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迷雾中的微光 ...

  •   祁寒靠在冰冷粗糙的墙壁上,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每一次搏动都沉重地撞击着耳膜,仿佛要挣脱肋骨的束缚。

      陆昭凌晨鬼祟投信的身影,像一帧被刻意放慢、反复播放的电影画面,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每一个细节都被无限放大——那件浅灰色羽绒服在雾气中模糊的轮廓,低头看手机时被屏幕微光映亮的、紧绷的下颌线,投信时快速左右张望的警惕眼神,以及最后匆匆离去时、几乎融入黎明的孤寂背影。

      那个平日里总是挺得笔直、一丝不苟的背影,在那一刻,竟透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近乎悲壮的孤绝和……某种下定决心的决绝。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那封厚厚的信里究竟写了什么?寄给谁?是举报?是求助?还是……?无数个问号像沸腾的开水,在他混乱的思绪中翻滚、冲撞。

      但有一个念头,却如同穿透厚重浓雾的、唯一一道执着而坚定的灯塔光束,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不容置疑:陆昭持续多日的沉默和刻意疏远,或许并非源于不信任和失望,而是一种更复杂的、更深沉的、甚至可能是为了在暗中保护他而不得不采取的……战略性伪装?

      这个大胆得近乎奢望的猜测,让祁寒感到一阵强烈的心悸,混合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和更深层次的不安。他强迫自己深吸一口冰冷而潮湿的空气,让肺叶充满寒意,试图冷却过于灼热的思绪。

      现在绝不是冲动行事的时候。他需要证据,需要更冷静、更谨慎地去验证这个石破天惊的猜想。

      周一早上,祁寒假装若无其事地回到教室上课,他刻意选择了离陆昭最远的、靠后门的角落位置坐下,摊开书本,却用全部的心神和眼角的余光,密切地观察着前排那个熟悉的身影。

      陆昭看起来和往常没有任何不同,依旧埋首于堆叠如山的习题和试卷之中,侧脸线条平静无波,仿佛周末凌晨那个在邮筒前投下神秘信封的人,只是一个与他毫无关系的幻影。

      但祁寒敏锐的神经捕捉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破绽——当数学老师在讲解一道复杂公式时,无意中提到了“证据链”三个字,陆昭翻动书页的手指会有微不可查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停顿。

      当徐辉那伙人趁着课间,故意在教室后排大声议论“某些人表面装清高,背地里尽搞些见不得光的小动作”时,他低垂的眼睫会几不可见地轻轻颤动一下,像被微风惊扰的蝶翼。

      这些细微到极致的破绽,像一颗颗投入看似平静湖面的小石子,在祁寒的心湖中漾开一圈又一圈无法平息的涟漪,越来越扩大。

      周二下午,阳光勉强穿透云层,在室内投下斑驳的光影。

      祁寒决定冒险进行一次关键的试探。他利用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间,假装系鞋带落在队伍最后,然后悄无声息地溜回了空无一人的107宿舍。

      反锁上门,心脏在寂静中跳得格外响亮。他走到陆昭的书桌前,深吸一口气,带着一种混合着负罪感和迫切希望的心情,轻轻拉开了那个他从未擅自打开过的抽屉。

      抽屉里一如既往的整洁得令人发指,各种文具、笔记、试卷分门别类,摆放得如同精密仪器。

      他的指尖有些颤抖,在抽屉最底层,压在一叠厚厚的、写满复杂公式的物理竞赛草稿纸下面,他触摸到了一个用牛皮纸仔细包裹着、边角有些磨损的硬壳小本子。

      他心跳骤然加速,像做贼一样,小心翼翼地将本子取了出来,解开系着的细绳。

      这并非日记,而更像是一本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观察记录与逻辑推演笔记。

      上面用那种他无比熟悉的、工整清晰得像印刷体一样的笔触,客观、条理分明地记录着从祁寒转学来之后发生的诸多事件的碎片化信息:徐辉几次三番挑衅的时间、地点、方式及在场人员;篮球场冲突的细节分析;实验室失窃案完整的时间线梳理,标注了所有可疑的时间点和矛盾处;甚至还包括祁寒一些他自己都未曾留意过的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习惯和小动作。

      在关于U盘事件的最新几页,陆昭用红笔醒目地标出了几个关键疑点:监控角度刻意回避操作者正面面部特征,存在人为选择嫌疑、U盘被格式化的精确时间戳与数据库被访问的记录时间存在逻辑矛盾,无法形成闭环?匿名提供的监控截图虽来源可疑,但画面内容指向性高度明确,需重点核查。

      而笔记的最后一行字,让祁寒的呼吸彻底停滞,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又迅速冻结:

      综合现有所有信息碎片进行概率评估,栽赃陷害的概率高于90%。祁寒可能被动卷入更复杂的、超出校园范围的恩怨纠葛。需暗中独立查证,避免任何可能打草惊蛇的行为。

      保护关键物证与证据链的完整性为第一要务。在必要且风险评估通过的情况下,可采取非常规、匿名手段传递关键信息,以确保调查延续性。

      “非常规手段”……祁寒的脑海中瞬间闪电般划过了那条在关键时刻救他于水火的匿名短信,那个深夜令人心悸的无声电话,还有……黎明时分那封被投入绿色信筒的、厚厚的信!

      真相如同积蓄了万钧之力的惊雷,毫无征兆地在祁寒的脑海中轰然炸开!震得他耳畔嗡嗡作响,眼前甚至有些发黑。

      陆昭!他不仅从未怀疑过自己,反而在所有人都指责他、证据似乎都对他不利的时候,独自一人在绝对冷静地、像解一道超高难度的竞赛题一样,在暗中抽丝剥茧地调查真相,默默地、不露声色地收集着一切可能的证据,甚至不惜用这种匿名的方式,在最危险的时刻提醒他、帮助他!

      他的疏远和沉默,根本不是背弃,而是一种更深思熟虑的保护色,是为了麻痹真正的敌人,是为了更方便地在所有人视线之外、在暗处行动!

      巨大的愧疚感如同海啸般席卷而来,紧接着是如岩浆般喷涌而出、几乎要将胸腔撑裂的感动!他误会了陆昭!他以为那沉默是冰封的河流,原来那冰层之下,是比他想象中更加汹涌、更加滚烫的信任和更加不计后果的勇敢守护!

      他强忍住鼻尖的酸涩和眼眶的热意,用颤抖的手,以极其精确的动作,将笔记本按照原样包裹好,放回抽屉最底层,将一切恢复得如同从未被人动过。

      然后,他像虚脱一般,踉跄地跌坐回自己的椅子上,双手捂住脸,肩膀几不可察地微微颤抖起来。冰凉的泪水无声地滑过指缝。

      当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同学们如同潮水般涌出教室。祁寒故意磨蹭着收拾书包,直到教室里只剩下他和还在不紧不慢整理着笔记的陆昭。

      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电流声,空旷的教室显得格外寂静。祁寒深吸一口气,仿佛积蓄了全身的勇气,朝着那个清瘦的背影走了过去。脚步声在寂静的空间里回响,每一步都像踩在自己的心跳上。

      “陆昭。”祁寒的声音因为紧张和激动而显得有些沙哑、干涩。

      陆昭拉上书包拉链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顿,但他没有抬头,也没有回应,只是将书包背在了肩上,侧身准备从另一条过道离开。

      “那天凌晨……”祁寒鼓起所有的勇气,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几乎是用气声,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试探,说道,“大概四点五十左右,在小路尽头的那个绿色邮筒……我……我看见你了。”

      陆昭猛地转过身,镜片后的眼睛骤然睁大,瞳孔在瞬间收缩,清晰地映照出祁寒的身影,那里面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惊慌和……一种被猝不及防窥破最深秘密的、近乎失措的震动。

      他张了张嘴,唇色有些发白,似乎想立刻否认,但当他撞上祁寒眼中那份复杂难辨、却唯独没有怀疑和指责的情愫时,最终只是紧紧地抿住了苍白的嘴唇,飞快地避开了祁寒的视线,将脸侧向一边。这个反应,无声地证实了一切。

      “谢谢。”祁寒看着他,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翻腾着,最终只凝结成这两个沉重得仿佛有千钧之力的字眼。这其中包含的歉意、感激、震撼,难以用言语形容。

      陆昭飞快地瞥了他一眼,那眼神复杂得像打翻的调色盘,有秘密被知晓后的如释重负,有更深沉的担忧,也有一丝计划被打乱的无措。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极轻极快地点了一下头,然后便低下头,脚步有些凌乱地、几乎是逃离般地快步从祁寒身边走过,带起一阵微凉的风,消失在了教室门口。

      但这一次,祁寒清晰地感觉到,他离去的背影里,那份刻意维持的冰冷和疏离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心事被分担后微微松弛下来的姿态。

      这次短暂而无声、却重若千钧的交流,像一道强烈而温暖的微光,骤然穿透了笼罩在两人之间长达数日的、厚重得令人窒息的隔阂与误解的迷雾。

      虽然依旧没有过多的言语解释,但某种心照不宣的、坚不可摧的默契,在沉默中悄然重建,甚至比之前任何时刻都更加牢固和深刻。

      他们都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是黑暗中独自摸索的孤舟,而是成为了彼此在惊涛骇浪中唯一可以依靠的灯塔和港湾。

      然而,命运的残酷往往在于,它总在你刚刚看到一丝希望时,降下更猛烈的风暴。

      就在祁寒以为压顶的乌云终于裂开一道缝隙时,周三午休时分,一场更大、更公开、更凶险的风暴,毫无征兆地、以最猛烈的方式降临了。

      午休的铃声刚响过不久,校园广播系统里突然传出了年级组长异常严肃、甚至带着一丝紧张的声音,通知要求全体高二学生立刻放下手头一切活动,五分钟内到学校大礼堂集合,有“极其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需要当场宣布。

      一种近乎本能的、强烈的不祥预感瞬间攫住了祁寒,让他的手脚一阵冰凉。

      当他随着沉默而茫然的人流走进灯火通明、却气氛压抑得如同刑场的大礼堂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的心彻底沉入了谷底——主席台上不仅坐着面色凝重的年级组长、眼神复杂的班主任王丽,还有脸色铁青、不怒自威的副校长,以及……一位中年男人——徐辉的父亲,本市的知名企业家、徐氏集团的董事长徐明远!

      而徐辉,则一脸有恃无恐地站在他父亲身边,嘴角挂着一丝毫不掩饰的、混合着得意和挑衅的冷笑,目光精准地穿过人群,钉在祁寒身上。

      礼堂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空气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仿佛暴风雨前的死寂。

      副校长拿起话筒,清了清嗓子,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礼堂的每一个角落,严肃而沉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判意味。

      “同学们!今天临时紧急召集大家在此,是为了严肃处理近期发生在我们年级的一起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坏的事件——关于高二某班祁寒同学,涉嫌通过非法技术手段入侵学校核心网络系统,并在事情败露后,采取伪造证据、散布谣言等卑劣手段,恶意诬陷同班徐辉同学及其朋友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如同冷水滴入滚油!所有目光,带着震惊、疑惑、鄙夷、看热闹的兴奋,齐刷刷地聚焦在站在班级队伍末尾、脸色瞬间惨白如纸的祁寒身上。他感觉像被无数道无形的针扎穿,孤立无援地站在悬崖边缘。

      “经过学校联合相关部门的深入调查,以及相关同学和家长提供的确凿、无可辩驳的证据,”副校长的话像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祁寒的心上,也砸在寂静的礼堂里。

      “现已查明,祁寒同学不仅存在此前校方已掌握的相关不当行为,近期更是变本加厉,通过技术手段伪造监控截图、在网络上散布不实信息等手段,恶意诬陷徐辉同学及其朋友,企图混淆视听,掩盖自己的错误,其行为性质极其恶劣!严重破坏了校园秩序,践踏了同学间最基本的信任,给学校声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祁寒的大脑一片空白,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伪造截图?诬陷?他们竟然如此颠倒黑白!倒打一耙!而且是在全校师生面前,以如此公开、如此决绝的方式给他定罪!

      “鉴于祁寒同学屡教不改,行为严重违反校规校纪,并已触及相关法律底线,”副校长的声音冰冷无情,如同最终的判决,“经校务会紧急研究决定,并报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现给予祁寒同学——开除学籍处分!处分决定即日生效!望全体同学引以为戒!”

      “开除学籍”!

      这四个字,像四颗真正的炸弹,在偌大的礼堂里轰然引爆!台下瞬间炸开了锅!惊呼声、议论声、难以置信的抽气声交织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声浪。

      祁寒僵在原地,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冲向了头顶,又在瞬间褪去,留下冰冷的麻木。耳边是嗡嗡的轰鸣声,几乎听不清台下混乱的喧嚣和台上继续宣读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

      他看到徐辉脸上那毫不掩饰的、胜券在握的得意笑容,看到徐明远冷漠而居高临下、仿佛在看一只蝼蚁的目光,看到王丽老师眼中复杂的、混合着无奈、惋惜和一丝无力回天的痛苦……

      就在他感到天旋地转、脚下的地面仿佛在塌陷、几乎要支撑不住瘫软下去的时候,一个清瘦而无比坚定的身影,猛地从班级队伍中站了出来,毫不犹豫地、大步流星地径直走向主席台方向!步伐坚定,没有丝毫犹豫!是陆昭!

      刹那间,整个礼堂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所有的喧哗戛然而止!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台上的领导们,也露出了错愕和难以置信的表情!徐辉的笑容僵在脸上,徐明远微微眯起了眼睛。

      陆昭径直走到主席台前,面向副校长和全体师生,脊背挺得如同悬崖边的青松,他拿起了备用话筒,声音通过扩音器清晰地传遍了礼堂的每一个角落,冷静、清晰,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大的力量:

      “副校长,王老师,各位领导,全体同学们。关于祁寒同学被指控的事件,我,高二(13)班陆昭,作为同班同学和部分事件的亲历者,有重要情况和新的证据需要在此说明,并对目前这份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的公正性与程序合法性,提出严正质疑!”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鹰隼,缓缓扫过台上神色各异的领导,最后定格在脸色骤然阴沉下来的徐明远和眼神开始闪烁的徐辉脸上,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地说道:

      “我手中掌握新的、关键性的证据,可以证明,目前被指认为‘伪造’的监控截图,其来源清晰可查,并非伪造!而真正涉嫌策划并实施栽赃陷害行为,并试图利用外部势力影响、干预学校独立公正处理此事的人。”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凛然的正气,“恰恰是站在台上的徐辉同学及其背后的人!我在此正式要求,学校必须立即重新组成完全公正、透明的调查组,公开审理此案!在真相彻底水落石出、所有证据经过权威第三方验证之前,这份基于片面之词和疑点重重的所谓‘确凿证据’所作出的开除学籍处分,程序严重不当,证据链存在巨大漏洞,结论草率武断!我,陆昭,代表所有追求真相和公正的同学,表示坚决的、强烈的反对!”

      陆昭的突然发难,这番有理有据、毫不畏惧的公开指控,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巨浪!整个礼堂彻底沸腾了!

      惊呼声、议论声、甚至隐约的掌声交织在一起,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台上那个平日里沉默寡言、只知道埋头学习的学霸,此刻却像一柄为维护公正而不惜以身犯险、毅然出鞘的利剑,为了维护那个被视为“问题学生”的转校生,不惜与学校的权威和本地显赫的家世正面抗衡!

      祁寒怔怔地站在那里,望着台上陆昭那挺拔而孤勇的背影,望着他镜片后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眼眶瞬间通红,滚烫的泪水毫无征兆地夺眶而出,模糊了视线。

      迷雾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耀眼夺目的光芒驱散了一些,让他看到了希望和温暖。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加汹涌、更加未知和凶险的狂风巨浪。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两人,都被彻底地、毫无退路地推到了这场风暴的最中心、最危险的漩涡之中。前路,必将更加艰难。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迷雾中的微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