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22 ...

  •   郁屏一开始是拒绝的,奈何刘老爷做了这些年乡绅,嘴皮子更是能犁地,说起去北境的一路风光更是令人无限神往。

      总归郁屏是被说动了。

      刘老爷走后海生便去通知他爹开始筹备义送的事儿,谁家捐物多少捐了什么都记录在册,完事儿后供奉在祠堂也是功德一件。

      几户家里有猪的合力捐了一头猪出去,当下就加固了猪笼方便运送,就为了能让北境的战士们吃口新鲜的。

      条件不济的也是有鸡抓鸡有鸭抓鸭,谁家在这事儿上也没露个怯,要说最豪迈的还是封家,那一整车的蘑菇若是拿去卖了得有个二三两银子,合算下来都顶头猪了。

      金水叔和海生俩各自拉着一辆牛车上县城刘老爷家,同去的除了郁屏他们还有搭车去县里的菊香婶,见封家两个手里挎着包袱,便细问起来。

      得知原委后,她瞬间动了心思,为了去瞅一眼自家儿子,她算是头回拉下了脸来求人,郁屏只说做不得主,若是想随行还得由刘老爷点头。

      刘老爷自然不能婉拒,先是开了小门让封家两个都跟去,若是驳了菊香婶,到时候经由她那快嘴一说,这乡绅就成了马屁精。

      统共就是多个人的事儿,哪里都能安排下来,精明的刘老爷总不至于这点利害都拎不清。

      最后菊香婶和拉家禽的货驾一处,郁屏和翰音同坐一辆马车,另配了一个马夫。

      要说都城来的货驾也是气派,刘乡绅组织起来的十多辆马驾只能跟在最后,途中每半天便停车休整半个时辰,吃点儿干粮水什么的,到了夜里就搭了简易帐篷休息。

      因为郁屏是个哥儿,不好同那些人挤作一处,一路下来都是在马车上睡,离北境越近风便是越大,气温也在逐渐往下降,出门前带的那几件薄装已经不够用了。

      郁屏看了一路,刘老爷口中的好风光就是黄沙漫天,还有叶子都掉秃了的枯树林,唯独到了夜里,嵌了整片夜空的星星才算得上是一点安慰。

      连续走了两天半,才终于到了军营,这时郁屏已经有些晕晕乎乎的,怕是被冻病了。

      军营内哥儿和女子都不得入内,菊香婶死乞白赖的非要跟着进,结果营口的两个守卫长枪一顿,便将人镇没了声。

      郁屏可没那些精力,站在营外往里看了半天,只见翰音兴高采烈的跟着刘老爷进去了,营帐间来来回回的人,并未见到封季同。

      郁屏站久了觉得有些头晕,于是裹着带来的最后一件衣服坐到了树下。

      菊香婶骂骂咧咧的跟了过来,她那身子骨比年轻哥儿还要硬朗,一路颠簸仍旧精气十足,若不是知道这是什么地儿,怕是还得撒会儿泼。

      站岗的守卫往这边瞟了好几眼,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郁屏没有余力回应,只能闭着眼听她絮叨。

      话说翰音跟着进去后有几个伙头兵过来交接,其余都城送来的暂时没动,看样子是要等营中主事儿的过来才能交接。

      翰音一心想见大哥,便低声问刘老爷:“我大哥在哪个营帐?”

      刘老爷进了营头都低了几分,说起话来也是小心谨慎:“再等等,都城来的大人们还没发话,看这样子是有旨意要下达的。”

      翰音见他这样,也没再多问,随便找了个地儿坐着。

      封季同这时在主将营里,和卫长卿还有另几个将军在商议清扫残军一事,忽听帐外来报,说是都城有人过来了。

      封季同事先并不知道弟弟会过来,一心跟着卫长卿出帐听封受衔。

      营中现有的几千将士集结在了操练场上,颁旨仪式在高台进行。

      远处的翰音向正中心望去,颁旨使臣的声音传不过来,几千将士齐齐行半跪礼,场面委实震撼。

      刘老爷拉着翰音一齐跪下,时不时抬头往高台那个方向看上一眼,在看到封季同后,立马指给翰音看:“封将军就在高台上呢,最左边那个。”

      难为刘老爷一把年纪,眼神竟比翰音还好。

      翰音定睛一看:“还真是我大哥。”

      跪在一旁的火头军听见两人对话,即刻插了句嘴:“你是封右将的弟弟?”

      翰音闻言扭过头:“我是封翰音,这次特意过来看望大哥的。”

      “一会儿等颁完旨,封将军可就是名正言顺的正七品骑尉了,我们营中上下可都盼着这一天呢!”火头军说起封季同时脸上也有得意之色,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封季同的弟弟。

      “那一会儿你能带我去找我大哥吗?”

      “当然可以。”

      跪了半天,都城来的恩赐和旨意这才交接完成,见高台上几人都起身了,操练场上的将士们这才站了起来。

      火头军领着翰音去找封季同,只是几位主将被士兵们簇拥成一团,想挤进去还不容易。

      翰音急着跳脚,直接冲高台喊了起来:“大哥,大哥,我是翰音啊!”

      这一日对于封季同来说可真谓是双喜临门,当他看到台下跳跃着的翰音,骨肉重逢将升职的喜悦都压了下去。

      封季同直接将翰音带进了自己营帐,看见桌上前几日卫长卿给的苹果,眼里有些宠溺:“我就说自己怎么不记得吃,原是留给你的。”

      说完便将苹果塞到弟弟手中。

      翰音看着手里鲜红饱满的果子,迟迟没下嘴:“等一会儿出去,咱们和屏哥儿一块分着吃。”

      封季同一愣:“他也来了?”

      “来了,是刘老爷硬拉着屏哥过来的,菊香婶也硬跟着来了,咱们把家里的蘑菇都拉了过来,就想让大哥你也尝尝鲜。”

      封季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家里怎么样,泱儿和淼淼还好吗,你们都过来家里怎么办?”

      “海生哥和襄哥儿都在,出不了什么岔子,大哥你就放心吧。”

      正说着便有人掀开了帘子。

      “刚听说弟弟来了,我过来看一眼。”

      说话的正是卫长卿,刚才精着都城来的颁旨官,作为主将他又去亲自致谢了此次组织义送的刘乡绅,寒暄了几句后立时赶了过来。

      不过后面还有事情要忙,进来也就说了几句话便走了。

      翰音在营帐待了会儿,心里有些挂念生病的郁屏,于是说:“屏哥路上着了凉,你能不能给他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他现在人在哪儿?”

      封季同一听,倒是有些急了。

      急不是因为心里重视,而是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在面对弱小群体时,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保护欲,郁屏是个哥儿,自然也是弱者。

      “在营外树下,和菊香婶在一起,我们衣服没带够,屏哥是被风给吹病的。”

      封季同叫了几个士兵去后勤拿帐篷,然后又派人去找军医,他和翰音先出了营帐。

      哥儿女子们看大夫多少还是有些隔碍,更何况还是个男军医,营中待久了民间的顾忌早都忘了,封季同是担心郁屏会磨不开,因此讳疾忌医。

      路上想到菊香婶也在,自是为了凉根而来,随手拉过一个兵,让他去找人。

      搭建营帐的人得到命令后就过去了,看了一眼树下的两人,猜想也是封右将家的亲属,做起事来便不敢怠慢。北境风大,这单独的两个帐篷需得找个好位置,多扎几根防风绳,帐篷底下要用石头压实了,不然容易灌风进去。

      等封季同到的时候,郁屏差不多都要睡着了,菊香婶见来人,登时来了力气:“哎哟。这不是封家大郎吗,看看这气宇轩昂的派头,这要是在别处瞧见,我指定都不认识呢!”

      这咋咋呼呼的直接把郁屏给整醒了。

      郁屏一抬眼,便看见逆光而立的封季同,他扯开裹在身上的衣服,瓮声瓮气的说了句:“你来啦?”

      封季同见他身形单薄,偏偏穿得少,脸颊微红,声音还不对劲,不禁眉头微皱。然后他在翰音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翰音便转身进了营中。

      对面的菊香婶还在絮叨,封季同知道她盼念儿子殷切,直说道:“我已经叫人去找凉根哥了,菊香婶你再等等。”

      如今他军中做了官,且还没什么官架子,菊香婶心里的落差被封季同的态度安抚了不少。

      菊香婶心里头的酸气还是没能压住:“凉根是个没能耐的,在伙房窝了这些年,楞是什么名堂也没混出来。”

      在一旁搭帐篷的几个兵,有认识凉根的:“凉根做的饭我们军中上下都爱吃,若不是有他,我们哪里能有力气上阵搏杀,婶子莫要轻视了他。”

      经由对方这么一说,菊香婶看自家儿子都高了几眼,见对方是个好说话的,又没什么来头,于是撇下封季同这群人过去闲话家常了。

      封季同手里的毛毡都已经被捂热了,对面若站着的是翰音或淼淼,他也不至于这么踟蹰不定,可这人是郁屏,好像怎么给过去都显得唐突。

      郁屏将衣服拉下来后更是冷得发抖,他看见封季同手里的毛毡,恨不得直接开口问他要。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郁屏觉得自己快要站不住了。封季同才艰难开口。

      “这个……先拿过去披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