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第三章:露台的秘密
林屿是在三天后的傍晚,再次撞见沈知行与外婆的。
那天他刚从老码头回来,相机里存着半卷拍江风的胶片。爬上六楼时,额头沁出薄汗,推开露台门的瞬间,晚风裹着清甜的栀子花香扑过来——那香气不是从他这侧飘来的,而是越过隔开两个露台的矮墙,从隔壁沈知行外婆的小花园里漫过来的。
他下意识地顿住脚步,循香望去。
矮墙那边的花园比他的露台小些,却打理得极精致。青石板铺成的小径旁种着几株栀子,白色的花瓣沾着傍晚的露水,在夕阳下泛着柔光。沈知行就蹲在小径尽头,背对着他,身上穿的不是平日里的白大褂或风衣,而是件浅灰色的家居服,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线条干净的手腕。他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相册,正一页页翻开,轻声念给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听。
“外婆,你看这张,”沈知行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像浸了温水的棉花,轻轻落在风里,“这是你二十岁那年,在解放碑拍的。你说那天穿了新做的蓝布旗袍,走了三条街才找到照相馆。”
藤椅上的老人头发全白了,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布满皱纹,却带着温和的笑意。她伸出枯瘦的手,轻轻碰了碰相册里的照片,眼神有些茫然,却还是顺着沈知行的话点头:“旗袍……好看,风一吹,裙摆就飘起来了。”
“是好看,”沈知行笑了笑,指尖轻轻拂过照片边缘,像是怕碰坏了什么珍宝,“后来你把这件旗袍改小了,送给了我妈,我妈又留到我小学毕业,说让我穿着拍毕业照。结果我穿上去像个小粽子,扣子都扣不上。”
老人被逗得笑出声,声音细细的,像风中摇晃的银铃。沈知行也跟着笑,侧过脸时,林屿恰好能看见他的侧脸——平日里总是紧绷的下颌线柔和了许多,眼底盛着夕阳的光,连带着那双眼眸里的疲惫,都被揉成了细碎的温柔。
风又吹过来,卷起沈知行额前的碎发,也吹动了老人鬓边的银丝。栀子花香更浓了,混着晚风吹来的江水气息,在两个露台间绕着圈。林屿站在原地,手里还握着相机的背带,指节不自觉地收紧——他见过太多风景,拍过无数瞬间,却从未有一个画面,像此刻这样,让他觉得心脏被轻轻攥住,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他下意识地举起相机,镜头对准矮墙那边的两人。取景框里,夕阳刚好落在他们身上,沈知行的侧脸、老人的笑容、白色的栀子花,还有远处隐约可见的江面,都被框在同一个画面里,暖得像老电影里的片段。
手指悬在快门上,林屿却犹豫了。
他知道这样很冒昧,甚至可以说是冒犯。沈知行是医生,生活本就被工作填满,还要照顾患病的外婆,想必不愿自己的私人时光被陌生人窥探。可镜头里的画面实在太好,好到让他舍不得移开——那是一种褪去所有外界标签后的柔软,是沈知行藏在冷静外壳下的另一面,像被晚风掀开的衣角,露出里面温热的内衬。
就在他纠结的瞬间,沈知行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忽然抬起头,目光越过矮墙,直直地落在他身上。
林屿的心脏猛地一跳,下意识地想把相机藏到身后,却已经来不及了。他能清晰地看到沈知行眼里的惊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那眼神不像第一次在雨里见时的冷静,也不像送药时的温和,带着点探究,像在问“你在做什么”。
空气好像凝固了。林屿握着相机的手微微发烫,脸颊也开始发热,脑子里飞速想着该怎么解释,却一时语塞。他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晚风里格外清晰。
倒是沈知行先打破了沉默。他没有立刻开口,只是从藤椅旁站起身,轻轻扶着外婆的肩膀,低声说了句“外婆,我去跟邻居说句话”,然后绕到矮墙这边,站在两个露台的交界处。
他比林屿想象中要高些,站在台阶上时,林屿得微微抬头才能看清他的眼睛。夕阳落在他身后,在他身上镀上一层金边,倒让他那点审视的眼神柔和了些。
“你在拍什么?”沈知行先开口,声音很平静,听不出情绪。
“我……”林屿张了张嘴,觉得有些窘迫,下意识地把相机往身后藏了藏,“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拍你,只是觉得……这个画面很好看,所以没忍住。”他说得有些语无伦次,甚至不敢直视沈知行的眼睛,只能盯着对方的鞋尖——那是一双白色的帆布鞋,鞋边沾了点泥土,应该是刚才在花园里蹲久了蹭到的。
沈知行没有立刻说话,只是低头看了看他藏在身后的相机,又抬头看向藤椅上的外婆。老人正朝着这边看,眼神依旧有些茫然,却对着林屿露出了一个微笑。
“照片可以给我吗?”沈知行忽然开口,语气比刚才软了些,“外婆她……记不清很多事了,有时候连我都认不全,但她喜欢看自己笑的样子。刚才她笑的时候,我没来得及拍。”
林屿愣了一下,没料到他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他抬头看向沈知行,对方的眼神很真诚,没有责备,只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像怕被拒绝似的。
“当然可以!”林屿立刻点头,甚至忘了刚才的窘迫,“我这就去打印出来,你等我一下。”
他说着,转身就往客厅跑,连相机都差点拿不稳。阁楼里有台小型的拍立得,是他特意带来拍即时照片用的。他翻出相纸,小心翼翼地把刚才的画面导出来,按下打印键时,手指还有点发颤。
相纸慢慢吐出来,画面在空气中逐渐清晰——夕阳、栀子花、藤椅上的老人,还有蹲在旁边的沈知行,每一个细节都被定格下来。林屿看着照片,心里忽然觉得暖暖的,好像刚才那份冒昧带来的不安,都被沈知行的包容化解了。
他拿着照片跑回露台时,沈知行还站在矮墙那边,正低头跟外婆说着什么。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林屿手里的照片上。
林屿快步走过去,把照片递给他:“你看看,是不是这个画面。要是不满意,我再重新打印。”
沈知行接过照片,手指轻轻碰了碰相纸的边缘,动作很轻,像是在触碰易碎的珍宝。他低头看着照片,看了很久,然后抬头看向林屿,眼里带着点笑意:“很好,比我想象中还要好。谢谢你。”
“不用谢,”林屿笑了笑,忽然想起什么,又跑回客厅,拿出一支黑色的马克笔,在照片背面写下一行字——“风记得所有温柔的瞬间”,然后又跑回来,把照片递给沈知行,“这样……外婆看到的时候,或许能想起些什么。”
沈知行接过照片,看到背面的字时,愣了一下。他低头看着那行字,笔尖的力度恰到好处,字迹算不上工整,却带着一种温暖的感觉,像晚风轻轻落在纸上。他抬头看向林屿,刚好对上对方的眼神——林屿的眼睛很亮,像盛着星星,带着点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谢谢,”沈知行又说了一遍,这次的声音比刚才更轻,“这张照片,我会好好收着的。”
他拿着照片,转身走回外婆身边,蹲下身,把照片放在老人手里:“外婆,你看,这是刚才我们在花园里的样子,是隔壁的林屿帮我们拍的。”
老人拿起照片,凑到眼前,仔细看了看,然后抬头看向林屿,笑着说:“小伙子,拍得真好。你叫林屿?”
“对,我叫林屿,就住在隔壁。”林屿连忙点头,对着老人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好名字,”老人点点头,又低头看着照片,嘴里喃喃自语,“风……记得温柔的瞬间……”
沈知行坐在藤椅旁,看着外婆认真看照片的样子,又抬头看向隔壁露台上的林屿——林屿正站在晚风里,手里拿着相机,对着江面的方向,侧脸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柔和。他忽然觉得,刚才林屿写在照片背面的那句话,说得很对——风确实记得所有温柔的瞬间,比如此刻,比如雨天里的相遇,比如这张带着栀子花香的照片。
那天晚上,林屿躺在沙发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拿起手机,打开那个专门存沈知行照片的文件夹,看着那张夕阳下的合影,嘴角忍不住上扬。他想起沈知行接过照片时的眼神,想起老人温柔的笑容,想起晚风吹过栀子花香的味道,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他不知道自己对沈知行是什么感觉,是好奇,是感激,还是别的什么。但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和沈知行之间,不再只是陌生人那么简单了。
而沈知行,在把外婆哄睡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还拿着那张照片。他把照片放在台灯下,一遍遍地看着背面的字,又想起林屿站在露台上的样子——那个背着相机、眼神干净的年轻人,像一阵温柔的风,闯进了他原本平静无波的生活。
他拿起手机,打开通讯录,找到那个存了几天却一直没联系过的号码,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拨出去。他只是把那张照片小心翼翼地放进相册里,放在外婆二十岁那张照片的旁边,然后关掉台灯,走进卧室。
窗外的晚风还在吹着,带着江水的味道,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两个住在隔壁的男人,在同一个夜晚,因为一张照片,心里都泛起了细微的涟漪。他们都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有更多温柔的瞬间,会被晚风记得,会被他们彼此珍藏。
第二天早上,林屿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走到露台。刚推开露台门,就看见矮墙那边放着一个白色的瓷盘,里面装着几个刚蒸好的包子,还冒着热气。盘子旁边放着一张便签,上面是沈知行工整的字迹:“谢谢昨天的照片,外婆很喜欢。包子是巷口张记的,热的,你尝尝。”
林屿拿起瓷盘,指尖触到温热的盘子,心里也跟着暖起来。他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肉馅的香味在嘴里散开,很好吃。他抬头看向隔壁的露台,阳光正好,栀子花开得更盛了。
他拿出手机,给沈知行发了一条信息:“包子很好吃,谢谢你。下次有机会,我请你喝糖水吧。”
信息发出去后,他心里有些紧张,怕沈知行不回复。没想到没过多久,手机就响了,是沈知行的回复:“好,等我不加班的时候。”
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回复,林屿笑了。他知道,他和沈知行之间的故事,还会有很多很多这样温柔的瞬间,会被晚风记得,会被他们永远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