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唐·五皇子·朱索(1) ...

  •   会昌二十四年八月,帝崩,庙号武宗,谥号至道昭圣孝皇帝。

      *

      会昌二十二年。

      去年,在尚谨的支持下,李炎立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王贤妃为皇后,只是二人始终没有一个孩子。

      此时世家大都推举五皇子继承大统,加上要顺遂李炎的心意,竟有人撺掇李炎把李嵯过继给王皇后。

      这样一来五皇子就能从幼子一跃就成为“嫡长子”,名正言顺做太子。

      然而王皇后却拒绝了,直言李嵯可以当太子,然而她没兴趣养这么大的孩子。

      李炎本来也觉得离谱,不过经大臣们这么一提,他恍然发觉自己最小的儿子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一直未立太子,但朝中呼声最大的竟然是李嵯。

      这倒没让他觉得受了威胁,毕竟禁军掌握在自己手里,加上尚谨这几年一直在长安,又有西北藩镇的支持。

      他的小儿子这几年与尚谨的关系反而没有以前那么亲近了,这让他十分不解。

      说实话,他不止一次私下问过尚谨想让谁继承皇位。

      他清楚自己吃过一年的丹药,身体并不好,到如今这个岁数已经算是不错。

      唯有把大唐托付给尚谨,他才能放心,至于继位到底是哪个儿子,他心里并没有偏向。

      然而尚谨无论如何都不肯正面回答。

      他最终立李嵯为太子。

      *

      会昌二十四年,七月。

      平昌郡王府。

      黄巢抓狂地问:“明章,怎能任由昌王上位?”

      他连太子都不想喊,打心眼里就不认可李嵯。

      “他这些年与世家的人越走越近,必将阻碍我们变法。”

      其他人也认同地点头。

      太子不知吃错什么药,明明没及冠之前天天往他们这里跑,现在却与他们的敌对势力纠缠在一起。

      陛下的身体越发不好,大有将政务都交给太子的意思。

      “你们的意思是?”

      黄巢跃跃欲试:“禁军里还有我们的人。”

      以他们的势力,足可以扶持一个宗室傀儡,继续变法,亦或是帮其他皇子上位。

      刚好可以趁机杀一批世家里不安分的人。

      尚谨斜靠在榻上,摇头道:“昨日夜里,陛下问了我一个问题。”

      他连着陪侍了三日,今日皇后让他回来休息,处理堆积的事务,明日再入宫。

      李炎虽重病卧床,但神志清醒,仍在担忧改革会人死政消。

      “若我认为太子不堪用,今日待在东宫的,已经不是他了。”

      “但愿我不会看错人。”

      *

      李炎逝世,李嵯登基为帝。

      翌年初,改年号为安永。

      李嵯登基,守旧派很高兴,改革派默不作声。

      接连多日的繁复礼节与庆典过后,李嵯并未急着脱下冕服去休息。

      他丝毫不觉得疲惫,迫不及待地召尚谨到延英殿。

      尚谨刚踏过门槛,李嵯便一个箭步到了尚谨面前。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尚谨,问道:“如今的我,有资格做你的弟子吗?”

      尚谨缓缓地点头:“你从来都有资格,只是我一直没什么教弟子的兴趣。”

      “为何你觉得是因为你没有资格?我说过你很好,且教弟子从来都是有教无类。”

      李嵯心花怒放,紧紧握着他的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把代表老师的词喊了个遍。

      “先生。”

      “夫子。”

      “老师。”

      “太傅。”

      尚谨神色微动,他当过两次太傅,不过大唐的太傅只是个头衔,没什么好当的。

      李嵯发现他细微的表情变化,立刻询问:“先生喜欢太傅这个称呼?”

      他没吱声,犹豫片刻还是点了头。

      “我为先生加太傅衔。”李嵯毫不犹豫地说。

      “陛下,以我的年龄……”尚谨按惯例推辞。

      “你有这个资历。”李嵯迫不及待地敲定,想要再问什么,却还是没问出口。

      *

      安永二年,春。

      李嵯的确如尚谨预料,从不阻止尚谨变法,还时常笑眯眯地安抚世家。

      河朔藩镇节度使变动,新任节度使来长安受封,尚谨亲自送人回去,顺路巡视河朔藩镇的情况。

      趁着尚谨不在,有世家大臣跑到李嵯面前,试图劝说李嵯,并说起他们的从龙之功。

      黄巢恶狠狠地瞪着大臣,吓得大臣低眉顺眼,不敢再说话。

      皮日休乐呵呵地看着,每回都要上演的好戏,不看白不看。

      李嵯忽地笑出声,把那大臣轰了出去。

      大臣愤愤地离去,黄巢心中对李嵯越发满意。

      却听李嵯突然问:“黄巢,我如此对他,你可觉得我不念旧情?”

      “哈?”黄巢没想到皇帝突然问出这种送命问题,忍不住抬头揣度,看到皇帝神情,反而放松下来,“陛下肯定要听实话,我早些年是觉得陛下挺忘恩负义的。”

      坐在他对面的皮日休都要吓晕过去了,拼命给黄巢使眼色。

      这是可以说的吗?

      李嵯面色不变,仿佛黄巢骂的不是自己。

      “陛下当昌王的时候,明章对陛下格外亲厚,连陛下的兄弟们看了都要眼红。”

      “但是陛下一反常态,在开府后逐渐与世家那群豺狼走得近,我们都很生气。”

      坐在下位的黄巢丝毫不怕,越说越多,把前几年心中对不满抒发了个遍。

      反正李嵯又不能杀了他,他要是死了,等明章回来,李嵯怎么和明章交代?

      “太傅也这么觉得?”掩藏在案下的双手交叉,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非嫡非长也就罢了,还是平时最不起眼的幼子。

      明章持中不言,想要登上帝位,寻常的办法怎能做到?

      朝堂上两股势力,为改革变法斗得火热。

      以明章为首的改革派,由于太傅始终不曾表态,都是各支持各的。

      四位兄长,除了游山玩水的四皇子德王,都对储位虎视眈眈。

      他们都站在支持改革的立场,身后的官员都不少。

      他想要皇位,又不愿意残害兄弟,唯有另辟蹊径。

      守旧派觉得他是合适的傀儡。

      怯懦,平庸,与改革派分道扬镳。

      没有比他更适合守旧派的选择了。

      册封太子时,他甚至不敢多与明章对视,怕明章觉得他是叛徒,之后两年也不敢多与平昌郡王府往来。

      登基后,他发觉明章似乎对太傅这个称呼反应格外不同时,他立刻加衔。

      他平日不称呼尚谨的字,反而称呼太傅,也是有私心的。

      黄巢心道果然,七拐八拐最后还是拐到明章身上去了。

      “我还以为陛下知道呢?”

      “什么?”

      黄巢叹道:“明章选了你啊。”

      若是尚谨不愿,大不了他们再发动一次玄武门之变,难道玄武门的政变还少吗?

      “先帝驾崩前,曾问他,对太子可满意,若不满意,便换一位太子。”

      “陛下是皇帝,而非昌王,还不明白吗?”

      *

      安永五年,四月。

      往日摆放奏章的御案上,堆满乱七八糟的丝线团。

      “陛下,你拿着几团线做什么?”罗隐疑惑地问。

      尚衣局还没有到要让陛下亲自缝补衣物的地步吧?

      李嵯手上动作不停,说道:“要端午了。”

      罗隐迷茫地低头思索,他当然知道下个月就是端午了,每年还要写诗呢。

      可是他完全没往五彩丝的方向想,这才四月初,而且哪有皇帝自己编这个的?

      他明白了!

      “陛下要祈福吗?亲自动手的确很有诚意。”

      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李嵯沉默片刻,说道:“太傅也该返程了。”

      开春时,尚谨前往剑南道,至今未归,信中说四月会回来。

      “一个月……如果是尚相公,那的确有可能。”罗隐听过尚谨的辉煌战绩,如果尚谨用急行军的速度,且没有旁人拖累,肯定能赶着端午前回来。

      等等,送给尚相公的?

      没见过皇帝亲手编五彩丝祝福大臣的。

      李嵯抬头瞧见他瞪大的眼睛,问道:“很奇怪?九年前我们就这么做过。”

      “会昌二十年……陛下是说与四位亲王?”罗隐试探着问。

      先帝应该是大唐最有福气的皇帝,陛下与亲王们是真的兄友弟恭。

      “嗯。”李嵯仍专心于手上的丝线。

      “我好像是见过,那年端午夜游,尚相公的胳膊上五彩斑斓,全是丝线。”

      会昌二十年春,他得中状元,初入朝堂,因而对这一年的事都记得很牢固。

      李嵯回忆道:“因为丝线的颜色,我们差点打起来。”

      “五彩丝的颜色不都是正色吗?”罗隐疑惑地问。

      当时天黑,他还真没注意五彩丝的颜色。

      李嵯反问:“你送礼愿意送和别人一样的?”

      “陛下,我穷,送不起。”罗隐盯着案上的丝线。

      谁家的黄色丝线是金线啊?反正他家的不是。

      于是李嵯分给他一团丝线。

      “陛下,我不会编。”

      李嵯伸手要把丝线拿回来,罗隐拽着不给。

      金线!给了哪有收回去的道理?

      在李嵯收回线团之前,罗隐直接谢恩:“谢陛下赏赐。”

      他把线团捧在手里,若有所思:“我看今日都是正色啊?”

      “哦,他们四个出局了。”李嵯语气平淡,面色愉悦。

      “……”罗隐欲言又止。

      陛下这话说的,好像几位亲王争皇位是为了能送正色的五彩丝。

      他把这荒谬的念头赶出脑海,将金线收进腰间的袋子。

      “陛下,金线能卖吗?”他忍不住问。

      卖了可以捐给贫苦百姓。

      御赐的东西一般不能卖,但是陛下脾气好,应该不会在意这么点东西吧……

      “?”李嵯瞥了他一眼,低头继续编五彩丝,“随你。”

      罗隐喜形于色,再次谢恩。

      看在陛下的心意和如此大方的份上,他就不上谏说陛下在本该处理政务的时间编五彩丝简直是“玩物丧志”了。

      李嵯还不知道自己因为无意中“贿赂”罗隐而躲过一劫。

      他将终于编好的五彩丝放在手中观赏,罗隐在旁心算能捐多少钱出去,一时间君臣氛围非常和谐。

      直到延英殿回荡着急报的声响,带着极度的惊恐与慌乱。

      “陛下!岷水泛滥!河道溃决!连成都的城墙都给冲垮了!剑南道被淹的数州已经断联。”

      罗隐惊得站起来,头晕目眩:“你没夸大?都断联了,你还知道成都的城墙垮了?”

      “侍郎,是下游的百姓捡到了被冲走的城墙砖,上面刻了字的,确认过。”

      “立刻召百官议事救灾。”李嵯攥紧了手中的五彩丝,又问,“太傅呢?他离开成都府了吗?”

      “还没有消息。”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唐·五皇子·朱索(1)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