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皇婚困局:贵家嫡女的剑与绣 》 ...


  •   贵宝栋在京城担任律部尚书这一重要官职,他为人正直,执法如山,在京城里有着很高的威望。然而,成婚几年来,他一直没有子女,这成了他和赵氏心中的一丝遗憾。小婶赵氏是个知书达理、精明能干的女人。她的父亲曾是辽州知府,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当年,贵宝栋凭借着哥嫂的资助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考取了状元,随后被分配到辽州做监管。他不仅文才出众,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人品高尚,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百姓关怀备至。他的这些优点被赵知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赵知府觉得贵宝栋是个不可多得的好青年,便请求皇后赐婚,这才使得赵氏与贵宝栋喜结良缘。 如今,赵知府自称现年岁已高,便携两个儿子告老还乡,回到家乡享受天伦之乐。赵氏从小受父母的熏陶和影响,不仅精通诗词歌赋,能够出口成章,写出一首首优美的诗词;又特别喜欢武枪弄棒,她常常在闲暇时光练习武术,身姿矫健,英姿飒爽。赵氏这个小婶和贵文安的关系特别好,每次回章县都给文安带好多小礼品。那些小礼品有的是精美的小饰品,有的是有趣的玩具,还有的是珍贵的书籍。当然,其他孩子也都有份,就连小草都有。这也是小草特别特别喜欢贵家的地方。不过,给文安的礼品就是特别多一些,每次文安收到小婶的礼品,都会开心地围着赵氏一会儿让抱抱,一会儿拉着手的。 冯氏与贵夫子商量后,觉得不能看着弟弟没有子女这样生活下去。他们又看到安安和叔婶特别亲近,就试探着问了二弟与弟媳。其实,夫妻俩早有此意,只是不敢再劳烦兄嫂。他们觉得兄嫂养一大家人,又要供自己读书、娶妻、成家、买房,已经竭尽全力了。如今,兄嫂还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过继给自己,他们感动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就这样,4岁的贵文安高高兴兴地被接到京城。贵宝栋在家中请了小丫鬟专门照顾安安,陪安安读书。小丫鬟温柔善良,对安安照顾得无微不至。还请了个武学师傅带安安练武,武学师傅专门教小孩儿武术基础的,教学有方,安安在他的教导下,武功进步很快。两年后,赵氏忽然怀孕了,贵家上下大喜。冯氏想带回安安,怕孩子吵闹影响赵氏保胎。赵氏着急地说:“嫂嫂啊,安安是我们夫妻俩的命,没有安安,哪里还有我和肚子里的孩子,安安就是我们家的福星,我们夫妻俩不能因为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不要自己的大女儿了,那是不行的!”赵氏紧紧地拉着冯氏的手,眼中满是真诚和坚定。现如今,贵文安已经16岁,生得清丽绝俗,宛如一朵盛开在山间的百合花,清新脱俗。她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文武双全。她饱读诗书,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武艺高强,一套剑法舞得行云流水。弟弟已经10岁,在姐姐的引领和陪伴下,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小叔家每天都是吟诗练字、习武健身的和谐景象。姐姐对弟弟宠爱有加,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弟弟;弟弟对姐姐恭敬友爱,听从姐姐的教导。贵宝栋和赵氏从来没有因为教育子女而困扰过,贵文安平时在家里除了读书练武,接送弟弟上学院 ,其余时间就是去自己的绣品店,现在不少王公大臣家的内眷,特别是那些世家小姐,都喜欢来这小店挑选绣品,现在的小店已经小有名气。但是贵宝栋夫妻俩正为一件事儿困扰,几年前荣贵妃约赵氏去宫中游玩,皇帝召见了贵宝栋和赵氏,寻问了贵文安的一些事儿,并指婚给大皇子,大皇子整天在书房,听说有隐疾,以前姑姑在世时,曾悄悄的告诉她,孩子们不要与皇室成姻,皇宫是虎狼之窝,伴君如伴虎啊!此时的赵氏对姑姑的告诫和思念如潮水般将她淹没,难受得连呼吸都带着痛。贵文范这几日觉得父亲有心事儿,就问母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开始冯氏不告诉她,在贵文范软磨硬泡下,冯氏告诉她,皇帝指婚大皇子与姐姐贵文安,听说大皇子有隐疾,皇帝有6个皇子,现在没有太子。贵文范想了想,说“娘亲,告诉爹爹不要犯愁,等童生府试后,我去皇城看看。”又想了想说“快快写信,让安安姐姐先回来躲一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