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咦?……你俩…… ...

  •   趁着沈锐滔滔不绝,萧然的目光飞快地扫过这间办公室。
      空间很大,但陈设极其简洁,甚至透着一股冷硬。巨大的办公桌后是整面墙的书架,塞满了厚重的专业书籍和期刊合订本。
      书架一角,醒目地摆放着几块形态奇特的深褐色岩石标本,表面坑洼不平,带着明显的风蚀痕迹,大概是从西北戈壁带回来的“战利品”。
      办公桌一角摆着一个相框,是一张广袤无垠的荒漠照片,夕阳将沙丘染成一片金红,荒凉中透着一种惊心动魄的壮美。
      整个空间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色调以灰、白、红木色为主,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书墨气息……一种被风沙磨砺过的沉稳与力量感。

      沈锐的寒暄终于告一段落,顾砚微微颔首,目光转向萧然,直接切入主题:“萧老师,沈经理,时间宝贵,我们直接开始吧。正如电话里沟通的,我们想要申报的项目比较多,我想先从目前数据最完整的一个菌株开始,作为第一个技术方案。”他边说边打开了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个文件夹,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图片和数据文件。
      “好的,顾老师您请讲。”沈锐立刻正襟危坐,拿出小本本准备记录重点。
      萧然迅速打开自己的笔记本,连接上办公室的Wi-Fi。
      他坐在顾砚对面,中间隔着宽大的办公桌,看顾砚电脑屏幕上的细节颇为不便。
      沈锐眼尖,立刻察觉到了:“哎哟,这桌子太宽了,不方便沟通吧萧老师?”沈锐说着就站起身,推一推萧然说:“萧老师站起来一下。”
      “嗯?”萧然没明白沈锐的意思,但还是依言站起来。
      随后,沈锐极其自然地搬起萧然刚才坐的椅子,热情地招呼道:“来来来,坐这边,坐顾老师旁边,看得清楚,沟通也方便!”
      不等萧然反应,沈锐已经利索地把椅子搬了过去,紧挨着顾砚。
      萧然动作顿了一下,看着那个紧挨着顾砚的位置,有些怔愣。但在沈锐热情的注视下,再看看顾砚投来的平静目光,他只能硬着头皮,低声道了句“谢谢”,略显僵硬地坐到了那个新位置——顾砚的旁边。
      距离瞬间拉近,近到他能清晰地闻到顾砚身上极淡的烟草味,近到他能感觉到对方身体散发的微弱热量。他下意识地绷紧了后背,将注意力全部放在眼前的笔记本屏幕上。
      顾砚对萧然和沈锐点点头,点开一份实验记录摘要,开始介绍:“这是一株我们从西北沙漠极端环境中分离筛选到的芽孢杆菌,暂定编号N7。它的核心创新点在于,在高盐、干旱胁迫下,不仅自身存活率高,还能显著提高宿主作物的耐盐碱和抗旱能力,目前在小麦和玉米上验证效果最好,同时能抑制几种常见的土传病害病原菌……”他的叙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萧然一边快速检索着相关领域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一边听着顾砚的讲解。
      “背景技术部分,”顾砚看向萧然,“我初步写了一些现有微生物在盐碱地应用的局限性,比如菌株适应性差、功能单一、效果不稳定。萧老师,你看这样切入是否准确?是否需要补充更具体的现有技术文献支撑?”
      萧然立刻调出刚检索到的几篇核心专利和文献摘要,快速浏览后回答:“切入点可以,背景技术部分建议更具体地指出芽孢杆菌属的其他菌株在西北特定盐碱环境下的失效案例,这样更能突出N7菌株的突破性。我这边有几篇相关专利的公开文本,待会儿可以发给您参考。”
      “明白。”顾砚点头,迅速在文档里做了标注,“实施例部分,我计划按照菌株分离筛选,功能验证——耐盐碱、抗旱、抑菌,盆栽试验,小面积田间试验的顺序来排列。数据量比较大,图片也比较多,尤其是筛选过程和抑菌实验的显微观察图片,这些原始数据和图片需要全部放进交底书吗?还是整理成关键数据图表?”
      “原始数据和关键图片必须保留作为支持,”萧然说,“但交底书正文里需要提炼关键数据,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图片进行展示和说明,冗长的原始数据可以整理成附录您这边存档。审查员后续可能需要看到原始支撑。另外,抑菌试验的显微图片建议选最清晰、最具说服力的几张放在附图中。”
      “其他附图选择呢?”顾砚点开几张图表,“比如菌株在不同盐浓度下的生长曲线对比图,作物在施用N7菌剂后的生理指标对比图,以及病害抑制率的柱状图,这些够吗?”
      萧然边检索边说:“耐盐性强是芽孢杆菌比较常见的特性,文字说明即可,附图可以省略。病原菌抑制率图比较关键,建议放到交底书中。”
      他又凑近顾砚的电脑屏幕看了看:“这里,生理指标对比图建议再补充一张直观显示作物表型差异的照片,比如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生长状态对比。针对每个附图所展示的技术效果,文字部分也要相应补充一下,方便理解。还有这里,”萧然指指顾砚的电脑屏幕,“本案菌株能够抑制的这几种病原菌,拉丁名和中文名称都要写清楚。”
      萧然说完才发现,两个人挨得极近,近到萧然一扭头就能清晰的看到顾砚根根分明的睫毛。
      顾砚仿佛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交底上:“好。”

      他飞快地记录着萧然的每一条建议,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偶尔停下来思索片刻,再继续整理材料。
      他的问题精准务实,萧然的回答切中要害。两人围绕着技术细节,一问一答,效率极高。
      冰冷的专业术语和严谨的逻辑构建起一道看似坚固的壁垒,暂时隔绝了两人之间那些汹涌的暗流。
      沈锐起初还能跟上,努力记着笔记,但很快就被那些拗口的菌株名称、复杂的实验数据和专业的专利术语绕晕了,只能偶尔插一句“对对,顾老师您这个技术太棒了!”或者“萧老师说得对!专利就得这么严谨!”,更像是个捧场的观众。

      时间在密集的讨论和键盘敲击声中飞速流逝。窗外的天色不知何时已彻底暗沉下来。
      “好了……这样,第一个交底书框架和核心内容,应该算初步理清了。”顾砚终于停下敲击的手指,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眉心,看了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已经快晚上七点半了。“辛苦两位了,尤其是萧老师,非常专业。”他看向萧然。
      “应该的,顾老师您整理得很清晰,方案非常完整。”萧然合上笔记本,也感到一阵精神高度集中后的疲惫。
      “都这个点了,”顾砚站起身,语气自然地说道,“工作再忙也得吃饭。学校附近我知道有家馆子,做的菜味道还不错,也比较安静,适合谈事情。两位赏光,让我尽一下地主之谊?”
      沈锐一听“吃饭”,眼睛立刻亮了,这可是拉近关系、巩固合作的大好机会!他刚想满口答应“顾老师您太客气了!”,却猛地瞥见旁边萧然瞬间绷紧的侧脸和微微抿起的嘴唇,那是一种极力掩饰却无法完全藏住的抗拒。
      “呃……顾老师您太周到了!这怎么好意思呢……”沈锐的话头打了个转,带上了点客套的犹豫,目光却偷偷瞄向萧然,眼神里满是催促和恳求——祖宗,别掉链子啊!
      顾砚的目光也落在萧然身上,继续邀请:“萧老师也辛苦了,一起吧。正好边吃边聊聊后续几个技术的方向,效率更高。”他把“效率”二字咬得清晰。
      萧然感觉自己像被架在火上烤。
      拒绝?
      沈锐那无声的哀求和“后续几个技术”的压力压在他肩上。他从齿缝里挤出一个字:“……行。”

      顾砚选的餐馆,离学校西门不远,藏在一条老巷子里。
      当车子拐进巷口,萧然的目光就锁定在了那个焕然一新的门脸上。
      记忆里那个褪了色的蓝底白字招牌——“老刘家常菜”——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更光鲜亮丽的招牌,写着“刘记风味小馆”,字体圆润,还带着些花哨的装饰。
      店面也翻新过,原本有些油腻斑驳的玻璃窗变得透亮,门框刷了深色的漆,看起来整洁了不少。
      “嚯,顾老师找的这地方看着挺地道啊!”沈锐停好车,打量着招牌。
      萧然的心却沉了沉,原本那点熟悉的痕迹已经变了。
      他推门下车,闷热的空气裹着巷子里特有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推门进去,那股混合着油烟、饭菜香和岁月沉淀的气息倒是依旧熟悉。格局大致没变,但桌椅都换了新的,墙壁刷得雪白,挂了几幅风景画,角落里加装了一台空调。
      一个头发花白、腰背微驼的老头儿正拿着抹布擦柜台,听见门响抬起头。
      目光在萧然和顾砚脸上扫过,先是茫然,随即像是被什么东西点亮了。他放下抹布,慢慢走近两步,仔细打量着他们。
      “咦?……你俩……”老头的声音有些不确定,手指点了点,“看着……眼熟得很啊?是不是……以前常来?那个……总点京酱肉丝少放酱,还有酸菜鱼用豆腐打底的?”他努力回忆着,目光在顾砚脸上定了定,“对!是你俩!得有……六七年没见了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咦?……你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