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 《砚边鹤影》番外:夏塘观荷 ...

  •   《砚边鹤影》番外:夏塘观荷

      入夏的江南总带着水汽,清晨推开窗时,院外荷塘的清香便顺着风飘进来,混着廊下风铃草的淡香,让人心里格外清爽。沈砚舟刚把画具摆到廊下,就见裴枕鹤提着个竹篮从月亮门走进来,青布衫下摆沾着些露水,手里还捏着片新鲜的荷叶——边缘还带着未干的水珠,在晨光里闪着亮。

      “刚去荷塘摘的嫩藕尖,阿婆说清炒最是爽口。”裴枕鹤把竹篮放在案上,掀开盖布时露出里面的藕尖,白嫩嫩的带着泥土气息,旁边还放着两个刚剥壳的莲蓬,“路上遇见小宝,他非要塞给我的,说刚从塘里摘的,甜得很。”

      沈砚舟拿起一颗莲子放进嘴里,清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还带着淡淡的荷香。他抬头看向院外的荷塘,荷叶已长得挨挨挤挤,粉白的荷花从叶间探出来,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风一吹便轻轻晃动。“今日天气好,我们下午去荷塘边画画吧?”他眼睛亮晶晶的,“去年画的荷图还没完成,正好补上。”

      “好。”裴枕鹤点头,伸手替他拂去落在画纸上的碎叶,“先把早饭吃了,我煮了绿豆粥,还温着。”

      两人坐在廊下喝粥,绿豆粥熬得稠稠的,加了些冰糖,凉到温热时喝最是解暑。沈砚舟喝着粥,目光却总往荷塘那边瞟,心里早已盘算着下午要画的景致——要把荷叶的层次感画出来,还要在荷塘边加个钓竿,再画个撑着油纸伞的小人,像极了去年两人在荷塘边避雨的模样。

      饭后,裴枕鹤去书房整理旧画,沈砚舟则留在廊下画扇面。笔尖蘸着淡绿色的墨,刚勾勒出荷叶的轮廓,就听见院外传来小宝的喊声。抬头一看,小宝抱着个布偶跑进来,身后跟着阿婆,手里还提着个陶盆,里面养着几条小金鱼,金红的鳞片在水里闪着光。

      “沈哥哥,你看!”小宝把布偶往地上一放,指着陶盆里的金鱼,“我爹从镇上买回来的,我分你两条!”

      沈砚舟放下画笔,蹲在陶盆边,看着小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心里满是欢喜:“谢谢小宝,这金鱼真好看。”

      阿婆笑着把陶盆递给他:“小宝非要给你,说让你画进画里。你们下午要是去荷塘,记得带上伞,近来天容易变。”

      “知道了,谢谢阿婆。”沈砚舟接过陶盆,看着阿婆和小宝离开,转头对裴枕鹤说,“我们把金鱼放在院里的水缸里吧?正好能添些生气。”

      裴枕鹤从书房出来,点头应下。两人一起把水缸里的落叶捞干净,再把小金鱼放进去。看着金红的小鱼在水里游动,沈砚舟忽然觉得,这夏日的小院,因着这几条小鱼,更添了几分灵动。

      午后的阳光渐渐变得柔和,裴枕鹤背着装画具的布包,沈砚舟则提着竹篮——里面放着茶水和点心,两人往荷塘边走去。荷塘边的小路长满了青草,沾着午后的露水,踩在上面软软的。偶尔有蜻蜓落在荷叶上,红的、蓝的,像会飞的宝石,引得沈砚舟不时停下脚步,想把它们画进画里。

      “前面有个亭子,我们去那里画吧。”裴枕鹤指着不远处的凉亭,亭子周围种着几棵柳树,柳枝垂到水面,风一吹便轻轻拂过荷叶,格外好看。

      两人走进凉亭,裴枕鹤把布铺在石桌上,沈砚舟则拿出画纸和画笔,开始调色。淡绿的荷叶、粉白的荷花、嫩黄的莲蓬,还有远处的青山,都在他的笔下渐渐成形。裴枕鹤坐在一旁,煮着带来的茶水,偶尔替他递过一支笔,或是提醒他添些细节——比如荷叶上的水珠,或是荷花旁的蜻蜓。

      画到一半时,天空忽然飘起了细雨。雨丝细细的,落在荷叶上,凝成一颗颗水珠,顺着荷叶边缘滚落,砸在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沈砚舟停下画笔,看着雨中的荷塘,忽然觉得这景致比晴天时更有韵味——荷叶被雨打湿后,颜色变得更深,荷花则像蒙了层薄纱,朦胧而温柔。

      “幸好阿婆提醒我们带了伞。”裴枕鹤拿出油纸伞,撑开后罩在两人头顶。伞面是淡青色的,上面印着细碎的梅花图案,还是去年冬天在苏州买的。沈砚舟靠在裴枕鹤身边,听着雨打荷叶的声音,还有伞面传来的轻响,心里满是安宁。

      “你看,那只白鹭!”沈砚舟忽然指着荷塘中央,一只白鹭正站在荷叶上,低头啄食,姿态优雅。雨丝落在它的羽毛上,却丝毫没有影响它的动作,反而让它看起来像画里的景致。

      裴枕鹤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笑着说:“把它画进去吧,正好给荷塘添些生气。”

      沈砚舟点点头,重新拿起画笔,笔尖蘸着浓墨,在画纸的角落轻轻勾勒。白鹭的姿态很快跃然纸上,与雨中的荷塘相映成趣,格外灵动。裴枕鹤看着他认真的模样,眼底满是温柔——他喜欢看沈砚舟画画时的样子,专注而鲜活,像这夏日的荷塘一样,充满了生机。

      雨停时,已是傍晚。夕阳透过云层,洒在荷塘上,给荷叶和荷花镀上了一层金边。沈砚舟终于完成了画作,他举起画纸,看着上面的雨中荷塘,还有那只白鹭和凉亭,心里满是成就感:“等回去装裱好,挂在书房里,每次看到就能想起今日的雨景。”

      “好。”裴枕鹤收起油纸伞,伸手帮他把画具收拾好,“我们回去吧,晚了路上该黑了。”

      两人往回走时,沈砚舟忽然想起早上摘的藕尖,忍不住说:“晚上我们清炒藕尖,再做个莲子羹吧?”

      “好,都听你的。”裴枕鹤点头,伸手牵住他的手。雨后的小路有些滑,他走得格外慢,小心翼翼地护着他,像护着稀世珍宝。

      回到小院时,天色已渐渐暗下来。裴枕鹤去厨房做饭,沈砚舟则把画纸挂在廊下晾干,又去水缸边看了看小金鱼——它们正悠闲地游着,似乎一点都不怕生。他想起下午在荷塘边的情景,心里满是温暖,原来幸福,就是这样简单的日常,有爱的人在身边,有喜欢的景致可画,还有一顿热腾腾的晚饭在等着。

      晚饭时,清炒藕尖脆嫩爽口,莲子羹清甜软糯,还有裴枕鹤特意做的糖醋鱼,都是沈砚舟爱吃的。两人坐在院里的竹椅上,就着灯笼的光吃饭,偶尔有晚风吹过,带来荷塘的清香和院中的花香,格外惬意。

      “下个月枇杷该熟了。”裴枕鹤忽然说,“到时候我们摘些送给李大人和京城里的旧友,再留些自己晒枇杷干。”

      沈砚舟点头,想起去年摘枇杷时的情景——他踩着梯子去摘高处的枇杷,裴枕鹤在下面扶着梯子,还不时提醒他小心。结果他不小心踩空,幸好裴枕鹤及时扶住他,才没摔下来。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些后怕,却又满是甜蜜。“好啊,今年我要摘最大最甜的枇杷。”

      “那你可得小心些,别再像去年那样。”裴枕鹤笑着刮了下他的鼻尖,眼底满是宠溺。

      饭后,两人坐在炉边喝茶。茶是下午在荷塘边煮过的雨前龙井,凉了之后喝更显清爽。沈砚舟靠在裴枕鹤肩上,看着窗外的月色,忽然想起去年夏天,两人在院里看星星的情景。那时裴枕鹤给他讲天上的星座,讲京城里的趣事,他听得入迷,不知不觉就靠在他肩上睡着了。

      “枕鹤,”沈砚舟轻声说,“你说我们会一直这样吗?”

      裴枕鹤低头看他,伸手将他揽进怀里,声音轻得像晚风:“会的。只要你愿意,我们会一直这样,一起看春花开,一起听夏蝉鸣,一起赏秋叶落,一起盼冬雪来。”他指尖轻轻摩挲着沈砚舟的发顶,“我们会在这个小院里,度过一个又一个四季,直到我们都老了,走不动路了,还能坐在廊下,一起看这满院的景致,回忆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沈砚舟点点头,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意。他知道,裴枕鹤从不会骗他,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一一实现。未来的日子或许会有风雨,但只要身边有这个人,他就什么都不怕。

      夜色渐深,荷塘的清香还在院里弥漫,小金鱼在水缸里安静地游着,灯笼的光映在两人身上,像一层温暖的纱。沈砚舟靠在裴枕鹤怀里,听着他的心跳,感受着他的体温,忽然觉得,自己拥有了全世界最好的幸福。

      转眼到了七月,院中的枇杷树结满了果实。金黄的枇杷挂在枝桠上,像一串串小灯笼,在阳光下闪着光。沈砚舟早起推开窗,看到满树的枇杷,兴奋得像个孩子,连忙跑去叫裴枕鹤。

      “枕鹤,你快看,枇杷熟了!”沈砚舟拉着裴枕鹤的手,跑到枇杷树下,眼底满是惊喜。

      裴枕鹤看着满树的枇杷,笑着点头:“真多,比去年结的还多。”他转身去屋里搬梯子,“我们今天摘枇杷,上午摘了下午就晒枇杷干。”

      沈砚舟点点头,拿起竹篮,站在树下等着。裴枕鹤爬上梯子,伸手摘下一串枇杷,递给沈砚舟:“先尝尝,甜不甜。”

      沈砚舟拿起一颗枇杷,剥了皮放进嘴里,清甜的汁水在舌尖化开,比去年的更甜些。他眼睛一亮,连忙说:“甜!特别甜!我们多摘些,送些给阿婆和小宝,再寄些给京城里的李大人。”

      “好。”裴枕鹤笑着点头,继续摘枇杷。沈砚舟则在树下接枇杷,偶尔还会偷吃几颗,嘴角沾着枇杷汁,像个偷吃糖的孩子。

      两人忙了一上午,终于把枇杷摘完了。竹篮里装满了金黄的枇杷,堆得像座小山。裴枕鹤把梯子搬回屋里,沈砚舟则开始挑选枇杷——大的、甜的留给自己吃和送人,小的则用来晒枇杷干。

      下午,两人把挑选好的枇杷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在竹筛里,拿到廊下晾晒。阳光正好,风也不大,很适合晒枇杷干。沈砚舟坐在竹筛旁,偶尔翻动一下枇杷块,裴枕鹤则坐在一旁,整理着上午摘枇杷时落下的叶子,打算用来煮水喝——阿婆说过,枇杷叶煮水可以止咳,正好夏天容易上火,煮些备用。

      “枕鹤,你看这只蝴蝶!”沈砚舟忽然指着竹筛旁的蝴蝶,翅膀是淡蓝色的,上面还带着黑色的斑点,格外好看。

      裴枕鹤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笑着说:“真好看,要不要画下来?”

      沈砚舟点点头,起身去屋里拿画具。他坐在竹筛旁,笔尖蘸着淡蓝色的墨,很快就把蝴蝶的模样画了下来。裴枕鹤坐在一旁看着,偶尔替他递过一支笔,两人偶尔相视一笑,满是默契。

      傍晚时分,阿婆带着小宝来了。小宝一进门就看到廊下的枇杷,眼睛一亮,连忙跑过去:“沈哥哥,这是枇杷吗?我可以吃一颗吗?”

      “可以啊。”沈砚舟笑着拿起一颗枇杷,剥了皮递给小宝,“刚摘的,可甜了。”

      小宝接过枇杷,放进嘴里,眼睛都眯了起来:“真甜!比镇上买的还甜!”

      阿婆看着满篮的枇杷,笑着说:“今年的枇杷结得真多,你们也吃不完,我帮你们一起晒枇杷干吧。”

      “谢谢阿婆。”沈砚舟连忙道谢,心里满是暖意。在江南住了这些年,阿婆总是这样热心,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会想着他们,让他觉得这里就像自己的家一样。

      几人一起忙到天黑,才把所有的枇杷都处理好。阿婆和小宝离开时,沈砚舟给他们装了满满一袋枇杷,还有一些刚晒好的枇杷干。小宝抱着枇杷,笑得合不拢嘴,蹦蹦跳跳地跟着阿婆回家了。

      送走阿婆和小宝后,两人坐在院里的竹椅上,看着满院的月色。裴枕鹤伸手握住沈砚舟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他的指节:“明天我们把要寄给李大人的枇杷包装好,让镇上的驿站帮忙寄出去。”

      “好啊。”沈砚舟点头,靠在裴枕鹤肩上,“我还要给李大人写封信,告诉他我们今年的枇杷特别甜,让他也尝尝。”

      “好,都听你的。”裴枕鹤低头,在他额间落下一吻,声音温柔得像月色,“只要你开心,做什么都好。”

      夜色渐深,院中的枇杷树在月光下静静伫立,竹筛里的枇杷干散发着淡淡的甜香。两人相握的手,在灯笼的光下显得格外温暖。沈砚舟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个夏天,很多次枇杷成熟,很多次相伴,而身边的这个人,会一直陪着他,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最温暖的模样。

      “枕鹤,”沈砚舟轻声说,“明年夏天,我们去杭州看荷花吧?”

      “好。”

      “秋天,我们去枫叶谷看红叶。”

      “好。”

      “冬天,我们再一起堆雪人,煮年糕。”

      “好。”裴枕鹤低头,在他唇上落下一吻,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以后的每一个四季,每一个夏天,我都陪你一起过。”

      沈砚舟点点头,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意。他知道,只要身边有裴枕鹤,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四季如何变迁,他的世界,永远都会是春暖花开,永远都会是温暖安宁。

      院中的枇杷树在月光下静静伫立,竹筛里的枇杷干散发着淡淡的甜香,灯笼的光映着两人相握的手,也映着他们未来无数个温暖的日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