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致每一个走进故事里的你 ...


  •   从提笔写下秦淮和祁安的名字,到看着他们在字里行间走过春去秋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大半年。这半年里,无数个深夜的台灯下,我跟着他们笑过,也跟着他们掉过眼泪,仿佛真的陪他们在南方的老巷里,看了一场漫长的日落。

      总有人问,写故事的时候,会不会担心读者不喜欢?坦白说,会的。尤其是写到祁安咳着说“你还是回去吧”,写到秦淮蹲在碎陶片旁捡铃兰,写到他们隔着岁月沉默对望时,我总在想:这样的遗憾,这样的笨拙,这样不完美的两个人,真的会有人愿意停下来听他们说话吗?

      直到收到第一封私信,一个读者说“看到秦淮给祁安削苹果时,想起我爷爷总把最甜的那块留给奶奶”;直到看到有人在番外下面留言“原来平淡的日子里,藏着这么多温柔的细节”;直到发现有人把“他祁求平安,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这句话,设成了手机壁纸——我才慢慢明白,故事或许有虚构的成分,但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是真的能被看见、被懂得的。

      记得写林清玉的彩蛋时,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要给他一个这样的结局?”其实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不是所有故事都要有明确的“对错”,就像不是所有错过都要带着怨恨。林清玉最后捧着向日葵走在阳光下的样子,或许也是一种圆满——她终于放下了不属于自己的铃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束光。就像现实里的我们,总会在某个瞬间突然懂得,有些人只能陪我们走一段路,能带着回忆好好往前走,就已经很好了。

      很多人喜欢番外里那个“没有生病、没有错过”的世界,说那里的秦淮和祁安,像晒在竹匾里的棉花,暖得让人安心。其实写那个版本的时候,我总在想:如果时光真的能重来,他们会过得更轻松吗?后来发现,或许不会。没有摔碎的陶片,就不会知道彼此有多在意;没有隔着千里的等待,就不会明白“在一起”这三个字有多珍贵。就像院子里的铃兰,总要经历几场风雨,才能开得更盛。

      这半年里,收到过最珍贵的礼物,是一个读者寄来的手作铃兰书签,附了张纸条:“谢谢你让我相信,有些等待是值得的。”其实该说谢谢的是我。谢谢你们愿意在百忙之中,分给这个故事一点时间;谢谢你们能从秦淮笨拙的关心、祁安藏在画里的心事中,读出那些没说出口的温柔;谢谢你们在评论区里分享自己的故事,让我知道,原来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属于自己的“铃兰”。

      有人问接下来会不会写新的故事,答案是肯定的。我想写更多关于“等待”与“和解”的故事,写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牵挂,写那些在岁月里慢慢变软的棱角,写那些“明明很在意却偏要装不在乎”的别扭与真诚。就像秦淮和祁安让我明白的那样,最动人的从来不是完美的童话,而是两个不完美的人,愿意为了彼此,慢慢变成更好的样子。

      但在那之前,我想好好把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再打磨得细一点。比如再添几笔老槐树下的光影,比如补全他们年少时没说出口的对话,比如给那盆枯萎的铃兰,加一段重新发芽的情节——就像你们说的,“只要心里还有念想,就不算真正结束”。

      如果你喜欢这个故事,如果你觉得秦淮和祁安的故事,让你想起了某个人、某段时光,或许可以把它分享给身边的人。不是为了所谓的“热度”,只是希望那些藏在字里的温柔,能被更多人看见。就像巷口的路灯,亮起来的时候,或许能照亮某个晚归人的路。

      最后,想对每一个认真读完这个故事的你,说声谢谢。谢谢你们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跨越岁月还能找到彼此”的牵挂;谢谢你们愿意相信,平淡日子里的一声问候、一碗热汤、一个眼神,都藏着沉甸甸的爱;谢谢你们让我知道,写下这些文字的我,不是一个人在感动。

      接下来的路,我会带着你们的期待,继续慢慢写、认真写。争取把每个故事都写得像晒透了阳光的被子,暖得让人想陷进去;像熬了很久的粥,稠得能尝到时光的味道。

      也希望你们能在自己的生活里,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如果遇到了属于自己的“铃兰”,别犹豫,别放手;如果暂时还没遇到,也别着急,它可能正在赶来的路上,只是走得慢了点。

      毕竟,好的故事值得等待,好的人也是。

      谢谢大家的支持,这对我来说,是比任何赞美都更有力量的鼓励。我会带着这份力量,继续往下走,写出更多能让你们觉得“心里暖暖的”的故事。

      我们下一个故事里见。

      那时,或许会有新的花正在开,新的故事正在发生,但那些藏在字里的温柔,会一直都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