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出书啦! ...
-
“追光者”要出书的消息传开后,胡同里的老街坊都来了。李阿姨拎着刚烤好的红薯,王奶奶揣着孙女新画的星星图,连煎饼摊的王大爷都特意收了早摊,扛着他那套磨得发亮的铁鏊子来凑热闹。
“得给书起个好名字,”王大爷用煎饼铲敲了敲桌面,鏊子发出清脆的响,“要我说,就叫《胡同里的星星》,多实在。”
周航正在电脑上画插画,闻言抬头笑了:“王大爷,我们拍的故事不止胡同里的,还有写字楼的白领,工地的大姐呢。”
“那也一样,”王奶奶接过话头,手里转着太极剑,剑穗扫过桌面的书稿,“只要心里有光,在哪儿都是星星。”
林未看着书稿上密密麻麻的便利贴——“李阿姨说红薯要烤到流油才香”“王大姐在工地绑钢筋,却总给女儿买正版绘本”“程序员小张说,他写的代码里藏着给山区孩子捐电脑的梦想”——突然觉得鼻子发酸。这些被忽略的日常,原来藏着这么多闪闪发光的坚持。
出版社的编辑来送校样那天,带来个意外消息:张蔓也在给另一家出版社投稿,书名和《追光者》撞了,内容全是她“指导星芒项目的经验”,还配了张她和素人模特的合影,照片里的模特明显被P得变了形。
“她这是碰瓷!”小李气得把校样拍在桌上,“要不要我们发声明?”
林未翻着张蔓的投稿片段,里面把周航做的动画说成“外包团队的成果”,把夏彤的插画写成“合作方的赠品”。她突然笑了:“不用。她抄得走故事,抄不走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度。”
周航默默打开电脑,调出段视频——是他偷偷录的,张蔓在盛世的茶水间打电话,说“素人故事都是噱头,P得越美越有人看”。林未看着屏幕,突然想起苏晴说的“时间会筛掉所有虚假”。
《追光者》的首发签售会设在星芒的体验店。林未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突然看见第一排坐着个熟悉的身影——是大学时的专业课老师,头发白了些,手里举着本翻得卷边的笔记,正是当年林未交上去的策划案。
“老师!”林未的声音发颤。
老师笑着挥手:“我就知道你能成。当年你说想做‘有温度的策划’,我还担心你太理想化,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签售到一半,有个穿校服的小姑娘挤到台前,递过本画册:“我画了我们班的保洁阿姨,她每天凌晨四点来打扫,却总记得给窗台的多肉浇水。你们能拍她吗?”
林未接过画册,画里的保洁阿姨戴着黄手套,正给多肉喷水,阳光落在她佝偻的背上,像披了件金斗篷。“能,”林未在画册上签下名字,“明天就去拍。”
散场时,周航突然牵住林未的手。他的手心全是汗,却握得很紧,像怕一松手她就会飞走。“我做了个动画短片,”他的声音低得像耳语,“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样子——你在会议室门口掉了支笔,我捡起来想还你,却没敢追上去。”
林未的心猛地一跳,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下。原来有些相遇,早就埋下了伏笔。
团队去拍保洁阿姨那天,张蔓突然带着记者出现在学校。她举着话筒对着镜头说:“‘追光者’的创意其实源于我,林未只是我的执行助理。”
保洁阿姨正在擦窗户,闻言突然转过身,手里的抹布还在滴着水:“我知道谁是真心的。林姑娘来拍我时,蹲在地上听我说了三小时我儿子的事,这位张小姐呢?刚才还嫌我手套脏,不让我碰她的衣服。”
记者的镜头齐刷刷转向张蔓,她的脸瞬间白得像张纸。
回去的路上,小李抱着相机笑个不停:“阿姨太飒了!简直是神助攻!”夏彤在旁边画速写,把张蔓的窘态画成了只炸毛的猫。周航偷偷给林未塞了颗糖,是她喜欢的橘子味,糖纸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林未剥开糖纸,甜味在舌尖散开时,突然想起刚入职时的自己——那个在张蔓面前不敢说“不”,在陈宇面前委曲求全的姑娘。原来成长不是突然长出铠甲,是在一次次被温柔对待后,慢慢学会了不辜负自己。
胡同口的桂花开得正盛,香得人发晕。林未看着“追光者”工作室的灯亮着,夏彤的笑声,周航敲键盘的声,小李和素人打电话的声,混在一起,像首最动听的歌。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故事,更多的人,更多的光,在等着她们去发现,去记录,去珍藏。
而那些曾经的委屈和不甘,早就变成了脚下的路,带着她们,往更亮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