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降雪 ...
-
“姐!你快醒醒!”陆巧巧一边摇晃着陆明珠的手臂,一边急切地说道。
陆明珠在自己卧室的床上被亲妹妹陆巧巧摇醒,巨大的困意让陆明珠一时睁不开眼。
陆明珠一边揉着眼睛,一边皱眉问道:“这是咋了?咱家着火了?”
“不是!外头下雪了!”陆巧巧像只雀儿似的地欢悦道。
陆明珠她们生活在南方,每年冬天都不一定会下雪。
物以稀为贵,难怪只是一场小雪,就让陆巧巧惊喜成这样。
上一次温城下雪还是在十多年前,陆明珠刚上初中的时候的事了。
“下雪了?”陆明珠也感到意外,困意少了几分。
“是啊!快瞧窗外!”陆巧巧刷啦一声将卧房的窗帘彻底拉开。
与陆巧巧的激动不同,陆明珠内心则是翻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冬天最冷的时候都不下雪的温城,怎么四月中旬反倒下起雪来了?!
这段时间温城农田里估计早就插好秧苗了,这个时候下雪会把水稻苗们冻坏吗?
陆明珠内心疑虑,但其实她也并不清楚。
因为她出生前陆家就搬到镇上了,她并没亲身经历过乡下的生活。
虽然陆明珠并不种地,田里的收成高低好像也不关她事,但是粮食价上去了她们家可就遭罪了。
因为父母意外离世后,陆明珠就回到老家经营着父母留下的那间小商店,赚钱供妹妹读书。
小卖店不大,蔬果饮料零食和各种日用品都卖点,平日里生意也就一般般赚得不多,前段时间陆明珠还开通了网上外送服务。
陆明珠在心里安慰自己道:“估计就是一场普普通通的小雪罢了,我也想太多了。”
陆明珠接着又叮嘱陆巧巧道:“屋外下雪了,你多穿点别冻感冒了。快去上学吧,不要迟到了。”
“知道了。”
***
“根据本市气象台报道,明后两天夜里预计会有特大暴雨,未来一周内将持续性降雪,请本市居民夜里不要轻易外出,出门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您有一笔新的订单……”
“欸!老板结账!”
陆明珠刚摆好半箱货品到货架上,就又有人选好东西要结账了。
“来了!”陆明珠连忙应答道。
早上的雪还比较小,是夹带着冰落下来的,刚落到地上没一会儿功夫就化成水了。
而现在雪已经渐渐下大了起来,陆明珠感觉从来在温城见过这样大的雪。
地上已经积了厚厚一层积雪了,雪却没有要停下的意思,反而越来越大了。
今天店里比平时要繁忙,估计是大家都怕到时候被大雪困在家里没东西吃。
陆明珠将所有东西扫完,递给眼前的顾客:“一共是174元,欢迎下次光临。”
一直这样忙到了晚上,陆明珠才能歇息会儿,补货补得右手无名指指甲盖都渗出了血丝。
“姐我回来啦!”陆巧巧背着重重的书包回到了家。
陆家住的自建房一楼是开店的,楼上才是陆明珠她们俩住的,陆巧巧要回房间免不了得经过一楼的店里。
陆明珠瞥了陆巧巧的书包一眼,疑惑地问道:“今个儿怎么把书都背回来了?”
陆巧巧是走读生,晚上一般就把作业背回家,大部分书都会留在学校里,省得每天背来背去麻烦。
“班主任接到通知,说最近几天都待在家里上网课。”陆巧巧向陆明珠解释完就火急火燎地上楼了,踩得木制楼梯咚咚作响。
陆明珠拿出手机看了免打扰的班群消息,发现班主任的确两个小时前在群里通知过了。
陆明珠眼见屋外已经看不见行人了,陆巧巧也已经下了晚自习回来了,便出了正门将铁门帘拉上。
饶是陆明珠今个儿把冬天的棉服都翻出来穿上,到了屋外头还是觉得刺骨的寒冷。
确定已经锁好了,陆明珠便匆匆跑到后门又躲回了屋里。
陆明珠将后门带上后,又把身上的积雪抖落,免得化成水了把自己冻着。
陆明珠搁货架上随手拿了两包袋装的泡面,又顺手拿了几根香肠,便上楼去了。
楼梯口的灯陆巧巧已经开起来了,陆明珠在楼梯口换上棉拖鞋,依稀听见了楼上传来陆巧巧追剧的声音。
陆明珠将泡面煮得烂透了,盛出来两碗端到陆巧巧的卧室。
面刚出锅陶瓷碗很烫,放从前陆明珠可是取个电饭煲里的鸡蛋羹都嫌烫手的。
但父母意外离世后,陆明珠高考失利便放弃了就读大学,接手了家里这间店铺。
因为营收不高不低,也没再请帮工,切水果、谈价钱、补货收银都是陆明珠一个人来。
放长假的时候陆巧巧也能帮忙看店,陆明珠就抽出空来自己外送订单。
转眼四年多过去,陆明珠的手上已经起了不少茧子,端这烫碗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碰一下就觉得手好似被灼烧般痛了。
嗒的一声,盛着汤面的碗便放到了陆巧巧卧房里的书桌上。
卧房内陆巧巧已经开起了热空调,比楼下要暖和点。
跟北方不同,南方家里装地暖的不多,冬天实在太冷也就开个热空调、电热毯之类的电器。
“作业都写完了?”陆明珠随口一问。
虽然上网课不用当面交作业本,但还是需要把作业拍照上传咚咚的。
“等会儿写,反正明天不用去学校,我早上能多睡会儿觉。”陆巧巧一直盯着手机,连眼都没抬。
“行吧,面煮好了你趁热吃。”
也不知道是不是陆家基因水平不咋地,陆明珠这个妹妹跟她一样,平时成绩也不上不下。
甚至陆巧巧学习成绩比当年的陆明珠还要差劲一点,陆明珠也懒得多管陆巧巧的学业就偶尔会提一嘴。
陆明珠没有再多说什么,端着自己的那碗回到了自己的卧房。
陆明珠有一边吃东西一边刷手机的习惯,大数据给她推送了不少地方降温、降雪的视频。
陆明珠看着评论区不同地区的IP都说着降温的突然,这才意识到并不仅仅只有W城气温骤降了。
整个蓝星的气温都骤降了四十度左右,W城的气温已经到了零下二十二度,而H城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三十七度。
陆明珠皱起了眉,隐约有点心慌:“这要是个别地方气温骤降倒也还说得过去,整个蓝星的气温都降了?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啊……”
“气温还会再继续降下去吗?连续的大雪会让城市的系统瘫痪吗?玻璃会被冻裂吗?”
陆明珠满脑子都是平常的生活被打乱后生出的慌乱疑问。
陆明珠觉得自己要提前做好准备计划,缓解一下自己现在内心的焦虑。
W城为Z国南部的城市,冬季气温也多在零上,因此W城冬季降雪的概率极低。
这也就意味着W城的基础设施,对于连续性的大雪的适应能力极差。
然而W城又是沿海城市,空气湿度高,也许这也就是为什么气温一骤降,W城这么快就下起了大雪。
而这样大的雪可能再下个两三天,W城的一些棚子就要被积雪压塌屋顶了。
W城的输电线路也会因为没有融冰装置报废导致W城断电,甚至供水管道也会被冻裂!
没了水电,而主干道也可能因为积雪瘫痪,出行不便的同时也会导致没有提前存粮的家庭食物的短缺。
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是下了一天的雪,就让陆明珠感到不安了,因为她是从W城长大的。
不像Z国北方城市的居民们见识过更低的温度,例如H城的最低气温可是达到过零下四十多度的。
现在全蓝星气温骤降四十度,H城也只是从零上三度降为零下三十七度,并非从未经历过。
虽然对于H城的居民们来说,气温的骤降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影响相对来说不像W城这么大。
倘若这场雪一直不停,陆明珠最先想到的是食物和饮用水方面的问题。
幸好陆家现在是开小卖铺的,桶装水和易储存的泡面、饼干、罐头等食物足够陆明珠和妹妹两个人吃很久了,这一点不用操心。
要操心的是“怀璧其罪”,倘若真的到了全城瘫痪食物紧缺的地步,这普通的铁门可能抵挡不住外人的侵入。
陆明珠在本子上用红笔记下了“防御”二字。
陆明珠想到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保暖,首先查询了北方城市的人们是怎么密封门窗防止冷风灌入的。
根据检索的信息又得知了,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鞋子进水是十分危险的,脚趾头可能都会被冻掉。
但是光封紧门窗肯定是无法应对此刻骤降的气温的,倘若电网瘫痪家里的热空调也要“罢工”了。
而陆明珠家里又没有火炉,灶台也用的都是天然气,完全无法做到以烧柴、烧炭的方式取暖。
真的在这样的屋子里烧炭,也只会先一氧化碳中毒。
取暖的难题陆明珠现在想不出解决方案,用红色水笔给本子上刚刚写下的“取暖”二字打了个圈。
第三个方面,陆明珠考虑到的是应急药品,陆明珠开始翻找家里的塑料医药箱。
翻看了一下大半部分药品还没过期,都还可以正常使用。
但药品的保质期终究有限,有些疾病光靠非处方药物也治不好,所以还是不能完全放松警惕。
最后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电了,虽然店里有足够多的电池和手电筒,照明不成问题。
但如果彻底没了电,智能设备关机那也就意味着断网,完全失去与外界的联络了。
虽然家里有备用发电机,但就外边这样大雪一直下个不停的状况,发电机能正常工作吗?
陆明珠又在本子上多用红笔记下了一点“用电”。
光是当前想到的这几点,就已经让陆明珠感到头大了。
这时陆明珠又想起:“房顶的积雪得扫掉!不然这几十年的老房子没了房顶,就彻底没救了!”
陆明珠赶忙给家里的充电宝先充上电,接着抓紧时间检索北方城市是如何防止积雪压垮屋顶的信息。
W城因为夏季降水多,所以自建房的屋顶普遍也都是有倾角的。
有些楼层多的商品房屋顶是平的,另外做了排水装置。
陆明珠家是有倾角的,所以只用考虑屋顶的承重问题。
而现在加固屋顶或是给屋顶安装融雪装置都不太现实,陆明珠找到了毕竟容易实施的方法——“用盐融雪”。
陆明珠重新披上厚重的棉衣,又戴上帽子和手套,踩着木制楼梯噔噔噔地往楼下走去。
陆明珠先从货架上取了一件高筒雨靴来防止雪水浸到鞋子里,接着又拿了一袋食盐想立刻试验一下这个方法管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