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相聚匆匆 离别在即 ...

  •   大少爷他们去了上海没有几天,叶老爷又获悉了一桩令人痛心的事,那就是叶家的泥水匠钱工头和小儿子——小囡囡,不幸被日本鬼子抓去做劳工的途中,父子两人试图逃跑,然而钱工头不幸被鬼子的枪弹射中身亡。所幸的是小囡囡命大,侥幸逃脱,从枪口下捡回了一条生命,最终他逃回了家。多年来,钱工头与叶家情同手足,他的离世给叶家带来了巨大的悲痛。这年头遭受灾难的又何止叶家一家呢?这不,如今钱家也遭受了迫害!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仇大恨早已刻骨铭心。叶老爷在无尽的仇恨与恐惧中,家难的悲伤中,日渐苍老,身心疲惫。
      最近一段时间,叶家总算经过了一番艰苦的周折后,将女婿白一添从日本人那里救了出来。虽然人给救了出来,但为了怕再一次被认出他是国民党的重要人物,而重蹈覆辙,再一次被宪兵队抓去的危险。经过国民党组织的决定,白一添将被隐姓埋名,躲藏在上海法租界某一处的一所公寓里,过着常人一般的生活,并在暗处为国民党继续干着特殊任务。
      此时的白一添已改名为王明德,叶子绚改名为叶淳。夫妻两人和许多上海人一样,生活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周围的人谁都不知道他王明德的真实身份,谁都不清楚王明德是从日本人的宪兵队给刚刚放了出来的国民党要员,大家更弄不懂这对夫妻是做什么工作的。眼前的这种环境确实对白一添来说,算是非常的安全和可靠。所以说这种情况下,使得在常熟老家的叶老爷和夫人也就比较放心了。尤为重要的是,那叶二公子康少爷本来是借读在学校的,现在可以住在大姐和姐夫处,生活上更可以有人照顾和帮助,对此老爷和夫人是最放心满意的。经历了如此多的变故与磨难后,老爷和太太愈发感到世事无常,心中既有对命运的敬畏,也有对佛主赐恩深深珍惜。家中接二连三的灾祸,最终都得以化解,深信这是他们虔诚吃素、诵经念佛,感动了佛主的庇佑所得。因此,如今的夫人更是虔诚礼佛,整日佛香缭绕。诵经声不绝于耳,家中笼罩着一种庄重而宁静的气息,仿佛每一缕空气都浸润着主人虔诚和令人心生的感恩与敬畏。
       这回正是下午时分,泰小姐和颜冲的开庭审理判决也是在这时。老爷和大少爷已经陪着泰小姐去了法院,胜诉和败诉只此一决,重建尼姑庵的希望也决定在此时此刻。因此今天下午到庭的人看来一定不会少。据说乡里乡亲的人们也纷纷参与旁听,大家都以助泰小姐在法庭上的威力,争取赢得颜太师的遗产,使得尼姑庵得以恢复成为现实出一份力量。
       太太虽然没有去法庭,但她在自家的佛台前,默默地祈祷着,希望泰小姐能胜诉。
       叶家大宅现在是越来越凄凉,过去那些时人声鼎沸的情形现在是好久没见过了。
       目前能在老爷太太身旁的孩子,也只剩下三少爷鼎和子彤小姐了。鼎少爷目前就读与县立初中学,而且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美少年。而子彤小姐虽说还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女生,但无论如何,她也已经是一个长大了的女孩子。所以那以前在大宅中欢乐的孩童声音几乎不再存在了。最多能听见的是孩子们对大人们的问候语、佣人们和主人们的相互对话语而已,叶家大宅安静了,叶家大宅更冷静了。大宅中时儿传出了太太“笃、笃、笃……”的木鱼声和伴随的佛经声,使得叶家大宅更蒙上了一层创伤感、忧郁感。这种情况,给人更是浮想联翩,总觉得大宅内部将演绎着不为人们所想象的将来,那就是有点神秘,有点可怕,更有点不知何去何从……。
       今天,一直在外教书的大少奶关照说一定会回家的,所以家中的厨子稍微有点忙碌,做几个简单的小菜,使难得周末大少奶和大少爷的相聚,增添一点气氛,这也是老爷和太太的用心之处。
       据说最近一段时间大少爷在外,桃色新闻络绎不绝。老爷太太年事已高,又是心烦意乱,更是顾不了这么多了。也就睁一眼、闭一眼,装着什么都不知道,任其发展。而大少奶虽然在外教书,但离县城很近,时间一长,纸是包不住火的。风言风语不一会儿都灌入了大少奶的耳根。大少奶气急败坏,那是理所当然的。但又能怎样呢,长期的夫妻分居和自己的肚子再也不能怀孕,使得大少奶觉得这些可能都是自己的缘故所造成的。如今的这种局面,看来也只能认命吧。但不甘心服输是她的本性,因而她开始想方设法,用她的聪明和智慧,将如何维持她心爱的小家庭,将如何维护她在男人心中永远不灭的夫人位置,最终又如何能用什么方法栓住丈夫的心。这一切,她徐茜都是今后要去努力去做的。所以这段时间大少奶一有空,就抓紧时间往家中赶,目的是将花心的丈夫能永远留在身边,不被别的女人抢走。
       大少奶的这种举动,深得老爷、太太的赞同。他们永远都希望这个儿媳能留在家中。因为他们认为媳妇留在家中,守侯在丈夫的身边,才是天经地意的,才是一位贤妻。然而对于女人在外工作,他们二老是永远不能接受,更是极力地反对。但由于家中一连出现了许多痛心疾首的事情,使得二老无心再顾及到这些看来是并不重要的小事。最近看见儿媳已经经常回家,那是正合心意,再好不过的了。至于儿子在外有不轨行为,二老也认为这可能要归罪于媳妇的不是,所以他们认为儿媳经常回家对整个家庭的和睦和大少爷的生活正常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时,做完佛事的太太,由翠儿搀扶着,从佛堂出来,一路慢慢地沿着花园的小径向客厅走去。
       太太心中想到了今天如果儿媳三三回家,一定要好言相劝,将她留在家中。因而太太边走边同身边的翠儿聊了起来:“今天大少奶回家,家中可以热闹一些了。翠儿,吩咐厨子多添点小菜。最近我觉得心情也已好了一些,而且我有预感,泰小姐的官司胜诉的把握很大,家中已经沉闷了好长时间了,大家也应该调整一下心情,否则对身心健康很不利的。”
       “是啊!太太说得正是。人活得开心点,绝对有利身体。”翠儿当然赞同太太的这种说法啦。
       二人说着走着,已经来到了客厅的大门,刚要抬腿进入厅中,忽听身后有人叫喊:“表姨妈!”
      太太回头见那喊叫的人,是一位十六七的年轻人,面貌清秀,身材匀称。那人见太太回头眯着眼睛对他张望,就加快了脚步向前走来,但走路的样子却有点瘸。那人一边走来一边说:“是我呀,表姨妈!”
       “噢,我看出来了,是立人吧?嗳!不行了,年纪大了,眼睛老花。快来吧,客厅里坐!”太太笑着说完,立人已站在她的眼前了。
       “你好吗?表姨夫好吗?”立人恭敬地问候着。
       “好!好!我很好,谢谢你啊。你表姨夫这回跟着他二姐去法院打官司了。唉!这又是说来话长的事了。快里面坐,我们慢慢说来。”太太说完将立人让进了客厅。翠儿又是让座,又是倒茶。因为这个叫立人的青年人也是主人家的稀客。她虽说认识,但更清楚叶家对他一向是很客气的,所以翠儿招待也是百般的殷勤。
      立人坐下后,双手捧着翠儿端给他的茶水笑着对翠儿说:“别忙了,我坐一会儿就要走的。”
       “为什么啊,难得来的,多坐一会儿。今天就在这儿吃了晚饭再走,马上鼎儿和寿儿他们都要回来了。”太太忙说。然后自己也坐下,将桌上放着的花生和瓜子之类的东西一一推到了立人的面前,并说:“随便吃,随便吃!”
      立人忙说:“好,好!我吃,我吃。”随手拿了花生,将其剥了起来,并说:“鼎弟我也好久没见他了,大概已读初中了吧?”
      “是的,在县中读书。”太太回答,然后又问立人说:“那你呢,高中读完了吗?”
      立人说:“早已高中毕业了,这回我想去上海找工作。所以今天是特意来此向你和表姨夫告辞的。”
      “是吗?你要去上海,人地生疏,兵慌马乱的,能行吗?”太太一脸的惊讶,看着这眼前清瘦的年轻人:“不过康儿和绚儿现在都在上海,你去了以后可以多找找他们,大家也可以有个照应。”说完对翠儿说:“翠儿你到我书房的书桌抽屉里,拿一本黑色的小本子,绚儿的地址,老爷都记在上面。”
      翠儿听完后说了一声:“知道了,太太。”马上“笃、笃……”小跑步似地向外跑了出去。
      立人很是感动地说:“那太谢谢表姨妈了!”
      “不用谢的。你也是个苦命的孩子,爹娘死得早,年纪这么小就要出门谋生,真是太不容易了。表姨妈更是帮不了你忙,你今后要多多保重自己啊!”太太爱怜地说。
       “我知道的。”立人回答。
       要说这立人是谁?他是太太方氏母系魏氏家族的人,他的大名叫魏立人。立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疹,所以致成了后患,使他终身成了残疾人。但所幸的是,他的残疾程度很小,只是有点跛脚,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太大的不便,所以说他去上海找工作,看来影响不会太大。况且立人人品很好,是个忠厚老实的本份人。一般与人初次接触,首先就会给人留下很好影响,所以太太也是较为放心的。这时的太太对眼前的年轻人不觉得流露出一丝怜悯和同情,她说:“唉!孩子啊,你童年的命不太好,但愿菩萨保佑,你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好运,能使你今后的生活过得好一点!”
       “表姨妈,请放心,我会努力的,而且一定会成功!”立人非常有信心地说。
      这时翠儿拿来了那黑本本,她递给了太太说:“拿来了,太太。是不是这本子?”
      “对的,是这本子。”太太说完,将本子翻了几页,然后仔细地看着说:“对、对,在这儿呢。这是上次老爷记上的。” 然后对翠儿说:“你去拿张纸和笔来,让立人记下。”
      不一会儿,翠儿从一边柜子的抽屉里拿出了纸和钢笔,递给了立人。然后太太将绚儿的地址让他记下,并说:“你去了上海,记住要去找他们啊。有什么事,大家也好有个帮忙。”
      立人认真的抄写着,然后接过太太的话说:“表姨妈,我到了上海一定会去找他们的,你就放心吧。”
      “好的,好的。”太太说完后,忽然看见门外有人影晃过,忙问翠儿说:“是否鼎儿回来了,好象是他,快叫住他。”
      翠儿听后,忙追了出去,并喊了起来:“鼎少爷!鼎少爷!”
      那人影正是鼎少爷,他听见喊叫声,赶紧回头,朝着翠儿问:“有事吗?喊我?”
      “太太叫你呢,快去吧!在客厅呢。”翠儿回答。
       “噢!”鼎少爷听后,回身朝客厅走来。
       太太见小儿子已来到客厅,就说:“鼎儿,快进来!你看谁来啦!”
      立人见是鼎少爷背着书包,放学回来。就高兴地冲着他笑着说:“鼎弟,你好!”
      鼎少爷见是表兄,更是高兴。他快步地来到立人面前,拍着他的肩膀,兴奋起来,说:“立人哥,你好呀!今天怎么会来啊?我已经好久没有见到你了,你到什么地方去啦?人影都不见,我早就想你了!”
      太太看见他们真是太高兴了,对一旁的翠儿说:“你看他俩,缘分最好,从小到大,俩人一见面,就热火的不得了,好了,现在他俩又是分不开了。”然后向他俩挥手说:“去吧,你们去玩吧!”
      鼎少爷这回拉着立人的手说:“这样吧到我的书房里去,我俩好好谈谈。姆妈,可以吗?”
      “可以的!去吧。立人马上要去上海了,你们是该好好谈谈。”太太说。
       鼎少爷对立人这种胸怀大志非常地敬佩:“是吗?你可真行啊,不得了!不得了!走,我们去书房好好谈谈。”说完对太太说:“我们先走了,吃饭时再叫我们吧!”
      “好的,吃饭我会叫你们的,你俩好好聊聊吧。”太太对翠儿笑着说:“你看,这两个孩子,碰在一起就如此的分不开似的。”
      立人忙对鼎少爷说:“我去坐一会儿就要走的,不吃晚饭了。”
      “为什么啊,今天一定要吃了晚饭再走,姆妈是吗?”鼎少爷边说边转身问太太,好象要求母亲来挽留这位表兄。
      太太听后忙说:“是的,立人今天你一定要吃了晚饭再走,这也算是我们对你的饯行晚饭吧!”
      看来再要推辞有点不合情理:“那好吧!恭敬不如从命,我就在这里吃饭吧!“立人笑着答应了太太的挽留。
      鼎少爷这才催促起来:“快走吧,我们抓紧时间,要聊的话可是太多了。”说完只见二男孩一起朝门外边说边走而去。
      太太望着他们,对翠儿说:“今天家中可是热闹了,现在不知老爷他们情况如何,真有点叫人担心呐。”
      “不必担心,会有好结果的。”翠儿回答。
      “希望是这样的。”太太说完,又对翠儿说:“给我拿水烟来。”
      “是!太太。”翠儿忙将水烟筒递上,紧接着装起烟丝,点着了烟眉头,将水烟给燃着。
       太太“吧嗒、吧嗒”满足地吸了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旧时光的秘径·等待开启】 一部尘封的家族秘史,一段不为人知的岁月回响。 在这里,你将走进—— - 一座深藏往事的南方大宅门 - 一群被时光遗忘的鲜活灵魂 - 那些荒诞、震撼、令人屏息的旧日真 相 每日一更,轻松阅读 收藏不迷路,每晚八点,故事启幕—— #旧时光里的秘密 #不落俗套的家族史诗 #每日追更的仪式感。 感谢你走进我的故事,作者我一定不让你失望!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