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桃花医馆的寻常日 ...
-
江南的春日总来得早,三月初,桃花医馆门前的两株老桃树就缀满了花苞,粉白的花骨朵挤在枝头,风一吹,便晃出满院的温柔。
苏砚刚把晾晒好的草药收进药房,就听见前院传来孩童的笑声。他擦了擦手走出去,只见纪妄蹲在桃树下,正拿着一根竹枝,给两个穿粗布衣裳的孩子画兔子。孩子们凑在他身边,小脑袋挤在一起,眼睛亮晶晶的,像极了当年在云台山遇到的小鹿。
“纪先生,你画的兔子怎么没有尾巴呀?”穿蓝布褂子的小男孩指着地上的画,脆生生地问。
纪妄故意皱了皱眉,装作苦恼的样子:“哦?是忘了吗?那你们说说,兔子的尾巴该画成什么样?”
两个孩子立刻叽叽喳喳地争论起来,一个说该画成圆滚滚的小球,一个说要画成细细的毛团。苏砚靠在门框上看着,嘴角忍不住上扬——当年那个在破庙里紧握石剑、眼神锐利的少年,如今身上早已没了半分凌厉,只剩下温润的笑意,连指尖沾着的泥土,都透着烟火气。
“阿砚,药材收好了?”纪妄抬头看见他,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刚才王婶来说,她家阿妹的咳嗽好多了,让我们今晚去家里吃荠菜饺子。”
苏砚点头,刚要说话,就看见苏清月提着一个食盒从外面回来,食盒上还沾着露水。“哥,纪大哥,你们快尝尝!”她掀开食盒,里面是刚做好的桃花糕,粉嫩嫩的糕点上还嵌着一朵完整的桃花,“我今早去后山采的桃花,刚蒸好,还热着呢。”
纪妄拿起一块,咬了一口,清甜的花香在嘴里散开,带着淡淡的米香。“清月的手艺又进步了,比去年的还好吃。”他笑着说,又拿起一块递给苏砚,“你也尝尝,甜而不腻,正好解解药材的苦味。”
苏砚接过桃花糕,指尖碰到纪妄的手,温热的触感让他心里一动。他想起多年前在云台山的石室里,纪妄拿着雪灵草对他笑,说要一起用医经救治更多的人;想起他们走遍大江南北,在偏远的山村为百姓诊病,在风雪里守着熬药的陶罐,在星空下分享一块干粮……那些曾经觉得艰难的日子,如今回想起来,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
“对了,”苏清月突然想起什么,从食盒里拿出一封信,“今早邮差送来的,是京城的李大人写来的,说京郊的疫病已经控制住了,还说要多谢我们寄过去的医书抄本。”
纪妄接过信,快速看了一遍,递给苏砚:“李大人说,他们打算在京城开设医馆,让更多医者学习医经上的知识,以后就能少些疫病横行的日子了。”
苏砚看着信上的字迹,心里满是欣慰。当年他们整理医经抄本时,还担心这些知识难以传播,如今看来,那些付出都没有白费。他抬头看向纪妄,正好对上纪妄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便懂了彼此的心意。
傍晚时分,王婶家的饺子熟了,香气飘出老远。两个孩子拉着纪妄的手,蹦蹦跳跳地往王婶家走,苏砚和苏清月跟在后面,看着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路过桃花医馆时,苏砚回头看了一眼,门前的桃花不知何时开了几朵,粉白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温柔得不像话。他想起纪妄当年说的话,说要留在这个有牵挂、有想守护的一切的地方。
如今,他们做到了。
没有惊心动魄的追杀,没有生死攸关的考验,只有寻常的日子,温暖的陪伴,和身边那个人始终不变的笑容。
苏砚握紧纪妄的手,指尖传来的温度让他无比安心。他知道,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会一起在桃花树下晒太阳,一起为百姓诊病,一起把医经上的知识传给更多的人,一起把这寻常的日子,过成最珍贵的时光。
风又吹过,桃花瓣落在他们的肩头,温柔得像是这个世界最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