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倾缸大雨 ...

  •   兰草端了做好的甜点送到花厅来。棕色的长桌摆上了花花绿绿的糕点,总算不显单调。这些应当是用花或果子泡了蜂蜜做的蜜饯。
      据柳清澜逛大街得来的经验,这里的糖算是奢饰品,虽然不至于买不到,但普通人家一年大概也就过大节才能吃些解馋。
      她从盘子里拿了一个放进嘴里,满是果子的清香,再嚼了嚼才有了几丝甜意。制糖啊…说起来在古代确实不容易,应该是个暴利行业吧,不知道‘柯’家是否也有这类的产业呢?
      阿棘递了一本册子给柳清澜,他开始汇报这几日打探的消息。
      “柯家、钱家、薛家、王家、赵家是江南榕城的五大家,整个江南销售的丝绸、布匹、茶叶、珠宝,柯家大概占了十分之三,此外还有一家典当行,一家镖局。王家是得了‘盐引’的,江南这边的盐大抵都从他家买。钱家做的是河运生意,我们来时坐的船也是他们家船行的。薛家主要经营的是典当铺和赌场,赵家做得是珠宝生意,至少一半的珠宝店都是赵家名下的。”
      “只有王家有盐引吗?”盐的买卖是极赚钱的生意,柳清澜可不信其他家会这么好心把这赚钱的机会让出去。
      “小姐明鉴,确实不止王家在卖盐。钱家与王家是联盟关系,薛家、赵家也有几家盐铺,不过柯家,似乎并没插手盐商之事。”
      这之中一定有猫腻,柳清澜想,商人最重利,柯家却能忍住,不沾染盐买卖,想必背后有人在指点。所以后来才能从江南盐税案里脱身,还给‘我’递了一把刀,让苏家倒台。
      柳清澜想她这外祖家,看来也是卧龙藏凤呀,果然‘病’好之后,要去拜见一番。
      “那你有没有打听过小梅书院?是这里的私塾吗?”
      “小梅书院是润物堂名下资助的书院之一,只是个普通的教书私塾。”
      柳清澜没想到自己随口一问,倒是掏麻雀掏出条蛇来,她赶忙追问道:“我怎么没听说过润物堂?”
      这话一出,其他三人的表情都变得有些怪异,面面相窥起来。还是阿棘开口解释:“小姐,润物堂肇自前朝某隐世大儒之手,先生秉承‘有教无类‘之志,在佛安开辟看草堂,不取束脩,广纳寒门子弟。后来有仁人暗助银两米粟,大江南北都建了学堂,后又发展出像小梅书院一样的小私塾来。”
      “小姐可能是长在深闺中不晓得,我们小时候都是在学堂里识字读书的。”
      柳清澜大为吃惊,这不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吗?
      “那岂不是人人都可以考取功名了?”
      阿棘摇头,他回道:“学堂教小孩只教到十岁,基础的读书识字虽无碍,但若想考取功名,还是要去正规的私塾。”
      “不过也有的润物堂会教那些不识字的老人,或者有教些手艺活的。我们丫鬟也有类似的学堂。”
      哦,还有职业学校!柳清澜点头,她想这背后肯定还是那个穿越者搞得,这人看来和她不一样,是个胸怀天下的能人…又是搞钱庄,又是办学堂,难道她穿越的不是古代言情文,而是励志种田文?
      “那位大儒可还在?背后是谁在资助呢?”
      阿棘摇头,这他从未关注过。
      可惜线索又一次断了,柳清澜叹气,不过很快又振作起来,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个重要的新发现了。
      几个人围着桌子讲了半柱香,桌子上的蜡烛忽然摇曳起来,原是兰草开门进来,外面的大风也跟着不请自来。
      兰草又烧了热茶,用的是江南特产的绿毛尖,入嘴苦涩,但后劲甘甜,韵味十足。
      她替柳清澜斟满了茶杯,有些担忧地说:“小姐,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了,偏方地势低,我怕有积水,要不要去看一眼?”
      柳清澜坐的久了也说累了,便站起身跟着兰草去门口看外面。
      果真是狂风大作,暴雨连绵。
      柳清澜抹了抹脸颊,已被溅了好几滴雨珠。
      “唉,阿棘,林栢,你们快去拿斗笠披风去偏院看看吧。”

      与此同时,榕城府衙里,陆文焕正着鹭鸶补服迎于府衙二堂,拜见某位不速之客:“下官刚来此就任,还未熟悉工作,若有招待不周,望萧公子海涵。”
      “陆大人,您说笑了。”来人一身靛青书生打扮,素白腰带悬一枚青玉坠,玉上刻的字歪歪扭扭,看不真切。”
      陆文焕让人给萧昉昭——当朝四皇子看茶,自己也不再客气,行礼后便落坐了。
      易一身上淋了雨,跟着官府衙役去了偏殿换衣服,没跟着萧昉昭进殿,否则以他的性子,必然会在心里给这位陆中堂记一笔,再回朝廷上参他一笔:不敬礼数。
      “公子,这是江南独有的紫笋,都说这茶口感清冽而带兰韵,还请您一品。”
      萧昉昭没动茶杯,只是含笑道:“陆大人多礼了,今日冒昧登门,是我不请自来,叨扰府衙清净了。”
      见对方不喝茶,陆文焕心里不禁琢磨起来。在京中时他曾听闻四皇子身世特殊,一向不受官家喜爱,特别是他的母妃死后,官家在没见过他的面。一年前官家借由钦天监的奏报,想了个‘查勘风水’的名头,给了四皇子一个四品闲差,把他从京中打发走了。
      陆文焕原以为这位皇子是个爱玩乐的,来官府不过是要些便利(银钱或招待),故而没把对方放在眼里,只想着随便应付一下。可现在看对面的架势,难不成他还真想执行差事,来榕城勘查所谓的龙脉风水?
      “萧公子此次前来,可是要勘查地脉,还是为观摩河工?下官可遣书吏陪同行览。”
      萧昉昭打量了陆文焕的表情,见他不慌不忙,不卑不亢,一副愿听安排的模样,面露微笑,语气缓慢道:“这倒不急,我更想去都水监看看,但我现在的身份不便,特意来求陆大人个方便。”
      都水监是各个州、县府开设的机构,专门用来存放当地的一些官府文书,包括水利档案。这种机密文件,哪怕是高级官员,也只能在衙门内查阅,陆文焕也如此。
      他没想到萧四子居然直接开口要进都水监,当场额头就落了汗。
      榕城这地方,陆文焕表面上是第一次来,实际却不同。他原是居养院(孤儿院)的孩子,在榕城的郊外长大,那时小梅书院刚成立,他是第一批被招进去的书童。因为读书优异,陆文焕被江南钱氏的家主看上,十岁后便被送去了北方的燕齐读书。
      由于凉朝法律规定,从商者不可考取功名,且妻子的母家为商户的,官不达四品(也就是说最高的官就是五品了)。故而江南的几大氏族,都是暗中资助学子,以此输送人才进从朝廷,为自己谋得些好处。
      陆文焕便是这样的学子,钱家于他有恩,故而他对钱家的一些作法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例如修河堤用的材料,都是从钱家裁定购买的。这之间的利益纠葛,那就复杂了。
      这样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陆文焕并不知眼前的萧四是个怎样的人,所以他也不敢贸然让萧四去都水监查看各种档案,万一被追责了,自己的官保不住,怕是钱家也要被拉下水。
      萧昉昭见陆文焕犹豫,心中便清楚了一二,他笑道:“陆大人不方便?那萧某也不会强求。明日您带我去榭花街转转,我听说那边的小吃街很热闹。”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陆文焕转着眼珠还想再解释,萧昉昭却伸手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好茶,陆大人真是好品味。”
      “萧公子谬赞,若您喜欢,在下让罗中堂给您包两袋。”
      两人之后便围着这茶叶闲聊了一会儿,直到屋外的雨声渐渐停下来。阳光穿过云层,将雨后的天地缝合成一副湿漉漉的锦绣。
      萧昉昭告别了陆文焕,与他约好明日下午未时在谢花街口相会。他抬头便看见一片湛蓝的天,不禁感慨:“明日是个大晴天啊,真好。”
      府衙的门差见萧昉昭一行人渐行渐远,连忙回去禀报陆中堂。
      得了消息,跟着陆文焕一齐来的何七连忙把其他官员遣去工作,自己则留下来与陆文焕商议:“陆兄,这位四爷,该不是发现了什么吧?”
      陆文焕瞧着手中已经变凉的茶盏,没了刚才殷勤的脸色,反之冷笑道:“发现了又如何,这里是江南,官家都不好插足的地方,他一个不受宠的四皇子,想翻天覆地也得掂量掂量。”
      何七还是一脸的担忧,他知如今顶上的那位向来不喜商户,若是此番有了摩擦,怕不是处境更难。
      陆文焕知道何七在想什么,安慰他道:“何兄不必多虑,明日我与他同游,再打探下他的意思。他不过还是个黄口小儿,说不定只是想从中谋些好处罢了,就和他那个大哥一样。”
      “陆兄如此说,我便安心了,只是钱家那边,也需通知下,若是真去查了料,也好让他们那边早做准备。”
      陆文焕听着有理,立刻拿来纸笔,起草给钱氏写了封密信,让何七找线人速速送去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倾缸大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