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试探 ...

  •   影梭的效率高得反常。
      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要么是目标的信息防护出现了罕见的缝隙,要么是目标的重要性让影梭调动了非常规资源,并迅速给出了一个“开胃菜”式的报价。
      维也纳的经历是伪造的起点。
      东欧的非公开交易网络,那通常是黑市艺术品、赝品和赃物的流转之地。
      所有鉴定都导向利益输送,这不是巧合,是模式。
      而那个倒三角,竟然与炼金术手稿有关?
      炼金术,一种追求蜕变和伪劣黄金的古老欺诈艺术?
      真是无比贴切的“个人兴趣”。
      最后那条警告,与其说是提醒,不如说是影梭的自信宣告。
      他知道风险,但他能搞定。
      只要你付钱。
      严序目光重新落在那块写满线索的白板上。
      康拉德·沃斯的名字居于中心,红色的圆圈如同靶心。
      延伸出去的线条连接着纹身男、同一人、手腕、纹身。
      另一边,连接着瑞安保险、完美鉴定、倒三角标记。
      现在,又加上了影梭提供的维也纳学历疑点、东欧洗钱路径、统计异常。
      碎片正在拼合,一个庞大而精致的阴谋露出了冰山一角。
      一个来自东欧黑市边缘、带着狰狞纹身的年轻人,二十年间,通过某种方式,系统地伪造了自己的过去,洗白了自己的资金,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无懈可击的艺术权威身份。
      然后,利用这个身份,他主导了一系列天衣无缝的欺诈。
      制造赝品,或许自己策划盗窃,然后由自己“权威”地鉴定追回的真伪,或者促成巨额赔付,从中牟取暴利。
      他甚至狂妄地在自己的“杰作”上留下隐秘的签名,享受这种将世界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快感。
      而父亲严明,许多年前在异国他乡偶然拍下的那张照片,成了这个完美骗局上一枚小小的、即将引爆的炸弹插销。
      严序感到一种冰冷的战栗,不是恐惧,而是猎人终于锁定猎物踪迹时的兴奋。
      沃斯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敌人,他的形象变得具体而狰狞。
      一个智商超群、耐心惊人、艺术手法与犯罪头脑结合的完美主义者。
      只是他遇到了易小天,那惊人的、基于纯粹视觉本能的指认,成为了撕破一切伪装的唯一利器。
      严序从旁边拿过一条薄毯,盖在易小天身上。
      少年没有反应,似乎已经陷入精疲力竭的半睡眠状态,只有睫毛偶尔轻微颤动,显示他的大脑并未完全休息。
      严序退回电脑前,没有继续播放沃斯的视频。
      他已经看到了足够多的表演。
      他现在需要的是行动。
      他调出城市的数字地图,目光锁定在A大学术区的区域。
      康拉德·沃斯作为客座教授,在那里有一间办公室。
      那里,或许就藏着更多未被数字化的、影梭无法触及的证据……
      那本他提及炼金术手稿的书籍?
      授课的原始笔记?
      或者其他……
      但闯入一所顶尖大学的教授办公室,风险极高。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再次扫过白板上手腕和纹身那两个词。
      一个计划开始在他脑中成形。
      一个需要精心设计,利用信息差和心理盲点的计划。
      他需要近距离观察沃斯,确认易小天看到的“被抹去的纹身”。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测试沃斯的反应。
      他需要让这条深藏在水下的巨蟒,稍微探一探头。
      他开始构思一条信息。
      这条信息不能直接指控,不能打草惊蛇,而是要像一个意外的噪音,轻轻敲打沃斯精心构筑的堡垒,看他是否会下意识地望向某个出现裂缝的方向。
      信息的目标,不是沃斯本人。
      而是瑞安保险那位负责与沃斯对接的、一切以程序和权威为首要依据的理赔部高管。
      一个足够重要,又能将信息必然地、正式地传递到沃斯耳边,并引发内部核查的渠道。
      信息的内容,需要精心伪装成一个小小的、来自过去的“疑问”。
      严序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猎手,已经布下了第一个诱饵。
      他需要一次近距离的不经意的确认,一次对沃斯心理防线的试探。
      严序悄悄拿出一个干净的最基础的功能手机,特意开车绕到城市另一端的公共网络热点区。
      手指在屏幕上飞快移动,编写信息。
      收件人是瑞安保险那位以严谨和保守著称的理赔部高级经理。
      一个必然会将任何“程序性疑问”向上汇报并启动内部沟通的节点。
      信息的内容,需要精心伪装成一个小小的来自过去的“疑问”。
      他深知那位以谨慎著称的张经理,绝不会容忍任何可能涉及公司声誉的“未知信息”被隐瞒,这种性格弱点正是最好的传声筒。
      收件人:瑞安保险理赔部张经理
      发件人:未知号码
      内容:
      张经理您好,冒昧打扰。我司正在进行一次跨国艺术遗产的背景追溯,偶然发现一张早年采风旧照,其中一人与贵司重要艺术顾问康拉德·沃斯教授相貌高度相似。
      照片拍摄于东欧某地,时间约在十多年前。
      鉴于沃斯教授声誉卓著,为避免任何可能的误解或冒犯,特此谨慎求证,此是否确为教授早年影像?
      盼复。
      (附:照片局部截图-仅面部)
      严序将父亲的照片上,属于纹身男的部分精准裁剪,只留下纹身男的面部特写,隐去了所有背景和手腕处的纹身痕迹。
      这样一张年轻、带着一丝野性、但与现今沃斯教授能看出几分相似的脸,足以成为一个合理的“疑问”,而不是指控。
      点击发送。
      这条信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不会激起巨浪。
      但涟漪会严格按照程序,一层层荡漾开,最终必然传到沃斯本人那里。
      严序几乎能想象到那位张经理皱起眉头,谨慎地复制信息,通过正式渠道联系沃斯教授秘书或本人的场景。
      现在,他需要等待,并准备下一步。
      他转向电脑,再次调出沃斯近期的公开行程。
      A大学术论坛,明天下午两点,沃斯有一场题为《科技赋能与艺术鉴定的未来》的主题演讲。
      完美的舞台。
      严序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教工区必然需要刷卡,甚至可能有密码。
      陌生面孔在非工作时间出现会格外扎眼。
      走廊、电梯、主要出入口……
      密密麻麻的电子眼构成无形的监视网。
      任何一个角度都可能记录下他的行踪。
      任何一次意外的照面都是风险。
      教授办公室,尤其是沃斯这种级别的客座教授,门框上或许有不起眼的磁控开关,连接着安保中心。
      严序坐在车内,看着车外A大的教学楼大门,手指无意识地极轻地敲击着方向盘。
      这是他高速思考时唯一的身体语言。
      每一项风险都被提取、量化、代入概率模型。
      结论冰冷而清晰。
      成功潜入的概率低于17.3%,而暴露的风险高于82%。
      一旦暴露,不仅打草惊蛇,更会将自己和易小天彻底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下。
      这不是行动,是自杀。
      他身体微微后靠,回忆着校园俯瞰图、院系大楼的建筑蓝图、甚至是一些学术论坛上学生抱怨的“哪个教室信号最差”的帖子。
      他的眼神锐利如刀,快速过滤着无用信息,大脑飞速构建着沃斯办公室所在楼层的空间模型。
      硬闯是蠢材的选择。
      他需要的是智慧,是让对方自己打开堡垒的裂缝。
      他需要一场精妙的误导,一次心理上的声东击西。
      猎人的网,必须撒在猎物的思维盲区里。
      严序的视线从手机屏幕上的城市地图抬起,落在副驾驶座上那个毫不起眼的黑色塑料袋上。
      里面是几张无需实名激活的运营商旧版预付费SIM卡,这是他从二手市场的熟人手里收的。
      他取出一张新卡,动作熟练地拆封、激活、装入另一部同样无法追踪的廉价手机。
      冰冷的塑料外壳在他指尖显得格外顺从。
      与发给张经理的那部彻底隔开,这是行动的基本准则。
      屏幕亮起,幽蓝的光映着他毫无表情的脸。
      他现在需要为这部冰冷的机器注入一个临时的灵魂。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构建着两个虚构的角色。
      瑞安保险紧急事务员。
      声线需平稳,带一丝不容置疑的职业性紧迫。
      “您好,这里是瑞安保险理赔部。关于沃斯教授提供核心咨询的‘七星级’标的案,我们遇到一个紧急的技术性疑问,涉及跨境赔付的即时冻结流程,必须立刻与教授本人确认三处文件细节。”
      “他的私人手机无法接通,情况紧急,能否麻烦您立刻协助联系?”
      与先前发出的短信形成完美闭环,真实性陡增。
      瑞安保险的名头足以引起校方行政人员的极度重视。
      “跨境”、“即时冻结”、“紧急”这些词汇能有效施加压力。
      但对方若足够谨慎,可能会要求回拨瑞安官方总机核实。
      第二个角色是国际文件递送员。
      语气需略带匆忙与公事公办的刻板。
      “您好,DHL国际急件处理中心。有一份寄给康拉德·沃斯教授的‘机密’级文件,标注为‘亲启且即刻送达’,发件方是‘维也纳艺术史认证中心’。”
      “系统显示教授应正在办公室等待此件。我们派件员已在楼下,但多次拨打其办公室及移动电话均无应答。能否请您现在协助确认教授是否在办公室?或告知其确切位置?此件需本人签收,无法代转。”
      “维也纳”与伪造的学历背景关联,“机密”、“亲启”强化重要性。
      流程常见,不易引发深究。
      但紧急程度稍弱,对方可能只是记录留言,而非立即行动。
      权衡在瞬息间完成。
      瑞安保险。
      它带来的压迫感和与之前信息的关联性,更能撬动官僚系统的惯性。
      风险存在,但收益更高。
      严序看了一眼时间。
      演讲在下午两点。
      一点十五分。
      这是精心挑选的时刻。
      沃斯极大概率在办公室进行最后的准备,思绪已部分投入演讲,警觉性可能出现缝隙。
      行政人员已在岗,足以处理“紧急”事务。
      即便沃斯提前动身前往演讲厅,他也能观察到其离开办公室时的自然或不自然状态。
      他的思维并未停歇,继续向下推演。
      如果接电话的人表示沃斯不在,或无法联系,该如何应对?
      方案A(试探):“请问教授是否已前往演讲厅?我们或许可以去那边寻找。”
      然后顺势确认行程。
      方案B(施压):“此事事关重大,能否提供您的主管联系方式或更高权限的办公室电话?我们需要立即报备此次联络失败的情况。”
      施加层级压力,可能获取更多信息或迫使对方更努力地寻找沃斯。
      每一个字,每一种可能,都在他脑中预演了数遍,直到整个剧本连同所有分支路线都清晰刻印。
      他拿起那部新手机,冰冷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如同扣上了扳机前的最后检查。
      猎犬已放出,陷阱的机关轻轻搭响。现在,只等待猎物踏入预定的范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