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降落1932(序) ...

  •   序

      “毫无征兆的我出现在民国二十年,像是老天在告诉我,不必管那么多,你只是为一个人而来。”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创立中央航空班。
      1932年,中央笕桥航校于杭州招生。

      也在那一年,我恍惚来到这个时代。

      一位锦衣华服的妇人告知我,小知,你父亲已替你安排好出国事宜,学医成后,不必回头。
      我懵懂点头。

      在被父亲送上船前,我与一个少年擦肩相碰。
      他行李简单,一个皮箱,行色匆匆,而我一个踉跄,手中一松,连人带行李摔倒在地上。
      “不好意思。”
      他本已道歉,往前赶路,听见身后摔倒的声响,又折返过来,将我扶起。

      “多谢。”
      我一面收拾着行李,一面低声谢过。

      初夏,露出的那截胳膊擦破了皮,他眼尖看见,眼中愧疚更甚。
      “我送你上船吧。”

      我没有勉强,点头同意。

      “等我一下。”
      他转身往码头外跑,将行李不知嘱托谁看管,而后迅速折返回来。

      迎面而来,背对着日光,我打量他的容貌,只觉得有些熟悉,好似在21世纪的刊物上看见过。与后世所存照片不同的是,此刻的他眉眼间犹且青涩。

      我心中凛然一震,口中嗫嚅,他的名字卡在喉咙间呼之欲出。
      然而对他而言,我只是陌生人。

      我仅恪着理智,在他提起行李往前走时,跟在他身后试探般的问道。
      “你……也是来报考笕桥航校的吗?”

      航校招生,全国有志青年云集杭州,这么问,并不奇怪。
      他凌厉的五官因扬唇微笑而柔和刹那,眸光扫过我时,又折返回来停了片刻:“对。”

      我喉中一哽。

      彼时又有谁能料到,眼前的这位少年,日后将在蓝天上绘就怎样的宏图。

      又听他又闲聊般问及:“姑娘出国,求学为何?”

      我答曰:“西医之学。”

      他微怔,倒是感慨道:“我所求为国,你所求为民,倒是殊途同归。”

      轮船汽笛声响,我转身临行一步,他忽而又拦住我。

      我瞧他眼眸里泛着羞涩,或是心中有所惦念,口中有些踌躇:“姑娘学成……可会归国?冒昧求之名姓,而后……或有缘再见。”

      两颊不自觉腾起些许红晕,我扫过他的眉眼,不大好意思,心中又惊觉惊喜,万千情绪化为风里的一句话:“我本姓林,小字知道。”

      只是他的名讳尚未来得及回报,船员便已不耐烦地将他驱了下去。嘈杂的轮船汽笛混着分离的哭闹声,我蹙眉,未听清他的所言,却从他的唇语里分辨出他的意思。

      “柏兰旌。”

      我早知你名姓。

      -
      21世纪,我生活的和平年代。
      我在医科大学就读的闲暇时刻,看过一本讲述民国空军的书。

      一张黑白图片下,楷体标注姓名——柏兰旌。
      “生于1914年3月,卒于1937年12月,我国第一位王牌飞行员。”

      柏姓,是为高松意。
      岸芷汀兰,旌旗蔽空。
      他这个人,高洁松柏魂,蕴括江南温润与塞北豪情,却并不违和。
      五官凌厉张扬,说话却谦和有礼。
      后世流传的黑白照片,他一身戎装,灰暗底色都掩盖不了眸中坚毅的神采。
      年仅23岁便为国捐躯,震撼之余,我对他敬重无比。

      如果有机会,能去见一见他就好了。

      南京空军陵,尚存他的衣冠冢。趁着一次假期,我独身前去祭拜。

      石碑上青色的字迹,简单记载身平事迹。一生化作坟头的一把青。我默默无言,将落灰擦净。

      一路寂寥无人,经过看门的大爷,我忍不住询问。
      “爷爷,来这里祭拜的人多吗?”

      老爷爷从报纸中探出头,推了推眼睛,声音沙哑笑道:“都是过去的事咯,还能有多少人记得。”

      “……”

      我记得。
      所以上天送我来见你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