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0.5偏差 ...
-
九月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从高二(1)班教室的玻璃窗斜斜地倾泻进来。祁安站在讲台上,感受着四十多道陌生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全身。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转学申请表边缘,那里已经被他折出了一道细微的褶皱。
"祁安,从明德高中转学来的,文科成绩还不错。"班主任老李的介绍简短得近乎敷衍,但祁安注意到最后一排有个男生连头都没抬,正在演算本上飞速写着什么。
祁安的视线不自觉地黏在那人身上。那人握笔的姿势很特别,中指第一个关节微微凸起,像是常年握笔留下的印记。阳光正好落在他半边侧脸上,勾勒出一道锋利的下颌线。
"你就坐江淮之旁边吧,正好他那儿有空位。"
教室里突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祁安拎着书包走向那个叫江淮之的男生,对方这才抬起头,眼神冷得像块冰。祁安注意到他的瞳孔颜色很浅,在阳光下近乎透明。
"让一下。"祁安说,声音比他预想的要干涩。
江淮之慢条斯理地收起伸到过道的长腿,连句"你好"都欠奉。祁安坐下时闻到一股淡淡的雪松味,像是从对方校服领口散发出来的。
课桌中间用铅笔划着一条歪歪扭扭的三八线。祁安故意把胳膊肘越过那条线,江淮之立刻用圆规尖轻轻点了点他的手腕。
"越界了。"江淮之说,声音低沉得像大提琴。
祁安收回手,在心里冷笑。看来这所学校的第一名,是个不折不扣的强迫症患者。
下课铃一响,江淮之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了教室。祁安慢悠悠地收拾书本,前排戴眼镜的女生转过身来。
"你别介意,江神对谁都那样。"她推了推眼镜,"我是学习委员陈悦,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江神?"祁安挑了挑眉。
"江淮之啊,年级第一的常驻选手,数理化生四科竞赛省一等奖,去年物理竞赛差点进国家队。"陈悦的语气里带着不加掩饰的崇拜,"他每天作息精确到分钟,据说连上厕所都有固定时间。"
祁安望向窗外,看见江淮之正独自穿过操场,背影挺拔得像棵白杨。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独。
"他文科怎么样?"祁安状似随意地问道。
"语文勉强能看,英语还行,历史政治就..."陈悦做了个一言难尽的表情,"不过无所谓,反正理科生只看理科成绩。"
祁安从书包里掏出历史笔记本,封面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利贴。陈悦好奇地瞄了一眼,突然瞪大眼睛:"天啊!这不是去年高考历史压轴题的解题思路吗?我在网上看过这个笔记的照片,据说是明德高中那个文科天才整理的..."
"嗯,是我整理的。"祁安轻描淡写地说,心里却升起一丝快意。看来他的名声已经传到这里了。
下午第一节是物理课。祁安正昏昏欲睡时,突然被老师点名。
"新同学,上来解一下这道题。"
黑板上是一道复杂的电磁学题目,周围同学已经开始小声讨论。祁安慢吞吞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的瞬间,听见有人轻笑了一声。
是江淮之。他靠在椅背上,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嘲讽。
祁安深吸一口气,粉笔在黑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这道题确实有点难度,但他暑假刚好看过类似的题型。五分钟后,他放下粉笔,教室里鸦雀无声。
"完全正确。"物理老师惊讶地说,"而且解法比标准答案更简洁。"
回到座位时,江淮之正盯着黑板上的解题过程,眉头微蹙。祁安故意凑近他耳边,压低声音道:"运气不错,对吧?"
江淮之的睫毛颤动了一下,但什么也没说。
放学后,祁安在图书馆找到了一个靠窗的位置。他刚翻开历史书,对面椅子就被拉开了。江淮之放下厚重的《高等数学》,两人隔着一张桌子对视了一秒,然后默契地同时低头看书。
祁安发现江淮之看书时有个小习惯——遇到重点内容会用左手无名指轻轻敲击桌面,节奏稳定得像节拍器。这个发现让他莫名有些烦躁,就好像无意间窥见了对手的什么秘密。
"你看够了吗?"江淮之突然开口,眼睛仍盯着书本。
祁安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盯着对方的手看了太久。他若无其事地翻过一页书:"我只是好奇,年级第一为什么会对《高等数学》下册这么感兴趣?这不是大学内容吗?"
"预习。"江淮之简短地回答。
"真巧,我也在预习。"祁安故意把《中国通史》往前推了推,那是大学历史系的推荐读物。
江淮之终于抬起头,浅色的瞳孔在夕阳下呈现出琥珀般的质感。他盯着祁安看了几秒,突然说:"明德高中的文科第一,为什么转学?"
祁安的手指僵在书页上。他没想到江淮之会知道他的背景。"家庭原因。"他含糊其辞,然后迅速转移话题,"你怎么知道我是明德的第一?"
"查过。"江淮之合上书本,"月考见。"
他离开时带起一阵微风,祁安闻到了那股若有若无的雪松味。
月考前一天晚上,祁安在宿舍熬夜复习到凌晨两点。他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抽屉深处翻出一沓剪报——全是江淮之参加各类竞赛的新闻和获奖感言。最上面一张是去年物理竞赛的报道,照片上的江淮之站在领奖台上,表情冷淡得像个局外人。
祁安用红笔在照片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问号。他知道自己转学来这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教育资源,更是为了会一会传说中的"江神"。在明德的最后一年,他几乎横扫了所有文科竞赛,却总能在理科获奖名单上看到这个陌生的名字。
"这次一定要赢你。"祁安对着照片轻声说,然后把它夹进了错题本里。
月考当天,祁安特意提前半小时到了考场。他的座位在第三排,而江淮之在第一排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勾勒出他挺拔的肩线。
语文试卷发下来时,祁安注意到江淮之的笔顿了一下。他暗自笑了笑——据陈悦说,语文是江淮之的弱项。
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祁安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答完了所有题目。他抬头看向前方,江淮之的背影纹丝不动,仍在奋笔疾书。祁安突然有种冲动,想看看那张总是面无表情的脸上出现挫败的神情会是什么样子。
交卷时,他故意从江淮之身边经过,瞥见了对方作文纸上工整的字迹。标题是《论确定性》,开头引用了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典型的理科生思维。
三天后,月考成绩出来了。祁安站在公告栏前,盯着那张排名表。江淮之的名字高居榜首,总分728.5。而他的名字紧随其后,728.0。
0.5分的差距。
"哇,新同学这么厉害!"周围有人惊叹道,"差点就把江神拉下马了!"
祁安死死盯着那两个紧挨着的名字,指甲不知不觉陷进了掌心。他几乎能背出每科的分数差距:语文他高了15分,数学江淮之高了12分,英语不相上下,理综江淮之领先3.5分...
"分数的微小差距,或许只是运气的偏差。"
一个冷淡的声音在身后响起。祁安转身,看见江淮之双手插兜站在那里,表情依然平静,但眼睛里有什么东西在闪烁。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祁安听见自己说,"比如精准控制答题时间。"
江淮之的嘴角微微上扬:"表彰大会上见。"
表彰大会在周五下午举行。祁安作为年级第二,要和第一名的江淮之一起上台领奖。他站在后台,看着江淮之挺直的背影,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这个人明明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屏障。
"下面有请年级第一名江淮之同学发表感言!"
掌声中,江淮之走上台,连演讲稿都没拿。他的发言简短有力,感谢了老师和学校,然后话锋一转:
"这次月考,我和第二名的祁安同学只有0.5分的差距。"他看向台下的祁安,眼神锐利,"我认为这不是运气问题,而是实力相当的表现。期待下次考试能有更精彩的对决。"
全场哗然。祁安没想到江淮之会在公开场合提到他,更没想到对方会用"实力相当"这样的评价。他走上台时,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首先感谢学校的认可。"祁安听到自己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正如江同学所说,0.5分的差距确实微不足道。"他停顿了一下,看向江淮之,"不过我相信,下次站在这个位置的会是我。"
台下响起一片起哄声。江淮之挑了挑眉,这是祁安第一次看到他脸上出现如此明显的表情变化。
大会结束后,祁安在图书馆后面的小路上被江淮之拦住了。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几乎交融在一起。
"你很有自信。"江淮之说,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祁安耸耸肩:"只是陈述事实。"
"你的历史卷子,"江淮之突然说,"最后一道大题引用了《资治通鉴》里冷门的段落,连参考答案都没提到。"
祁安愣了一下:"你看了我的试卷?"
"老师让我帮忙整理优秀答卷。"江淮之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你的解题思路很特别,尤其是文科题。"
祁安接过笔记本,发现里面工整地记录着各科难题的多种解法,有些旁边还标注着"标准解法"、"最优解"和"祁安的解法"。他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江淮之居然专门研究过他的答题方式?
“为什么给我看这个?"祁安警惕地问。
江淮之收回笔记本,眼神难得地出现了一丝波动:"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