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少年听雨歌楼上 ...
-
我爹是国公爷,我是国公爷的嫡子、独子。
我爹在圣上还是个小皇子时就是圣上身边的陪读,因为天生神力,是个练武奇才,也就成了他的小侍卫,一直护得圣上周全。
当今圣上登基前一晚,也就是先皇咽气前一晚,前三皇子谋逆,也是我爹在宫中假借「走水」为由,引得大群侍卫、禁军跟着他「瞎跑」,最后成功救了驾。
当时圣上已经被反贼吓得跌坐在地,“汗泄一地”(圣上是这么说的)。等我爹杀进殿里宣布反贼已经伏诛,圣上缓了半天才恢复了冷静,然后抚着胸口夸赞道:「你这小子,当真机敏过人。」
前有童年相伴的情谊,后有从龙之功,等圣上登基后,北方瓦剌闹事,我爹跟随镇北大将军出征,竟然还屡立军功。在镇北大将军贪功冒进身死后,是我爹带领着大军死守城池,觅得良机后反攻瓦剌,最终击杀瓦剌所谓的五万大军,号称一仗打下北方至少二十年的太平。
大胜归来后,我爹得封国公爷。
我爹传奇的人生是因为我的出现才变得合理的——你总不能啥都得了吧,这样谁都要羡慕嫉妒恨的。
可能正是因为我爹过于英明神武的原因,我觉得连圣上都是嫉妒的。所以当年当圣上看到已满三岁的我被还不到两岁的嘉宁公主抢了苹果只会哇哇大哭时,高兴得不得了。
我爹没有说话但是头上青筋暴跳。这可不是好兆头。他用眼神示意我去抢回来,可是当我鼓起勇气跨出一步时,嘉宁公主那双大眼睛瞪着我,还一手抓着苹果、一手作势去拍苹果,奶凶奶凶地喝道:「打!」
我一下子又被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跌坐到我爹威武雄壮的怀里。
圣上龙颜大悦,当即说要册封年仅三岁的我为护国公世子,似乎是怕以后我爹生出比我有出息的儿子后要剥夺我的资格。我爹再次气得头上青筋暴跳。
回到府上我爹给我娘说起宫里这事时越说越气,说我差点成为大颂史上第一个因为怂包而得封世子的废物,说完就要揍我,还好我有个慈母护住了我。我娘跟我爹说你要是敢打我儿子就先打死我吧,当年我生小雨时你在外边打仗,我终日提心吊胆胎像不稳,历经了九死一生才早产得的小雨,伤了身子,大夫说我以后也难有身孕了,你不喜我娘俩,那就把我们一并打死算了,你好再去娶妻纳妾多生几个好的。
虽然我娘每次都演这么一出,很是没有创意,但是耐不住有用啊。我爹每次被她这么一闹,就只能强压下脾气,然后开始哄妻模式。剧情每每发展到这里,也就没我什么事了,一般就是很随意地让奶妈或者丫鬟把我抱走。我以前经常不理解为什么每次我被带走后他们关上了门,我爹就总能把我娘哄好。明明我在场的时候,他通常都哄不好我娘来着。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后我长大了才明白过来。
我娘确实通常都会宠着我惯着我,不过也不尽然。我很是记得我十岁那年,爹替我请封世子。我很高兴,家中的宴会上口出狂言:以后我就有俸禄啦!娘,我们不用爹养啦!把他赶出去吧!
爹不顾宴席上客人们的阻拦,就要揍我。我在娘的掩护下得以撤退,身后是大人们嘈杂的笑声。
我躲到了院子里的一棵树下,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啃着刚才逃跑时从桌上顺走的一根鸡腿。
娘找到了我,责备我不应该那么说话。我不满道:「他总是打我骂我,还老是说你慈母多败儿。」
娘一阵感动的模样,把我搂进怀里,问我:「小雨不高兴是因为爹骂娘慈母多败儿吗?」
我很莫名其妙,思考了一会道:「娘就不是『慈母』啊,而且明明娘只有我一个『败儿』。」
那是我娘第一次打我。那时候我发现,我爹打我每次都有一堆的道理要讲,我娘倒是更干脆些,打起我来啥都不解释,就很纯粹。
不管怎么说,有一个武力高强、官位显赫的爹和一个通常宠子爱子过甚的娘,并且我爹还不纳妾我娘也不再生育,我觉得我真的是天生适合当个纨绔子弟。
更何况我还长得像我娘,长成了一个几乎人见人夸长得俊的公子哥,而那些不夸的我猜大抵也都是要腹诽几句我是「金玉其外」的。
十七岁那年有一天,礼部季尚书的夫人来我家做客。然后晚饭时,娘就跟爹说季夫人很喜欢我,有意在探听让他们女儿跟我定亲。
我一听就不乐意了,在爹还没说话前就表示了反对。
娘问我为什么,我看了爹一眼,不敢说。
难得的是这个早已认定我是狗嘴吐不出象牙的爹会扬扬眉示意我继续说。
难得呐,我亲爹在饭桌上,竟然跟我说了「闭嘴」以外的话——也不是,他其实没说啥,只是扬了扬眉,耐不住我天资聪慧啊,知道他是示意我发表一番。
我当即也不谦虚,有理有据地说:「我现在每天活得很开心,有钱又有闲。张先生也放弃我了,不拘着我了。我每天在家里看看本子、出门吃好喝好、听听曲子、逗逗鸟啥的,自在得很……」
更难得的是我爹听了,竟然没有发火;我娘则是满脸笑眯眯的。想来二老对我是满意的呐。
于是我大受鼓舞,继续说:「那你们说我何苦娶个婆娘回来供着?就说你吧,爹,你在外面人人都对你毕恭毕敬,结果你回到府上,对着娘那副样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了,『奴颜婢膝』就过了,但说句『卑躬屈膝』实不为过……」
其实在我大放厥词之前,我还是想过不要太口无遮拦的。爹经常跟我说,话出口前要过一下脑子,凡事三思而后行。但是大概是因为这人生太顺了,我的人生至今最大的磨难无非是挨我爹的揍,所以我总是不愿意因为一点思虑就委屈了自己,总是觉得话都到嘴边了到底是不吐不快。
然后我就又挨揍了。
但是我现在也已经长大了,只论个头我早就不比我爹小了,更何况这明明是他让我说来着,话出口了又要揍我,这是什么道理?再说了,他们没经过我同意就把我带到了这个世上来,不由分说地就让我过上了十几年锦衣玉食的生活,现在难道连我的婚姻大事也要一言堂处理了吗?
于是我也气得不行,站起来梗着脖子继续说:「我说得不对吗?!我干嘛要娶妻,你看你,回到家里,一言不合就只能去哄老婆,关上门还要哄那么久!从小到大,每次都哄那么久!」
然后我就看到我娘气得满脸通红,从桌上抄起个碗就朝我这边砸过来。
长大后,我偶尔敢跟我爹犟,但是我是不敢跟我娘犟的。前面说过,我娘气起来时能动手是绝不多说废话的。我不知道我说错了啥,但是我也不敢跟我娘多废话,只是赶紧跑。
让我感到不解的是,我的话不知道为啥把我那向来温柔的娘亲气得满脸通红。还有就是我爹听完反而像是消了气一般,我跑的时候身后还传来了他的哈哈大笑以及娘的一声声「不准笑」。
我不理解,但是我也不执拗。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世间本就有太多的事情,每个人因为自己不同的立场,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态度。这道理其实是我的叔父告诉我的。
我有个叔父,本来是要出家的,但是我爹不允。叔父说无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当时我还只有十二岁吧,但是我觉得我能理解,也不知道我当时是怎么理解的,是因为叔叔的只言片语还是日常的行为、态度?反正我转头就对爹说:「爹你就别逼叔父了,叔父这意思是就算你不让他去庙里,他也可以一样在家里吃斋念佛不娶老婆。」
我爹听得愣了愣,看着我,说不出话来。叔父也呆了一呆,然后看着我,慈爱地说:「未曾想,小雨却是个有慧根的。」
我爹一听气得跳脚。
我祖父在老林寺当和尚,我叔父也已经多年想要遁入空门,如今我还显露出了慧根,他就暴怒了,从一开始对我叔父的好言相劝忽然变成暴喝:「随你在府里怎么折腾!我不准你出家!」
我爹的这一句「不准你出家」一度让当年年岁尚小的我懵懂了很久。我原本所理解的「出家」就是剃光头、不吃肉,不娶老婆不喝酒。但是叔父很快就在家里给自己剃了光头、只吃素、拒绝了我娘联系的所有媒婆。我爹所谓的不准叔父出家最终只是做到了不准叔父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