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诛心之策 ...
-
王烁的恐慌如同瘟疫般在陆辰野的小圈子里悄然蔓延。虽然陆辰野用高压手段暂时稳住了最核心的几个人,但猜疑和不安的种子已经种下。更重要的是,沈清猗通过王烁这个“放大器”,成功地将一种“内部有鬼,自身难保”的焦虑感,植入了陆辰野的心中。
陆辰野确实被激怒了,也更谨慎了。他不再满足于仅仅让顾云深“物理性消失”,他要彻底抹去顾云深存在过的一切痕迹,让他“社会性死亡”,以此向潜在的挑衅者(比如那个神秘的“J”和可能存在的知情人)展示自己的绝对掌控力,同时也算是一种对自身不安的宣泄和巩固权力的表演。
一场针对顾云深的、更加恶毒的舆论绞杀,在陆辰野的操控下,悄然启动。
首先,几家与陆家关系密切的营销号开始“怀旧”,发表一些看似惋惜顾云深“英年早逝”的文章,但字里行间却暗藏机锋,暗示顾云深生前“精神压力巨大”、“性格孤僻怪异”、“与圈内多人交恶”,甚至隐晦地提及他可能患有“某些难以启齿的疾病”,才导致状态不佳,最终发生“意外”。
紧接着,更多所谓的“前工作人员”、“匿名好友”开始“爆料”。内容五花八门,但核心都指向一点:顾云深并非他展现给公众的那么完美。他“耍大牌”、“演技差全靠脸”、“私下脾气暴躁”、“对粉丝虚情假意”……甚至有人捏造他“骚扰同事”、“借钱不还”等莫须有的罪名。
这些黑料如同脏水,一盆接一盆地泼向那个已经无法为自己辩驳的名字。网络舆论开始被引导,不少路人开始相信“原来他是这样的人”,“死了也不可惜”,甚至有些曾经的粉丝也产生了动摇和失望。
这比单纯的死亡新闻更让顾云深窒息。
安全屋里,顾云深看着屏幕上那些精心编织的谎言和恶毒的诋毁,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那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极致的愤怒和屈辱。他们不仅夺走了他的现在和未来,还要彻底玷污他的过去,否定他作为一个“人”的全部价值。
“他们……怎么可以这样?”他的声音沙哑,带着血丝的眼睛看向沈清猗,“我已经‘死’了,对他们没有威胁了,为什么还要这样?”
沈清猗的表情冷若冰霜。她关闭了网页,语气平静却蕴含着风暴:“这就是社会性死亡。他们要把你钉在耻辱柱上,让你遗臭万年。这样,即使将来有一天真相大白,你的名誉也已经彻底破产,不会有人相信一个‘劣迹斑斑’的‘已故艺人’。同时,这也是杀鸡儆猴,做给所有可能知道内情或者想反抗他们的人看——这就是不顺从的下场,比死更难受。”
她看着顾云深,目光锐利:“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单纯的物理消失不够了吗?他们不仅要你的命,还要你的名。这才是真正的诛心。”
顾云深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过去的他,或许会崩溃,会绝望。但此刻,在经历了生死,在沈清猗身边磨砺了这么久之后,这股想要毁灭他的污浊浪潮,反而激起了他心底最强烈的反抗意志。
“我不能让他们得逞。”他抬起头,眼神是前所未有的坚定和冰冷,“我的名字,我的人生,不该由他们来定义和抹杀。”
沈清猗从他眼中看到了熟悉的火焰——那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要么毁灭,要么爆发的决绝。很好,这正是她需要的。
“舆论战,本质是信息战和心理战。”沈清猗在白板上划出两条线,“一条,是敌人泼脏水。另一条,是我们反向渗透。”
她开始部署:
1. 反向植入:让阿鬼伪装成“看不下去的知情人士”,在特定的小圈子里散播另一种“谣言”——顾云深是因为不肯配合某些大佬的“特殊要求”,才被联手做局陷害,所谓的黑料都是泼脏水。这种“反抗者”的悲情形象,更容易引发一部分人的同情和猜测。
2. 挖掘黑料:加速搜集陆辰野及其党羽的真实黑料,尤其是他们陷害、抹黑其他竞争者的证据。要用事实对抗谎言。
3. 固粉引导:筛选出顾云深粉丝群体中那些最坚定、且有组织能力的核心粉丝,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比如利用女配苏念的粉丝身份作为掩护),向她们传递顾云深是“被陷害”的模糊信号,引导她们自发地去澄清、反黑,虽然力量微弱,但能在舆论场中保留一颗火种。
4. 利用“老欧”:加紧对掮客“老欧”的调查。如果能找到陆辰野通过他洗钱、进行非法交易的铁证,那么现在泼向顾云深的所有脏水,都会瞬间反弹,成为刺向陆辰野自己的利剑。
“这是一场硬仗。”沈清猗对顾云深说,“他们会用最肮脏的手段。你要做的,就是比他们更冷静,更狠。社会性死亡很可怕,但只要你还活着,只要你的心不死,就有机会从坟墓里爬出来,亲手把那些给你掘墓的人,一个个推进去。”
顾云深重重地点头。他不再去看那些污秽的言论,而是转身拿起关于“老欧”和星耀传媒的资料,更加投入地研究起来。屈辱和愤怒化作了冰冷的燃料,驱动着他快速成长。
陆辰野以为社会性死亡是终点,却不知道,对沈清猗和顾云深而言,这恰恰是吹响了全面反击的号角。诛心之策,亦可能反噬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