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归笼的困兽与无声的试探 ...
-
会议归来的“休息日”,对周予安来说,形同虚设。
他并没有像陆止安“允许”的那样去休息,而是早早地来到了空无一人的实验室。窗外是灰蒙蒙的清晨,实验室里残留着消毒水和旧纸张混合的冰冷气息。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开电脑,只是望着窗外逐渐苏醒的校园,内心一片空茫。
杭州之行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闪回:会场上的掌声,西湖边的诱惑,陆止安冰冷的维护,以及自己最后那条拒绝的短信。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守住了陆止安的规则,但心底却没有丝毫的喜悦或轻松,反而像被抽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留下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和……不甘。
是的,不甘。像一只被驯养的鹰,偶然瞥见了笼外广袤的天空,却被锁链牢牢拴住,只能收回渴望的目光,重新适应这方寸之地。江临提供的,不仅仅是金钱和自由,更是一种可能性,一种脱离陆止安绝对掌控、凭借自身能力闯荡的可能性。而他,亲手扼杀了这种可能。
这种隐秘的不甘,像暗流一样在他心底涌动,让他坐立难安。他开始下意识地、更加苛刻地对待陆止安布置的任务,仿佛想通过极致的服从和卓越的成果,来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来压抑那份不该有的躁动。
第二天早上八点,周予安准时出现在实验室,甚至比陆止安到得更早。他已经完成了晨跑,准备好了今日的计划,眼神里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
陆止安走进来时,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丝不同寻常的、紧绷的平静。他没有说什么,只是照常布置了新的研究任务,难度比会议前又提升了一个等级。
周予安没有任何异议,立刻投入工作,效率高得惊人。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遇到难题时会主动记录、思考后再请教。他现在的方式更像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冲锋,不眠不休,直到强行攻克为止,仿佛在通过自我折磨来寻求某种解脱。
几天后,在一个涉及复杂概率图模型的推导中,周予安遇到了一个极其棘手的瓶颈。他尝试了多种方法,连续熬夜了兩個通宵,眼睛布满血丝,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濒临极限的焦躁气息,却始终无法突破。
第三天下午,陆止安走到他身后,看着他屏幕上混乱的草稿和布满错误提示的代码,沉默了片刻。周予安全神贯注,甚至没有察觉到他的靠近。
“方向错了。”陆止安的声音突然响起,吓了周予安一跳。
周予安猛地回头,眼底带着血丝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抗拒。
陆止安没有在意他的反应,伸手指着屏幕上一行关键的假设:“你的前提建立在马尔可夫链的齐次性上,但我们的数据有明显的周期性漂移。忽略这个,后续推导全是空中楼阁。”
一针见血。周予安愣住了,看着自己被自己忽略的明显问题,一股巨大的挫败感涌上心头。他耗费了无数精力,竟然在最基础的地方犯了错!
这种挫败感,混合着连日积累的疲惫和心底那份隐秘的不甘,几乎要将他压垮。他猛地低下头,双手死死攥紧,肩膀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一种极致的无力感和……愤怒?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对现状的愤怒?
陆止安看着他剧烈波动的情绪,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给出解决方案,也没有出言训斥。他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你最近的状态不对。急于求成,忽略了基础验证。”
周予安咬紧牙关,没有反驳。他能说什么?说自己是因为不甘心才这样拼命?说自己差点经不住诱惑所以想用工作麻痹自己?
“是因为杭州的事?”陆止安突然问,语气平淡得像在问今天天气如何。
周予安全身一僵,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他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向陆止安。他知道?他怎么会知道?他知道了多少?
陆止安的眼神深邃如古井,看不出任何情绪,只是静静地回视着他,等待着他的答案。那种洞悉一切的目光,让周予安无所遁形。
实验室里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周予安张了张嘴,想否认,想辩解,但最终,所有的话都卡在喉咙里,只化作一声压抑的、带着哽咽的喘息。他重新低下头,将脸埋进掌心,肩膀颤抖得更厉害了。
这是一种默认,也是一种崩溃。
陆止安看着眼前这个几乎要碎裂开的少年,久久没有说话。他没有安慰,也没有继续逼问。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冷静,却似乎比平时低沉了几分:
“记住你选择留下的理由。”
说完,他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重的、书脊已经磨损的英文原版著作,放在周予安的桌上。
“第七章,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分析。看完它,重新建立模型。” 他顿了顿,补充道,“今晚十二点前,我要看到新的思路框架。”
然后,他便回到自己的座位,仿佛刚才只是进行了一次寻常的技术指导。
周予安怔怔地看着那本布满笔记的旧书,又看了看陆止安冷漠的侧影。陆止安没有追究他的动摇,没有惩罚他的低效,甚至没有点破他心底的暗流。他只是用一道更难的题目,一本更深的典籍,将他重新按回了那条既定的轨道。
这种处理方式,比任何责罚都更让周予安感到一种沉重的无力。他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所有的挣扎和不甘,在陆止安绝对理性的掌控面前,都显得如此幼稚和可笑。
他深吸一口气,抹了把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他翻开了那本厚重的书。
归笼的困兽,在短暂的躁动后,再次被无形的锁链拉回。只是这一次,锁链似乎缠得更紧了些。而那个执链的人,用他独有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无声的敲打和安抚。前路依旧漫长,而内心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