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31章 ...

  •   京都,皇宫御书房内。

      暖色灯火徐徐漫过明黄龙袍,金色龙纹熠熠生辉。案前男子伏案疾书,时而蹙眉凝思,下笔千言,时而闭目沉想,指尖轻叩案几,正是当朝天子弘正帝。

      说起来,当今天子继位不过一年。也就是去年这时候,先帝驾崩,享年五十二,熬了小半辈子、年近三十的弘正帝终于得以登上龙位。
      可笑先帝晚年用人唯亲,一心向佛、怠于朝政,朝堂明面上欣欣向荣,背地里千疮百孔。是以,这一年以来,弘正帝励精图治,埋首政务,从未懈怠,渐渐以科举之名提拔了一些寒门子弟,有意改革吏治。只不过,这些年朝中那些守旧派的老大臣跳得老高,整顿朝野的心思便暂且搁下,且待来日。

      就在这时,阵阵脚步声缓缓响起,身穿蓝色衣衫的太监悄然走到皇帝身边,轻声劝道:“陛下,时候不早了,您该歇息了。”

      弘正帝这才将毛笔放在桌边的笔搁上,随口问道:“刘福,几时了?”
      太监总管刘福弯下腰,道:“回陛下,快至亥时了。”

      弘正帝一个眼神,刘福便识趣地将双手搭在帝王的肩膀上,卖力地揉起来,力道不大不小,终于叫天子眉头缓缓舒展开来,闭目养神。

      倏忽之间,只听得一声动静,御书房外的小太监跑了进来,喊道:“陛下,门外有人求见。”
      弘正帝猛然抬头,一个眼神扫过去,问道:“何人?”
      小太监:“回陛下,是尚书令沈大人求见!”

      “……沈尚书?”弘正帝心头一跳,眼神示意身边的太监不必继续,挥手道,“快叫他进来。”
      “是。”

      不多时,沈尚书便步入御书房,沉声禀告:“臣参见陛下。”
      弘正帝叫他不必多礼,又问:“爱卿深夜造访,所为何事?”
      沈尚书迅速回道:“关于江南临江城一事。”

      “临江城?”弘正帝眉头微皱,“朕若是没记错的话,前些日子不是派高御史南下巡视了吗?”
      沈尚书便道:“说来惭愧。犬子前些时日听闻陛下有意为他指婚,一时糊涂,竟南下逃婚至临江城,误打误撞发觉此地蹊跷。城外难民流离失所,城内奸商哄抬米价,更有‘米肉’之骇事。”

      “竟有此事?”弘正帝直起身来,目光如炬。

      沈尚书俯首,快步上前将一封信呈于案上。弘正帝接过后一目十行,看到“米肉”“灾民”时顿时面色一冷,把信纸往桌案上重重一摔,呵斥道:“好哇,竟敢阳奉阴违,罔顾人民,无法无天至此!快,给朕把柳长卿叫进宫来,再把此事交由刑部审办,连夜追查,限期三日之内,必定要将此贪官捉拿归案!”

      刘福忙诺诺连声,不敢有半分耽搁,转头便走出房门,高声吩咐:“传陛下口谕!急召刑部尚书即刻觐见,一刻也误不得,快些去!”
      书房外的两个小太监对视一眼,慌忙应喏,身影匆匆掠过回廊,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
      同一时刻,临江城城郊。

      “老廖,明日的粮税,可怎么交差哟?”妇人长叹一声,“如今已是这般光景,为何还要向咱们寻常百姓催缴赋税?那些富商大户家底厚得很,怎不多向他们征缴点?”

      她顿了顿,见丈夫毫无反应,只好伸出手推搡一番:“怎么了?要不……你去那太平仓里借……”
      “说什么胡话呢。”廖松侧卧在床头,这才翻过身,打断妻子的话语,“官家的粮,哪里是我们能挪用的。再者,我管的是外仓,内仓的门都摸不着,如何去借?”

      “咚,咚,咚。”
      大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

      今日分明是自个儿的休假日。廖松心里犯嘀咕,随口安抚了几句妻子,便穿上衣服走出来,推开院门,懒懒问道:“谁啊?”
      等到看清眼前两位时,他微微愣住,反问道:“两位恩人小公子?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转眼见叶昭与沈清淮二人欲言又止,廖松反应过来,侧身将二人让进院内,又迅速关好门,缓缓开口道:“今日造访……可是有要事?”

      叶昭与沈清淮对视一眼,率先将白日税吏逼税之事简明扼要复述一番,又问起“太平仓”。
      廖松便回道:“这太平仓嘛,便是城内最大的官仓,丰年籴入,荒年粜出,以此平抑粮价,安定民生。太平太平,取自天下太平之意。”

      沈清淮这时缓缓开口:“我们也不是外人。事已至此,也不瞒您,我二人实乃京中来人。京城是什么地方,阁下应当明白得很。只想问问廖叔,这太平仓可有什么蹊跷事?”

      廖松脸色微变,回道:“这……其中蹊跷怕是也有,只是我也不甚清楚。身为一个小老百姓,能混口饭吃已是大吉了,旁的哪里还敢管呢?”
      略一迟疑,他又问:“不知两位之意,是要……”

      叶昭:“劳烦廖叔稍稍行个方便,帮我们入那太平仓。就算后头出了什么事,只与我二人有关,绝不牵扯到你半分。”
      “探查官仓,是杀头的大罪啊!”廖松面色剧变,压根没想到他们二人打的是这般主意,半晌叹道,“我……我实在是不清楚内里的情况,也没法放你们进去啊。”

      沈清淮:“你应当也已知晓,如今高御史已来巡查。若官仓真有什么事,一旦有天灾人祸,或者御史深查下去,第一个被推出来顶罪的,会是哪些人?荀掌柜死得悄无声息、周家庄之事被轻轻掀过,如今……”
      听了这话,廖松的脸色一点一点地变了。

      沈清歌趁热打铁,放柔了声音:“我们探查,不仅是为了姜平,为了那些被逼税的百姓,也是为了自救,更是为了揪出这临江城的蠹虫。只望您……帮衬一二。”

      好半晌,廖松压低声音,低低道:“……内仓的具体存储和账目我确实不知,但仓廪的布局图,我……我因早年参与过修缮,私下凭记忆绘制过一份简图,或许对二位有用。还有那仓廪的钥匙,应当在……”

      ***
      太平仓,墙外。

      “王老五,这夜黑风高的,要不咱俩出去喝些酒吧,肚里没点热乎气实在顶不住啊。”稍胖些的仓吏呼出一口热气,朝同伴建议道。
      被称作“王老五”的个子瘦高些,抱着胳膊跺着脚,语气却不大赞同:“喝喝喝,老邓你就知道喝。上回喝酒误了事,你给忘记了?别连带着老子跟着受罚。”

      “嗐!那能一样吗?”老邓笑笑,眯起眼道,“就打一壶,轮流抿两口暖暖身子,误不了事。再说了,这鬼天气,哪里有人查岗?”
      王老五便道:“要去你去,我可不去……”

      “我请客!”
      “……不是请不请客的事。”
      “那什么?”
      “最近御史不是来了吗,上头管得严。”
      “哎哟,怕什么。要我说……”

      话还没说完,破空声突然响起,几颗石子突然飞了过来,紧接着男人身体一僵,突然倒了下去。旁边的王老五意识到不对,正打算扭头望向身后,随即软绵绵地瘫倒在地。

      叶昭从阴影中闪出,动作麻利地在两人身上摸索出钥匙,转头又将他们拖到更隐蔽的杂物堆后,正琢磨时身后传来动静,扭头见沈清淮不知从哪拿来根绳子,递了过来。

      “好家伙……”叶昭微微感慨了一下,毫不客气地接了过来,她先是剥下地上两人的号衣与帽子,一套递与沈清淮,另一套自己换上,再是用绳子捆住那两小仓吏,又撕了块衣料揉成两团塞入他们口中,心中暗道声“得罪”。
      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丝毫不带磕绊的,简直让人都要怀疑起叶昭是不是什么在逃凶犯了。

      扭过头时,见沈清淮已换好衣服,叶昭朝他露出个安心的笑容:“我们走吧。放心,我记性好得很,那图我已记得一清二楚。若真出什么事,我定会上前。你只管头也不回地走,千万莫要回头。”
      沈清淮站在原地,只觉心口暖流涌动,半晌轻轻点了点头。

      随后发生的事情顺理成章,他们避开主要的巡逻路线,顺利地穿过几重院落,终于来到了内仓,只见那扇厚重、紧闭的大门上挂着一把硕大的黄铜锁。
      话不多说,叶昭将钥匙串递给沈清淮,示意他仔细辨认钥匙孔的形状尝试开锁,自己转而后退几步在附近望风。

      不多时,她环顾四周,忽而闻得“咔哒”一声轻响,连忙转过身来,对上沈清淮灼灼目光。
      锁开了!

      两人不再耽搁,连忙合力推开沉重的仓门,一股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险些叫人呛得咳嗽出声。
      然而,待他们关好门,再度走近,出乎意料的是,映入眼帘的不是黄澄澄的新米,而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灰黑。屋子里堆放着许多早已破损的麻袋,露出里面板结成块、长满霉斑的粮食,甚至借着从窗缝间流露的月光……能看到地上挪动的几条虫子,细细又小小。

      ——这里头摆得,竟然全部都是些霉米!

      “这……!”叶昭瞳孔猛缩,压低声音喃喃道,“太平仓里,存的竟全是霉米?!那他们以前还有最近加紧征收上来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
      沈清淮并不言语,神色严肃。

      就在这时,门外忽而又传来脚步声!

      叶昭正打算扭头,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已被身旁的男人拉着躲到了另一侧。只见前头恰好有几个巨大且堆得极高的麻袋垛,再前面还有几个散落的空麻袋作为额外遮掩,不仔细搜查的话应当极难发现。只不过,此处空间狭隘,两人的身体几乎严丝合缝地贴在了一起。

      他们刚藏好身形,屏住呼吸,内仓沉重的大门就再次被完全推开了。明亮的火把光陡然涌入,驱散了近处的黑暗。为避免打草惊蛇,他们依旧没有吭声,只是静静待着。

      脚步声渐近,交谈声很快响起。

      “高大人,这便是历年存下的陈粮,虽有些陈旧,但关键时分,也能应应急,足以显示我临江府库并非空空如也啊。”
      “嗯。贾知县治理地方,颇有‘成效’,本官自会如实禀报。至于这些‘陈粮’嘛……如何处理,贾知县想必已有章程?”

      叶昭瞬间竖起耳朵,心中波涛汹涌。
      若是自己没有听错,这是那贾知县与高御史的声音!!!

      谈话还在继续:
      “大人放心,下官已安排妥当,不日便会将这些‘陈粮’与米行中那些……嗯,品相稍次的米粮‘混合’一番,充作今岁上缴的漕粮运往京城。
      “贾大人办事,本官自然放心得很。”

      “此事还多谢大人仰仗。”
      “嗯。”

      “那,之前备下的那些东西,大人可愿意赏脸收下?”
      “贾知县礼太重,本官怕是担待不起。”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点儿钱倒也不算什么,只是盼大人回京之后,能在圣上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在下便感激不尽了。”
      “罢了,你且放宽心……”

      叶昭听得心惊肉跳,胸中怒火翻腾,心道原来两人不过是一丘之貉,“父母官”不称职也就罢了,就连御史居然也是个吃白饭的。
      官仓的好米早已被贾德裕偷梁换柱,搬到了米行高价售卖,中饱私囊。后又加紧向姜平那样的百姓催逼来的粮食,竟然是要和这些毒害人的霉米混合在一起,冒充好粮上缴朝廷。岂止是贪腐,更是欺君罔上,视百姓和将士性命如草芥!
      小小的临江县尚且如此,这偌大的朝廷,偌大的大梁,背后不知还有多少数不清的蛀虫呢!

      就在这时,高达轩似乎觉得此地气味难闻,用袖子掩了掩鼻,淡淡道:“此地不宜久留,贾知县,剩下的事,你好自为之。”
      “是是是,大人请!”贾德裕连忙躬身引路。

      一行人眼看就要出去。
      偏偏这时,就在火把光芒移动,即将掠过他们藏身之处时,一名随从脚下似乎踢到了什么东西,发出了一声不大不小的脆响——随从低头去看,便见那是个小小的量米斗,顺着刚才踢出的方向滚去,最后停在了一处。

      正是叶昭与沈清淮藏身的麻袋前方!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保底每周三更,努力码字中。 *新人首本古言,多有不足,烦请担待,感谢收藏,承诺绝对不坑!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