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能陪伴母后才是挽霓几世修来的福分。 ...
-
次日,苏挽霓是在一阵细碎的花香中醒来的。她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便是太后含笑的眸子,正支着头侧躺在身边,不知看了她多久。
“醒了?”太后声音带着晨起的慵懒,指尖轻轻拂过她脸颊,“睡得可好?”
苏挽霓想起昨夜那个缠绵的吻,脸颊微热,点了点头,将半张脸埋进锦被里,只露出一双弯弯的眼睛。
太后被她这小女儿情态逗乐,低笑出声,伸手将她连人带被揽近些:“那便起来吧,今日天气极好,陪哀家去园子里走走。”
用过早膳,两人并未带太多随从,只由几个心腹宫人远远跟着,信步往御花园深处走去。经过一夜春雨的洗涤,园中草木愈发青翠欲滴,尤其是海棠坞,粉白的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走到那几株最繁茂的西府海棠下,太后忽然停下了脚步。她伸手,小心翼翼地折下一小枝开得正盛的海棠,花瓣娇嫩,在她指尖轻颤。
“低头。”太后转向苏挽霓,柔声道。
苏挽霓不明所以,却还是顺从地微微低下头。下一刻,她便感觉到太后将那枝海棠,轻轻地、郑重地簪在了她的发髻间。
不同于昨日赐给李微的那枚华贵金簪,这只是一枝带着晨露的鲜花,甚至算不上名贵。可太后为她簪花时那专注而温柔的神情,指尖拂过发丝时的小心翼翼,却让苏挽霓的心瞬间被填得满满的。
“人比花娇。”太后端详着她,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爱恋,“这鲜花,才配得上哀家的挽霓。”
苏挽霓抬手,轻轻触碰了一下鬓边的海棠,花瓣柔软的触感从指尖一直传到心底。她抬眼,望进太后深邃的眸中,那里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以及她发间那抹娇艳的粉白。
“母后……”她声音微哽,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句,“谢谢母后。”
“傻话。”太后执起她的手,与她十指相扣,牵着她继续往前走,“与你之间,何须言谢。”
两人沿着落英缤纷的小径缓缓而行,阳光透过花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落在她们紧紧交握的手上。
“还记得你刚入宫那年吗?”太后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回忆的悠远,“也是这样的春天,你穿着鹅黄的宫装,站在先帝和哀家面前,紧张得手都在抖。”
苏挽霓想起往事,也不禁莞尔:“那时挽霓年幼,见识浅薄,只觉得天家威严,不敢直视。”
“可哀家那时就在想,”太后停下脚步,转头看她,目光柔和,“这小姑娘眼神清亮,模样可人,放在这深宫里,不知是福是祸。”她轻轻握紧了苏挽霓的手,“如今看来,是福。是哀家的福气。”
这话里的情意太重,苏挽霓只觉得眼眶发热。她何其有幸,能得此人倾心相待。
“能陪伴母后,才是挽霓几世修来的福分。”她回握住太后的手,力道坚定。
正说着,不远处传来承嗣和李微的说笑声,想必是下了学过来玩耍。太后与苏挽霓相视一笑,极有默契地松开手,稍稍拉开了些距离,恢复了平日里端庄持重的模样,只是那交汇的眼神里,依旧流淌着只有彼此才懂的温情。
承嗣跑过来,一眼就看到了苏挽霓发间的海棠,拍手笑道:“母后戴花真好看!比画上的仙子还好看!”
李微也细声细气地附和:“皇后娘娘容颜姝丽,鲜花亦只是点缀。”
太后闻言,眼中笑意更深,意味深长地看了苏挽霓一眼,才对孩子们道:“就你们嘴甜。今日的功课可都做完了?”
看着承嗣拉着李微又开始叽叽喳喳,太后微微侧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对苏挽霓低语:
“他们说得不对。”
苏挽霓疑惑地看向她。
太后唇角勾起一抹浅笑,目光落在她鬓边的海棠上,声音轻柔如风:
“不是花点缀了你,是你,让这花有了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