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十八章 烟火人间 ...

  •   洱海边的白族小院,成了“盐酥夫妻”的根据地。没有镁光灯追逐,没有通告排满日程,日子像洱海的水,清澈见底,缓缓流淌。褪去了光影大厦的冰冷光环和C区隔离室的压抑,婚姻的底色在柴米油盐里,染上了真实的、带着烟火气的温度。
      厨房依旧是“战场”,但硝烟味里掺了蜜。
      “高导!火!火!”任涵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带着一贯的冷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促狭。
      高尔文手忙脚乱地关掉灶台,看着锅里那团介于焦黑与金黄之间的不明物体,懊恼地抓了抓头发:“又……又过了三秒?”
      任涵端着保温杯踱步过来,扫了一眼战场,点评精准:“严格来说,是五秒。而且,油温过高,下锅就糊底。鸡蛋老了,番茄没出汁。整体评价:不及格。”
      高尔文耷拉着脑袋,像只做错事的大型犬:“我明明按你教的步骤……”
      “步骤是死的,火候是活的。”任涵放下保温杯,挽起袖子,“看着。”
      她重新开火,热锅冷油,动作行云流水。蛋液滑入锅中,瞬间蓬松成金黄的云朵,迅速盛出。番茄块下锅,小火慢煸,红艳的汁水汩汩渗出,酸甜的香气弥漫开来。最后混合翻炒,撒上翠绿的葱花。
      一盘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番茄炒蛋出锅。
      “学会了吗?”任涵挑眉看他。
      高尔文盯着那盘完美的炒蛋,又看看自己那盘“战损版”,眼神复杂:“涵涵……你以前……是不是故意藏拙?”
      任涵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送进嘴里,慢悠悠道:“以前?以前有人忙着当‘高格局导演’,哪有空关心厨房里的‘匠气’?”
      高尔文:“……” 他默默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她的炒蛋,眼睛一亮,随即又垮下脸:“……差距太大了。”
      “慢慢学。”任涵拍拍他肩膀,语气像鼓励后进生,“下次争取……只糊一半。”
      书房依旧是创作圣地,但氛围截然不同。
      巨大的原木书桌并排放着两台电脑。任涵对着屏幕敲击键盘,指尖飞舞,屏幕上《龙骨纪元》的剧本文档飞速滚动。高尔文则摊开一叠分镜草图,眉头紧锁,铅笔在纸上划拉,时不时停下来,咬着笔头苦思冥想。
      “这段打斗……”他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不确定,“我想用长镜头一镜到底,突出压迫感和窒息感,但……”
      “但什么?”任涵头也没抬,指尖不停。
      “但场景太复杂,人物走位容易乱,节奏也不好把控……”高尔文苦恼地抓头发。
      “长镜头不是炫技。”任涵终于停下敲击,侧过身,目光扫过他的草图,“你想表达压迫感?一镜到底没问题,但镜头运动要有呼吸感。别死盯着主角,试试用镜头余光扫过混乱的环境,用摇晃的视角模拟角色眩晕感。关键节点切几个快节奏的碎片镜头打破沉闷,最后再回到长镜头的窒息感上。节奏是跌宕,不是平铺。”
      她寥寥数语,如同拨开迷雾。高尔文眼睛一亮,抓起橡皮擦掉几笔,刷刷刷重新构图,嘴里念念有词:“余光……摇晃……碎片……跌宕……”
      任涵看着他瞬间被点亮的侧脸和专注的神情,唇角微弯,转回头继续敲她的剧本。键盘声和铅笔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和谐得像一首二重奏。
      偶尔,高尔文会从剧本里抬起头,看着身边那个沉浸在文字世界里的身影。暖黄的灯光勾勒着她专注的侧脸,长睫低垂,偶尔因为某个情节而微微蹙眉,又很快舒展开。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宁静感,如同温泉水般包裹着他。他悄悄拿起手机,对着她的侧影拍了一张。照片里,她微蹙的眉头和专注的眼神,比任何星光都动人。
      这张照片,后来被他设置成了手机屏保。没有配文,只是静静存在。
      社交场合,两人也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龙骨纪元》项目启动后,免不了各种媒体采访和行业酒会。任涵依旧是那副沉静模样,话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锋芒内敛。高尔文则退居二线,甘当“绿叶”。记者围上来时,他会自然地侧身,将任涵让到前面。话筒递过来,他会先看向她,眼神带着询问和无声的支持。当有尖锐问题抛向任涵时,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于替她挡回去,而是安静地站在一旁,眼神坚定地给予力量,只在必要时,才用他一贯沉稳的语调补充几句,化解尴尬,却绝不喧宾夺主。
      一次高端酒会上,某位资历颇深的老制片人端着酒杯过来,半开玩笑半试探地对任涵说:“任编年轻有为啊,《龙骨》这么大的盘子都敢接,高导没少在背后给你把关吧?”
      任涵还没开口,高尔文已经微笑着接过了话头:“张老说笑了。在剧本创作上,我是任老师的学生。她才是掌舵人,我顶多算个……划桨的学徒。”他语气谦逊真诚,眼神坦荡,没有丝毫勉强。
      老制片人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拍了拍高尔文的肩膀:“好!好!高导这境界,佩服!”看向任涵的眼神,也多了几分真正的尊重。
      回家的车上,任涵靠着车窗,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
      “其实……你不用那样说。”她忽然开口,声音很轻。
      高尔文握着方向盘,目视前方,唇角却弯起:“我说的是实话。”
      “你现在……倒是很会当‘绿叶’。”任涵侧头看他。
      “因为……”高尔文转过头,深深看了她一眼,路灯的光影在他眼底流转,“你的光芒,值得被所有人看见。不需要任何人的衬托,也无需躲在任何人身后。”
      洱海的夜,静谧而温柔。两人并肩坐在小院的露台上,看着满天繁星倒映在深蓝色的湖面。晚风带着水汽,吹拂着脸颊。
      高尔文手里拿着那本泛黄的《雨蚀》剧本稿,翻到某一页,指着上面一行被蓝色笔圈出来的、带着“差评”的批注:“‘情绪转折生硬,像被门夹了’……涵涵,你当年……骂得真狠。”
      任涵瞥了一眼,端起保温杯喝了一口枸杞茶:“实话实说而已。”
      “那现在呢?”高尔文合上剧本,目光灼灼地看着她,“现在……我的‘火候’,还欠几秒?”
      任涵放下杯子,望向远处波光粼粼的湖面。星光落在她眼底,漾开细碎的光芒。
      “火候……”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勉强……算是同步了吧。”
      她转过头,看向他。四目相对,星光在彼此眼中流转。
      “至少……”她补充道,唇角弯起清晰的弧度,“盐……放对了。”
      高尔文笑了。不是那种在镜头前沉稳得体的笑,而是发自内心的、带着点傻气的、眼角眉梢都舒展开的笑容。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放在膝上的手。指尖微凉,掌心却温暖。
      洱海的风,温柔地拂过。
      星河璀璨,倒映在湖心。
      而他们,终于在这片静谧的星光下,找到了只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频率。
      偶尔,夜深人静。高尔文会从背后轻轻拥住还在对着电脑屏幕皱眉的任涵,下巴抵在她发顶。
      “涵涵……”他声音带着困倦的沙哑,“我是不是……太笨了?总被你骂……”
      任涵敲键盘的手指没停,声音淡淡的:“还行。比某些连盐和糖都分不清的导演强点。”
      高尔文:“……” 他收紧手臂,闷闷道:“那……你多骂骂,我学得快。”
      任涵没说话,只是反手拍了拍他环在自己腰间的手背。动作很轻,却带着无声的安抚。
      某天。任涵登录了那个沉寂许久的微博账号“盐酥小黄鱼”。没有发影评,没有怼人,只发了一张照片。
      照片里,是一盘卖相普通的番茄炒蛋,放在那张铺着格子桌布的小餐桌上。旁边,搁着一双筷子,和一个画着卡通鱼的旧搪瓷杯。
      配文只有一句:
      【今日毒舌点评:盐终于放对了。火候还欠三秒。勉强及格。继续努力。@导演高文】
      评论区瞬间炸开锅:
      【猹山猹海】:卧槽!活的鱼姐!秀恩爱新姿势?毒舌撒糖?!
      【光影粉】:高导亲自下厨?还被点评?这画风……我不敢认!
      【真相帝】:盐放对了?火候欠三秒?信息量巨大!高导家庭地位实锤了![狗头]
      【拾光工作室V】:老板威武!高导加油!争取下次火候精准![鼓掌](来自林薇的点赞)
      高尔文很快转发了这条微博。
      【导演高文V】:收到!任老师!下次保证火候精准!努力争取……不挨骂![奋斗] //@盐酥小黄鱼:今日毒舌点评……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任涵看着手机屏幕上那条转发和下面飞速增长的评论,唇角弯起一个清浅却真实的弧度。
      厨房里,传来高尔文哼着不成调的歌、笨拙地清洗锅碗瓢盆的声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