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书生从军 ...

  •   第三卷烽火狼烟

      第十二章书生从军

      永熙二十一年的冬雪,连塞北的风都带着刺骨的寒意。顾昀裹紧了身上洗得发白的青布衫,站在镇国公军营的辕门外,望着飘扬的“林”字大旗,冻得发紫的指尖紧紧攥着一封荐信。

      信是江南知府写的,寥寥数语,却足以让他踏入这座壁垒森严的军营。可此刻支撑他站在这里的,不是知府的情面,而是三个月前从京城传来的消息——沈微婉被软禁在太傅府,萧彻登基后,欲立她为后,她却以死相拒。

      “沈姑娘……”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喉结滚动。破庙里那碗温水、那块干粮,还有她转身时衣袂扫过门槛的弧度,在他脑海里反复浮现。那时他饿得眼冒金星,只觉得眼前的姑娘像落雪天里的炭火,暖得让人想哭。他曾暗自发誓,若有朝一日能站稳脚跟,定要报答这份萍水之恩,却没想过再见时,她已身陷囹圄。

      “你就是顾昀?”守门的校尉打量着他,见他面白无须,手无缚鸡之力的模样,嘴角撇了撇,“镇国公说了,让你去账房报道。”

      顾昀却摇了摇头,将荐信递回去:“劳烦校尉通报,学生想入前锋营。”

      校尉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前锋营?那是拿命换军功的地方!就你这细皮嫩肉的,怕是连弓都拉不开,去了也是送死。”

      “学生知道。”顾昀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可学生要的不是笔墨纸砚,是能护得住人的刀。”

      校尉愣了愣,见他眼神里没有半分玩笑,终究是挠了挠头:“你等着。”

      半个时辰后,顾昀站在了镇国公林靖面前。这位北境守护神穿着玄色铠甲,脸上刻着风霜的沟壑,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得他几乎抬不起头。

      “江南来的书生?”林靖敲着案上的军报,声音带着沙场磨砺出的粗粝,“知府说你‘有经世之才’,怎么不去朝堂谋个前程,偏要来这苦寒地吃沙子?”

      “回将军,”顾昀挺直脊背,“经世之才救不了危难中的人。学生听说将军正直,北境军规严明,特来投军,愿凭一腔热血,换寸功以报恩情。”

      “恩情?”林靖挑眉,“什么恩情,值得你把命赌在这里?”

      顾昀沉默片刻,只道:“一位曾在破庙予我一饭之恩的姑娘。”

      林靖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笑了:“有点意思。本将军这里不养闲人,前锋营缺个记功文书,你去那吧。能不能活下来,看你自己的造化。”

      前锋营的日子,比顾昀想象的更难熬。他白天跟着士兵练劈砍,夜里在油灯下记录军功,手上磨出了血泡,结痂后又磨破,反复几次,竟也生出了层薄茧。同营的士兵起初瞧不上这个“文弱书生”,直到一次突袭匈奴哨卡,他凭着在江南学的地理知识,绕到敌后点燃了敌军的粮草,才让众人刮目相看。

      “顾先生,你这脑子咋长的?”满脸络腮胡的伍长拍着他的肩膀,力道大得能让他散架,“咱们砍三天三夜,不如你一把火来得痛快!”

      顾昀只是笑了笑,揉了揉发酸的肩膀。他知道,这点功劳远远不够。京城的那位新帝,手握生杀大权,若没有足够的军功换来话语权,他连靠近沈微婉的资格都没有。

      开春时,镇国公的女儿林晚照来军营探望父亲。她穿着身轻便的骑装,梳着利落的高马尾,骑马时像阵旋风,远远看见正在擦拭兵器的顾昀,勒住缰绳,眼睛亮了亮。

      “你就是父亲常说的那个顾先生?”她翻身下马,走到他面前,鼻尖还沾着塞外的尘土,笑容却比阳光还灿烂,“我叫林晚照,听说你一把火烧了匈奴的粮草?真厉害!”

      顾昀放下布巾,拱手行礼:“见过林姑娘。只是侥幸。”

      “侥幸可烧不了敌军的粮仓。”林晚照蹲下身,看着他手背上的伤疤,“你这书生,倒比我们营里的糙汉子还能扛。”她说着,从袖中掏出个小瓷瓶,“这是我娘配的伤药,治刀伤很灵,你拿着。”

      顾昀想推辞,却被她不由分说地塞进手里:“拿着吧!不然我告诉父亲你欺负我!”

      看着她跑开的背影,顾昀捏着温热的瓷瓶,心里有些复杂。他知道这姑娘的心意,军营里早已传遍——镇国公的千金看上了那个江南来的书生。可他心里装着的,始终是那个在破庙里递给他干粮的白裙姑娘,容不下第二个人。

      林晚照来得越来越勤。有时是送些父亲的家书,有时是带来新做的伤药,有时只是坐在帐外,看他写军功簿,看夕阳把他的侧脸染成金红色。

      “顾先生,”一日,她见他对着地图出神,忍不住问,“你总看京城的方向,是有亲人在那里吗?”

      顾昀的笔尖顿了顿,低声道:“有位故人。”

      “是很重要的人吧?”林晚照的声音低了些,“你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她?”

      顾昀沉默着,算是默认。

      林晚照看着他紧绷的侧脸,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点自嘲:“也是。像你这样的人,心里肯定早就装着别人了。”她站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尘土,“不过没关系,我爹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林晚照也不是扭捏的人。你想做什么就去做,若是……若是有一天你累了,北境永远有你的位置。”

      顾昀抬头看她,只见她眼里虽有失落,却没有半分怨怼,像塞北的天空,坦荡又明亮。他心里微动,却只是道:“多谢姑娘。”

      入夏时,匈奴大举进攻,镇国公率军迎敌。顾昀跟着前锋营冲锋,一箭射穿了敌军首领的肩膀,立下大功。班师回营时,林靖拍着他的肩膀,朗声道:“好小子!本将军没看错你!从今日起,你就是前锋营的参军!”

      军营里一片欢呼,林晚照更是跑过来,递给他一把镶嵌着宝石的匕首:“这是我爹当年平定西域时得的,削铁如泥,送给你!”

      顾昀接过匕首,入手冰凉。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把匕首,更是镇国公父女的认可。可他望着京城的方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军功还不够,他要的,是能与那位新帝分庭抗礼的力量。

      夜里,他坐在帐中,借着油灯给沈微婉写信。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终究只留下一句:“昔年破庙之恩,顾昀不敢或忘。待北境安定,必赴京谢罪,护姑娘周全。”

      他不知道这封信能否送到她手中,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活到“北境安定”的那一天。他只知道,那个在破庙里予他温暖的姑娘,此刻或许正望着窗外的月光,盼着有人能拉她走出泥潭。

      而他,愿意做那个踏过烽火狼烟,走向她的人。

      帐外传来林晚照的声音,她喊着“顾参军,我娘寄了江南的点心,你要不要尝尝”,带着少年人的清脆。顾昀将信折好,藏进贴身的衣襟,起身掀帘。

      塞北的月光,亮得像霜。他知道,前路注定布满荆棘,可只要想到那个白裙姑娘的笑容,他就觉得,再难的路,也能走下去。

      只是那时的他还不知道,当他终于凭着军功踏入京城时,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更残酷的风暴,而他与沈微婉之间,早已隔着血海深仇,再也回不到那个破庙里的午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