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起源之地 ...
-
起源之地比想象中更像一座沉睡的图书馆,高耸的书架直抵穹顶,泛黄的书页间浮动着细碎的光尘。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檀香混合的味道,踩在实木地板上,会发出“吱呀”的轻响,像时光在低声絮语。
易凇刚走进主厅,目光就被中央的巨大星图吸引。那是用银线在穹顶勾勒的星座,其中猎户座的位置嵌着一颗温润的玉珠,正散发着淡淡的白光。邓郁站在星图正下方,仰头望着,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空气中的光尘,像是在描摹那些遥远的星辰。
“这里……好像父亲的书房。”易凇走近时,听见邓郁轻声说。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他以前总说,星星是逝者的眼睛,会在夜里看着我们。”
易凇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猎户座,那颗玉珠的光芒恰好落在邓郁的侧脸,给他白皙的皮肤镀上一层柔光。他忽然想起父亲日记里的话:“郁儿总爱盯着星星发呆,像在找什么。”原来,有些习惯真的会刻进骨子里。
“你看那里。”易凇抬手指向星图边缘,“有颗很小的星,标注着‘归’。”
邓郁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睫毛轻轻颤动:“是父亲画的吗?”他转头时,鼻尖几乎擦过易凇的肩膀,两人都顿了一下,又各自错开目光。邓郁的耳尖泛起微红,很快又被他抬手整理衣领的动作掩饰过去。
主厅左侧的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标有“净化计划”的卷宗。陈尚正蹲在地上翻找,干旭则靠在书架旁,手里转着那枚透亮的哨子,目光却时不时飘向星图下的两人,嘴角噙着点促狭的笑。
“找到1998年的记录了!”陈尚突然喊道,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卷宗的封面已经磨损,边角卷成了波浪状,“里面提到‘双生容器’……好像和易凇、邓郁有关。”
易凇和邓郁同时走过去。卷宗里夹着一张泛黄的合影:两个穿着白大褂的男人并肩站在仪器前,其中一个是易凇的父亲,另一个眉眼间与邓郁有几分相似。照片下方写着一行小字:“实验体A与B,意识共振率92%。”
“双生容器?”邓郁的指尖拂过照片上那个陌生男人的脸,“这是我祖父。”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些,“听说他和你父亲是最好的搭档,后来因为计划分歧闹翻了。”
易凇想起父亲日记里的碎片:“是因为‘意识独立’的争议?祖父想让容器拥有自主意识,而……”
“而我祖父坚持‘绝对控制’。”邓郁接话时,指尖微微收紧,“最后计划拆分,才有了后来的‘净化者’和‘守护者’。”他抬眼看向易凇,目光里藏着些复杂的情绪,像星图里那些未被标注的暗星,“我们……算不算延续了他们的分歧?”
易凇没有回答。他注意到邓郁说话时,无意识地往他这边靠了半寸,衣袖几乎碰到一起。空气中檀香的味道似乎更浓了些,混着邓郁身上淡淡的墨香,形成一种让人安心的气息。
“别研究这些老黄历了!”干旭突然用哨子吹了个轻快的调子,“那边有扇暗门,上面画着齿轮锁,一看就是要解谜的!”
暗门藏在星图正下方的书架后,门板上刻着复杂的齿轮纹路,只有找到对应的“钥匙齿轮”才能打开。众人分散开来寻找,易凇和邓郁负责西侧的书架。
书架之间的通道很窄,只能容一人通过。易凇侧身让邓郁先走,邓郁经过时,衣摆扫过易凇的手背,像一阵极轻的风。易凇下意识地蜷了蜷手指,感觉那触感像羽毛落在心上,有点痒。
“你看这个。”邓郁在角落的暗格里抽出一个铜制齿轮,齿轮边缘刻着细小的“凇”字,“是不是你的名字?”他递过来时,指尖不经意地碰到了易凇的掌心,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齿轮“当啷”一声落在地上。
“抱歉。”邓郁弯腰去捡,易凇也同时伸手,额头“咚”地撞在一起。
“嘶——”易凇捂着额头抬头,正好对上邓郁看过来的目光。他的睫毛很长,垂下来时像两把小扇子,此刻微微扬起,眼底映着书架间漏下的光,像盛着细碎的星辰。距离太近了,易凇能闻到他发间的墨香,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和起源之地的气息融为一体。
“没事吧?”邓郁的声音有点哑,伸手想碰他的额头,手伸到一半又停在半空,最终只是扶了扶易凇的胳膊,“小心点。”
易凇“嗯”了一声,捡起齿轮转身就走,耳尖却不受控制地发烫。他听见身后邓郁跟上来的脚步声,比平时慢了半拍,像在犹豫什么。
走到通道口时,易凇回头看了一眼。邓郁正站在原地,手里捏着刚才捡到的齿轮,目光落在他的背影上,见他回头,立刻移开视线,假装研究书架上的标签。阳光从高窗斜射进来,在他脚边投下长长的影子,孤单又固执。
易凇忽然想起父亲日记里的最后一句:“如果有一天,小凇和郁儿能并肩站在这里,该多好。”他握紧了手里的铜齿轮,觉得那冰凉的金属仿佛也带上了一丝温度。
远处传来干旭的大喊:“找到啦!‘郁’字齿轮在这里!”
易凇深吸一口气,转身朝声音来源走去。身后的脚步声很快跟了上来,这一次,距离似乎比刚才近了些。易凇没有再回头,只是悄悄调整了步伐,让两人的影子在地面上,能轻轻挨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