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第一章棋盘之外
深秋的纽约,联合国大厦旁的橡树庄园正举办一场私人晚宴。落地窗外是曼哈顿的璀璨灯火,窗内,红木长桌旁围坐着十二位宾客——他们的姓氏在全球政经版图上都能压出浅痕,而主位上的老人,是这场棋局的隐形弈者。
林砚秋放下骨瓷咖啡杯,银匙与杯壁轻触的脆响,让争论声戛然而止。这位年届七旬的华人老者,鬓角霜白却腰杆笔挺,中式对襟衫外披着意大利手工西装,指尖转动的和田玉扳指,温润得像浸过百年月光。
“诸位争论的亚非铁路融资方案,”他开口时,带点吴语腔的英语格外清晰,“让我想起三十年前在横滨港见过的一幕——台风天里,日本渔民总把最贵重的渔网收进船舱,反而把破旧的浮标扔进海里。”
摩根家族的继承人挑眉:“林先生是说,我们该放弃?”
“不,”林砚秋笑了,目光扫过众人,“是要分清什么是渔网,什么是浮标。这条铁路能打通资源通道,是渔网;但非要执着于控股比例,就是浮标了。台风来时,攥紧浮标的人,往往最先被卷进海里。”
他抬手示意侍者展开一幅古画,泛黄的宣纸上是《富春山居图》的局部。“诸位看这江水,看似东流,实则暗涌西回。就像现在的全球资本,表面在追逐新兴市场,暗处却在往传统能源回流。我们要做的,不是逆流而上,而是让船顺着暗涌走,却让帆对着明流的方向——这样既能借势,又不会被人看穿底牌。”
洛克菲勒家族的女继承人忽然问:“林先生的家族,在东南亚布局了三代,据说每次危机前都能全身而退,有什么秘诀?”
林砚秋指尖在扳指上轻轻一磕:“我祖父教过一句话:‘涨潮时留三分岸,退潮时存半船沙’。三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我们提前半年把房地产抵押换成美元,却故意留着几家亏损的橡胶园——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沙’,让我们在危机后能用最低成本收复失地。”
晚宴散场时,林砚秋的长孙林望舒在回廊等他。这个刚从哈佛毕业的年轻人,西装袖口绣着家族纹章,眼里却藏着桀骜:“爷爷,您刚才的比喻太隐晦了,他们未必听得懂。”
“听不懂,才是最好的听懂。”林砚秋拍了拍他的肩,“真正的博弈,从来不在谈判桌上。就像范蠡三聚三散,每次散财时都像在吃亏,实则是把烫手的利益变成了人心——你父亲当年在非洲捐建的那五十所学校,现在不正在帮我们打通钴矿运输线吗?”
车窗外,纽约的雨淅淅沥沥。林望舒看着祖父闭目养神的侧脸,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咱们林家的家训,藏在两句老话里——‘鬼谷子的捭阖,是看清门缝里的光;范蠡的泛舟,是懂得在月圆时收网’。”
雨刷器左右摆动,像在擦拭一幅不断变幻的世界地图。林砚秋缓缓睁开眼,望着雨中模糊的自由女神像,轻声道:“望舒,记住,真正的世家,不是永远站在浪尖,而是能在浪来之前,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