写是定向的,而不像我们现在用的白纸,可以随意书写。莎草纸的原料在古埃及是国家统一调配的,造价高昂,所以学生书写不用草纸,而用陶片或者石片。
3.本文出场的纳胡特的名字在古埃及语中其实是“无花果”的音译,阿夏赫布塞则是我从历史中扒拉出来的人物,至于经历属于我自由发挥,反正古埃及对大臣的记录约等于0。
4.关于阿夏赫布塞苦恼的单词:
古埃及语是象形文字,但和我们的象形文字有些不太一样。他们的字符是象形的,其中光是鸟就有三个。秃鹫是A(发音类似于汉语a),猫头鹰是m(类似于拼音m),鹌鹑雏鸟是w(类似于“乌”)。这三种鸟经常分着在不同的单词出现,所以记忆起来比较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