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学海用频振 ...

  •   二十岁·双城记(2023年仲春)

      北方的风沙尚未褪尽料峭,南方的空气已浸润了潮湿的暖意。物理系阶梯教室里,钟意坐在靠窗的位置,笔记本上是密密麻麻的量子力学公式。窗外的梧桐抽了新芽,嫩绿得晃眼。她习惯性地转动着笔,指尖却触到背包侧袋里那个丝绒小袋——里面是祁砚雕刻的木鸟铃铛。微凉的触感让她心神一定。

      手机屏幕亮起,跳出祁砚的消息,没有多余的问候,只有一张图片:深蓝的背景下,复杂的卫星轨道模型在三维空间里旋转,一条亮红色的辅助线异常醒目地标注着:「轨道倾角修正方案V7,稳定性提升12%」。下方附着一行小字:「你上次提到的耦合谐振子模型,或许能优化这里的阻尼项。推导见附件。」

      钟意点开附件,满屏的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算子。她唇角微扬,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在某个傅里叶变换的步骤旁,用电子笔标注:「此处频率耦合项可引入你卫星模型的非线性扰动因子?」发送。

      几秒后,回复跳出:「可行。正在建模测试。另:南方的回南天,注意除湿。」依旧是祁砚式的简洁,却在公式的冰冷逻辑之外,嵌入了半句有温度的关切。钟意望向窗外,玻璃上凝结的水珠模糊了远处图书馆的轮廓,心底却因那半句嘱咐,泛起一丝清晰的暖意。双城的距离,被公式与未尽的叮嘱悄然拉近。

      ---

      二十岁·实验室的星(2023年初夏)

      航天学院的实验室灯火通明,空气里弥漫着焊锡、润滑油和精密仪器特有的冰冷金属气息。祁砚穿着深蓝色工装,伏在高大的卫星姿态模拟器控制台前,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映亮了他专注的侧脸。霍渊则在对面的工作台上,捣鼓着一架结构更复杂的新航模,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

      “喂,祁砚!”霍渊忽然探头,“钟意妹妹他们学校那个物理竞赛队,是不是要来我们这交流?听喻夏说的。”他挤挤眼,声音带着促狭的笑意,“到时候你可得好好尽‘地主之谊’啊,别光顾着跟你的卫星谈恋爱!”

      祁砚敲击键盘的手指微顿,屏幕上滑动的数据流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卡顿。他头也没抬,只淡淡“嗯”了一声,继续调整模拟参数。但霍渊敏锐地捕捉到他耳根掠过的一丝可疑的红晕,以及他无意识地将桌上那个“天鹰”航模挂件往显示器旁挪了挪的小动作。

      “啧,口是心非。”霍渊小声嘀咕,脸上却笑得灿烂。他拿起手机,飞快地给喻夏发信息:「前线战报!某人表面稳如老狗,实则耳根子红了!计划通!」

      ---

      二十岁·交流生(2023年盛夏)

      蝉鸣聒噪的午后,航天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物理系的交流生队伍中,钟意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背着那个装着木鸟铃铛的背包,清爽得像夏日里的一缕凉风。喻夏走在她身边,目光含笑地扫过前来迎接的人群。

      祁砚站在队伍前列,依旧是那副沉静的模样,白衬衫的扣子一丝不苟地系到领口。只是当他的目光越过众人,精准地落在钟意身上时,那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里,瞬间漾开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微澜,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

      “欢迎。”他走上前,声音平稳,伸出手。礼节性的握手,他干燥温热的掌心包裹住她的指尖,一触即分。时间短暂得如同静电释放,却足以让钟意清晰地感受到他指腹薄茧的粗糙触感,以及那瞬间传递过来的、不容错辨的微微用力。霍渊在一旁咧着嘴,用手肘悄悄碰了碰身边的喻夏,后者回以了然于胸的微笑。

      接下来的几天,密集的讲座、实验室参观、项目讨论。祁砚作为核心成员之一,负责讲解卫星姿态控制部分。偌大的多媒体教室里,他站在光束下,操作着复杂的模拟软件,用最精准的语言剖析着轨道力学和姿态动力学的奥秘。台下,钟意听得格外专注,笔记本上不仅记录着要点,还时不时在边缘画下一些只有她自己才懂的符号和简图——那是她与祁砚之间独有的“公式语言”。

      一次分组讨论,两人被分到同一组解决一个姿态扰动的模拟问题。狭小的实验室隔间里,只有风扇转动的嗡鸣和两人笔尖划过稿纸的沙沙声。祁砚在白板上写下一串耦合微分方程,钟意则迅速地在稿纸上推演着可能的解。空气似乎变得粘稠而灼热。

      “这里,”钟意忽然指向他方程中的一个变量,“考虑太阳帆板展开时的瞬态冲击,这个系数需要加入一个时间相关的衰减函数。”她递过自己的演算稿,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背。

      祁砚垂眸看着稿纸上清晰流畅的推导,眼神专注。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拿起笔,在她推导的旁边,添加了一个更精确的、考虑材料非线性的修正项。两人的笔迹在稿纸上交叠,不同的思路如同两股电流,在沉默中碰撞、融合,最终导向一个更完美的解。

      “可行。”他最终点头,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目光从稿纸移向她的眼睛,那里面映着白板的光,也映着他的身影。隔间里异常安静,只有彼此轻微的呼吸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蝉鸣。一种无形的张力在公式与沉默中悄然弥漫。

      ---

      二十岁·星夜天台(交流周最后一夜)

      交流周的最后一天夜晚,航天学院空旷的天台成了临别的据点。霍渊不知从哪里搬来了几箱饮料和小吃,喻夏则带来了她拿手的抹茶千层蛋糕。城市的灯火在远处铺展成流动的星河,头顶是难得清晰的夏夜星空。学生们三五成群,聊着学术,也聊着青春。

      霍渊举着饮料,非要祁砚和钟意讲讲他们高中那台“传奇的共振仪”。喻夏在一旁笑着补充细节。祁砚被霍渊推搡着,略显无奈,但目光落在钟意身上时,却带着一丝询问的柔和。

      钟意从背包里拿出那个丝绒小袋,小心翼翼地取出木鸟铃铛。夏夜的微风拂过,铃铛发出一声清脆空灵的轻响,仿佛穿越了时光而来。她将木鸟放在天台的栏杆上,小小的木雕在星空下仿佛真的振翅欲飞。

      “其实原理并不复杂,”祁砚开口,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他没有看仪器,目光落在木鸟铃铛上,“核心在于找到两个系统内在的、能够相互激发的固有频率。当频率一致,能量传递达到最大,微小的初始扰动也能引发显著的同步响应。”他的解释依旧带着物理的严谨,但喻夏注意到,他全程没有移开过注视着木鸟铃铛——或者说,是注视着钟意握着木鸟的手——的目光。

      “就像有些人,”霍渊突然插嘴,声音响亮,带着看透一切的笑意,手臂哥俩好地搭在祁砚肩上,“明明自己的频率稳得像原子钟,偏偏遇上另一个,就跟被干扰了一样,那心跳频率…啧啧,示波器看了都得爆表!”他夸张地比划着。

      哄笑声响起。祁砚面无表情地抬手,精准地用手肘顶开霍渊搭过来的胳膊,动作干脆利落。钟意脸颊飞红,下意识握紧了木鸟铃铛,冰凉的木器也掩不住掌心的热度。她悄悄抬眼看向祁砚,却发现他正侧目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只是那紧绷的下颌线和微微泛红的耳廓,在迷离的夜色下,清晰地落入了她——和旁边喻夏含笑的目光里。

      喻夏适时地将一块蛋糕塞进霍渊嘴里:“吃还堵不住你的嘴。”她转向钟意,眼神温柔而鼓励。夜空深邃,星河璀璨。木鸟铃铛在栏杆上静默,那道修复的金线在远处霓虹的映照下,流淌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而两颗年轻的心跳,在公式、星光和友情的见证下,正以无人听见却无比清晰的频率,在寂静的夏夜里,无声地共振着,等待着那个足以引发“相变”的临界点。

      ---

      学海的注脚:
      祁砚的工位抽屉深处,压着钟意交流周时遗落的一根极细的发圈,带着淡淡的洗发水清香。
      钟意的物理笔记本最新一页,画着姿态模拟器的简图,旁边写满了公式,空白处却有一个极小、极潦草的「砚」字。
      霍渊的手机里,偷拍了一张祁砚在天台讲解时,目光始终落在钟意侧脸的模糊照片,命名为「铁树开花珍贵影像」。
      喻夏的日记本上,记录着:“共振频率已无限接近临界值,只差一个打破平衡的‘量子隧穿’事件。”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学海用频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个世界太快,我们在平行时空慢慢来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