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修 ...

  •   张晖在冷凝的尸身前站了整整一夜,鸡鸣时才离开义庄。

      昨日天气闷热,内衫汗湿黏腻,到家后还来不及沐浴便听随从说状告岭南都护的苦主死在了驿馆,匆匆赶到时沈从豫正招呼捕手将冷凝的尸身抬去义庄,他也跌跌撞撞的跟了过去。

      现下淋着雨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衣衫尽湿,紧贴在身上,闷热潮湿更是惹人烦躁。

      浑浑噩噩中,不知不觉便走到了祁王府的门前。

      抬头看着赤金匾额,门前一对石狮怒目圆睁,朱漆的大门紧闭。

      今日休朝不用早起赶朝会,朱雀街上各府门前都很清静,整条长街只有雨水滴落水洼时的啪嗒声。

      宫门角鬼使神差的捡了冷凝的案子,短短五日,随着冷凝的死,是不是整件事就要因她身死而债消,如果是这样的结果,那祁王从中到底得到了什么?他费尽心思将人送进都城,却为何没有派人好生保护?

      心中疑窦丛生,他太想看清脚下的路究竟通往何处,也不知是因淋雨之故,头脑有些昏沉。

      祁王府的朱漆大门打开,守门的是一个约摸十五六岁的少年,打着哈欠探出头来看向一身狼狈的张晖。

      “这大半夜的不在家睡觉,跑别人府门前敲什么门?”

      语气有些冲,张晖愣愣的看着门前只露着头的少年,脑子瞬间清醒过来,他不知何时竟敲了祁王府的门。

      “下官张晖,求见祁王殿下。”

      既然来了,门也开了,见一见又何妨。

      那少年抬头看了看天,远处隐约传来更夫敲锣声,转头看着张晖很是不耐烦。

      “现在什么时辰,天亮再来吧。”

      少年说完砰的一声把门关上,嘴里还咕哝着:王爷是谁想见都能见的,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时辰。

      张晖愣愣的看着面前又重新关上的朱漆大门,踌躇了片刻,转身离开。

      祁王府内藏书阁屋顶,一个头戴斗笠,身着黑衣劲装女子持剑而立,看着张晖跌跌撞撞的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才旋身跃至藏书阁屋檐下,寻一根房梁摘下斗笠放在一旁闭眼小憩。

      张晖回到家倒头便睡,任夫人如何推搡都不曾清醒,一摸额头烫得吓人,赶忙叫侍从去请了大夫。

      祁王府内,宗政岳有晨起练剑的习惯,是以寅时正便起了,灵雀将张晖来过的事告诉了他。

      “这张大人大半夜来敲门,莫不是失心疯。”

      长风撇了撇嘴,这张晖没把祁王府当菜市场,那便是得了失心疯。

      宗政岳坐在院中的石桌旁抿了一口茶。

      “他不是失心疯,他只是怀疑状告段其峰的事有本王的动的手脚。”

      长风:“......”

      那他也没怀疑错。

      “现下冷凝一死,看张大人的样子,他可能还想查,但宋砚禛那只老狐狸未必想查,怕是会趁此机会直接让这事搁置。”

      灵雀深觉得冷凝的死,宋砚禛也脱不干系,他有足够的动机,那便是将都察院从这件事中择出来,不参合方能自保。

      “从登闻鼓之后,冷凝在这个案子当中已经不重要了,杀她只为泄愤和警告张晖,但岭南的人不知道,都察院的佥事应该快到了吧。”

      “他们真敢对都察院的人下手?”

      “此番去岭南的佥事为人耿直,且不懂变通,张晖既是要他拿回账册,他便不会轻易空手而回。”

      “小小佥事,并不足以改变已定的大局,掀不起什么风浪,岂不是浪费您的一番谋划。”

      宗政岳淡笑不语,都察院佥事,只是一个开始......

      塞北莽原。

      “驾、驾、驾。”

      一道身穿鲜红骑装的妍丽身影挥舞着马鞭自茫茫草原中疾驰而来。

      萧暮云看着越来越近的那抹身影,嘴角不自觉的翘起,眼神中尽是宠溺。

      “哥哥。”

      萧汝嫣隔得老远便看见了萧暮云站在缓坡上的身影,也不管他是不是听得见,就开始挥手打招呼。

      萧暮云自幼习武,耳力极好,她虽然离得远,但她喊他,还是听见了的。

      随后展开双臂迎接她。

      “哥哥,你怎么来了?”

      萧汝嫣脸颊绯红,双手拦着马缰,方才正跑得欢快的马儿脚下不住的转着圈。

      “云哥。”

      禇英跟在萧汝嫣的身后热情的向萧暮云打招呼。

      萧暮云笑着朝他点了点头,“难得休沐,不在家好生歇着,总跟在阿嫣身边胡闹,像什么样子。”

      说完也不忘上前接过萧汝嫣手中的缰绳,那马似怕他身上的肃杀之气,在他手中很快便平静下来。

      褚英挠了挠头,嘟囔道:“就是骑马在草原上跑一圈,不算胡闹吧......”

      萧暮云瞪了他一眼,他才闭上了嘴,老老实实的跟在两人身后。

      萧暮云牵着她的马缓慢的走着。

      “都城顾府来人了。”

      萧汝嫣一愣,一脸茫然的看向他。

      萧暮云笑道:“怎么?忘了你在郢都还有一门亲事?”

      “啊......是那个顾家啊。”

      她自然没忘。

      “怎么突然来了?”

      “也不算突然,这两年顾老夫人来了几次信,都有提起你与顾相之的亲事,娘一直推说等两年你自行决定。”

      “如今你已经十七了,顾相之年长你两岁,确实都该议亲了,这才托了人来塞北一趟。”

      “那娘为什么不直接拒绝呢?”

      “一来,这门亲事是祖母在世时定下的,二来,当年定下这门亲事是由太后牵头作保,再加上祖母与顾老夫人本就是手帕交,那时你刚出生,爹娘都在走不开,只派了人回京报喜,给你定亲的消息和信物是一起来的,早已没有回旋的余地,现下也不好无缘无故的退亲。”

      “太后作保,是什么意思?”

      “皇家不轻易赐婚,太后之所以作保,意在两家都不好推拒,且你们都尚且年幼,未来时局多变,这亲事未必就能顺利履约,不过现下你们都到了该议亲的年纪,这事便自然是要提上日程的。”

      “那时的顾家从政,萧家从军,看起来是强强联合,其实是相互牵制。”

      萧暮云点点头。

      “先帝重文轻武,那时顾老太师处处压制武将,朝中文武百官多有不和,太后为顾萧两家保媒,确实谋划的是要两家互相牵制,又相互不和。”

      “如此说来,这亲事,顾家到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两家长辈都不想出面退婚,现下是看你和顾相之是怎么想的,顾家自老太师仙去后,便远离了朝堂,我打听过顾相之现在就是个闲散公子哥儿。”

      “既然有先太后的保媒,那现在宫里是怎么看这件事的?”

      萧暮云转头看向她,“宫里没有明确提过这件事,不好说陛下的态度,若无祁王与他相斗这几年,也总有一日,你我二人会有一人留在郢都为质。”

      “如今借着这门亲事,你回郢都待嫁,陛下不用得罪阿爹就能将你留在郢都,他是乐见其成的。”

      “这么说,我的夫婿无论是不是顾相之,都只能是在郢都的人。”

      “是这么个理。”

      “郢都男子任我选择。”

      萧暮云额角青筋一跳,“你还想着祁王?”

      “他现下厉害的很,哪里轮得到我来选。”

      萧汝嫣把脸撇向一边。

      “回京后,离他远些吧。”

      萧汝嫣没再说话。

      洛城邑是大雍距离连着莽原最近的一座城邑,这里的百姓多以牧羊打猎为生,民风彪悍。

      自商俏来后,发现当地百姓与北梁和西戎都有皮毛、羊、马、米粮等私下易物,更因此常有发生抢掠伤人之事,最后受一身伤不说,报官还会被拿下狱。

      但北境的冬日太长,正常存的米粮都不够过冬,打猎也不是时时都能管一家人的温饱,冬日进山的猎户进十人,出来只剩三人也是常有的。

      萧远谟总站在城墙上看着眼前的莽原铺上一层足有半人高的雪,唉声叹气。

      “其实百姓要的只是温饱,家中有存粮,日子便算好过了。”

      商俏身披雪狐大氅站在萧远谟身侧。

      “我看城外这片空地还不错,不如,把这里改成集市,供百姓以物易物,以换取足够过冬的存粮,只限制马匹和铁器进入集市,其他皆可交易。”

      “大雍律法规定,除皇商外,其他人一律不能与他国有商贸往来,我身为戍边大将,怎可知法犯法,在我驻守的边关私设集市。”

      “北境苦寒,这些年,朝中有几人来过,皇商陆家更是看都不会看一眼北境,现在我们要解决的就是百姓过冬的问题,今日城中又有几家新丧,单凭将军府放粮,又能救几人?”

      萧远谟眉眼松动,沉默几息。

      “阿俏可是想好要怎么做了?”

      “府中余粮只够救济这一个冬日的百姓了,开春后,还是要叫我兄长送粮来,届时由商家来经营城外的集市,夫君只需牢牢的管住官府的嘴便是了。”

      “这也许是件亏本的买卖。”

      “商家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商俏笑看着他。

      从城外的集市,到如今的成为唯一商贸互通的洛城邑,走了近二十年,百姓大多都有自己的营生,家家有余粮,冬日不再有人因温饱而死。

      萧暮云带着萧汝嫣回城时,道路两旁的百姓纷纷打朝两人打着招呼。

      “小明珠回来啦。”

      “是啊,阿婆今天卖了几屉包子了?”

      “不多不多,就卖了两屉。”

      阿婆说完用油纸包了两个包子上前递给萧汝嫣,“小明珠,你也偿偿阿婆做的包子,肉馅儿的。”

      萧汝嫣接过又给萧暮云拿着,“谢谢阿婆,我拿回去吃。”

      旁边卖糖饼的小贩也凑过来,“小明珠,今日这糖饼也好吃,又甜又脆,我给你拿两个偿偿。”

      萧汝嫣赶忙摇头,指了指自己的牙,“近日牙疼,不能再吃甜食了。”

      那商贩笑笑,“能吃的时候再来。”

      “好嘞。”

      萧汝嫣爱吃甜食,每次出门赶集都有百姓投喂,她都会一一收下,饿的时候会在摊贩前吃,吃不下的就都拿回家去分给所有人吃。

      萧暮云则不爱吃这些东西,别人拿给他也只是让他带给萧汝嫣。

      因商俏的原因,萧汝嫣自出生后,这里的百姓便亲切的唤她明珠,意为掌上明珠的意思。

      她即是萧家的掌上明珠,也是塞北百姓捧在手心里的掌上明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最近通读了一遍,感觉还有很多情节都不太理想,所以,从今天开始可能会对已发出的文进行一次大修,在修完之前,就不会再发新文了,以免上下章衔接不上。 由于晓溪白天要上班,修文的时间会在晚上挨章修改...... 整个故事的走向和人物设定是不会变的,只是有部分情节的逻辑顺序可能会有所改动...... 最后非常感谢一直追读的我的读者,期待一下吧...... 另外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