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风栖琉璃 ...

  •   孙权整个人顿在原地。有那么一瞬,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当真?大夫如何说?”

      “只是脉象异常,老大夫说……似有孕象,却又不同,他不敢断定。”步一乔看着他脸上绝非纯粹喜悦的神色,心慢慢沉了下去,“你……不高兴吗?”

      “你呢?”孙权反问。

      步一乔避开了他的视线,低下头,“我……不知道。只觉得,她来的不是时候,还有那么多任务等着我们去完成……”

      江东内外未平的局势、寻找甄霖的下落,一切都会因这个意外到来的生命而变得更加复杂。

      “没有不是时候的孩子。”孙权向前一步,温热的手掌轻轻覆在她仍平坦的小腹上,“眼下我与众人正商议要事。我们的事,待我入夜回房,再细细商议,可好?”

      “嗯。”

      “不必忧心,无论决策如何,我总归是依你的。”

      *

      夜色渐深,孙权回到房中时,步一乔正坐在榻边,望着跳动的灯烛出神。他在她身旁坐下,为她披了件外衫。

      “小心着凉。”

      步一乔靠上孙权的肩头,“我在想,这个孩子会改变多少事情。”

      一个本不存在的生命,注定要打乱既定的轨迹,将史书引向未知的方向。

      他揽住她单薄的肩,道:“那便改。”

      “什么?”

      他的手指拂过她的发丝,道:“既然注定要改变历史,那就由我们来执笔,写一个更好的结局。”

      步一乔仰头望着他,“你果然知晓吴国后面的历史了!”

      孙权坦然承认:“我已去过未来,知晓结局后归来。”

      “归来……何意?”

      “地牢的棺椁。小时候贪玩,好奇便躺了进去,去到了神奇的地方。众人穿着奇怪的衣裳,说着我不大听得明白的话。目之所及,皆是新奇。”

      “那里是……”

      “嗯,是一千多年后,你生活的地方。”

      孙权平静地说出颠覆步一乔认知的话。

      “我去到未来,知晓了兄长之死、东吴结局。以及,另一种结局。一女子阻止了兄长遇刺一事,改写了历史。”

      “另一种结局如何?”

      孙权沉默片刻,“……消失了。”

      “谁?”

      “东吴。还有你。”

      步一乔从他肩头直起身,“消失……是何意?”

      “在那条被改变的时间线里,活下来的兄长变得更加激进。他拒绝了所有稳守江东的建议,执意北伐。建安七年,他孤军深入,在合肥陷入重围。江东精锐尽丧于此。曹操顺势南下,血洗建业……孙氏满门,无一幸免。”

      步一乔的手不自觉攥紧,“那我……呢?”

      “你为了救兄长,挡下了射向他的一支弩箭。”孙权叹一息,“你倒在他怀中,兄长抱着你的尸身仰天痛哭……可一切都太迟了。”

      “所以……这就是你阻止我救伯符的原因?”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那场浩劫。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活着。”

      孙权握住步一乔颤抖的手,送往唇边。

      “我说过,此生有两件事不会撒谎,一是对兄长的忠诚,二是对你的情意。”

      步一乔望着两人交握的手,忽然想起史书记载下,孤寂一生的孙仲谋。原来他背负的,远比她想象的更加沉重。

      “对不起……”

      孙权将她揽入怀中,下颌轻抵她的发顶,掌心安抚她的后颈。

      “该说对不起的是我。让你卷入这一切。”

      步一乔抬手抚上他脊背,紧拥他的身子:“我要陪你走完此生,绝不放你一个人,永远陪着你。”

      *

      心系小乔,步一乔寻了个由头,前往周府。
      孙府与周府紧邻,出门右拐便是。

      小乔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事,让足智多谋的周公瑾都无计可施,步一乔心中总萦绕着一丝不安。

      周府庭院深深。步一乔被侍女引着穿过回廊时,听见清越的琴声自水榭传来。小乔素手轻抚琴弦,阳光在她月白的裙裾上投下光斑。

      不愧是夫妻俩,连衣着都这般相衬。

      见到步一乔,她眼中漾起笑意,琴声戛然而止。

      “一乔!”

      “你记得我?!”

      小乔被她问得一愣,失笑道:“我为何不记得你?”

      “时间回溯,你不该忘记我才对?”

      小乔困惑地偏过头,“与你相识以来的种种,我都记得一清二楚。皖城之事,年前落水一事,你忘了?”

      “我没忘……我是震惊你居然没忘。”

      小乔似是明白了她话中未尽之意,问道:“你又穿越了?不过……你脸色怎这般憔悴?可是病了?”

      建安五年初,周瑜官拜中护军,领江夏太守,正与孙策一同筹划西征荆州,讨伐黄祖。孙策遇刺的噩耗传来时,周瑜正率军驻守巴丘。孙权继位后,他当即领兵赶回吴郡。
      半年来,小乔始终随侍在侧,形影不离。即便没有步一乔搅乱时间,她们也确实许久未见了。

      步一乔走到小乔身旁坐下,目光在她脸上流转。

      “有个秘密……我想告诉你。”她轻声道。

      “巧了,”小乔眼角弯起,“我也有话要同你说。”

      “你先说!”步一乔最爱先听别人的秘密。

      “我……有身孕了。”

      步一乔倏地睁大双眼:“真的?恭喜恭喜!那我……我可以当干妈吗?”

      “干妈?那是何物?”

      “不对,可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

      小乔不禁轻笑,“都在吴郡,你若能常来陪我,便再好不过啦。”

      “反正就隔一堵墙,我天天来!”步一乔兴奋地凑近些,“周瑜知道了吗?”

      “昨夜才告诉他,他欢喜得差点把房顶都掀了。”

      “这么激动?”很难想象某位儒雅智慧的都督,激动到掀房顶是何模样。

      步一乔尚在想象周瑜失态的模样,却见小乔轻轻拉过她的手,贴在自己尚未显怀的小腹上。

      “夫君说,若是男孩,便教他骑马射箭,若是女孩……只盼这乱世,能早日平定。”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小乔与周瑜的子女并未留下太多记载,甚至……步一乔不敢再深想下去。后世余兄所说的意外,时间确定在建安五年冬,是否就与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有关?

      “一定会平安降生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

      小乔被她突如其来的郑重逗笑了,转而问道:“对了,你方才说要告诉我一个秘密?”

      步一乔突然不知如何启齿。人家是名正言顺的夫妻,自己与孙权却连个名分都没有,非要说个关系,那便是没有关系。
      小乔毕竟是封建时期的人,纵然有姐妹情谊在,也未必能理解这样不合礼数的事。步一乔犹豫片刻,终究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确实有个秘密,”她灵机一动,转而说道,“除了我们是穿越而来的,这世上还有别人。”

      “当真?!”小乔果然被吸引了注意。

      于是步一乔将甘宁、苏飞的事稍作改编,连同自己好友失踪穿越一事,有所保留地告诉了小乔。

      “那该如何是好?天下之大,一乔的两位好友会在哪里?”

      “如果按照我的错测,两人现在恐怕一个在袁绍家,一个在曹操家。”

      “啊?”小乔发出疑惑。

      按照步一乔的猜测,甄霖穿越至此是顶替甄宓,曹姓男友顶替曹丕,如此一来,两人日后便能结为夫妻。
      眼下建安五年,甄宓尚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曹丕不过年仅十三的少年。

      “还是有问题,年龄对不上啊。莫非他俩当真不在这个时间,在……未来?”

      步一乔突然担心起甄霖,担心她到了甄宓失宠,被曹丕欺负的年代。据《资治通鉴》记载,曹丕赐死甄宓时采用了“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的方式,意在让她在阴间也无脸见人、有口难言。

      小乔见她又陷入自己的思索中识趣地不打断她,默默命人往火盆中添些木炭。

      “建安五年甄宓刚嫁给袁熙一年,留在邺城照顾婆婆刘氏。邺城……”

      小乔看着步一乔逐渐凝重的表情,心有所感,“你不会要去邺城吧?”

      “嗯,得去。至少确认是不是她。”

      同为历史系出身的甄霖,若真穿越到这个时代,应当能很快适应。步一乔心想,自己只需确认她的安危。若甄霖愿意留下便罢,若想离开,再设法相助。

      “北方战事频仍,你一个姑娘家独行太过危险。”小乔蹙眉拉住她的手,“以你的性子,我怕你连招呼都不打便悄悄走了。你若真打算如此,我这就去禀报仲谋。”

      “别!”步一乔急忙按住她,“若被他知晓,我就真的走不成了。如今他忙于稳定江东大局,我不能再给他添乱。”

      “既然明白,就安心留在吴郡。”小乔语气温柔却坚定,“若是担心,不如派人送信去邺城打听,总好过亲自涉险。”

      “也好……”步一乔若有所思,“就用只有我和霖霖能看懂的文字来写。”

      她忽然觉得,多年苦学英语竟在此刻派上了用场。
      不过送信的人选至关重要。最好能寻一位出身江北,与中原士族门阀有所往来的名士。

      “小乔还记得张昭先生吗?”

      “当然。皖城时出手相助,父亲也受了他不少照顾。”

      “我想请他帮忙。”

      “张公为人刚正,若知晓此事,必会直言进谏。你当真想好了?”

      “可眼下我想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且先试试吧。”

      *

      次日,张昭府邸。

      老臣捧着素帛对着光细看,花白的长眉渐渐蹙起:“姑娘这信,恐怕寄不出去。”

      “为何?”

      “这信上文字曲曲绕绕,非篆非隶,老臣闻所未闻。”张昭将素帛轻轻放在案几上,“眼下南北对峙,邺城更是袁本初腹地。姑娘如何证明,这信不是送往袁氏的密报?”

      原来张昭并非不愿相助,而是不能确信她的立场。

      “先生说得是。”她微微欠身,“确该先取信于先生,再谈相托之事。”

      张昭沉吟片刻,“姑娘与仲谋,是何等关系?”

      “……旧识。”

      “何时何地的旧识?”

      “建安四年冬,皖城。”

      “伯符大举进攻皖城时,老臣也在军中,为何从未见过姑娘?”

      “毕竟是姑娘家,不常出门露面。”

      “那与仲谋,又如何相识?”

      张昭的问话虽语气温和,却步步紧逼,这架势丝毫不输周瑜。只是他面容慈祥,步一乔并未升起面对周瑜时的那股火气。

      “皖城时匆匆一面。后来我随家人颠沛流离,不幸走散,独自一人来到吴郡。前些日子在街上与主公恰好碰面。主公怜我无家可归,便将我收留府中暂住。”

      张昭凝视着步一乔,良久不语。就在她以为这番说辞已被识破时,老臣却忽然话锋一转:

      “步姑娘可曾想过嫁给仲谋?”

      “啊?”步一乔一时怔住。这话题转得太过突然。

      “伯符离世,仲谋匆忙继位,这半年来日夜操劳。如今江东局势稍定,我等既担心他的身子,也担心他将自己的终身大事耽搁了。”张昭轻叹一声,“老夫人说了几门亲事,仲谋一一回绝,连面都不肯见。”

      他话锋微顿,目光意味深长地落在步一乔身上。

      “可如姑娘所言,仲谋只见一面便留你于府中,想必对姑娘另眼相看。”

      步一乔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措手不及。

      “先生言重了。主公仁厚,收留无家可归之人本是常事,岂能因此妄加揣测?”

      “老臣侍奉孙氏多年,深知仲谋性情。他年少持重,最重规矩。若只是寻常怜悯,大可将你安置在别院,何必亲自接入府中?”

      张昭端起茶盏轻抿一口。

      “这些时日,仲谋眉宇间的郁结之色渐消,连批阅公文时都时常走神。老臣虽愚钝,却也看得出这变化始于姑娘入府之后。”

      短短几日,张昭竟已观察得如此细致。步一乔心底感慨着佩服。

      “姑娘可知,为何老夫人说亲屡屡受挫?”张昭不等她回答,继续道,“因为仲谋心中,早已有了属意之人。”

      步一乔张了张嘴,但不知该如何回应。

      张昭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终是缓和了语气,笑道:“若姑娘对仲谋亦有此心,老夫愿为你们周全。这信,姑娘也大可放心交给我。”

      步一乔沉吟片刻,终是抬起头来。

      “承蒙先生厚爱。只是如今北方未定,主公心系江东大局,此时谈论儿女私情恐为时过早。”她轻轻将素帛推向张昭,“这封信,关乎故人性命。恳请先生,帮一乔此忙。”

      张昭凝视着步一乔清澈的眼眸,见她神色恳切却不失从容,言语间既有对大局的考量,不由在心中暗暗赞许。

      “姑娘既有此心,老夫自当成全。”他郑重地收起素帛,“这信,必当寻得妥当之人送往邺城。”

      步一乔深深一拜:“多谢先生。”

      就在她起身欲离时,张昭忽然又道:“婚约一事,也请姑娘考虑一二。”

      步一乔脚步一顿,稍稍回头,“抱歉,此事,不作考虑。”

      *

      此事不出所料传到了孙权耳中。
      月华如水,步一乔正欲躺下歇息,忽听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未及起身,门已被推开。孙权站在门外,一身酒气在夜风中弥漫,素日清明的眼眸此刻蒙着一层薄雾,正深深望着她。

      步一乔起身走去,见他这副模样不禁蹙眉:“你喝酒了?”

      “嗯。”

      “是碰上什么难事,愁成这样?”

      没有醉意,是清明澄澈的眼眸。也对,三国酒量数一数二的人,自然不会醉。

      孙权冷冷地看着步一乔,身形稳如泰山。
      步一乔被盯得愈发不自在,愈发后怕。虽然清楚孙权不会对她做什么,内心还是免不了担心。

      “说话呀。”她轻声道。

      “你说。”

      “我说什么呀?”

      “说你心悦于我。说你此生只心悦我一人。”

      “……你到底怎么了?”

      “你说。我想听。”孙权逼近一步,温热的手掌捧住她的脸颊,“我只心悦你。我此生只心悦你一人。我只娶你。我只想娶你一人。”

      步一乔偏过头:“你今日是怎么了……”

      “说。”他托起她的下巴转向自己,“我要听你亲口说。”

      “我——”

      “说你心里只有我一人。说你想嫁给我。”

      步一乔垂下眼帘,闭口不语。

      孙权凝视着她闪躲的眼眸,蹙眉更深:“为何?当初兄长说三书六礼娶你过门,你可是毫不犹豫答应的。”

      “那是因为——”

      步一乔想说,那是因为你不是伯符。从前可以对他轻而易举说出口的话,对你,却难以启齿。
      孙策的子嗣不会影响到后世的吴国后宫争战,可你是孙权,你的子嗣需要继承你的皇位。尽管,吴国的历史并没有延续太久。

      步一乔突然后悔多了个孩子。孙权定然说到做到,只娶她为妻。可倘若肚子里的是女孩,如何继承帝位?莫非逼她生出男孩为止?!

      她下意识地覆上小腹,细微的动作没能逃过孙权的眼睛。

      “怎么了?身子不舒服?”

      步一乔慌忙摇头,却被他揽住,手掌覆上她的腹部。

      “你若是不愿意,这孩子不要便是。”

      “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胡话!”

      “若这孩子让你如此忧心,不要也罢。”

      “这是你的骨肉!孙仲谋!”

      “正因是我的骨肉,才更不能让你为难。”孙权俯身拥住她的身子,“我见过后宫纷争,不想你也被卷入其中。”

      “后宫……”步一乔苦笑着将脸埋进他胸膛,“你若只娶我,哪来的后宫?”

      孙权闻言轻笑,抚过她的发顶:“既然只有一人,你还担心什么?”

      步一乔破涕为笑,“你真是一点不像史书说的那般稳重。吴夫人会生气的。”

      “只对你。”孙权轻吻她的额头,“所以现在,你愿意答应嫁给我了吗?”

      步一乔望着他深邃的眼眸。

      “我——”

      “抱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每天0点更新(方便睡前听书睡),努力倒V!我会努力的!感谢收藏!感谢喜欢!爱你爱你爱你!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