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人心不是数据 ...

  •   警笛撕裂长夜,陆远风将油门踩到了底。

      车窗外的霓虹光带被拉扯成模糊的色块,红蓝流光在挡风玻璃上飞速掠过。

      他握紧方向盘的手心渗出冷汗,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沈清淮,那个将科学奉为圭臬的男人,他一生都在追求精准、可控的变量,却唯独忽略了人性这个最大的不可控因素。

      凶手利用的,正是他对科学近乎偏执的信任——在自己设计的堡垒里,人总是最放松警惕的。

      “我们模拟了NX9的吸入模型,最可能的释放方式是通过中央空调系统,潜伏期约8分钟,发作后3分钟内致命。”林雨繁的声音在蓝牙耳机里带着电流的杂音,却清晰得像一把冰锥,直刺陆远风的神经。

      八分钟。

      他看了一眼车载时钟,距离视频会议开始只剩下不到二十分钟。

      过去的每一秒都像钝刀割肉,缓慢而清晰地碾过神经末梢。

      江城基因研究所的安保人员显然已经接到了指令,但面对陆远风出示证件后依旧强硬的态度,还是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对讲机里传来断续的电流声,金属门禁的指示灯在黑暗中忽明忽暗,映出他们脸上交错的光影。

      陆远风根本没时间跟他们耗,他带着两名精锐队员,几乎是撞开了通往大楼控制中心的大门。

      “警方办案,例行安全检查,所有人不许动!”

      控制室里灯火通明,冷白色的LED灯光刺得人眼发酸。

      几名技术员正对着屏幕上的数据交谈,键盘敲击声清脆而急促,被这突如其来的闯入骤然掐断。

      陆远风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整个房间,最终死死定格在中央空调的主控机上。

      那台庞大而精密的机器正安静地运转,散热风扇发出低频嗡鸣。

      就在过滤系统的接入端口下方,一段金属外壳被重新焊接过,几乎与原装部件融为一体——若非他曾在类似案件中见过这种手法,绝难察觉。

      此刻,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嵌入式模块正通过毛细导管,将一瓶透明液体缓慢注入系统。

      液体在灯光下泛着幽蓝的微光,像某种活体生物在脉动。

      “关掉!立刻切断主控电源!”陆远风厉声喝道。

      一名队员箭步上前,毫不犹豫地拉下了总闸。

      嗡鸣的机器瞬间陷入死寂,控制室里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和冷却液停止流动的“滴答”余响。

      “陆队,这……”一名技术人员脸色煞白,指尖颤抖地指着屏幕上刚刚被定格的一段代码,“这玩意儿的触发机制很怪,不是定时,也不是远程遥控。它……它连接着会议室的摄像头,是人脸识别启动。”

      “这不是普通的监控,”另一名技术员低声补充,“这是沈博士开发的‘智能实验启动协议’,当系统确认主要研究人员全部到位,会自动激活环境调控程序……包括温湿度、空气成分调节——而NX9的释放,被伪装成了‘空气净化增强模式’。”

      陆远风的心脏猛地一沉。

      不是随机杀人,是精准猎杀。

      凶手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无比明确,就是要让沈清淮在全世界顶尖科学家面前,死在自己的杰作之下。

      这不仅是谋杀,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对“科学”本身的公开处刑。

      他转身冲出控制室,直奔顶层的国际会议厅。

      会议室的门虚掩着,里面透出屏幕调试的冷光,映在金属门框上,泛着霜一般的寒意。

      陆远风一脚踹开门,只见沈清淮正独自站在巨大的投影幕布前,调整着摄像头的角度。

      他穿着一身熨帖的白色研究服,衣料在冷光下泛着丝绸般的光泽,神情一如既往的冷淡,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

      听到动静,他甚至没有第一时间回头,只是淡淡地开口:“陆警官,你又擅闯科研重地了。这里的安保系统需要升级了。”

      陆远风大步流星地走过去,一把拽住他的手臂,力道之大让沈清淮的身体一个趔趄,手肘撞在金属支架上发出一声闷响。

      “没时间解释,跟我走。”他声音嘶哑,带着后怕的怒意,“你刚差点被人用你自己的科研成果毒死。”

      沈清淮的脚步猛地一顿。

      他缓缓松开领口的第一颗扣子,像是第一次意识到呼吸的存在。

      他盯着天花板的出风口,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所以……我的系统,认出了我,然后准备杀了我?”

      片刻后,他抬头看向陆远风,极小声道:“……谢谢。”

      警方的行动迅速展开。

      顺着那根毛细导管和药剂瓶,法证科很快提取到了一枚残缺但足以比对的指纹。

      数据库给出了答案,指纹属于一名一个月前曾在研究所做过临时工的男子,而他的身份,正是前一个案子中凭空消失的“设备维护员”。

      赵振宇亲自带队,根据登记信息突袭了男子的出租屋。

      然而,迎接他们的不是活生生的凶手,而是一具已经开始僵硬的尸体。

      他瘫倒在冰冷的地面上,颈部有一个清晰的注射针孔,法医初步判断,死因正是高纯度的NX9。

      现场的一切都被精心清理过,除了桌上一部被物理拆解的手机——存储芯片有明显高温灼烧痕迹,但一角未完全熔毁。

      技术科使用低温蚀刻法提取残留电荷模式,最终还原出最后一条发送记录:一张照片,内容是沈清淮在研究所里调试设备的身影,拍摄角度正是从会议室外的走廊。

      发送时间,恰好是会议开始前的十分钟。

      接收方,是一个无法追踪的加密号码。

      陆远风盯着平板电脑上那张模糊的照片,眼神冷得像淬了冰。

      “这不是真凶,是又一个替罪羊。”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情绪,“周砚声在清理他用过的棋子,干净利落。”

      雨开始下了起来,细密的水珠打在警车顶棚上,像某种倒计时的滴答声。

      赵振宇收队前最后看了眼屋内那具冰冷的尸体,轻声道:“棋子落地,主谋还在影子里。”

      城市另一端,陆远风靠在车边,点燃一支烟,任夜风吹散烟雾,也吹不散心头的寒意。

      猩红的火点在浓稠的夜色里明明灭灭,如同他此刻纷乱的心绪。

      就在这时,口袋里的手机发出一阵短促的震动。

      他掏出来一看,是一条来自“江城基因内网系统”的通知:

      【系统日志】应急预案v3.1已成功上传至私人终端,执行状态:待激活。

      陆远风瞳孔骤缩——他们从未发布过v3.1版本。

      而在同一座城市的最高处,一扇窗后,一双眼睛正透过雨幕,注视着那点微弱的红光——仿佛猎手看着猎物点燃最后一根火柴。

      沈清淮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静静凝视着最后一辆警车的红色尾灯消失在街角。

      城市的夜景在他脚下铺陈开来,宛如一张巨大的、布满陷阱的棋盘。

      他修长的手指在冰凉的实验桌面上富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发出“嗒、嗒、嗒”的轻响。

      “陆远风,”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复杂的弧度,“你算得准现场,却算不准……一个科学家也会恨。”

      他转身走向电脑,指尖在键盘上轻点,按下了回车键。

      屏幕上,一行新的指令跳出,闪烁着幽蓝色的光芒。

      “自毁协议启动,所有备份数据已加密转移至私人服务器。”

      窗外,天际线尽头,一道沉闷的雷声滚过,乌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集结、翻涌,将整座城市最后的光亮也一并吞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