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 53 章 ...
-
番外二:算法与直觉的博弈
墨星科技步入稳定发展期后,楚墨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但他对技术的钻研热情丝毫未减。最近,他迷上了研究一种新的算法优化模型,常常在书房一坐就是大半天,连庄维越叫他吃饭都要三催四请。
庄维越看在眼里,既欣慰于他对事业的专注,又担心他故态复萌,回到过去那种废寝忘食、不顾身体的状态。几次提醒效果不佳后,庄维越决定换个方式。
这天晚上,楚墨又对着满屏的代码蹙眉沉思,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庄维越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进来,放在他手边,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
“遇到难题了?”庄维越拉过一张椅子,在他身边坐下。
楚墨头也没抬,含糊地“嗯”了一声,手指依旧没停。
庄维越也不催促,就安静地看着他屏幕上一行行滚动的、对他来说如同天书的代码。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开口,语气带着一丝好奇:“你这个模型,核心是提升预测精度,对吧?”
楚墨有些意外地瞥了他一眼,点了点头。他很少和庄维越深入讨论具体的技术问题,一方面觉得庄维越未必感兴趣,另一方面也觉得他可能听不懂。
“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庄维越身体微微前倾,指着屏幕上某一处复杂的参数耦合区域,“这里,你们是不是在试图用多层嵌套来逼近一个非线性函数?”
楚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庄维越指出的正是当前模型的一个关键瓶颈所在。
“嗯。”楚墨再次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
“我在想,”庄维越摸着下巴,若有所思,“有时候商业决策也面临类似情况,变量太多,关系复杂,模型再精密也可能失准。这时候,我们往往会借助一些……嗯,可以说是经验直觉,或者叫‘模糊逻辑’?不一定完全精确,但往往能抓住大方向,避开明显的陷阱。”
他顿了顿,看向楚墨:“你的算法,是不是太追求绝对精确,反而被这些复杂的局部相互作用困住了?也许可以试试引入一个轻量级的、基于历史成功模式匹配的‘直觉’筛选器,先粗筛一遍,排除掉明显不合理的路径,再把资源集中在更有希望的几个方向进行深度计算?”
楚墨愣住了,盯着屏幕,手指无意识地停下了敲击。庄维越的话像一道灵光,劈开了他思维里某个僵化的角落。他一直沉浸在数学的严谨和逻辑的闭环里,试图用更复杂的模型去解决复杂度带来的问题,却忘了有时候,跳出绝对精确的框架,引入一些“不完美”的启发式思维,反而能柳暗花明。
他看着庄维越,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敬佩。这个男人,明明不懂他领域内那些艰深的数学工具,却凭借在另一个领域磨练出的宏观思维和洞察力,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另一种可能解法。
“……有道理。”楚墨低声说,手指重新放回键盘,但这次不再是盲目的敲击,而是带着新的思路开始尝试。
庄维越看着他瞬间被点亮的侧脸和重新燃起斗志的眼神,嘴角微扬。他没有再打扰,只是轻轻将果盘又往他手边推了推,便安静地起身离开了书房。
接下来的几天,楚墨完全沉浸在对新思路的验证中。他按照庄维越提示的方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模式匹配前置模块。结果令人惊喜,算法的整体效率提升了近百分之二十,而且在一些极端案例上的表现更加稳健。
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楚墨难得地提前结束了工作。他走出书房,看到庄维越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着财经新闻。
听到脚步声,庄维越抬起头,笑着问:“解决了?”
楚墨走到他身边坐下,点了点头,停顿了一下,补充道:“你的方法,有效。”
庄维越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语气带着得意:“看来,庄总的商业直觉,偶尔也能在楚博士的算法世界里派上用场。”
楚墨看着他得意的样子,没有反驳,反而极轻地笑了一下。那笑容很淡,却像冰雪初融,带着清澈的暖意。
“不过,”庄维越凑近他,故意压低声音,“下次再让我发现你因为搞研究忘记吃饭睡觉,我可就要动用‘家规’了。这次算是将功补过。”
楚墨耳根微热,别开脸,小声嘟囔:“……知道了。”
庄维越心满意足地将人搂进怀里。他喜欢看楚墨在专业领域闪闪发光的样子,也享受这种能在他遇到瓶颈时,以另一种方式给予支持和启发的亲密感。
这晚,他们没有讨论复杂的算法和商业策略,只是一起看了部轻松的电影。元宝趴在两人中间,睡得四仰八叉。
电影结束时,楚墨忽然说:“下次……庄氏如果有什么数据建模或预测方面的需求,可以拿给我看看。”
庄维越愣了一下,随即心底涌上一阵暖流。这是楚墨第一次主动提出,要用他的专业能力,介入到庄维越的世界里。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offer,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接纳和融合。
“好啊。”庄维越握紧了他的手,笑容深邃,“那就提前谢谢楚博士的技术支援了。报酬嘛……就用一辈子的薄荷茶和陪伴来支付,怎么样?”
楚墨没有回答,只是将头靠在了他的肩膀上,默认了这个“不平等条约”。
窗外月色正好,室内灯火温馨。算法与直觉的博弈,最终收获的是思维的碰撞与情感的共鸣。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独立闪耀,又能在对方的疆域里留下独特的印记,这或许就是爱情最美好的形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