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重阳之祭 ...

  •   COS团在欢乐的为期半个月的国庆假期结束之后终于开始忙活起来了,一年一度重要的重阳节就要到了。
      姚弄已经开始接受COS团了,一次全体会议之后将社团的名字更改为遗风社。社团主要宗旨便是弘扬中国古代礼仪习俗,宣传中国传统美德。
      此决议由姚弄提起,萧回复议,其他团员全票通过。遗风社更名的那一天社活动中心就重新装点一新,虽然没有整间屋子都仿古摆设,但是布置的很有中国味道。
      等他们装点好社团总部又对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古代礼仪习俗做了一番细致可行的宣传活动方案的时候八月十五已经很近了,没有了足够的准备时间他们就把宣传活动定在了重阳节那一天。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道具用的菊花,茱萸,重阳糕还有菊花酒都可以网上订购,服装也可以由方方大人处有偿使用。茱萸囊(重阳节爬山登高时,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这类的小东西社团里也有女工好的团员自己动手。
      然,最重要的便是COS用的剧本与整个活动的策划,这才是灵魂所在!
      ***
      剧本是由姚弄与辛若愚共同讨论撰写的,剧本核心内容是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经过多次研讨,剧本便是一个故事两处场景。一处是正在长安苦心读书谋取功名的王维。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十七岁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另一处则是远在蒲州(今山西永济)的兄弟呼朋唤友登高赏景吃酒,玩乐间发现少了一位好兄弟。
      表演形式同样是决定花开两处的表现形式。王维一处是孤独一人向着东北的方向郁郁踱步。起-点是西北大的图书馆,终点是润林苑前的四角凉亭。王维友人一处是佛教研究所东侧沿着道路一路张扬而来,五位风度翩翩的美公子身手跟随着携带者菊花酒重阳糕与格式出游登高用度的小厮仆人。两厢都在凉亭会合,汇到一处同样是一边思乡思重阳一边赏岳赏秋光。
      说来容易,但是要事事考虑,万无一失。不仅要自己上阵还有督导团员排练,虽说服装顾问还是方方大人做,礼仪顾问也是由辛若愚做,姚弄真的被累的不轻。
      主角是王维不容置疑并且要独自引领一处表演,这个重任被交到了姚弄的身上。五位好友的人选也由老练的遗风社团员担当。活动准备期间,辛若愚有了充足的时间实践他的摄影师课程并业余影评权利。
      整个COS所追求的效果是不娇柔做作不肆意篡改唐代重阳节礼仪习俗。虽然不会有太出众的故事,却也绝对保证真实的代入感。
      所以说,做导演跟演员是很累的。当然,辛若愚还没做。
      ***
      距离重阳节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遗风社的《重阳》演出海报已经在整个西北大人流量最多的二十个地方张贴了。
      海报内容是排练的剧照,专门穿了服装与道具拍摄的。后期效果处理也很好,唔,得说下这可是辛若愚的功劳。海报上简略介绍了演出的剧情演出地点与时间。
      不得不说,西北大是一个中国古典韵味很浓的地方,说的不是建筑之类,而是这个学校的主打与配套都是与中国古代相连甚密,西北大的学生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喜爱多过现代文化或者西方文化。
      且不说学生们对古文化的喜爱,单就论那张海报吧。啧啧,要脸蛋有脸蛋要气质有气质就是比起真正的古代贵公子也是丝毫不会逊色。招眼一看,还以为是电影海报呢。所以,被吸引的女性观众数不胜数。
      不算上演出当天在路上吸引的人光是海报招揽的观众也达到预期了。希望不会造成人流聚集,交通堵塞的问题。
      不过,老头没有听到姚弄心中的祈求。
      重阳节上午九点,阳光灿烂,微风和煦。两条线路的沿途出现了大量的观众,很多人手里都抱着手机一阵的狂拍有甚者带着DV一路跟随。
      演员们都神态自若的照着剧本要求的说说笑笑,五位友人这一堆人还是算好的,毕竟人多就是被人围观的太厉害也有人陪着,心理压力少些,小错误出过也是无伤大雅。
      可是姚弄的少年诗人王维面临的情况就严峻的多。他一个人要表现出身处人群也飘荡无依的孤独感,但是围观的人群中不断飘出的‘好帅呀’‘好有气质啊’‘哪个班的有没有女朋友啊’‘他就是遗风社的副社长啊,演技很不错啊’之类的言语,怎么能让他全身心的投入到角色扮演中去。非常占巧的就是他的表情是要表现忧郁孤独与思念,偶尔的黯然低头还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避免道路被堵,辛若愚在姚弄前方两米开道,并不时给姚弄鼓励提示。终于是没让姚弄破功坏了演出。
      千辛万苦终于‘登高’登上了‘山顶’的观景亭。五位友人指挥着小厮仆人摆了矮几布上了重阳糕,菊花酒。五位公子在观景亭各处插上了茱萸,望着开的正艳丽的各式菊花饮酒斗诗好不快活。
      孑孑一人的王维,负手远望。忽叹,念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仿佛心有灵犀般,好友遗憾的说道,可惜维远在长安不能与我等同乐……

      最后的最后,准备的重阳糕与菊花酒分给了自愿来感受重阳气氛的观众了。虽然东西也不少到底没能比得过人多。
      自此,遗风社在西北大一炮打响。
      当然,晚上姚弄看着支出账单的还是狠狠的肉疼了一把。
      2012年11月24日22:48:15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重阳之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