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19 ...
-
英国正值冬令时,阴沉的天空仿佛永远比世界其他地方晚醒一个小时
光秃秃的梧桐树枝桠以一种寂寥的姿态伸向铅灰色的天空,而天空仿佛永远低垂着,将白昼压缩得短暂而珍贵
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有裹紧大衣的行人低着头匆匆走过,呼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冰冷的空气里
有黑色的出租车亮着顶灯,无声地滑过被雨水淋得发亮的石板路,尾灯在氤氲的雨雾中拉出长长的、模糊的红影
泰晤士河的水面显得更加晦暗深沉,倒映着两岸模糊的灯火,偶尔有鸥鸟掠过,发出凄清的长鸣
下午三四点钟,窗外已是一片暮色四合
凄冷的寒雨时常毫无预兆地落下,敲打着别墅冰冷的玻璃窗,将花园里那些精心修剪却早已凋零的玫瑰丛淋得湿透
陆圳独自坐在南肯辛顿别墅宽敞却空旷的客厅里,对着壁炉处理着永无止境的公务邮件
壁炉里的火焰熊熊燃烧,发出噼啪的轻响,跳动的火光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影子,却驱不散周身那股深入骨髓的冷寂
屋内暖气很足,但这温暖却似乎无法穿透某种更深层的冰冷
桌上摆着一杯喝了一半的单一麦芽威士忌,琥珀色的酒液在火光映照下流转着微弱的光泽
他拿起手机,几乎是下意识地,点开了一个无比熟悉却早已死寂的聊天界面
屏幕上,只有他这边偶尔发出的、间隔时间不一的简短话语,每一条后面都跟着一个刺眼的红色感叹号,以及下方那一排灰色的、系统自动生成的、冰冷彻骨的文字:
“Liww开启了朋友验证,你还不是他(她)朋友。请先发送朋友验证请求,对方验证通过后,才能聊天。”
他已然习惯了这无声的拒绝。修长的手指在冰冷的屏幕上随意敲了几下,仿佛那只是一种无需经过思考的、固执的仪式
“新年快乐。”
发送。红色的感叹号立刻出现
他指尖停顿片刻,又添了一句
“我好想你。”
每句话下面,依旧是那个毫不留情的红色感叹号,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将那份小心翼翼的思念以及所有的情绪都隔绝在外
他轻轻叹了口气,取下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用力捏了捏挺拔的鼻梁,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难以化开的疲惫与……某种深藏的、近乎偏执的落寞
窗外的伦敦冬雨,依旧无声而绵密地笼罩着这座城市,将一切色彩都冲刷得灰蒙蒙的
而伦敦的阴冷孤寂与临近过年的上海却形成鲜明的对比,大街小巷早已溢满了浓厚的年味。红灯笼挂满了枝头,商场里循环播放着喜庆的音乐,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然而,这份热闹似乎与黎微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
她今年不打算回四川,巧的是,裴思谦今年也不回江苏
李曼去了美国,对门的公寓已经紧闭了好多天,安静得让人有些不习惯。这些天,李曼偶尔会从大洋彼岸发来一些照片——自由女神像、充满异域风情的街道、还有从李栩公寓那令人震撼的落地窗望出去的、灯火璀璨的曼哈顿大桥夜景
世界很大,别人似乎都在奔赴新的旅程
好像只有她,还停留在原地
她突然被一种莫名的、潮湿的怅惘缠绕着,像一个搁浅在热闹岸边的贝壳,听着远方的潮声,却无法移动
黎微这些天总是反复做着同一个梦:梦见香港在下雨,淅淅沥沥,永不停歇,雨水模糊了维港的霓虹,也模糊了梦中人的脸
在一次例行复诊时,她无意中对裴思谦提起了这个重复的梦境
裴思谦正在病历上写着什么,闻言笔尖顿了顿。他抬起眼,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她脸上,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香港有没有下雨,去亲眼看了就知道了。”
于是,一个近乎冲动的决定就这样诞生了。他们一起飞去了香港过年
裴思谦安排好了所有行程,机票、酒店,一切都高效、妥帖,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他们入住的酒店位于尖沙咀,房间是相邻的两间海景房,巨大的落地窗外,就是闻名世界的维多利亚港夜景
对岸中环和湾仔的摩天大楼群像一座巨大的、镶满钻石的黑色丛林,倒映在漆黑的海面上,奢华璀璨
黎微的房间拥有着一整面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宛如一个IMAX巨幕,将世界闻名的维多利亚港夜景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眼前
湛蓝的夜空下,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灯火璀璨,如同镶嵌在黑色丝绒上的钻石
几艘闪烁着霓虹的观光渡轮缓缓在墨色的水面上航行,拖出长长的、粼粼的光带
繁华,喧嚣,带着一种冰冷的距离感
“裴医生,我想下去走走,顺便吃点东西。”黎微放下行李,对来到她房间确认情况的裴思谦提议道
她需要一些真实的、接地气的人间烟火来驱散眼前这幅过于华丽恢弘却又不真实的图景带来的恍惚感
“好。”他应道,语气一如既往的简洁
他们并没有去那些游客扎堆的高级餐厅,而是在附近找了一家看起来颇有些年头的茶餐厅
昏黄的灯光、拥挤的卡座、嘈杂的粤语对话、空气中混合着奶茶、菠萝油和烧腊的浓郁香气……这一切迅速将黎微从酒店的云端拉回了地面
她吃了一份滑蛋虾仁饭,味道很好。裴思谦则要了一份简单的云吞面,吃得依旧斯文克制
吃完饭走出来,天色已经完全暗下。刚走出没几步,天空忽然飘起了绵绵细雨,细密的雨丝在霓虹灯的照射下,像无数银色的丝线穿梭在空中
很快,雨势渐渐变大,淅淅沥沥,打湿了街道,也模糊了城市的轮廓
行人纷纷加快脚步,或躲到屋檐下
黎微站在街边,看着眼前被雨水冲刷得光怪陆离的世界,眼神渐渐变得有些空旷和惆怅
她没有躲,反而微微仰起脸,感受着冰凉的雨丝落在脸颊上
就在这时,头顶的雨忽然停了
一把黑色的、质感极佳的长柄伞,稳稳地撑在了她的上方,隔绝了冰冷的雨水
裴思谦不知何时已站在她的身侧,沉默地为她撑起了伞。他站的位置恰到好处地替她挡住了风口,而自己的半边肩膀却暴露在伞外,很快被雨水打湿
雨水在伞面上汇聚成流,顺着伞骨滑落,在他们周围形成一道透明的水帘,将喧嚣的城市声浪稍稍隔绝
黎微似乎浑然未觉,她的目光有些失焦地看着被雨幕模糊的香港夜景,眼神里染上了一层朦胧的惆怅。她缓缓开口,声音轻得几乎要融进雨声里,带着一种梦呓般的惆怅:
“我喜欢雨天……”
裴思谦侧目看她,没有打断
她顿了顿,仿佛在斟酌词句,继续喃喃道,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他倾诉:“因为……在雨中哭泣,眼泪……就会隐匿起来。”
她的声音很轻,几乎要消散在雨声和城市的喧嚣里,却像一根极细的针,精准地刺入了寂静的空气,也刺入了裴思谦一贯平静无波的心湖
裴思谦握着伞柄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伞面更向黎微那边倾斜了一个微妙的角度,确保冰冷的雨水绝不会溅到她身上
镜片后的目光依旧平视着前方拥挤的人潮和车流,下颌线却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瞬
他沉默了几秒,伞下的空间变得异常安静,只能听到雨点敲击伞布的声音和远处传来的、闷闷的城市交通噪音
然后,他低沉平稳的声音在雨声中响起,声音低沉而平稳,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又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她试图用雨水掩盖的真相:“眼泪只是看不见了,但悲伤并未真正离去……”
黎微闻言,心头猛地一颤,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她倏地抬起头,看向他
路灯和霓虹的光线透过湿漉漉的空气,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雨水顺着他额前几缕被打湿的黑发悄然滑落。他紧绷的下颌线显示出一种极致的克制,而那副金丝眼镜镜片上反射着对面大厦流动的彩光,巧妙地遮挡了他眼底最真实的情绪,让人什么也读不出来,那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穿她所有试图隐藏的脆弱
他说的没错
雨水可以隐藏眼泪,却无法冲刷悲伤。就像这维多利亚港的海水,表面倒映着璀璨繁华,深处却涌动着冰冷而未知的暗流
一阵冷风裹着雨丝吹来,黎微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
裴思谦似乎察觉到了,他的脚步微微停顿,声音依旧听不出什么波澜,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风大了,回去吧。”
他没有追问她的悲伤源自何处,也没有给出任何苍白的安慰
他只是陈述了一个他基于专业判断和冷静观察得出的结论,然后给出了一个最理性、最保护性的解决方案
黎微看着他被光影勾勒出的、近乎无情的侧影,心中那点莫名的惆怅,忽然间仿佛找到了一个冰冷而坚硬的落点
她默默地点了点头,跟着他,并肩走入香港迷离的雨夜。伞下的身影,一高一低,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仿佛靠得很近,却又隔着一整片无法跨越的、理性的海洋
另一边,是加拿大惠斯勒雪山之巅,与香港的阴雨绵绵截然不同
天空澄澈得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下来,将连绵的雪峰和广袤的雪场照得耀眼夺目
空气冰冷而清新,带着松木和雪粒的干净味道,吸一口,肺腑都像被洗过一样
李曼穿着一身鲜艳的滑雪服,戴着护目镜,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彻底放松的笑容
她已经好几年没有滑过雪了,但身体似乎还保留着肌肉记忆,在初级道上滑得颇为顺畅
李栩则显得游刃有余得多。他穿着低调的黑色雪服,身姿挺拔而矫健,无论是单板还是双板都技术娴熟,显然是在美国读书期间没少来这种地方
“小栩!这边!帮我拍几张!”李曼在一个缓坡停下,兴奋地朝李栩挥手,从背包里掏出她精心带来的微单相机
李栩滑到她身边,接过相机,耐心地帮她调整角度,连续抓拍了几张她迎着阳光、笑容灿烂的照片
“好了,我们一起拍几张留念吧。”李曼拿回相机,目光在周围搜寻,很快锁定了一对看起来和善的、正在休息的中年白人夫妇
她笑着走过去,用流利的英语礼貌询问:“打扰一下,能帮我们拍几张照片吗?”
“当然!很乐意!”那位太太非常热情地接过相机,她的丈夫也笑着站到了一旁
李曼快步跑回李栩身边,很自然地伸手挽住他的胳膊,将头微微靠向他的肩膀,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
李栩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瞬,但并没有躲开,只是配合地看向镜头,唇角极其勉强地牵起一个微小的、算不上笑容的弧度
“太棒了!你们俩看起来真般配!真是可爱的一对!”那位太太连拍了几张,看着相机屏幕,由衷地赞叹道
“般配”这个词像一根细针,再一次轻轻扎了李曼一下。她立刻松开挽着李栩的手,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连忙摆手解释,笑容都有些不自然:“哦,不不不!他是我弟弟!我的弟弟!非常感谢!祝你们玩得开心!”
那对夫妇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起来,连忙道歉:“哦!抱歉!我搞错了!你们确实有种相似的气质!你们也玩得开心!”
李曼低头翻看相机里的照片,阳光下的两人,笑容明亮,背景是壮丽的雪山和湛蓝的天空,画面美好得不像话。“拍得真不错!”她满意地嘀咕
李栩跟在她身后,看着她微微发红的耳廓,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目光深沉地看了她背影一眼,沉默地跟了上去
傍晚,回到落脚的精品酒店。房间里有温暖的壁炉,木柴燃烧发出噼啪的轻响,窗外是皑皑雪山和静谧的松林
李曼迫不及待地将相机里的照片导入笔记本电脑,开始筛选和修图。她修得很仔细,调色、裁剪,试图抓住雪山阳光最完美的角度,尤其是那几张合影
李栩洗完澡出来,穿着简单的灰色羊绒衫和休闲裤,发梢还带着湿气。他走到沙发旁,倒了杯水,目光无意间扫过电脑屏幕
屏幕正中央,是那张“被误会”的合影。阳光很好,雪地反光让两人的皮肤看起来几乎透明。她笑得毫无阴霾,紧紧地挽着他的手臂
而他,虽然没什么表情,但微微侧向她的头和放松的肩线,在镜头下呈现出一种罕见的、不易察觉的柔和
“这张,”他忽然开口,声音带着刚沐浴后的微哑,“修完发我。”
李曼操作鼠标的手停顿了一下,没有抬头,只是含糊地应道:“……哦,好。这几张都还行,我一起发你。”
李栩“嗯”了一声,没再多说,走到另一边拿起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在她身后的沙发上坐下,开始处理邮件。即使是在假期,他似乎也无法完全脱离学业
大年初三,他们从加拿大返回了纽约
唐人街仿佛一个被瞬间平移到大洋彼岸的中国小城。放眼望去,狭窄的街道两旁挤满了琳琅满目的店铺和摊档,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烫金的春联、喜庆的“福”字随处可见
空气中弥漫着烤鸭、点心、油炸食品和各种香料混合的浓郁香气,耳边充斥着各种口音的中文拜年话
“天哪,这里比国内过年还热闹!”李曼拉着李栩的袖子,兴奋地在人群里穿梭,眼睛亮晶晶的,不停地用手机拍照录像
李栩跟在她身后,双手插在外套口袋里,神情依旧是惯有的冷静,但紧绷的下颌线在这样喧闹的氛围里,似乎也柔和了些许
他们在一家老字号茶餐厅吃了地道的粤式早茶,虾饺、烧卖、凤爪、流沙包摆满了小桌
“这里真好,”李曼咬着一口酥皮叉烧包,满足地叹了口气,“好像都没出国一样。”
李栩用筷子夹起一个虾饺,动作优雅,闻言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阳光洒在唐人街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也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这一刻,异国他乡的年味,冲淡了所有的疏离与孤单,只剩下一种纯粹的、热闹的团圆感
初五下午,阳光透过曼哈顿高楼的间隙,斜斜地洒进客厅,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温暖的光斑
李栩去附近的Whole Foods超市采购食材了,公寓里只剩下李曼一人。她盘腿坐在沙发上,腿上放着笔记本电脑,正专注地处理着一些不得不及时回复的工作邮件
室内很安静,只有她敲击键盘的细微声响和远处城市模糊的背景噪音
突然,“叮咚——”一声清脆的门铃声打破了这片宁静
李曼愣了一下,有些警惕。她在纽约并不认识其他人。她合上电脑,走到门边,踮起脚,谨慎地透过猫眼向外看去
门外站着的,是那天早上有过一面之缘的、对门那位气质温婉的阿姨——王复捷。她手里还提着几个看起来颇为精致的礼品袋
李曼松了口气,脸上立刻绽开礼貌而热情的笑容,打开了门:“王阿姨!您好啊!快请进。”
王复捷也笑了,将手里的礼品袋递过来:“哎呦,小李啊,你们今天终于在家了!我之前按了好几次门铃都没人开门,估计你们出去玩了吧。这是我儿子的朋友从浙江老家带回来的一些年货特产,火腿、酱鸭、还有上好的龙井茶。我和老头子也吃不了那么多,放着也是浪费,这不,就想到你们了,给你们也尝尝家乡的味道。”
李曼受宠若惊,连忙接过沉甸甸的礼品袋,连声道谢:“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太谢谢您了王阿姨!您太客气了!快请进来坐坐!”
她侧身将王阿姨让进屋里。王复捷也没推辞,笑着走了进来,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
李曼给她倒了杯温水,两人便随意地聊了起来。从纽约的天气聊到过年的习俗,又从浙江的美食聊到各自的家乡
聊着聊着,王复捷的目光环顾了一下这间宽敞却略显冷清的公寓,眼神里流露出一种长辈特有的慈爱和感慨。她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充满了真诚的感激:
“小李啊,你是小栩的姐姐,有些事你可能都不知道。小栩这孩子,真是太好了……去年,可多亏了他啊!”
李曼放下水杯,好奇地看向她:“嗯?怎么了王阿姨?”
王复捷的眼圈微微泛红,陷入了回忆:“去年冬天,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天气特别冷。我家老头子……就是突然心脏病犯了,吃了急救药也没缓过来,整个人就倒在地上,意识都不太清了。我吓坏了,想把他扶起来,可我一个人,根本搬不动他啊!”
她的声音带上了些许后怕的颤抖:“我儿子儿媳都在加州,远水解不了近渴。我当时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都快急疯了!就在这时候,我听到走廊里有脚步声,然后是对面开门的声音!我知道是小栩放学回来了!”
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危急的时刻,语速加快:“我什么都顾不上了,冲过去就打开门,带着哭腔喊:‘小伙子!帮帮我!求你帮帮我!我家老头子不行了!’”
“小栩那时候书包都还没放下呢,一听我这话,二话没说,直接把书包往地上一甩,就冲进我家。他那么高的个子,一把就将我家老头子背了起来,一路小跑着下楼,开车把我们送到了最近的医院。忙前忙后,挂号、找医生、推病床……全是他在张罗。”
王复捷用手帕擦了擦眼角:“后来医生说,再晚送来一会儿,可能就危险了。那天晚上,他在医院陪我到很晚,等老头子情况稳定了,又开车送我回家。他自己第二天没课,但晚上开夜车回来,也折腾到凌晨两三点……这份恩情,我和老头子一辈子都记在心里。”
她抬起头,看着李曼,眼神里满是温暖:“从那以后,我就把他当自己亲儿子一样看待。后来一聊,才发现我们居然还是杭州老乡!真是远亲不如近邻,缘分啊!这孩子,平时话不多,看着冷冷的,可心肠是真好,特别稳重,特别靠得住……”
王阿姨还在不停地夸着李栩,语气里充满了骄傲和疼爱
而坐在对面的李曼,却微微垂下了眼眸
她握着水杯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指尖有些发白
王阿姨的话语,像一把温柔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打开了她记忆深处那个被小心翼翼封存的盒子
那个很多年前,因为父母激烈争吵而吓得瑟瑟发抖、只会躲进她衣柜里寻求庇护的小小男孩的身影,突然无比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个需要她保护、需要她寻找、需要她用糖果和拥抱去安抚的弟弟……
如今,在异国他乡,在陌生人危急的时刻,他已经能如此沉稳、果决、有力地去保护别人,成为一个家庭的依靠和恩人了
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在她心底翻涌。有欣慰,有骄傲,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带着微微刺痛的酸涩
时光荏苒,那个跟在她身后的小尾巴,早已在她不曾参与的日子里,悄无声息地长成了一棵能够遮风挡雨的大树
她错过了太多。错过了他的成长,错过了他的挣扎,也错过了他变得如此可靠的过程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喉咙间的哽塞,再抬起头时,脸上已经恢复了一贯的、略显疏离却得体的微笑。只是那笑容背后,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落寞
她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肯定,缓缓说道:
“是啊……小栩他,一直都很懂事。”
初七,李栩开学了
李曼坚持要送他去学校。车子驶入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古老的耶鲁校园映入眼帘。哥特式的宏伟建筑庄重而肃穆
校园里随处可见抱着书本、行色匆匆的学生,各种肤色的面孔交织,空气中弥漫着百年学府的学术气息和青春的活力
李曼跟在李栩身边,漫步在校园里
看着身边走过的一个个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孔,李曼的思绪忽然飘得很远
她依稀记得,很多很多年前,李栩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哭闹着死死拽着家门不肯去学校
是她,当时也还是个半大孩子的她,蹲下身,耐心地哄了他好久,最后一路牵着他的手,把他送到了小学门口
那时候他的手那么小,眼泪汪汪,满是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而如今,他从容地走在这所世界顶尖学府的校园里,身形挺拔,眼神沉静,早已不再是那个需要她保护的小不点了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啊。快得让人猝不及防, 快得让她错过了他生命中那么多重要的蜕变时刻
他们穿过庭院,走到一栋看起来颇有年头的楼前——经济系的教学楼
“就送到这吧,姐。”他转过身,声音平静
“好,那你快进去吧。”李曼点点头,压下心头那点不舍,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平常
李栩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转身准备朝着里面走去
然而,他走出两步,脚步动作却顿住了
他沉默了两秒,忽然毫无预兆地转过身,一步跨回李曼面前,伸出双臂,将她紧紧地、用力地拥入怀中
这个拥抱来得突然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甚至让李曼微微踉跄了一下
李曼愣住了,双手僵在半空,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她能感受到他怀抱的力量,和他身上淡淡的、清冽的雪松香
周围偶尔有抱着书本的学生经过,投来好奇而善意的目光
李栩的下巴轻轻抵在她的发顶,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在她耳边轻声说道:
“姐,明年有空……能不能再来?”
李曼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酸酸软软的情绪瞬间溢满胸腔
她停顿了片刻,终于抬起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背脊,像小时候安慰他那样,声音放得很柔:
“好。有空我一定来。”
得到承诺,李栩这才缓缓松开她,表情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只是耳根微微泛着一点不易察觉的红
李曼压下心头翻涌的感慨,努力挤出一个轻松的笑容,“好好学习,别太累。”
“嗯。”李栩应了一声,看了看她,“你自己回去路上小心。到了发个信息。”
他没再说什么,只是深深看了她一眼,然后转身走了进去,没有再回头
李曼站在原地,望着他消失的方向,看了很久
纽黑文冬末初春略显萧瑟却充满希望的景色,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也吹起了她心中难以名状的怅惘
初八,李曼收拾好行李,踏上了返回上海的航班
飞机轰鸣着冲上云霄,逐渐远离这片承载了短暂团聚和复杂心绪的异国土地。窗外的云海如同凝固的浪涛,下方城市的轮廓越来越模糊,最终被彻底隔绝
她靠在舷窗上,轻轻闭上眼睛
这次旅行,像一场短暂而深刻的梦。她见到了久违的弟弟,走进了他的生活,看到了他的成长与强大,也触碰到了那些她未曾参与的、关于他的故事
心中那份因时光错失而产生的酸涩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和欣慰
他已经长大了,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甚至保护他人
这样,就很好
飞机平稳地飞行着,她深吸一口气,仿佛将所有的感慨、失落与欣慰都深深埋入心底
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眼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清明与冷静。她拿出手机,连上航班的Wi-Fi,开始浏览工作邮箱,提前处理一些积压的事务
远离了曼哈顿的繁华和耶鲁的古老,她即将回到她所熟悉的、快节奏的上海。那里有她的战场,她的事业,和她需要继续前行的人生
旅程结束,她收拾好心情,准备重新投入工作,迎接新的挑战
生活,总是在相聚与别离中,不断向前
李曼回国后,生活很快重新被繁忙的工作填满
上海与纽约,相隔十二个时区,昼夜颠倒,他们之间的联系又恢复了往常的、偶尔在微信上简短的问候和分享
一天晚上,李曼加完班回到家,正准备洗漱,手机屏幕亮起,是李栩发来的微信消息
李栩:“姐,下周六,下午两点我有个业余组的赛车比赛,会有全球转播,频道我发你。有空的话,可以看看”
文字一如既往的简洁,听不出什么情绪,但主动告知行程并特意强调有转播,这对他而言,已是一种罕见的分享和隐隐的期待
李曼算了下时差,美国东部时间下午两点,正好是北京时间周日凌晨三点
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回复
李曼:“好,没问题!我一定看!你注意安全!”
到了比赛那天
周六下午,阳光炽烈,引擎的轰鸣声撕裂空气,看台上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到爆炸
李栩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线条利落的沉稳黑色赛车服,头盔夹在臂弯下,正站在P房前,听着车队工程师做最后的叮嘱
他的表情冷静得近乎淡漠,与周围喧嚣狂热的环境格格不入,唯有那双专注的眼睛里,跳动着锐利如鹰隼般的光芒
他身旁的是一辆经过专业改装、通体漆黑、宛如暗夜幽灵的阿斯顿·马丁 Vantage GT3赛车,低矮的车身、巨大的尾翼和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无不彰显着强大的性能与冷酷的美感
戴上头盔,坐进狭小的驾驶舱,系紧安全带。世界瞬间被隔绝在外,只剩下方向盘、仪表盘和窗外震耳欲聋的声浪
绿灯亮起!发车!
黑色的赛车如离弦之箭般冲出,瞬间融入色彩斑斓的车流之中
李栩的操作精准而果断,每一个过弯、每一次超车、每一下刹车和油门的控制,都冷静得像一台精密计算的机器,却又带着一种近乎艺术的流畅感
李曼真的调了闹钟爬起来,抱着笔记本电脑窝在客厅沙发上,屏幕上正通过海外体育频道实时转播着这场赛事
她看不懂太多复杂的赛车规则和策略,目光只是紧紧追随着屏幕上那辆贴着醒目编号的黑色赛车
每当看到它惊险地超越前车,她的心就提到嗓子眼;每当解说员因他的精彩操作而激动惊呼时,她也忍不住跟着小声欢呼
最终,在无数次的追逐、超越、防守后,那辆黑色的赛车以极其微弱的优势,第一个冲过了黑白格旗
“他赢了!来自耶鲁大学的kyle冲过了终点线!多么不可思议的驾驶!”解说员的声音充满了惊叹
屏幕上,李栩驾驶的赛车在冲线后开始减速,他对着车队无线电似乎简短地说了句什么,然后抬手,隔着方向盘,轻轻地、带有某种释然地拍了拍,那个细微的动作,泄露了他压抑了一整场的、巨大的激动与成就感
李曼看着屏幕上开始进行的冠军采访和庆祝画面,心潮依旧澎湃,但巨大的困意也开始袭来。她打了个哈欠,正准备合上电脑去睡觉
就在这时,放在茶几上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清脆的微信视频通话铃声在寂静的深夜格外响亮
屏幕上跳出的来电显示,正是 “李栩”
李曼立刻精神一振,赶紧坐直身体,理了理头发,按下了接听键
屏幕那头的光线似乎有些复杂,混合了赛车P房的强光和夜晚的昏暗。李栩似乎刚回到车队休息区或者车库,背景还能看到忙碌的工作人员和部分赛车部件
他刚刚摘下了头盔,额前和鬓角的黑色发丝被汗水彻底浸湿,几缕凌乱地贴在皮肤上,脸上还带着剧烈运动后的潮红和难以掩饰的疲惫
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里面闪烁着胜利的锐利光芒和一丝淡淡的、舒缓的笑意
“姐。”他先开口,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带着刚经历完极限消耗后的微微沙哑,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喘息
“小栩!”李曼的声音瞬间充满了兴奋和骄傲,几乎要穿透屏幕,“恭喜啊冠军!我看完了全程!太帅了!你真的太厉害了吧!最后超车那一下,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她激动得语速飞快,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睛亮晶晶的,仿佛所有的睡意都被这场胜利驱散了
李栩听着她毫不吝啬的、甚至有些夸张的赞美,嘴角那丝淡淡的笑意加深了一些,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受用
他抬手,用指尖随意地拨了一下被汗水粘在额前的湿发,这个不经意的小动作流露出一种难得的、属于年轻人的随性和真实
“还好。”他依旧是那副略显低调的语气,但微微上扬的尾音泄露了他的好心情,“车队策略制定得好,车况也不错。”
“什么还好,就是超级棒!”李曼根本不接受他的谦虚,“你累不累啊?开了那么久,赶紧休息一下,喝点水”
她的关切溢于言表
“嗯,知道。”李栩点点头,目光在屏幕里她的脸上停留了片刻,“这边还有点事,要准备颁奖和采访。”
“好,你快去,好好享受你的冠军时刻!”李曼立刻点头,像个小粉丝一样催促他,脸上依旧挂着止不住的笑容
李栩看着她,很轻地笑了一下,那笑容在他还带着汗水和疲惫的脸上,显得格外真实和耀眼,“姐,挂了。”
视频通话结束
屏幕暗下去,映出李曼自己依旧兴奋的笑脸。她抱着手机,在寂静的客厅里忍不住又小小地欢呼了一声,内心被一种巨大的、与有荣焉的骄傲感填满
而在遥远的美国,李栩放下手机,脸上短暂的真实笑意慢慢收敛,恢复了一些平日里的冷静,但眼底的亮光和那份松弛的满足感却久久未散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那片属于冠军的喧嚣与灯光
冠军奖杯冰凉的触感传来,他的唇角,终于几不可察地、缓缓地向上弯了一下
那一刻,胜利的喜悦,似乎才真正有了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