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月光下的答案 ...

  •   等待的日子,像被拉长的糖丝,甜中带着焦灼的黏腻。苏念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重新捡起画笔,在速写本上记录着城市最后的夏日光影。她画窗外枝头渐黄的树叶,画“法槌”在午后阳光里摊开的柔软肚皮,也画林墨在书房工作时,被台灯光晕勾勒出的、略显清瘦的侧影。

      林墨似乎比她更沉得住气。她照常工作,偶尔过问一下苏念申请材料的后续(比如确认邮件是否已读),但绝口不提可能的结果,也不流露任何急切。她只是将公寓里那张原本空置的书桌,正式划给了苏念使用,上面整齐地摆放着苏念的画具和几本她推荐的、关于云南风物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书籍。

      这种沉默的支持,比任何言语的安慰都更让苏念感到安心。她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默契——全力以赴,然后坦然等待命运的裁决。

      这天下午,林墨有一个重要的客户会议。苏念独自在家,正对着画板上一幅刚刚起稿的、关于城市天际线的油画发呆,手机忽然在画架旁急促地震动起来。

      是一个陌生的固定电话号码,区号显示来自北京——正是那个艺术家驻留计划主办方所在地。

      苏念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手指颤抖着,几乎拿不稳手机。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按下了接听键。

      “您好,请问是苏念女士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的女声。

      “是,我是。”苏念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紧。

      “您好,这里是‘薪火’艺术基金会。我们很高兴地通知您,您的申请经过评审委员会慎重审议,已获得通过。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本次在云南大理鹤庆举办的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

      后面的话,苏念有些听不清了。巨大的喜悦像烟花一样在她脑海中炸开,耳边嗡嗡作响,只剩下“通过”两个字在反复回荡。她捂住嘴,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是甜的。

      “……相关的录取通知书和具体行程安排,我们会稍后发送到您的邮箱。请问您确认接受我们的邀请吗?”对方温和地确认道。

      “接受!我接受!”苏念连忙应道,声音带着哽咽,却又无比响亮,“谢谢!非常感谢!”

      挂断电话,她依然保持着接电话的姿势,站在原地,久久无法回神。窗外阳光炽烈,将她脸上交织的泪水和笑容照得闪闪发光。她做到了!靠她自己的作品,她自己的陈述,赢得了这个机会!

      狂喜过后,一种复杂的情绪渐渐浮现——对未知旅程的憧憬,对独自远行的隐隐不安,以及……对即将到来的、至少三个月的分离的,清晰的不舍。

      她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林墨。她看着时间,估算着林墨会议结束的时候,几次拿起手机,又放下。她想当面告诉她。

      她走到林墨的书房,坐在那张属于她的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上林墨为她准备的那些关于云南的书籍。心情渐渐从最初的狂喜,沉淀为一种带着离愁的、沉甸甸的兴奋。

      傍晚,林墨回来了。她推开家门,就看到苏念站在玄关处,背着手,眼睛亮得惊人,嘴角抿着一个抑制不住的、大大的笑容。

      林墨换鞋的动作顿了一下,心中已然明了。她没有立刻问,只是走到苏念面前,目光沉静地看着她。

      “学姐,”苏念的声音带着雀跃的颤抖,将背在身后的手拿出来,手里虽然没有实物,却仿佛捧着一个无形的珍宝,“我收到了!‘薪火’的驻留计划,我通过了!”

      尽管早有预料,亲耳听到这个消息,林墨的心还是被一种强烈的、为她骄傲的情绪充满。她看着苏念脸上毫不掩饰的狂喜和光彩,仿佛看到了七年前那个在毕业典礼上,得知自己获得优秀毕业生时,眼中闪着相似光芒的自己。

      “恭喜。”林墨的嘴角终于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露出了一个清晰而温暖的笑容。她伸出手,轻轻抱了抱苏念,“我就知道,你可以的。”

      这个拥抱短暂而用力,充满了肯定和祝福。

      苏念回抱住她,将脸埋在她带着室外微热气息的肩头,嗅着那熟悉的冷冽清香,心中百感交集。

      晚餐时,气氛比平时活跃许多。苏念兴奋地描述着电话里的细节,规划着需要准备的画具,查看着鹤庆的图片和资料,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林墨大多时候安静地听着,偶尔插话问一两个关于行程或驻地条件的具体问题,给出一些务实建议。

      “那边昼夜温差大,厚衣服要带。”
      “常用药和防晒品清单我晚点发你。”
      “网络信号可能不稳定,提前下载好需要的资料。”

      她的关心依旧带着律师特有的条理和周密,但不再让苏念感到被安排,而是觉得无比踏实。

      吃完饭,两人一起在厨房收拾。窗外,夜幕低垂,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墨蓝色的天幕上,清辉洒满阳台。

      苏念洗着碗,动作慢了下来,兴奋过后,离别的实感越来越清晰。她偷偷看了一眼身旁正在擦拭灶台的林墨,她的侧脸在月光和厨房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学姐,”苏念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恋,“要去三个月呢。”

      林墨擦拭的动作没有停,只是“嗯”了一声,过了一会儿,才淡淡补充道:“时间过得很快。”

      苏念低下头,看着水池里泛起的泡沫,心里有些闷闷的。她不知道林墨会不会想她。这个人,总是把情绪藏得太深。

      收拾完毕,两人走到客厅的落地窗前。月光毫无阻碍地倾泻进来,将整个客厅笼罩在一片清冷而梦幻的光晕里。城市在脚下铺展,灯火阑珊,却仿佛离得很远。

      她们并肩站着,看着窗外的月亮,一时无话。

      苏念鼓起勇气,转过头,看向林墨被月光镀上一层银边的侧脸:“学姐,我走了……你会想我吗?”

      问完,她就后悔了,脸颊有些发烫,觉得自己像个讨要糖果的小孩。

      林墨没有立刻回答。她依旧望着窗外的月亮,目光悠远,仿佛在思考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沉默在月光中蔓延,每一秒都让苏念的心往下沉一分。

      就在苏念几乎要放弃等待,准备用玩笑掩饰过去时,林墨缓缓转过头,看向她。

      月光下,她的眼眸像两潭深不见底的泉水,清晰地倒映着苏念有些不安的身影。她的目光不再是平日里的冷静克制,而是涌动着一股苏念从未见过的、深沉而复杂的情感,有骄傲,有不舍,有担忧,还有……某种近乎温柔的缱绻。

      “会。”

      林墨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石子,投入了苏念的心湖,激起层层叠叠的涟漪。

      只有一个字。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多余的修饰。

      但苏念听懂了。这个字从林墨口中说出来,比任何海誓山盟都更有分量。它承载着过去几个月的反思、挣扎、理解与等待,承载着那个雨夜的拥抱,那碗白粥的温度,那些并肩准备申请材料的夜晚,以及此刻,月光下无需言说的懂得。

      苏念的鼻子一酸,眼前瞬间模糊。她用力眨了眨眼,将涌上的泪意逼了回去,嘴角却高高扬起,露出一个带着泪光的、无比灿烂的笑容。

      “我也会。”她用力地说,声音带着哽咽,却无比坚定。

      林墨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闪烁的泪光和比月光更明亮的笑容,心中那片常年冰封的角落,彻底冰雪消融,春暖花开。她伸出手,没有拥抱,而是轻轻握住了苏念的手。

      指尖微凉,掌心却带着熨帖的温度。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将两人交握的手和并肩的身影,温柔地笼罩。

      她们不再需要更多的言语。

      等待的答案已经揭晓,不仅是关于那个驻留计划,更是关于她们之间,历经波折后,重新确认的、更加深沉与坚韧的情感联结。

      分离在即,但她们都知道,这一次的分别,不再意味着断裂或迷失。

      而是为了下一次,在各自变得更加丰盈和强大之后,更好的重逢。

      月光沉默,见证着这一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