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

      杨青月,长歌门这一代弟子中公认的大师兄,琴剑双绝,风姿卓然。往常这个时辰,他应当在千岛湖畔的亭中抚一曲《高山流水》,或是与师弟师妹们论诗谈剑,周身都该是松风明月般的闲适气度。

      但此刻,他站在门主杨逸飞的书房里,手里捧着的不是曲谱,也不是诗卷,而是一本沉甸甸、散发着陈旧墨味和淡淡霉味的……账本。

      杨逸飞拍了拍他的肩,笑容温和依旧,语气却带着一种甩脱了千斤重担的轻快:“青月啊,你办事,我放心。门内诸事,以后便多劳你费心了。”说罢,竟是毫不留恋地转身,飘然出了书房,留下句“我去寻万花谷的友人探讨新曲,门内琐事,非紧急勿扰”。

      书房门“咔哒”一声轻合,隔绝了外面的湖光山色。

      杨青月低头,翻开了那本仿佛重若千钧的账本。

      一片触目惊心的红。

      赤字,连绵不绝的赤字。弟子月俸、武器维护、丹药采购、房屋修缮……每一项后面跟着的数字,都像一把把小刀子,戳着他作为管理者的神经。他甚至在某页的角落里,看到了一行疑似前任(也就是他刚溜走的门主叔叔)留下的小字批注:“何以解忧?唯有……赊账?”

      杨青月默默合上账本,闭上眼,指尖按了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江湖风雨,刀光剑影他没怕过,可这账面上一笔笔的亏空,比霸刀山庄的沉刀术还让人窒息。

      良久,他睁开眼,眸中那点属于风雅文士的朦胧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清明。他走到书柜旁,略一踮脚,从最高最偏僻的角落里,摸出了一本蒙尘的厚册。

      书封上是几个筋骨嶙峋、与当下通行字体迥异的大字——《管理学基础与实践(异闻录版)》。

      没人知道杨青月从哪里搞来的这玩意儿,就像没人知道他除了琴剑之外,还偷偷研究了些什么。他拂去封皮上的灰尘,神情肃穆地摊开,就着窗外漏进的天光,飞快地浏览起来。

      “组织结构优化……流程再造……关键绩效指标……”

      他口中喃喃,眼中光芒越来越盛。

      第二天,清晨的微光刚刚洒满长歌门广场前的青石地砖,所有弟子便发现,平日用来发布门派任务和诗会通知的玉璧旁,立起了一块崭新的、打磨得光可鉴人的巨大木板。

      板上贴着一张质地坚韧的宣纸,上面用极其工整、毫无书法美感可言、但绝对清晰无比的楷书写满了条款。

      标题是:《长歌门弟子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

      底下瞬间炸开了锅。

      “绩效……考评?这是何意?”一个抱着瑶琴的师妹眨着迷茫的眼睛。

      “每日基础任务:练剑两个时辰,习曲一个时辰,完成门派日常(包括但不限于清扫指定区域、协助厨下、誊抄典籍)……这、这岂不是把我们当杂役?”一个年轻弟子愤愤不平。

      “快看后面!月度考核,按完成度评定‘甲’‘乙’‘丙’‘丁’四等,丙等扣当月例钱三成,丁等扣五成?!还要参加‘绩效改进计划’?”另一个弟子声音都变了调。

      “绩效改进计划……听起来比面壁思过还可怕……”

      “大师兄这是怎么了?被什么邪祟附体了吗?”

      哀鸿遍野。

      往日里充满丝竹之声与吟诵之音的長歌门,一夜之间被一种名为“KPI”的阴云笼罩。弟子们行色匆匆,脸上再也见不到往日的闲适,取而代之的是对任务完成进度的焦虑和对月底考核的忧心。

      “张师弟,你今日的剑法练习时长记录了吗?别忘了找值守师兄签字确认!”

      “李师妹,你负责的区域落叶清扫完毕了?快,酉时三刻前要提交完成报告的!”

      “王师兄,你上个月的典籍誊抄字数还不够甲等标准,赶紧再补两千字!”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忙碌和焦躁。

      这股不寻常的风,很快便吹到了一水之隔的万花谷。

      先是几个来长歌门送药材的万花弟子,回去后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长歌门如今的“盛况”。接着,好奇心重的“星奕士”林白轩,直接拉上了好友,医圣孙思邈的弟子阿麻吕,美其名曰“采风”,实则就是来看热闹。

      两人蹲在长歌门广场边的一棵大柳树上,看着底下弟子们如同工蜂般忙碌穿梭,不时拿着小本本记录着什么。

      “啧啧,了不得。”林白轩晃着脑袋,“杨青月这小子,是把咱们工圣僧一行的机关术用来看管弟子了?你看那边,还有计时用的滴漏和登记表!”

      阿麻吕则皱着眉,从医学角度分析:“众人气色紧绷,步履急促,肝火恐有上扬之兆。长此以往,恐生群体郁结之症。需开些疏肝解郁的方子……嗯,批量采购,价格或许可以找杨师兄谈谈?”

      就连远在嵩山的少林寺,都有小道消息流传。某个小沙弥在斋堂听到师兄们议论:“长歌门近来风气肃然,弟子勤勉异常,莫非是悟得了‘勤修精进’之真谛?”

      整个大唐江湖的目光,或明或暗,或好奇或戏谑,都投向了这个突然开始“内卷”的文士门派。杨青月,这位长歌门大师兄,在江湖上的名号,悄然从“琴剑双绝”,变成了“KPI狂魔”。

      面对门内的怨声载道和门外的议论纷纷,杨青月稳坐钓鱼台。他每日按时巡查,核对记录,面对师弟师妹们幽怨的眼神,他只当未见,偶尔还会温和地提醒一句:“赵师弟,你上月的曲艺考核评分是乙下,本月需努力提升流畅度,否则会影响年度评级。”

      直到一个月后,又一次全体弟子集合于广场。

      众人脸上已有疲态,眼神中带着认命般的麻木,准备迎接新一轮的“鞭策”。

      杨青月依旧站在那块如今让所有弟子又恨又怕的公告板前,神情平静。他目光扫过下方鸦雀无声的人群,缓缓开口,声音清越,如同玉石相击:

      “试行月考已毕,诸君辛苦。”

      弟子们内心腹诽:辛苦不辛苦的,您老人家心里没数吗?

      “为酬谢诸位勤勉,亦为激励后来者,”杨青月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自本月起,设立‘长歌门年度杰出贡献奖’。”

      台下依旧寂静,大多数人心里想的是:又是什么扣钱的新名目吧?

      然而,杨青月接下来的话,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掀起了滔天巨浪。

      “年度考评最优者,可获得……”他顿了顿,清晰地吐出每一个字,“……《广陵散》孤本,三日阅览之权。”

      “……”

      死一般的寂静持续了足足三息。

      随即,“轰——!”

      整个广场彻底沸腾了!

      《广陵散》!失传已久的古琴曲谱孤本!对于这些以音律入武道的长歌门弟子而言,那不仅仅是先贤遗宝,那是至高无上的武学秘典,是精神信仰的圣物!是足以让任何一位琴道大家为之疯狂的终极诱惑!

      之前所有的抱怨、不满、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弟子们的眼睛红了,不是委屈,是激动,是狂热!

      “孤本?!大师兄你说真的吗?!”

      “阅览三日!天啊!让我摸一下折寿三年都行!”

      “今年的甲上,我拿定了!谁敢跟我抢!”

      “甲上?就你上月那乙等的考核?呵呵,还得看我!”

      刚才还死气沉沉的队伍,瞬间充满了火药味。每个人看向身边同门的眼神,都带上了审视与竞争的锐利。友谊的小船,在《广陵散》孤本面前,说翻就翻。

      消息像长了翅膀,以比之前“KPI风暴”快上十倍的速度传遍江湖。

      藏剑山庄的铸剑天才叶珩,正在淬火,听到家仆汇报,手一抖,差点把即将成型的名剑胚子扔进淬火池里。“《广陵散》?长歌门玩这么大?等等,他们招不招客卿长老?我铸剑也算特殊人才吧?”

      七秀坊的楚秀师姐萧云月,抚着手中双剑,若有所思:“以舞入武,或许也能从古曲中悟得新境……看来,得找个理由去长歌门交流访问一段时间了。”

      甚至连远在苗疆、平日只对蛊虫毒物感兴趣的五毒教左长老乌蒙贵,都难得地抬了抬眼皮,吩咐手下:“去查查,那《广陵散》的纸张,是不是用特殊药水浸泡过?或许与我教失传的某种音惑之术有关。”

      大唐江湖的“卷王”们,无论此前是醉心武学、痴迷技艺,还是淡泊名利,此刻,目光都灼灼地聚焦于长歌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卷!必须卷!为了《广陵散》,往死里卷!

      而始作俑者杨青月,此刻正悠闲地坐在自己的书房里。窗外,是弟子们比以往激昂百倍的练剑声和抚琴声,虽然偶尔因为过于追求速度和力度而显得有些……刺耳。

      他慢条斯理地品着一杯新沏的雨前龙井,顺手拿起旁边墨迹未干的最新账本。

      目光扫过“本月结余”那一栏后面,那个虽然不大,却清晰无比的黑色数字。

      杨青月嘴角微微勾起一个极浅的弧度,抬手,将杯中香茗一饮而尽。

      嗯,管理学的实践,效果斐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