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旁观者·周铭的独白 ...
-
很多人都说,我是陆总最信任的心腹。跟了他十几年,从他还是陆家一个崭露头角、却处处受掣肘的年轻少爷,到他一步步铲除异己、最终牢牢掌控整个陆氏集团,再到后来……那些发生的事情。
信任吗?或许吧。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台精密仪器,负责执行指令,处理麻烦,确保陆总的意志得以贯彻,确保陆氏这艘巨轮始终沿着他设定的航道前行,无论那航道是通向辉煌,还是……深渊。
我见过林微少爷很多样子。
最早的时候,他还是个半大的孩子,被老夫人养在老宅,漂亮得像个瓷娃娃,眼神怯生生的,却又总忍不住追随着陆总的身影。那时陆总对他……算不上多亲近,但总归是有一份责任在。会过问他的学业,会在他生病时拧着眉叫最好的医生,偶尔出差回来,也会记得带一份给他那份礼物——虽然常常是秘书挑的。
后来,他长大了些,那份怯生生变成了小心翼翼的仰慕和讨好。他会因为陆总一句随口夸赞偷偷开心好几天,也会因为陆总一个不悦的眼神而忐忑不安。我看得懂他眼里的光,那是一个少年无法掩饰的爱慕。但陆总……陆总那时的心思全在集团和那些虎视眈眈的亲戚身上,或许看到了,或许根本没在意,又或许,是刻意忽略了。他那样的人,怎么会允许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不稳定”因素。
再后来,就是苏澈出现。
那场荒唐的成人礼,那场更加荒唐的“意外”,那场充满恨意和报复的婚姻……我几乎是全程旁观,按照陆总的指令,处理所有后续:压下舆论,办理手续,将林微少爷送进那座顶层公寓。
我至今还记得去接林微少爷出院、让他签署婚前协议的那天。他那么瘦,那么苍白,靠在病床上,像一碰即碎的琉璃。我把文件递给他,说了陆总的要求。他低着头,沉默了很久,然后拿起笔,手抖得厉害,几乎握不住,却还是一笔一划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没有哭闹,没有质问,只有一种让人心惊的死寂。
那一刻,我心里第一次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适的预感。我觉得事情不该是这样的。但我的职责不是质疑,是执行。
我成了那座公寓的常客,负责“汇报”外界情况,主要是陆总如何带着苏澈出席各种场合,如何对他关怀备至。每一次汇报,都像是在凌迟那个已经足够脆弱的灵魂。我看着他从最初的还会流泪,到后来的麻木空洞,再到后来的形销骨立、生机渐灭。
我不是没有向陆总反映过。我说林微少爷状态很不好,可能需要干预。但陆总那时被恨意和一种扭曲的掌控欲蒙蔽了双眼,他只认为那是林微的算计和博取同情,甚至警告我不要多事。
直到后来,他亲眼看到林微缩在角落,攥着那双小鞋子崩溃呓语;直到他亲眼看到林微撞向墙壁决绝求死……他才似乎,终于有那么一点,从那种疯狂的报复情绪里清醒过来一点。
但太晚了。
裂缝已经太大,无法弥补。
他改用更极端的方式囚禁他,用那个乌木盒子威胁他。他以为这样就能留住他。真是……可笑又可悲。
林微少爷跳下去的那天,我也在楼下。我看着那道身影坠落,听着陆总那声撕心裂肺的、完全不似人声的嘶吼。那一刻,我知道,一切都完了。
陆总疯了。或许,从他决定用婚姻来惩罚林微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在走向疯狂了。
后来那十年,我定期去看他。看着他如何从那个冷酷英俊的商业帝王,一步步变成一個枯槁痴呆、抱着盒子喃喃自语的老人。说心里毫无波澜是假的,毕竟跟了他那么多年。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悲哀。
这场悲剧里,没有赢家。苏澈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但付出的代价是三条人命(林微、孩子、他自己)和一个彻底疯癫的陆凛。
我处理了陆总的后事,按照他某个短暂清醒时刻留下的模糊意愿,捐掉了所有财产。也许,这是他最后能做的、微不足道的忏悔吧。
最后那个盒子,我把它葬在了山里。找个安静的地方,远离所有是是非非。那孩子……那个没来得及出世的孩子,还有林微少爷,应该都会喜欢那里吧。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在成人礼那天,我能察觉更多异常;如果在那次“意外”后,我能更坚决地提醒陆总;如果在他把林微关起来时,我能做点什么……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但世上没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命运棋盘上的棋子,有时候,能做的有限。
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目睹了全程,却最终什么也无法改变的旁观者。
这段往事,我会带进坟墓里。只希望以后,再也不要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