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何去何从,令人困扰 ...

  •   翌日清晨,六点的闹钟如定时炸弹般在寂静的房间炸响,随后每隔十分钟便固执地重复响起。兆律师在困意与清醒的边缘反复挣扎,机械地一次次按下关闭键。不知是不是小狗感知到主人今日行程特殊,在床边来回踱步,时不时发出急切的吠叫,似乎在催促她起床。为了兑现对自己“六点多出门”的承诺,也不愿打破这份小小的坚持,她终于在六点五十九分如弹簧般从床上弹起——绝不能让七点的钟声抢先一步。

      因当日下午四点课程便会结束,汪姐决定放弃开车,改乘地铁前往。但对于兆律师提出的六点四十分出门的提议,汪姐却觉得太早,两人最终决定各自出发。兆律师拖着困意未消的身躯踏上行程,一路上连平日里最爱的小说音频都提不起兴致收听。命运仿佛在此刻开了个玩笑,就在地铁换乘的人潮中,她突然听见一声熟悉的呼唤。回头的瞬间,与汪姐惊讶对视——明明相差十六分钟出发,却在茫茫人海中不期而遇。“好啊你,原来是偷偷等着我!”汪姐率先打趣道,兆律师也笑着回应,这场意外相逢驱散了些许清晨的困倦。

      两人结伴而行,抵达学校时已过九点十分,比讲座开始时间晚了十几分钟。站在阶梯礼堂门口,生性内敛的兆律师犯了难。看着前排零星的空位,她既担心穿行过道会打扰正在听课的众人,又害怕被台上老师调侃提问——以往类似的场景可没少让她尴尬。犹豫再三,她选择在后排落座。可随着时间推移,她注意到陆续赶来的迟到者们,大多毫无顾忌地径直走向前排。那一刻,她不禁自嘲:自己果然还是太爱内耗了。为了更好的听课效果,她终于在课间鼓足勇气,向前排挪动,寻了个更合适的位置。

      上午课程结束已是十二点,兆律师与汪姐及其朋友相约用餐。走出礼堂的瞬间,她突然有了便意——这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做下一件事前总要先解决生理需求。看着同行两人并无此意,她内心纠结了两秒,最终还是开口:“我去下洗手间,你们先等我会儿?”本以为会招来不耐烦,没想到两人爽快应允,还笑着让她别着急。从洗手间出来时,隐约听见两人交谈中的只言片语:“她太优秀了”“天生的优秀”“会觉得配不上吗”……凭借敏锐的直觉,兆律师猜测话题或许与夫妻关系有关,大概率是在讨论这位朋友与其妻子间存在的差距——一方努力奋进,另一方却消极懈怠。她自然地加入讨论:“找对象就像老话说的‘门当户对’,不过现在说的不是经济,而是精神追求。一方拼命往前跑,另一方却原地踏步,时间久了,可不就走散了?”这番见解得到两人认可,她不禁感慨:成年人的聊天,不必刨根问底,随心而谈便好。

      三人来到昨日用餐的餐馆,熟悉的味道让他们决定再次光顾。点餐时,兆律师主动拿起纸笔记录菜品。放在从前,因字迹不佳,她定会避而远之,如今却想通了:比起字迹美丑,主动承担小事更能提升在群体中的参与感,增加自己的存在感与价值。三人点了四道菜,其中一道鱼头。上菜很快,可兆律师刚尝一口,便皱起眉头:“这鱼没熟透。”汪姐和朋友却持有不同意见,开始争论起鱼肉的熟度。兆律师心里清楚自己的判断,却没有过多争辩——毕竟对方年长自己十来岁,无谓的争执不会带来任何益处。然而没过多久,汪姐再次品尝后,主动承认:“确实没熟,是我判断错了。”这份坦率认错的态度,让兆律师颇为佩服,在她看来,这在顾及面子与身份的成年人世界里,实属难得,值得学习。她叫来服务员说明情况,对方提出重新蒸煮,可汪姐和朋友却表示无需麻烦,她便也不再坚持。

      用餐结束,兆律师抢在前面结账——昨日汪姐请客,今日说什么也要回请。在两人传统式的“推让拉扯”中,她眼疾手快完成付款。回到座位后,汪姐却说道:“换我肯定得跟老板掰扯掰扯,鱼没做好怎么也得打个折。”闻言,兆律师内心闪过一丝不悦:早干嘛去了?刚才叫服务员时怎么不说?但她并未表露分毫,巧妙地将话题带过。

      其实在点餐时,兆律师曾提议请大家喝奶茶,却被两人婉拒,她便只给自己点了杯七分甜。结完账后,她选择留在原地等待外卖送达。今日接单的骑手是一位沟通障碍人士,外卖软件贴心提示“文字沟通,勿打电话”。待外卖临近,三人一同往学校走去,途中恰好遇上骑手。只见骑手满脸笑容,指着外卖单上的手机尾号,用手势确认是否送对。兆律师连忙比出OK手势,心中暗自思索:外卖企业确实该多给这类群体就业机会,既能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又能满足像自己这样不喜过多言语交流的“社恐”客户需求,这般无声却温暖的服务模式,着实巧妙。

      提着奶茶往礼堂走去,汪姐聊起朋友选择在此时前往西部支援的决定,语气中满是不解:“可能真是玄学吧,有些事解释不通,说不定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兆律师嘴上应和着,心里却有不同想法:或许对方只是未透露真实原因,又或许真的是出于理想与情怀。话题一转,聊到有人在执业证里夹百元钞票的趣事,兆律师笑道:“这寓意好啊,‘证’和‘钱’,可不就是挣钱嘛!”汪姐打趣说要去买个证件套,她接着调侃:“买个真皮的,那就是‘真挣钱’了!”三人笑得前仰后合,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小道上。

      回到礼堂,兆律师轻车熟路地在前排寻了个位置坐下。稍作休息后,下午的课程正式开始。各位律师分享的内容干货满满,令她受益匪浅:有人展示长达两小时的播客节目,让她明白持续输出的背后是知识的深厚积累;有人强调阅卷至少三遍并做好笔录留痕的重要性;有人要求对最高院经典案例烂熟于心,虽有些夸张,却道出吃透案例的关键;还有人建议跳出舒适圈,多去其他城市参加同行培训,拓宽视野。这些宝贵经验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下午四点,课程准时结束,天空却突然降下倾盆大雨。待雨势稍歇,兆律师与汪姐踏上返程的地铁。车厢里,两个捧着纸质书专注阅读的小伙子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在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这份沉静与专注显得尤为珍贵。

      晚上七点,兆律师回到家中,与韫先生一同遛狗时,吐露了这两日听课的感慨:“那些四十多岁的资深律师,还在四处讲课拓展人脉,看着真让人心酸。以前我也想通过打造个人品牌、四处宣讲来提升知名度,可现在看到他们,突然有些迷茫……到底该埋头钻研实务,还是花精力做宣传呢?”夜色中,两人的身影被路灯拉长又缩短,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如同迷雾般萦绕在兆律师心头,等待她在未来的执业道路上慢慢探寻真相。

      遛完狗,吃过晚饭,一天的疲惫席卷而来。兆律师深知,明天又是新的开始,周一的工作还在等着她,带着对未来的思索,她缓缓进入梦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