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抉择的重量 ...
-
沈砚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陨石,砸在寂静的平台之上,激起无声的惊涛骇浪。
“……真正的威胁……来自‘寂静’本身。而‘观星者’,很可能……已经失控了。”
凌辰扶着沈砚的手臂下意识地收紧,指节泛白。他深灰色的眼眸深处,仿佛有风暴在凝聚。信息太过骇人,颠覆了之前所有的认知——他们一直躲避、对抗的“观星者”,竟然并非元凶,而是另一个更宏大、更绝望故事里的一个可能已经出错的“零件”。
“说清楚。”凌辰的声音低沉而紧绷,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没有质疑,因为沈砚此刻的眼神,那种目睹过宇宙真相后的震撼与悲悯,做不得假。
“‘侵蚀’是什么?‘观星者’为何失控?”
沈砚借着他的支撑,仿佛在混乱的记忆碎片中艰难捕捞:“‘先驱者’……是守护者。他们抵御的是一种……规则的崩坏,秩序的癌变,最终导向‘寂静’……” 他猛地喘了口气,像是被那概念本身扼住了呼吸。
“那我们呢?为何追杀我们?”凌辰的问题如同手术刀,精准而冰冷。
“我们……是‘未授权变量’。”沈砚露出苦涩的笑,“在它绝对理性的逻辑里,无法理解的存在,即是潜在的‘污染’,必须清除……”
“失控?”凌辰紧紧抓住这个最关键的点。
“为了消除微小的‘风险’,不惜抹杀巨大的‘可能’……这就是‘逻辑僵化’。” 沈砚的目光投向水晶棱柱,“而这个‘锁孔’,藏着干预它的……‘后门权限’。”
他继续解释道,“观星者”的清除指令,不仅仅针对他这个“钥匙”。在它的宏观监测模型里,帝国与联邦这种初级文明大规模的、基于欲望与猜忌的武装冲突,本身就会剧烈扰动局部时空秩序,产生巨大的“信息熵增”。这种“混乱”,在它的判定逻辑中,同样是滋生“侵蚀”的温床,是需要被“修剪”甚至“清理”的潜在威胁。他们之前的遭遇,可能只是撞上了区域性净化的一角。
这个推断让凌辰脊背发凉。如果沈砚说的是真的,那么不仅仅是他们,整个帝国与联邦边境,甚至两大文明本身,都可能早已被默默地标记在了清理名单上!
“代价是什么?”凌辰直接问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沈砚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信息流中没有明确说明。但暗示了……需要巨大的能量,以及对载体……也就是我,难以预测的负荷。而且,一旦启动干预程序,无论成功与否,都极有可能立刻引来‘观星者’最高级别的关注和……毁灭性打击。我们,可能会成为它优先级最高的清除目标,没有之一。”
抉择。
一个前所未有的、沉重到足以压垮灵魂的抉择,摆在了他们面前。
选项一:置之不理。利用“锁孔”的安全特性暂时躲避,设法离开。但这意味着放任一个可能已经失控的超级杀器继续在宇宙中执行它那可能已经偏离轨道的“净化”,无数无辜的生灵可能在未来被抹去。沈砚也将永远活在追杀之下。
选项二:启动后门,尝试干预甚至重置“观星者”。这是一条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的路。但他们或许有机会纠正一个关乎宇宙秩序的致命错误。
凌辰松开了扶着沈砚的手,缓缓直起身。他环顾这片巨大、古老而寂静的空间。
时间在寂静中流淌,凌辰的背影如同凝固的雕塑。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第七舰队旗舰“龙渊”的舰桥,麾下士兵年轻而坚定的面孔,帝国星域的疆域图……这些是他过去生命的全部重量。然后,这些画面被更庞大的图景覆盖——先驱者警示中那吞噬一切的“寂静”,观星者毫无感情的清除指令,以及可能在同一指令下灰飞烟灭的、无数他认识或不认识的世界。
天平的一端,是他和部下渺小但真实的生命;另一端,是一个近乎虚无缥缈的、拯救更多生命的可能性。
他的目光掠过平台上严阵以待的、仅存的几名暗影队员。他们每一个人,他都叫得出名字,记得清来历。他曾发誓要将他们尽可能多地带回帝国。而现在,他即将做出的决定,很可能将所有人推向一条不归路。
“将军,”副官似乎从他的沉默中读懂了什么,上前一步,声音低沉而坚定,“暗影部队,从未惧赴死。”
其他队员没有说话,只是默默调整了站姿,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用行动表达了同样的决心。他们信任凌辰的判断,直至终点。
最终,他转过身。脸上惯常的冷硬线条依旧,但那双深灰色的眼眸深处,某种东西已经彻底燃烧殆尽,只剩下冰冷的灰烬与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平静。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乌鸦号的状态,以及……你预估的,‘观星者’注意到这里异常并做出反应的最短时间。”
沈砚闭上眼,快速交互估算。片刻后,他睁开眼:“乌鸦号的引擎,最多还能维持三个小时的结构稳定。而‘观星者’……我们最多还有六个小时,甚至更短。”
三个小时……六个小时……
凌辰点了点头,仿佛只是确认了一个普通的作战时间表。他看向沈砚,语气平静无波:“告诉我,启动‘后门’干预程序,具体需要做什么。”
他没有问“要不要做”,而是直接问“怎么做”。
沈砚看着凌辰,看着他那双仿佛将一切个人情感都冰封,只余下绝对意志在燃烧的眼睛。这个他曾视为冷酷利用者的帝国将军,此刻却展现出一种近乎纯粹的、摒弃了所有私利的守护者姿态。一种混杂着震撼、愧疚、以及难以言喻的动容的情绪,在沈砚心底涌动。他知道,凌辰踏出的这一步,远比他自己这个“钥匙”所要承担的,更加决绝。
“干预程序的核心,在于这水晶棱柱,以及我体内的‘密钥’。”沈砚指向平台中心,“我需要与棱柱进行‘意识烙刻’,将干预指令的核心逻辑,以先驱者的信息编码方式,直接‘写入’我的能量签名,再通过棱柱放大发送。这过程……我的意识会完全向它敞开,如同将大脑接入了恒星熔炉,不能有丝毫干扰或抵抗,否则……” 他没有说下去,但未尽之语显而易见——意识将被同化或烧毁。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最关键的是,干预指令本身,需要一股极其庞大且纯净的初始能量来‘点燃’和‘发送’。这股能量的来源……”他的目光投向平台地面上那巨大的同心圆环符号。
“它。这个平台,这个符号……它是‘锁孔’内部能量网络的核心导流阵列与共鸣放大器。它本身不产生能量,但能从宇宙真空的微观涨落中,通过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零点萃取’技术,汇集并提纯出近乎无限的本底能量。”
“但它是沉寂的,需要被‘激活’。”沈砚看向凌辰,眼神复杂,“而激活它的‘钥匙’……除了我与核心棱柱的同调引导外,同样需要满足那个‘共鸣印记’——那种非理性的、‘牺牲的意志’或‘守护的决意’。凌辰,这一次,需要你……主动地、彻底地,将你的意志,你的精神力,甚至你的生命能量,作为引信,投入其中。”
空气再次凝固。
凌辰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眼底深处,仿佛有什么东西沉淀了下来,变得更加幽深,更加坚定。
他明白了。
这是一场献祭。
以他为柴,点燃星火,去尝试照亮一个可能已经陷入偏执的、守护宇宙的机械神明。
他缓缓抬起手,看着自己掌心因为之前精神力透支而尚未完全消退的、细微的能量灼痕。然后,他握紧了拳头,抬起头,迎上沈砚的目光。
“告诉我具体步骤。”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